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的制备
最新中药中级教学资料 散剂的制备

【用法】外用。Biblioteka 撒于患处。三、实验内容【质量检查】 (1)性状:本品为干燥、疏松的白色粉末。 (2)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
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 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三、实验内容
2. 益元散的制备
三、实验内容
【功能与主治】消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 烦,,口渴喜饮,小便赤短。
【用法与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 【质量要求】 (1)性状:本品为浅红色粉末;味甜,手捻有润
滑感 (2)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
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 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3)显微鉴别:观察本品显微特征
三、实验内容
3. 硫酸阿托品散的制备
【处方】
硫酸阿托品
0.25g
乳糖
24.5g
胭脂红乳糖
0.25g
【制备】
研磨乳糖使研钵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 品与胭脂红乳糖置研钵中研合均匀,再以打底 套色法逐渐加入乳糖,研匀
三、实验内容
【作用和用途】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
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用于胃、肠、胆绞 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需要时服1包。 【质量要求】 ⑴性状:本品为淡红色粉末。 ⑵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 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 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思考题
1. 何谓共熔?如何进行共熔成分的混合? 2. 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酊剂、
流浸膏时如何制备?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7
中药中级教学资料 散 剂的制备
简述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散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通常用于外用药物的制备。
散剂具有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形态,便于测量和使用。
下面将详细描述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步骤和流程。
1. 原料准备散剂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原料。
根据具体药物配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辅料作为原料。
药物可以是中草药或化学合成药物,辅料可以是淀粉、乳糖、二氧化硅等。
2. 药材处理如果使用中草药作为原料,需要进行药材处理。
通常包括清洗、晒干、研磨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并提高药材质量。
3. 材料称量根据配方要求,按比例称取所需的原料。
采用电子天平进行精确称量,确保配方准确。
4. 配方混合将已经称量好的原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
混合时间和速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确保原料均匀混合。
5. 研磨将混合好的药物原料进行研磨,使其达到所需的颗粒度。
研磨的方法可以采用球磨机、高速搅拌机等设备,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设备。
6. 过筛经过研磨后的药物颗粒需要进行过筛处理,以去除过大或过小的颗粒。
通常使用不锈钢网筛进行过筛操作。
7. 包装将制备好的散剂放入适当的包装容器中。
常见的包装容器有塑料袋、铝箔袋等。
包装时需要密封好,防止潮气和光线对药物质量的影响。
8. 质检对制备好的散剂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颗粒度测定、含量测定等。
确保散剂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9. 标签贴附在包装容器上贴附标签,标明药物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用和存储散剂。
10. 包装成品将质检合格的散剂进行包装,通常采用纸箱或塑料袋进行二次包装。
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11. 储存和运输将包装好的散剂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震动和高温,防止散剂受潮或变质。
12. 使用说明为了确保用户正确使用散剂,需要在产品说明书中详细列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等信息。
用户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指导正确使用。
以上是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和流程。
散剂—散剂的制备技术(药物制剂技术)

口服补液盐散I
【分析】 制备时,先分别粉碎、过筛,再按处方量称量,确 保各组分用量的准确;本品分开包装是因氯化钠、 葡萄糖易吸湿,若混合包装,易造成溶解后碱性增 大;必须加入规定量的凉开水(不得为沸水),溶 解成溶液后服用;心力衰竭、高钾血症、急慢性肾 衰竭少尿患者禁用;本品易吸潮,应密封保存于干 燥处。
散剂的制备技术
制备工艺流程
粉碎
过筛
混合 分剂量
质量 检查
包装
药物
辅料
分剂量方法
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包装
防吸湿
【分析】 处方中的朱砂为红色,颜色较深,注意其细度和混 合的均匀性。
口服补液盐散I
【处方】氯化钠 氯化钾 碳酸氢钠 葡萄糖
1750g 750g 1250g 11000g
口服补液盐散I
【制法】 1.取葡萄糖、氯化钠分别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 取筛下部分,称取处方量,混合均匀,分装于大袋 中;2.将氯化钾、碳酸氢钠分别粉碎成细粉,过六 号筛,取筛下部分,称取处方量,混合均匀,分装 于小袋中;3.将大、小袋同装一包,共制1000包。
冰硼散
【处方】冰片 硼砂 朱砂 玄明粉
50g 500g 60g 500g
冰硼散
【制法】 1.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极细粉(过200目筛),干 燥后备用; 2.将硼砂研成细粉(过100目筛); 3.冰片研成细粉,与玄明粉、硼砂配研混匀; 4.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等量递加法研磨混匀, 过七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

