混合气充装规程

合集下载

CNG加气站充装操作规程

CNG加气站充装操作规程

CNG加气站充装操作规程一、前言本规程旨在规范CNG加气站充装操作,确保操作安全、卫生,保护环境。

本规程适用于CNG加气站的所有工作人员,对于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提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术语和定义•CNG: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气瓶:CNG储气罐,用于储存CNG燃料的装置•充气枪:用于连接气瓶和加气机的设备•加气机:用于将CNG燃料充入气瓶中的设备三、安全措施3.1 人员操作要求1.进入充气站前,应穿戴好防静电服、防毒面罩、手套、防酸碱衣、耐酸碱鞋等安全防护装备。

2.加气机的操作必须由经过规范培训的操作工进行,未经过培训或了解不深的人员禁止擅自操作加气机。

3.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加气机、充气枪和气瓶的使用及安装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加气机、充气枪和气瓶的连接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并保证连接牢固且无渗漏。

5.充气员在进行加气操作前,必须掌握气瓶的最高允许压力和最大允许容积, 同时核实气瓶内的气体种类和压力, 确保加气尺不超过气瓶的设计压力。

3.2 设备和环境安全要求1.充装气体时需要对加气机、充气枪和气瓶进行定期检查, 保证其良好的机械性能、气密性和耐久性。

2.加气时,加气站内不得进行其他的火炬作业、液体泄漏作业以及其他爆炸、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

3.充气站应设有灭火器、喷淋系统和通风系统,以保障加气站内的安全。

4.设备长时间无人操作时,应及时关停设备电源,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定期检查气瓶、加气机、充气枪等设备,确保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气密性,并且防腐蚀、整洁干燥。

四、CNG加气站充装操作流程4.1 操作流程1.开始充装操作前,先进行检查工作,确认加气机、充气枪和气瓶的连接牢固且无泄漏。

2.确认车辆的CNG气瓶安全装置完好,车辆停止运行后,进行停车制动、关闭车门、停车灯、挂挡等操作。

3.确认车辆没有气瓶泄漏风险后,开始接通气瓶,上下阀门,调整选择压力等级, 连接充气枪, 点击启动按钮,开始加气操作。

混合气操作规程

混合气操作规程

氩、二氧化碳混合气充装操作规程该混合气分为两次充装,第一次为二氧化碳气体充装,第二次为氩气充装。

一、第一次充装,即二氧化碳气体的充装。

检查合格的气瓶可进行充装,充装时严格按照下述条款进行充装:(1)充装前检查充装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充装卡具是否完好,安全阀、压力表是否灵敏可靠,在规定的校验期内。

(2)预冷低温泵,把检查合格的气瓶推到充装排前对应高压软管用防倾倒链固定好,然后把卡具与气瓶连接好,然后关闭分气阀,打开放空阀、支气阀、瓶阀,排尽瓶内余气后关闭放空阀,打开该组真空阀,启动真空泵抽真空。

(3)打开二氧化碳低温泵进口阀及出口A#阀,真空抽好后关闭真空阀,打开二氧化碳1#、2#总阀,微开该组分气阀,待瓶内压力和储槽压力平衡时再全开分气阀,然后启动低温泵加压至2.5Mpa或根据用户需要的混合比例按yi=Vi/V-Pi/P结算得二氧化碳分压(一般为≤3.0Mpa),停泵关闭二氧化碳1#、2#总阀、分气阀及泵出口A#阀。

(4)认真做好充装压力、时间、瓶号、用户单位等记录。

二、第二次充装即氩气充装。

经第一次充装合格的气瓶在同一充装排上通过切换阀门进行氩气充装,充装时严格按照下述条款进行充装:1、预冷液氩低温泵,预冷完成启动低温泵,打开氩1#、2#总阀缓慢打开该组分气阀。

2、在充装过程中当瓶内气体压力达到7Mpa以前,应逐只检查瓶体温度是否大体一致(瓶体温度不得超过60℃),各接头是否漏气,在瓶内气体达到10Mpa时检查瓶阀的密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时关闭支管阀做妥善处理。

