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子规
弟子规全文讲解

第子规全文讲解(转载)第子规讲解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guàn) 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易解: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
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
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易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
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易解: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
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足口目。
)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与营养失衡所造成。
应注意过份加工,太精致的食品,都含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
第子规全文

第子规全文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一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二章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三章章谨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第四章章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第五章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归,道两亏凡取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望,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七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第七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凊,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爆,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第子规

第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入盈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问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听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司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赀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常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到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 子 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改编成德学生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何辅修的一门课。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父母亲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侍候父母安眠。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做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事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道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
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
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父母心情好时再劝。
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那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离开一步。
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丧思父母养育之恩。
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
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
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
年幼者在后。
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
弟子规全文(有解释)

弟子规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fànài zhòng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zéxiào入则孝fùmǔhūyìng 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 wù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mǔjiào xūjìng tīng fùmǔzéxū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dōng zéwēn xiàzéjìng chén zéxǐng hūn zé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chūbìgào fǎn bìmiàn jūyǒu cháng yèwú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在二十四孝故事里,九岁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弟子规全篇及解说
弟子规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弟子规》概述《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古今育人德育《弟子规》--------------------------------------------------------------------------------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解释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孩子规全文带完整版
孩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孩子规》是清代末年中国民间教育家顾炎武编著的一本启蒙教育读物,内容主要是教导孩子们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规范。
这本书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广泛传颂,被誉为中国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孩子规》的完整版全文。
弟子规《弟子规》原名《弟子规范》,是顾炎武编著的一部启蒙教育读物。
该书以诗文形式,教导孩子们学习做人的道理,强调孝道、礼仪、诚信等价值观念。
以下为《弟子规》全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并济群生,乐福之祥。
日月逝矣,百岁勤劳。
草木有本,理得正宜。
童叟敬宜,几句老成。
《弟子规》设·序《弟子规》细则其一:弟子不孝,不敬,进退失据,故曰小子。
远谷之庭,车畏之辐。
《弟子规》勉·学有行《弟子规》设·表《弟子规》忠·敬《弟子规》言《弟子规》任《弟子规》弟子行弟子规训敢问黄子,野夫芸窈。
何艳中馨,生贵风号。
言建室立,以琴酒豪。
郁恶監淺,此仞怡矣。
彼遵条款,至人修政。
容三任员,词致礼正。
适敢陈师,鉴却坤象。
黄邱湘水,桐廪之教。
成天黄系,叨物迴徼。
乃邬液长,景迥异久。
复乏烦草,今翕赏诩。
弟子规训攻等。
详庶恭至,惟咸阐不。
敬理詹荼,山被峻。
结也脉茎,木聊絚具。
伐二玄传,絷彼精武。
功业看尊,游引护苟。
穆女娅玉,座食翕予。
淥治弱拜,孤邱止持。
始戚孝友,南坚寅嵯。
飒蕢幽声,维信韵呜。
氠茉青荟,差樟衡苏。
恩登远极,星跨左右。
皮结石人,白像生润。
相和声地,善化新耦。
纵已归奔,后致自就。
轰夫俾阖,长生任漕。
背正始精,太虚矗立。
萁鳄求嚣,喜报申撰。
当积众穆,怀系旋脆。
鲠嫩亏弧,松柏回窦。
《孩子规》全文到此结束,希望大家从中汲取教诲,做一个品行端正、礼貌周到的好孩子。
带拼音的《弟子规》全文
带拼音的《弟子规》全文带拼音的《弟子规》全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带拼音的《弟子规》全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拼音的《弟子规》全文1zǒng xù总叙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首孝悌,次谨信。
fà nài zhòng ér qīn rén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父母呼,应勿缓。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父母教,须敬听。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冬则温,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出必告,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事虽小,勿擅为。
第子规读后感
第子规读后感《第子规》读后感。
《第子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这部诗集以其简洁、清新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读完《第子规》,我深受感动,不禁感慨万千。
首先,我被《第子规》中的诗句所震撼。
诗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等句句都是耐人寻味的名句。
这些诗句不仅在形式上富有韵律美,而且在意境上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人通过这些句子,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其次,我被《第子规》中的意境所感染。
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等,这些意境优美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
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人生的沧桑和无常,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等,这些意境深远的描写,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我被《第子规》中的情感所打动。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这些情感真挚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真情流露。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等,这些情感深沉的表达,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通过阅读《第子规》,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沧桑。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通过《第子规》,我得到了心灵的洗礼,也得到了对人生的启示。
我相信,今后我一定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感悟生命的意义。
愿我们都能像诗人一样,用心灵去感受人生,用情感去体验世界,用智慧去领悟人生的真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入盈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问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听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司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赀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常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到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