《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如下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并能正确使用药典所用药筛;掌握固体药物的粉碎方法、混合方法(等量递加混合法)、过筛方法、散剂的均匀度检查方法、散剂的分剂量法、散剂的包装方法(纸包装法)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散剂的概念:散剂(powders)是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剂型,共内服或外用。
配制环境要求:精制、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操作环境D级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散剂的质量评定①均匀度取散剂适量在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②其他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 制剂通则.散剂.项下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
三、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1%)、乳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
器材:上皿天平、玻璃乳钵、瓷乳钵、包药纸。
四、实验内容(一)含小剂量药物散剂的制备1. 1:100硫酸阿托品散【处方】硫酸阿托品 1.0g胭脂红乳糖(1%) 0.5g乳糖加至 100.0g【制法】先研磨乳糖使乳钵内壁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至乳钵中研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的混合原则逐渐按加入所需量的乳糖,充分研和,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极细粉末。
【作用与用途】硫酸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主要用于胃肠、肾、胆绞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以硫酸阿托品计算,每次0.5mg,每天3次。
极量:每次1mg,每天3mg。
【贮藏】置玻璃瓶中,密闭,于干燥处保存。
【注释】(1)本品为100倍硫酸阿托品散(即1%硫酸阿托品散),若需配发硫酸阿托品0.5mg/包,需称取本品0.05g ,因称量太小,误差大,所以应取本品稀释成1000倍散后再分装。
中药药剂学散剂的制备

中药药剂学散剂的制备
中药药剂学散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 药材的选用:选择符合标准的中药材,并按照药典的规定进行鉴定。
2. 药材的研磨:将药材研磨成粉末,通常采用研磨机或者研钵进行研磨。
3. 药材的调配:根据处方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的药材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
4. 辅料的添加:根据处方需要,添加适量的辅料,如粉末糊剂、乳糖、淀粉等,以增加散剂的粘附性、可分散性和稳定性。
5. 散剂的湿法制备:将调配好的药物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溶剂(如水或醇溶液)充分混合,制成糊状物。
6. 散剂的干燥:将湿法制备的药物糊剂均匀地摊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其完全干燥后,用筛网将其筛分成细粉末。
7. 散剂的包装:将制成的细粉末装入密封的容器中,通常使用瓶装或袋装方式进行包装。
8. 散剂的质量控制:对制备好的散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溶解度检验、含量测定、微生物检验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药剂学散剂制备的步骤可以根据药材的特点和处方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

实验三散剂的制备散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剂剂型,通常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粉末与其它辅料混合并制成的。
散剂适用于一些剂量较小的药物,也方便患者按需服用。
散剂的制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操作方法,下面将介绍散剂的制备方法。
1. 原料的准备散剂的制备过程需要用到多种原料,主要包括药物粉末和辅料。
药物粉末需要经过粉碎、筛选等处理方法制成粉末状,辅料分为填料、分散剂和流变剂等。
选用的原料应保证纯度高、质量稳定,并符合相关的药典规定。
2. 配方设计散剂的配方设计应当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剂量和用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药物的良好疗效和质量稳定。
例如,对于易氧化的药物,应选用稳定剂;对于剂量大的药物,应当增加分散剂,以便发挥其良好的分散效果;对于易吸湿的药物,可以添加干燥剂等。
配方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相容性和安全性。
3. 制剂工艺制剂工艺是制备散剂的关键步骤,需按照严谨的操作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
详细的制剂工艺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粉碎:将药物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粉碎,使药物颗粒大小达到要求。
(2)筛分:将粉碎后的药物粉末进行筛分,去除有不良颗粒和杂质,确保其纯净度和粒度均匀度。
(3)配合辅料:将粉末药材与填料、分散剂、流变剂等辅料混合,按照要求的配方及比例进行配置。
(4)混合:将药物粉末和辅料进行充分混合,确保混合成的散剂质量均匀,满足要求。
(5)包装:将混合好的散剂装入适当的包装袋中,保持干燥和密封状态。
4. 质量控制散剂的制备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前提就是严格控制每一个制剂步骤,做好专业的质量管理。
针对散剂制备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需要采用以下控制措施:(1)控制原料的质量严格按照药典规定选用高质量原料,保证其纯度和质量稳定性。
对于产地、入库、检验、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散剂制剂质量不达标。
(2)控制制剂工艺制剂工艺是制备散剂的核心部分,必须按照药典规定严格操作。
散剂的制备

4.分剂量
目测法 重量法 容量法
5.包装
塑料薄膜袋 铝塑复合膜袋 塑料瓶 玻璃瓶
三、仪器与试剂
自己写出
四、实验内容
(一)制酸散的制备 1.处方
氧化镁 碳酸氢钠 3.0g 3.0g
(一)制酸散的制备 2.制备
2.过筛
冲制筛 编织筛
过筛是指粉碎后的物料通过一种网 孔工具以使粗粉与细粉分离的操作。 这种网孔工具称为药筛。 药筛的分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 筛孔内径大小(μm)为依据,共规定 了九种筛号,一号筛的内径最大,依 次减小,九号筛的内径最小。另一种 是以每吋(2.54cm)长度上所含筛孔 的数目来表示,即用“目”表示,例如 每吋有100个孔的筛称为100目筛,筛 目数越大,筛孔内径越小。
五、实验结果
评价指标 外观均匀度
六、思考题
1.散剂混合操作时应注意哪些
问题?
七、注意事项
自己写出
由于散剂中药物的表面积大,加剧药物制剂 的刺激性、不稳定性等,所以对刺激性较 强、易吸湿、遇光和热不稳定的药物一般不 适宜制成散剂。
(三)分类
按用途分类
内服散剂 外用散剂
按组成分类
单散剂
复方散剂
按剂量分类
分剂量散 剂 不分剂量 散剂
(四)制备方法
工艺流程
粉碎
筛分
混合
分剂量
质量检查
包装
药物
辅料
散剂
(1) 取氧化镁,碳酸氢钠分别研细。 (2)先将氧化镁置于研钵中,再加碳酸 氢钠,研磨均匀,过7号筛,即得。
(二)口服补液盐散的制备 1.处方
古籍有关散剂知识点总结