3、从充气开始,应随时观察气压的变化情况,当压力升至10Mpa—12.5Mpa时,分别检查一次瓶体温度(瓶体温度不得超过60℃)及瓶阀是否泄露。

4、在检查中若发现有的气瓶不进气(手摸气瓶壁无升温)或漏气,应及时处理。

不进气时,检查瓶阀是否打开。

漏气时,应终止漏气瓶的充装,但当压力超过10 Mpa或不便于处理时,要待该排气瓶充装结束,从充装排取下再做处理。

混合气操作规程

混合气操作规程

混合气操作规程混合气操作规程是一份规范化文档,旨在指导人们在使用混合气时如何正确、安全、高效地操作。

混合气是指两种或以上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气体,例如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是焊接中最常使用的混合气。

混合气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的成功和安全性。

首先,混合气操作前必须确认所需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比例,以及确保每种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无误。

在混合气的操作中,一些细微差别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比如如何添加气体、如何调节流量控制器等等,都需要严格遵守规程进行操作。

如果有班组操作人员进行混合气的操作,必须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规程,正确进行混合气的操作。

其次,在混合气操作中,必须注意气体的安全性,避免气体泄露、爆炸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在混合气的操作过程中,应当使用防爆的气体容器、气瓶等设备,做好气体管道的排气清洗和安全阀的设置、检查等工作,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管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第三,人员要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保护自身安全。

在混合气的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气体流量、压力,避免混合气过流、过压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气体混合后的反应,特别是在某些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状况下的混合气反应,如乙炔和氧气的混合气,在开始点燃后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火焰,并有爆炸的危险性,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气体反应的安全性。

最后,混合气操作后,应当关好各种管道和阀门,并正确地处理好废弃的气体容器、气瓶等设备,将残留气体清空,防止产生意外风险。

对操作地点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确保操作后的环境整洁无污染,为以后的操作创造一个安全、整洁、合规的工作环境。

总之,混合气操作规程是一份关键的操作手册,是混合气操作的重要指南,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混合气操作,不仅可以确保操作的成功,而且能够确保操作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DB 12T 3007-2017 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DB 12T 3007-2017 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ICS35.040A 24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 3007—2017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Rules for filling of gas mixture cylinders2017-04-14发布2017-12-01实施前言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组织制定本地方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适用,现予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联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洑春干、薛定、王绍洋、宋芳芳、宋钧。

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合气体气瓶充装站的基本条件、人员要求,设备、设施及技术要求,混合气体气瓶充装和应急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常温下以气态使用的混合气体(含标准气体)气瓶充装。

其他特殊用途的混合气体气瓶(含标准气体)充装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274 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称量法GB/T 5275.1~11 气体分析 动态体积法制备校准用混合气体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GB/T 14070 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压力法GB 15383 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GB 16804 气瓶警示标签GB 27550 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8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HG/T 20675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TSG R0006-2014 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4001-2006 气瓶充装许可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混合气充装操作规程

混合气充装操作规程

混合气(CO2+Ar)充装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充装操作人员要穿好防护用品。

2.检查充装排上的所有充装软管、管路,接头和阀门没有磨损、脱扣、破裂、漏气现象。

3.检查所有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

4.确认待充装的气瓶已检查合格,并有可充标记。

5.瓶内须有余压,方可充装。

无余压气瓶需抽真空并用氩气进行置换后才能充装。

二、充装操作(一)、二氧化碳组份充装1.将标有可充标记的气瓶运到充装排上用链子锁好,将充装排上的充装接头与瓶阀接好,将瓶阀和气瓶接口的各支阀全部打开;2.将二氧化碳成品运到二氧化碳汇流排,挂上铁链,用防错装夹具连接好,将瓶阀和各支阀全部打开,检查压力是否正常,留意是否有漏气声音;3.打开汇流排放空阀,待压力表指示为“零”后关闭排空阀;4.缓慢开启二氧化碳管道总阀;5.缓慢打开一组充装排总阀,从充气开始,充装人员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并留意是否有漏气声音;6.在瓶内气体压力达到充装压力时关闭该充装排总阀,同时打开另一组充装排总阀;7.二氧化碳的充装压力根据该混合气的配比计算,计算公式如下:P CO2=P混·K式中:P CO2——该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压力,MPa;P混——该混合气的充装压力,MPa;K ——该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组份的百分比,%;8.当第二组汇流排气瓶内压力达到充装压力时,关闭充装排总阀,观察第一组汇流排气瓶压力下降情况,并缓慢开启充装排总阀,补充至充装压力后关闭总阀,缓慢打开放空阀,待管道压力降至0.2MPa以下时,关闭放空阀和各支阀。

