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学会与他人沟通,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慢性子、裁缝、急性子、顾客等。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特点。
4. 体会故事寓意,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学会与他人沟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分析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特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事要有耐心,学会与他人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慢性子、急性子的人相处的经历。
(2)引出课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特点。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朗读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语气、表情。
(2)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5. 分析故事寓意(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
6. 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编写类似的小故事,展示慢性子与急性子的人相处的故事。
(2)小组代表分享故事,全班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 教学重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特点3. 教学难点:做事要有耐心,学会与他人沟通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课所学,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慢性子与急性子的人相处的故事。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生活中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培养以宽容、理解、尊重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
2.能够识别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并能够简单地进行识别和计算。
3.学生能够读懂并背诵本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角色分析的方式掌握不同人的性格特点。
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能够简单地进行识别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1.通过角色分析的方式,深入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并培养学生以宽容、理解、尊重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
2.能够理解并准确使用一些时间单位,如日、月、星期等。
四、学习内容1.学习生字词(1)生字慢性子、急性子 #### (2)生词裁缝、兴奋、猜2.文本阅读在老城区的一条街上,有一位慢性子的裁缝。
他为人守时,有的时候还会兴奋地数日子。
一天,一个急性子的顾客带着一块布找到了他,希望裁缝能够马上给她做一条裙子。
顾客没有耐心等裁缝做完,只好猜着时间,等了半个月,可是裁缝还没有做好裙子。
顾客终于忍耐不住了,去找了别的裁缝。
3.课文解析本文篇幅较短,主要围绕慢性子的裁缝和急性子的顾客展开。
裁缝为人守时,习惯兴奋地数日子;而顾客则是急性子,没有耐心等待。
这样的性格特点,导致了裁缝和顾客之间的矛盾和误解。
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以宽容、理解、尊重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的个性,理解不同的行为方式。
4.相关活动安排1.分角色阅读课文,通过角色分析的方式来了解不同人的性格特点。
2.讨论不同的行为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培养学生以宽容、理解、尊重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
3.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单位的图表和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和计算时间单位,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让学生了解了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并能够以宽容、理解、尊重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部编版)

【教学要求】1.让学生认识“夸、箱”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2个字;能够正确读写“性子、布料”等词语。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的特点。
3.让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夸、箱”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2个字;能够正确读写“性子、布料”等词语。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有的人性子急,有的人性子慢?如果不是很急或者很慢,对生活倒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假如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和一个性子很慢的人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看一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板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一齐朗读题目。
3.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4.学生质疑,教师总结如下:(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慢性子裁缝性格到底有多慢?急性子顾客性格到底有多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
(出示课件1)课件1:(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边读一边在文中画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自然段序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2. 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3.预习反馈。
(1)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2)课件2:裁缝箱子夸奖歪着头承认袖子衬衫负责泄气手艺夹袄(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式朗读,并且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①正音。
读准翘舌音“承、衬、衫”,后鼻音“缝、箱”。
其中“缝、夹”是多音字,“缝”在这里读“féng”,它还有另一个读音“fèng”,可以组词为“缝隙”;“夹”在这里读“jiá”,它还有另一个读音“jiā”,可以组词为“夹缝”。
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教案(精选3篇)

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教案(精选3篇)【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教案第1篇】从前,有一位裁缝和一位顾客,这位裁缝是个急性子,而这个顾客是个慢性子,你听了可别吃惊,他们两个之间可是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呢!故事发生在冬天,慢性子顾客来到急性子裁缝的店里,说:“你好,我想做一件棉衣,你只要在明年冬天做好就可以了。