古籍有关散剂知识点总结一、散剂的制备方法1. 研末法研末法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的方法,通常使用研钵和研杵进行研磨。
古籍中对于研末法的要求包括:选用细密的研末,研磨时应均匀用力,避免研的时间过长,以免损害药性。
2. 蒸制法蒸制法是将药材蒸熟后再研磨成细末的方法。
古籍中对于蒸制法的要求包括:要注意火候,使其熟而不焦,避免研磨时吸湿发霉。
3. 焙烧法焙烧法是将药材烘烤后再研磨成细末的方法。
古籍中对于焙烧法的要求包括:要掌握好火候,使其干燥而不烧焦,避免影响药性。
4. 熬制法熬制法是将药材熬煮后再晒干再研磨成细末的方法。
古籍中对于熬制法的要求包括: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确保熬制均匀,避免研磨时搓损。
5. 法制法法制法是将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并制成散剂,通常使用药物、香料、胶质等辅料。
古籍中对于法制法的要求包括:要掌握好配比和制作方法,保证散剂的药性和用途。
二、散剂的种类1. 轻粉轻粉是将药材研末后,再筛选成细粉,主要用于外敷。
古籍中对于轻粉的要求包括:要求轻细如练,柔软易敷,不得有杂质。
2. 散粉散粉是将药材研末后,再筛选成适当大小的颗粒状,主要用于内服。
古籍中对于散粉的要求包括:颗粒大小宜适中,不得有结块和杂质。
3. 末制丸末制丸是将药材研末后,再加入辅料制成丸剂,用于内服。
古籍中对于末制丸的要求包括:丸如槠核,密结而不散,不得有破裂和空心。
4. 蒸丸蒸丸是将药材蒸制成糊状,再加入辅料制成丸剂,用于内服。
古籍中对于蒸丸的要求包括:酥而不糊,软而不散,形如槠核。
5. 干丸干丸是将药材炒干后,再加入辅料制成丸剂,用于内服。
古籍中对于干丸的要求包括:外层金黄,内部匀整,不得有裂口和变形。
6. 灸砂灸砂是将药材研末后,再加入粘合剂制成砂剂,用于灸治。
古籍中对于灸砂的要求包括:砂末要均匀,黏合要紧密,耐火且不易挥发。
三、散剂的贮藏和使用1. 贮藏古籍中对于散剂的贮藏要求很严格,主要包括:防潮防潮,通风避光,避免受潮霉变;严防虫蛀,采用密封、干燥的容器保存;避免与有害气体接触,特别是酸碱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
(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4)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5)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三、实验内容
1.痱子粉的制备(含共熔散剂的制备)
[处方]
薄荷脑 0.2g
樟脑 0.2g
硼酸 5.0g
氧化锌 4.0g
滑石粉适量
制成 3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混合研磨至共熔液化,先加少量滑石粉吸收研匀,再将硼酸、氧化锌研成细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最后加滑石粉至30g,过筛(100目)混匀,即得。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
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需先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匀。
(3)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硼酸具有轻微消毒防腐作用,滑石粉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及油脂,故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
[思考题]
何谓共熔物?含共熔成分的散剂是否都采取共熔方法制备?
2.冰硼散的制备
[处方]
冰片 1g
硼砂 100g
朱砂 1.2g
玄明粉 10g
[制法] 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细粉,干燥后备用。
另将硼砂研细,并与研细的冰片、玄明粉混匀,然后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套色法研磨混匀,过七号筛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附注] 冰片即龙脑,外用消肿止痛;朱砂主含硫化汞,外用解毒;玄明粉为风化芒硝(无水硫酸钠),外用治疗疮肿丹毒,咽肿口疮。
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3.硫酸阿托品倍散的制备
[处方]
硫酸阿托品 0.5ml
1%的胭脂红乳糖 0.1g
乳糖加至10g
[制法] 先取少量乳糖加入研钵中研磨,使研钵内壁饱和,再加处方量的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研匀,按等体积递增配研法至全部乳糖加完为止,混匀至色泽一致。
[附注]硫酸阿托品为剧毒药,因剂量小,称量分装困难,故需添加适量稀释剂制成倍散,该处方为100倍散。
为保证混合的均匀性,加胭脂红染色,成品用10X放大镜检查,应无花纹和色斑。
(1)用玻璃纸称取。
(2)用乳钵研和,先用少许赋形剂饱和乳钵表面自由能,再将其科赋形剂与主药按等量递加稀释法加研和均匀。
(3)乳钵用后,充分洗净,以免残留污染其它药品。
5.散剂的质量检查
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