取下防错装夹具,用皂液对瓶阀与瓶口连接处、安全装置、瓶阀出口等处进行检漏。

检查合格后,取下防倒铁链,从充装排上取下气瓶,放在待充氩气区;9.当气源瓶内二氧化碳用完时,关闭瓶阀,放空汇流排内气体,取下防错装夹具,将二氧化碳空瓶放在空瓶区,然后按第二步操作换上新的气源瓶;10.重复以上1-9步骤,将所有待加二氧化碳的混合气瓶全部充装完毕并摆放于待加氩区;(二)、氩气组份充装1.将待充氩区混合气瓶运到充装排上用链子锁好,将充装排上的充装接头与瓶阀连接,打开瓶阀和气瓶接口的各支阀;2.通知运行工开启液氩泵(或氩压缩机);3.缓慢开启充装排总阀;4.缓慢打开一组充装排总阀,从充气开始,充装人员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并留意是否有漏气声音;5.在瓶内气体压力达到7MPa以前用手逐支检查瓶温是否正常,检查软管接头与瓶阀不得有泄漏,注意监听瓶内有无异常声音;发现气瓶没有进气时,应及时妥善处理;6.注意气瓶充装压力,不得超压;7.当充装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10%以上时,禁止插入空瓶;8.气瓶的充装时间不得少于45分钟。

各种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各种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气体充装操作规程2018.6为确保氩气充装安全及质量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15MPa、充装氩气的高压无缝气瓶,不适用于其他气体的充装。

1.充装前的准备1.1确认泵、气化器、充装卡具、阀门、管道系统完好,压力表、安全阀状态正常、灵敏可靠。

1.2待充气瓶经充装前检查,符合充装规范要求。

1.3确认气瓶公称工作压力、介质、颜色与所充装压力和介质相符,并在有效使用周期内。

1.4气瓶应留有0.05MPa以上的余气,对无余气的气瓶必须进行加热、抽真空、置换处理合格后方可充装。

1.5装2.1用卡具连接好待充气瓶,逐只打开瓶阀和支路阀,并检查有无泄漏现象。

2.2打开泵进液阀、预冷阀和回气阀,对泵进行预冷,当预冷阀出口管余气排净出现满管液体时,启动泵。

2.3逐渐关闭预冷阀,打开泵出口阀(泵出现有节奏的敲击声,否则应重新预冷)进行充装作业。

2.4充装压力在7MPa前应逐只检查气瓶的温升情况,温升过高应终止该瓶的充装,并妥善处理。

对无温升气瓶,应退出气瓶检查瓶阀,排除故障再另行充装。

2.6充装中应控制充装速度,气瓶的充装流量不得大于8m3/h。

2.7充装中应注意观察气化器出口温度不得低于-30℃。

2.8气瓶充装终了压力,应符合GB/T14194-2017《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不得超过在规定温度下的充装压力。

氩气在不同充装温度下气瓶的最高充装压力:2.9在到达充装终了压力时,应逐步关闭改组进气阀并微开另一组进气阀,直至全关该组进气阀,全开另一组进气阀。

2.10逐只关闭支路阀和瓶阀,从卡具上卸下气瓶。

2.11逐只检查瓶阀和瓶体有无泄漏现象,并妥善处理。

2.12充装完毕应认真填写充装记录,签名备查。

2.13充装合格的气瓶粘贴充装标签和警示标签。

2.14充装结束,应关闭泵的进液阀、回气阀,打开预冷阀排液泄压,并停止泵的运行。

确认预冷阀出口管无液体和气体时,关闭预冷阀。

为确保氧气充装安全及质量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15MPa、充装氧气的高压无缝气瓶,不适用于其他气体的充装。