”急性子裁缝听了,对他说:“这可不行,明年冬天?时间太长了,我今天就帮你做出一件美观大方的新棉衣。
”顾客说:“我不着急,你慢慢做。
”裁缝拍了拍他的肩,说:“你放心,明天一定能穿上漂亮的棉衣。
”顾客听了满意的走了,顾客走了以后,裁缝就开始风风火火的.开始做衣服。
等到第二天,慢性子顾客到急性子裁缝的店里取衣服,当顾客穿上棉衣时,就对裁缝说:“师傅,这衣服紧的地方太紧了,宽的地方太宽了,根本就不合身。
”裁缝听了,对他说:“对不起,昨天只是失误,今天我一定能帮你做出漂亮的棉衣。
”慢性子,顾客听了就开心地走了。
第三天,顾客又来取衣服了,却发现衣服太小了,就转过头,对裁缝说:“师傅,怎么这次把我的衣服做小了呢?”裁缝听了,就对他说:“对不起,昨天又失误了,我今天一定帮你做出最好的棉衣。
”顾客说:“师傅,我知道你是急性子,但做事情要有耐心,不能风风火火,这样什么事也做不成。
”说完,慢性子顾客就失望地走了。
从此以后,急性子裁缝改变了他的毛病,不再风风火火,最后他的店里来了许多客人,连以前的慢性子顾客也来了,他低下头对以前的急性子裁缝说:“对不起,我之前不应该那样说你。
”裁缝说:“没关系,是你的劝说让我改变了我的毛病,现在是我该谢谢你。
”【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教案第2篇】今天,我们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课的内容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我想:咦?为什么急性子的顾客回去找慢性子的裁缝呢?不应该找急性子的裁缝吗?我心中有数不清的疑问。
读过课文,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才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疑问也在我的心中慢慢解开,原来这两个人性格的差异会导致事情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真是急的急死,慢的慢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优质教案)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缝箱”等11个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缝”,会写“性卷”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故事的过程。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故事不断反转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1.理解故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故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缝箱”等11个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缝”,会写“性卷”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动画,交代任务。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人有的人性子急,有的人性子慢。
如果不是很急或者很慢,倒也对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和一个性子很慢的人碰到了一起,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看看到底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慢性子顾客性格到底有多慢,急性子顾客性格到底有多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课件出示)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2.标出理解、不理解的词句。
3.标出小节号,并作读后感悟的批注。
(一)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1. 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裁缝箱子夸奖歪着头承认衬衫袖子负责泄气手艺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1)正音翘舌音:“承”;后鼻音:“箱缝”。
其中“缝”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féng”,还有一个读音是“fèng”,组词为“缝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5课-慢性⼦裁缝和急性⼦顾客-教案设计《慢性⼦裁缝和急性⼦顾客》教学设计⼀、回顾导⼊回顾故事内容:预设:⼀个冬天,⼀位急性⼦顾客来到裁缝店做棉袄,第⼆天要求把棉袄改成夹袄;第三天要求裁缝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第四天⼜要求把袖⼦接上去。
慢性⼦裁缝始终不紧不慢地应对,嘴上满⼝答应,但其实布仍在柜⼦⾥,还没有裁料。
⼆、教学⽬标1、分⾓⾊朗读课⽂。
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体会⼈物性格特点。
(重点)2、默读课⽂,能从⽂中提取有关顾客的要求和裁缝的表现得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难点)三、品读对话,感受故事的趣味。
默读课⽂,思考:1.哪些语句体现了顾客急性⼦的性格特点?⽤波浪线画出来。
2.从哪些地⽅可以看出裁缝慢性⼦的性格特点?⽤横线画出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急性⼦顾客在四天内分别提出四个做⾐服的要求,你们可以根据每⼀天的故事去找。
接下来我们⼀起看看你们找出来的跟⽼师的是不是⼀样呢?课件出⽰:急性⼦顾客(1)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服——秋天?夏天?春天?……(2)顾客噌的⼀下⼦跳起来:“这么慢啊!”(3)“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
”顾客夹起布料就要⾛。
(⼤家想⼀下,不同性格的⼈会怎么说这些话呢?⼀起来听听同学们的朗读,出⽰朗读视频。
插⼊学⽣朗读视频)解释,通过朗读的语⽓,以及顾客利索的动作凸显顾客的急性⼦,朗读结束,教师强调朗读注意事项。
通过⼈物的语⾔动作,能够感受到⼈物的性格她点(三个问号,三个季节读出⼀次⽐⼀次急切;⼀个省略号,让学⽣想象省略的时间,再次感受急性⼦的急。
)(创设对⽐句加以体会“顾客站起来”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顾客三次急不可耐地更改做⾐服的要求更体现了他急性⼦的性格特点。
师:顾客的性⼦这么急,那么裁缝呢?(出⽰能表现裁缝慢性⼦的句⼦)(1)“不,”裁缝说,“就在冬天。
”裁缝⼜补充⼀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样,我是个性⼦最慢的裁缝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目标1.认识“箱、夸、歪、承、袖”等11个字,会写“性、卷、货、取”等12个字,正确读写“性子、布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裁缝和顾客的对话语气。
3.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内容。
(重点)4.能够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集体成语接龙,个人课前展示。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如果你铅笔快用完了,你会选择?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两种性子相遇了,一位是顾客。
另一位是裁缝。
同学们请注意,缝的读音是什么?他是一个多音字。
裁缝(轻声)。
当急性子遇到慢性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板书课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齐读课题。
再来读一遍,把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1.汇报预习。
课前我们通过预习单预习过课文了,找同学来汇报一下你的预习情况.多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2.检查生字。
现在我们来关注本课的生字词,请同学们在小组间互读词语,检查加星.师:都会读了么?有不会的么?看来大家预习的很好。
请每个组2号同学起立,我指哪一个,你读哪一个。
3.教授:衣补旁大家预习的不错。
请同学们看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生:都是衣服。
都是衣字旁。
师:你的眼睛真亮。
谁还积累了其他衣字旁的字?4.教授:夹师:请看,这儿还有一个字呢。
