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第二部分网络技术应用(选修)(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协同工作)。
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网络中各节点间的系统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资源共享:可以实现硬件、软件资源共享,如共享打印机等。
分布处理(协同工作):网络内各计算机分别协作并行完成有关部分的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局域网:十千米以内城域网:几十千米广域网: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甚至全球范围。
2、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另有树型、网状型等。
总线型:采用单根传输线(称为总线)作为传输介质,计算机均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各计算机地位平等。
优点:节点的插入和拆卸非常方便,易于网络的扩充;缺点:容易引起信号的冲突和竞争。
环型:各个节点(计算机)通过点到点的通信介质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环形通信网络。
优点:结构坚固,负载能力强且均衡,无信号冲突;缺点:技术较为复杂。
星型:一般使用交换机或主机作为中央节点设备,其他节点(计算机)都与中央节点相连接。
优点:增加站点容易,成本低;缺点:中央节点出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可靠性欠佳。
3、按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网络(如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和分组交换网络(如 IP 电话)。
4、按通信方式分:点对点传输网络(如星型网、环型网)和广播式传输网络(如无线网、总线型网)。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硬件+网络软件。
网络硬件=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网络中的连接设备。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客户机(工作站):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2、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栈3、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设备4、IP地质与子网划分5、数据传输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6、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7、网络层与路由协议8、传输层与可靠传输协议9、应用层与常见协议二、局域网技术1、以太网技术与IEEE 802.3标准2、交换技术与交换机3、VLAN与VLAN划分4、网桥与二层交换机5、局域网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6、局域网扩展技术:集线器、中继器、网桥、三层交换机三、广域网技术1、传输介质:方式线、光纤、无线电波2、数字传输系统:PDH、SDH3、ATM技术与应用4、Frame Relay技术与应用5、MPLS技术与应用6、VPN技术与应用7、BGP与动态路由协议四、网络安全技术1、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2、防火墙技术与应用3、VPN技术与应用4、IDS/IPS技术与应用5、加密与认证技术6、非对称加密与数字证书7、安全策略与安全管理五、无线网络技术1、无线局域网技术与IEEE 802.11标准2、WIFI技术与应用3、蓝牙技术与应用4、无线传感器网络5、移动通信技术.2G、3G、4G、5G6、网络规划与优化六、网络管理与监控1、SNMP协议与网络管理系统2、RMON与NetFlow技术3、IP SLA与QoS技术4、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5、带宽管理与流量控制6、网络性能优化与调优附件:1、网络设备配置范例2、OSI参考模型图示3、VLAN划分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知识产权:指对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所享有的法律保护。
2、隐私保护:指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合法使用与保护。
3、互联网行业: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包括互联网接入、网站运营、电子商务等领域。
网络技术应用

网络标识主机标识4、域名解析: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之间是通过IP地址来进行通信的,我们输入的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系统(DNS)来完成。
域名服务器上存放着Internet上主机的域名与IP的对照表。
五、接入因特网(P28)1、直接接入方式●电话拨号接入:利用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实现因特网接入的一种方式。
●ADSL接入:ADSL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这种方式仍是适用普通电话线,却可以提供比普通电话拨号接入快数倍以上的速度。
加上了分频器和ADSL Modem,可以实现“打电话与上网两不误”。
●其他直接接入方式:ISDN即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
●概念识记: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2、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代理服务器设置的操作要熟练掌握。
具体操作步骤:打开浏览器窗口—>单击菜单栏上“工具”—>选择“Internet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连接”选项—>单击“局域网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即可。
3、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六、因特网常见服务1、万维网服务(WWW)(P36)2、FTP服务(P38):FTP即文件传输协议,是FTP服务使用的协议。
因特网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地理位置上无论相距多么遥远,只要两者都支持FTP协议,我们就可以将其中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中。
FTP客户端程序:FlashXP、CuteFtp和LeapFTP等。
3、远程登录服务(Telnet):可以让用户从本地计算机登录到一台远程计算机,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上操作,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和响应,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甚至可以直接运行远程计算机上的程序,从而共享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资源。
七、搜索引擎1、搜索引擎的分类:●目录型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2、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搜索引擎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三步:●从因特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3、搜索策略:逻辑命令的使用八、C/S结构与B/S结构1、C/S结构: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贵州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

贵州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进行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贵州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了解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2. OSI模型:了解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以及每层的功能。
3. TCP/IP协议:了解TCP/IP协议族中的主要协议,包括IP、TCP、UDP等,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和特点。
4. 网络安全: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以及防范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5. 网络管理: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等。
二、数据库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贵州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库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表、字段、记录、关系等。