CNG加气站充装操作规程

CNG加气站充装操作规程

充装操作规程为了加强加气站充装安全,防止发生充装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的要求,结合CNG 加气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1.加气工充装人员应经过公司、地方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2.加气工应熟悉加气站高压管道流程和控制点,以及控制点的控制方法和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3.加气工应掌握加气设备的基本构造和技术性能,能够判断加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不正常运行的反映状态;4.做好加气前的安全检查工作(1)检查加气设备是否正常(2)检查车用装置四证压力容器许可证、出厂质检合格证、改装合格证、定期质检合格证或多证合一的“充装证”是否齐全;对无定期质检合格证,气瓶超过有效期及合格证不全的车辆,一律不得加气;(3)对新到站加气的车辆,未查明气瓶原有不同介质已替换干净之前,一律不得加气;(4)对没有剩余压力的气瓶一律不得加气;(5)对气瓶、减压阀、充气阀、高压管线等装置连接有松动、固定不可靠的车辆,未整改的,一律不得加气;(6)对有结露等泄露现象的车应立即停止加气;(7)检查待充气车辆乘客是否已全部下车,发动机是否已经熄火;对乘客未下车,发动机为熄火的车一律不得加气;(8)用未带手套的手指触摸一下汽车,放掉身上的静电,方可开始加气;5.启动加气机,观察加气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显示屏上本次加气量已归零时,旋开加气机上应急球阀;6.左手虎口抓住充气枪手柄,协同其余手指扶住加气车充气阀;右手拔出充气阀防尘塞,插入充气枪嘴;有失重的感觉,确认充气枪嘴插入到位后,一只手握住加气枪后软管,另一只手旋开充气枪旋钮开关开始加气;7.当拔出防尘塞,产生较响亮的“砰”响亮时,说明有两种情况的可能;一是该车的充气阀没有关严;二是充气阀已发生故障;判断是第一种情况时,应告诫驾驶员,注意关严充气阀;判断是第二种情况时,应建议驾驶员将车送修理厂修理后,再来加气;8.充气嘴橡胶密封圈由于反复使用,容易磨损变形,应适时更换;如果将充气嘴插入充气阀充气产生啸叫声时,说明充气嘴橡胶密封圈已经损坏;这时,加气工应握紧软管,立即关闭充气阀旋钮开关,关闭充气车充气阀开关;拔出充气嘴更换充气嘴橡胶密封圈后重新加气;9.充气时能听到天然气流动的声音,说明充气正常;10.充气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加气机、充气阀和加气车充气阀是否有结露,异常相声、异常的硫化氢味道等现象;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中止加气,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加班气;11.充气过程中,当听到气瓶有异常响声时,应立即停止加气,发出警报,启动应急预案,打开加气车充气阀放空,关闭充气阀、关闭加气机进气阀,将现场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观察;12.充气过程中,加气工要注意防止充气嘴冲出,软管飞舞发生事故;13.当加气机工作状态指示灯加气完毕时,关闭充气阀旋钮,关闭关闭加气车充气阀,打开排空阀排空后,拔出充气嘴,插好防尘塞后,方可示意加气车启动离开;14.加气工要随时注意防止未拔出充气嘴之前,加气车驾驶员启动汽车;15.拔出充气嘴困难时,可用适当用力旋转向上既可拔出;切忌向水平方向用力;16.违反本规定办法的充装安全责任事故,现场操作加气工负直接责任;17.充装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按CNG加气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气体充装站操作规程完整

气体充装站操作规程完整

工业气体充装站操作规程氧气瓶充装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受过专门的培训,经上级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允许独立操作。

2.充装前的检查与处理2.1空瓶必须经气瓶管理人员逐只检查登记后,方可进行充装。

2.2操作者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充装:2.2.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的;2.2.2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2.2.3瓶内无剩余压力;2.2.4超过检验期限的;2.2.5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验的;2.2.6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和真空干燥处理的。

3、氧气充装前的检查3.1充气前必须检查确认气瓶是经过检查合格或妥善处理了的。

3.2充瓶时开闭高压阀门应缓慢,人不得正对阀门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3.3开启阀门应缓缓操作,并注意监听瓶内有无异常音响。

3.4在充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气瓶各处的密封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

3.5按照气体通过瓶阀的声音及瓶体温度,检查气体是否进入瓶内。

气态二氧化碳充瓶时,瓶体温度不得超过40℃,否则立即停车检查。

3.6发现气瓶没有进气时,应查明原因,离开充气台进行修理。

3.7严禁瓶内存水,钢瓶中的氩气压力在20℃时应为15±0.5MPa。

混合气的充装压力为13±1MPa。

3.8氧气瓶充装操作规程3.8.1、检查所有的充装卡具接头是否良好。

3.8.2、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零位,是否在有效期之内。

3.8.3、检查充装回气阀是否关闭。

3.8.4、将气瓶与充装卡具连接牢固后,挂好安全链,打开各气瓶瓶阀,观察是否漏气。

3.8.5、当充装管道压力达到3MPa时,缓慢打开己准备好的充气排连接总阀。

3.8.6、当总阀开启开始充装时,应做好如下工作:3.8.6.1检查充气的支管阀是否完全打开。

3.8.6.2管路各连接处有无泄漏。

3.8.6.3充装排压力上升情况是否与主管道上的压力一致。

3.8.6.4当充装压力升到处7MPa和10Mpa时,应分别检查一次瓶体的温度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混合气充装系统由二氧化碳和氩气配置而成。