生:夹师:一起来读:夹起。
老师说过,读的时候要干脆利落,夹起。
放在句子里一起读。
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
加这个字还出现在课文另外一句话里。
“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5.指导书写师:看来这个字还是多音字。
这个字不光会读,还要会写。
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脚平。
三.合作交流:1.整体感知。
师:看来你们都写完了,结合预习单,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生:时间顺序描写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3.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想象兴趣。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复习学法。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了一小段文中的故事。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借助什么将第一天发生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的?生汇报表格2.出示表格,回顾发现。
二、同桌合作,借表复述。
1.同桌合作学习14-19自然段。
①分角色朗读14-19自然段。
②说一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人物性格特点?2.指名朗读14-19自然段并指导。
3.填写表格中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内容。
三、小组互学,巩固复述。
1.小组合作学习接下来的故事。
①抓住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加上动作、表情在小组内角色演读。
②将表格填完整表格。
③借助表格合作用自己的话讲整个故事。
师总结:刚才我们借助表格用自己的话按顺序、不遗漏地讲了整个故事。
其实,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复述,也就是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四、脱离表格,强化复述。
1.指导学生借助板书进行复述。
2.指导学生独立完整复述。
五、回顾全文,总结方法。
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表格进行了有顺序、不遗漏的,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故事复述,请同学们课后将这个故事复述给你的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想象一下:裁缝变成急性子,顾客变成慢性子会怎样?把你想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第2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衬衫、负责”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漏》,两篇略读课文《方帽子店》《枣核》。
课文内容较长,要求学生多读课文才能了解故事内容,才能向别人讲述故事,为举办故事会打好基础。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几个版块。
课题内容简说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本文讲述了一个精彩而幽默的故事——急性子顾客让慢性子裁缝做一件上衣,急性子顾客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改变衣服的款式,而慢性子裁缝每次都爽快地答应,最后揭晓出慢性子裁缝还没开始裁布料。
故事讽刺了急性子的急躁和慢性子的拖沓。
方帽子店
本文通过记叙方帽子店的消失和新帽子店的兴起,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人们的需求。
漏
这篇民间故事采用误会和巧合的方式,记叙了老虎和贼误把漏雨的“漏”当成怪物而疲于奔命的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也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枣核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叫枣核的小孩身体虽然只有枣核那么大,但能帮父母干活,还帮村民追回了牲口,并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聪明和胆识。
1.认识4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复述故事,了解民间故事,关心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读懂课文内容。
2.走进文本,关心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3课时
26*.方帽子店………………………………………………………………………………1~2课时
27.漏………………………………………………………………………………………2~3课时
28*.枣核……………………………………………………………………………………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按照“讲读课文——复述故事——收集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并要求学生能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使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课题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是一个精彩而幽默的民间故事,讲的是急性子顾客一次又一次要求改变衣服的款式,而慢性子裁缝每次都爽快答应,结果却始终没有开始裁布料。
教学设计中,我抓住时间线索,通过品词析句,研讨对话、朗读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学会复述故事。
四、布置作业。
(用时:5分钟)
布置作业。
小练笔:假如裁缝是
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
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
故事呢?
发挥想象,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主要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裁缝和
顾客不同的性格特点,然后通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面的改写小剧本和小练笔内容则是对故事的渗透。
学生
的课堂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不错。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片段
◆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对不同性格的看法。
师: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同学们怎么看待文中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性格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慢性子裁缝的性格好,能满足顾客随时改变的要求,俗话说:“慢工出细活。
”这个慢性子裁缝的手艺一定很好。
生2:我也觉得慢性子裁缝的性格好,如果不是他性子慢,顾客的布料早就成废品了。
师:嗯,你们的看法很好,还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3:我不认为慢性子好,前面两个同学说的那种情况是遇到了善变的顾客,如果顾客不改变想法,裁缝什么时候才能做好衣服呢?
生4:我同意他的说法。
我们班不是有一些慢性子同学吗?他们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这样好吗?
师:这样说是不是急性子就更好呢?
生1:我觉得性子急也不好。
文中的顾客因为性子急,每天都想改变衣服的样式,这样怎么可能做好衣服呢?
生2:对,有时做事太急躁,反而会做不好。
师:同学们都从不同的方面谈了自己对急性子和慢性子的看法。
我们不能单纯地说哪种性格好,哪种性格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性格,在做事中没有认真的态度,就会什么事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