2. 关系数据库: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和基本操作,包括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等。
3. SQL语言:熟悉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
4. 数据库设计: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实体-关系模型、范式等。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了解常见的DBMS,如MySQL、Oracle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三、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应用科学和数学原则,以系统化的、规范化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
贵州高二信息技术会考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 软件开发模型:了解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软件生命周期:掌握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
3. 需求工程:了解需求工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等。
高二年级《网络技术应用》会考复习提纲(二)

高二年级《网络技术应用》会考复习提纲(二)知识梳理一、域名的概念1、域名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正是通过域名进行相互访问的.在全世界是没有重复的域名。
2、掌握域名的基本结构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是用“主机名.域名”的方式惟一地进行标识.提供WWW服务的主机都命名为WWW;提供FTP服务的主机都命名为FTP;提供E-mail服务的主机都命名为mail例如: 它的主机名是, 该主机提供的是服务, 是一种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或为域名。
ftp://”它的主机名是ftp, 该主机提供的是服务; 它使用的协议是,它的域名是或,它的主机名是mail, 该主机提供的是E-mail服务或电子邮件服务域名系统采取层次结构,按地理域或机构域进行分层。
在机器的地址表示中,域名是由若干英文单词组成,中间由“.”来分隔,从右到左依次为顶级域名段,次高域名段等,最左的一个字段为主机名.例如:,它的顶级域名是次级域名是组织机构名是。
(1) 域名中包含的字符①②③“”(英文中的连字符)(2) 域名中字符的组合规则①②例如, 注册CN下域名,三级域名的长度不能超过20个字符5、知道域名的管理机构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来承担我国的域名管理职责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来承担6、知道我国的顶级域名为cn或我国域名体系的最高级为cn7、说出域名注册的一般过程:选择域名注册的服务商→查询域名是否已经被注册→注册用户信息→支付域名注册的服务费→提交注册表单→域名注册完成8.《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中规定:域名注册服务遵循“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
二、IP地址的概念称为IP地址。
1、IP地址的作用: 能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 因此计算机是通过IP地址来找到对应的计算机,而不是通过域名来找到对应的计算机.2、IP 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一种身份标识,是惟一能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3、IP 地址的格式IP地址是由四个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组成的.实际上一个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由于二进制使用不方便,我们将IP地址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用十进制数(0~255)来表示,各个数之间用“·”来分隔. 如“159.226.1.19”.每个IP地址都包含有两部分: 即网络号和主机号网络号:用于表示该机所在的网络标识主机号:用于表示该机在该网络中区别其他主机的标识应用原则:网络号相同的主机,表示处于同一网段中;同一网段中,不允许有主机号相同的主机5、IP地址又分为公用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公用IP地址是在因特网上可以直接识别的,而私有IP地址只是作为内部来使用,在因特网上是不能够直接识别的。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相关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考试也成为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
本文将介绍信息技术会考的一些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掌握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关键性作用。
会考中可能涉及到的硬件知识点包括:1.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理解其作用和相互关系。
1.2 主板和芯片组:了解主板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芯片组的作用和分类。
1.3 显卡和声卡:了解显卡和声卡的作用,理解它们在计算机图像和声音处理中的应用。
1.4 存储器的分类:包括内存和外存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硬盘、光盘和闪存等不同类型的外部存储设备。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了解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会考中可能涉及到的网络知识点包括: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结构。
2.2 互联网的工作原理:理解互联网的层次结构和TCP/IP协议族,了解域名系统(DNS)和IP地址的作用。
2.3 常见网络设备和协议: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以及HTTP、FTP、SMTP等常用网络协议。
2.4 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掌握网络数据传输的加密和认证技术。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了解操作系统的知识点对于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会考中可能涉及到的操作系统知识点包括:3.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基本功能。
3.2 常见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和Mac OS等常见操作系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3 文件系统和磁盘管理: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理解磁盘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一、因特网应用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 Telnet )、文件传输(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3、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
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二)、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三)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1、常见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2、因特网交流的优势与局限性二、网络技术基础(一)网络的主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有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城域网光域网(LAN)(MAN)(WLAN)校园网,电脑网络教室,网吧,社区网络等城市网络因特网按照拓扑结构分:总线型环型星型交换机(二)、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基础网络应用知识点总结

基础网络应用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应用的概念网络应用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各种应用软件,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等网络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网络应用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在线购物、在线学习、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二、网络应用的分类根据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功能特点,网络应用可以分为客户端应用、服务器端应用和分布式应用。