1检查气瓶是否符合充装要求
2按比例充装二氧化碳
2.1彻底清扫泵的进出口管道,防止管内异物或水份。

2.2检查所有路接头、螺栓和电接点是否准备就绪,检查所有管路接头部位的密封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转速旋钮是否在0的位置。

2.3首先打开气体、回气阀,使泵头内的压力与贮槽平衡且吸入压力必须大于1.5MPa,否则进入泵的液体二氧化碳将会形成干水。

导致泵无法使用。

2.4 在冷却泵是汇流排上的放空阀应打开放空,待放空阀出现少许液体时,泵即可开机,此时气体回气阀、液体、吸入阀、仍处于全开状态。

2.5 汇流排上的总阀应全开,各管道支阀开关灵活、瓶阀开启。

2.6泵正常启动后可听到轻微的震动声证明泵的进、排出阀正在工作,汇流排管路上的压力表将显示逐渐增加压力但压力不得超过8MPa。

3充装氩气
3.1操作者必须熟悉本系统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操作程序及安全规则。

3.2 在发生故障及意外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3.3 设备上的阀门、仪表、管道连接头等处有冻结时,不准用火或炽热物来融化,也不准敲击,宜用热空气或热蒸汽来融化。

3.4禁油的工具、仪表、另附件等,不许与不禁油的工具、附件等物同一处存放。

更不得混用,沾了油污的工具、另附件必须进行脱脂,才许在禁油
3.5贮槽的首次充液
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的充灌,其步骤如下:
3.5.1联接充液管快速接头。

3.5.2对充液管路进行吹扫(每次充液前都应进行)。

由液源排出阀通过快速接头向输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同时打开残液出口阀进行吹扫管道中,潮湿空气和灰尘杂质。

3.5.3打开内筒放空阀平衡阀启动液面计。

打开上液体进口阀,由上部进液。

开度要小使管路和内筒逐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

待内筒放空阀稳定排气时,可开大上液体进口阀,加大充灌速度。

待液面计指示有液体时,打开下液体进口阀,关闭上液体进口阀,改上部进液为下降进液。

3.5.4当注满测试阀(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下液体进口阀,同时打开管路放空阀,排除充液管中的残余气液。

充灌结束,拆出充灌管、快速接头。

3.6贮槽补充充液
补充充液是指内筒已有低温液体冷态下充灌
3.6.1液源排出阀与快速接头连接。

3.6.2常压充灌
充灌过程中内筒放空阀,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

其他操作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省去了吹扫及液面显示过程。

3.6.3带压充灌
充灌过程中内筒放空阀关闭,槽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

应大于0.2MPa。

其他操作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省去了吹扫及液面显示过程。

3.7液体贮存
3.7.1常压贮存。

内筒放空阀始终开启,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至大气,内筒压力不致于升高。

由于自然蒸发很小,内筒放空阀只需要微开即可(开度以保持槽内压力不升高为宜)。

3.7.2带压贮存,内筒放空阀关闭,因为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内筒压力将逐渐升高。

此时,除常开阀开启,液面计、压力表投入允许外,其余各阀均已关闭,当内筒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要立即打开内筒放空阀泄压,正常情况下,贮槽内压力控制在0.7~0.8MPa,不允许超压贮存。

3.7.3液氩系统在不工作时,应关严增压阀,避免由于增压阀的泄漏加大液体蒸发量所带来的损失。

3.7.4液氩系统工作时一般不要排完槽内液体避免槽内恢复常温,再现“首次充液造成过多的液体损耗。

3.7.5长时间停运,从经济上计算在排尽液体更为经济的情况下,则应排完液体,并关闭所有阀门,使内槽压力保持在0..02MPa,处于养护期。

3.8贮槽工作压力调节
为保证输出压力稳定,控制所需的工作压力,当槽内压力小于调节压力时,开启调节增压阀达到槽内压力增高,当需要降低槽内压力时,关闭调节增压器气相阀,达到槽内压力降低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