1. 客户端应用客户端应用是指运行在用户计算机、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用户通过这些应用软件来访问网络服务。
常见的客户端应用包括浏览器、邮件客户端、聊天工具、移动App等。
2. 服务器端应用服务器端应用是指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应用软件,用于处理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并返回结果。
服务器端应用通常包括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3. 分布式应用分布式应用是指运行在多台计算机或服务器上的应用软件,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和数据交换。
分布式应用可以包含客户端和服务器部分,通过分布式算法协调各个部分的工作。
三、网络应用的开发技术网络应用的开发涉及到多种技术和工具,开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前端开发前端开发是指开发客户端应用的技术,包括网页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脚本语言编程等,常见的前端开发技术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
2. 后端开发后端开发是指开发服务器端应用的技术,包括数据存储、业务逻辑处理、接口设计等,常见的后端开发技术包括Java、Python、Node.js、PHP等。
3.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指管理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技术,常见的数据库包括关系数据库、NoSQL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等,开发者需要了解数据库设计、SQL语言、数据模型等知识。
4.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指保护网络应用安全的技术,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身份认证等,开发者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四、网络应用的部署和运维网络应用的部署和运维是指将开发好的应用软件部署到服务器上并进行运行和维护,需要了解服务器配置、网络设置、性能监控等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照地理大小范围(网络规模大小)分为:局域网,
城域网,广域网,如:学校就是局域网,忠县就是 城域网。 2.按照拓扑结构分: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形结 构,网状结构。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P15
1.总线形结构:单根传输线,两端安装有终结器
2.星形结构:有中央节点,所有节点连接入中央节点
3.环形结构:网络中各节点通过环路借口连接入网,且一 定是闭合环形
4.网状结构:没有特别的连接形式,如因特网,几乎不用 在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
通信:通信意味着把信息从A点传送到B点。 计算机是以数字信号来表示和存储信息的,数字信
每个网络中至少要选择一种网络协议,网络中的计 算机将遵循网络设计者所选择的协议进行通信。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凡是能上因 特网的都是安装了上述协议的。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包含万维网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使用TCP/IP协
议。 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主要是指因特网接入服务。
不同的连接策略
1.对等网:简单低廉的个人互连计算机方法,如一根 网线互连两台计算机就是最简单的对等网,地位平等, 既是资源的访问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
2.服务器-客户机网络:一般用于大型网络。服务器通 常指那些具有较高计算能力能多个用户的计算机。需 要专门的网络管理员,且对资源的集中控制很强。
号只有两种状态,数字上用“0”和“1”表示。 MODEN:调制解调器把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的过
程叫做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叫做解调。
计算机网络
IP电话:也称互联网电话或网络电话。利用计算机 网络实现语音通信。
传统电话交换网:P19 分组交换技术:P20
计算机网络
网络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通讯的规则称为协议, 协议实际上是一组指挥行为的规则或准则。
SMTP:邮件送协议,POP3:邮件下载协议
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2.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比如QQ,微信,IP电话,
视屏会议,远程教育等。基本无延迟,或者延长很 小。
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的多媒体技术:
1.流媒体技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 理后放到流媒体服务器上,让浏览者以便下载以便 观看、收听。应用范围很广。边看边加载。
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1.非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1)电子邮件:用户名@域名,存在唯一性.
sanhui @
(2)C/S与B/S模式:C/S(客户机/服务器),装一套专 用的邮件客户程序专门来收发邮件。B/S(浏览器/服 务器)现阶段最常用。
邮件并不是直接发送到接受用户的计算机上,而是 存放在邮件服务器中,等待用户来取信。
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起源1960年,冷战时期,美国军方 , 当时只有4台计算机连入。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如果三大功能,再加上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台地理位置分散,独立的计 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 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上面功能的系统。
压缩媒体文件格式:P83。为了节省空间,文件没有 原来清晰。Mpg为视屏格式。
计算机网络
网络虚拟现实技术: 1.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2.VR:虚拟现实
计算机网络
网站的规划 1.开发网站的基本过程:P93 网页制作工具的选择:P97 网页布局:表格,标签,框架 静态网页:网页内容不变化,要整个后台更改 动态网页:内容会根据相对应的设定更改,交互性
计算机网络
传输介质
1.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应用长度最多100m,接 口为RJ-45,也成水晶头),同轴电缆(粗缆细缆BNC 接头),光缆(速度快,传输距离长,稳定,抗干 扰强)
2无线传输介质: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等
计算机网络
网络中的连接设备: 1.中继器:用于延长传输介质的最大传输距离。 2.集线器:HUB,一般作为局域网中的中心连接点。 3.交换机:集线器的升级版。 4.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微数据知名 从源网络到目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的道路。好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P163 Hackers:黑客 防火墙:跟学校门卫室差不多一个意思,过滤大部
分危险,保护内部。有软件防火墙,也有硬件防火 墙。
计算机网络
数据备份: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加密: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实现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
方法。 明文:可懂的文本成为明文 密文:不可懂的叫密文 把明文加密成密文的过程叫加密;把密文变换成明
文的过程叫解密。
具搜索引擎的分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通过人工整理分类,网络信息资
源按照主题分类,并以层次树状形式组成。比如书 的目录。 型搜索引擎。
比如中国电信。ICP:内容提供商,比如,新浪, 腾讯等计算机网络
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普通MODEN拨号接入,ISDN拨号接入,ADSL虚拟拨
号连接, 专线接入(有线电视,)DDN专线接入(银行,证
券等) 光纤接入:快,稳。 无线接入:wifi,gprs,3G,4G,5G(据说2020年) 局域网接入
计算机网络
IP地址的格式: IPV4:一个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 IPV6:128位二进制,还未普及。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P45 动态IP(可以变动),静态IP(固定不变)
计算机网络
域名解析过程:P53 DNS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
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信息检索 1.基于目录服务的信息查询:如动物类-猫科-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