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31 针对 患者 对疾病产 生的焦虑情绪 ,我们 要耐心地 向 . 患者介绍医院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 ,根据 患者的社 会角色 、
文化背景和 自我意识 水平 , 用适 当的语言介绍手术过程 以及 我
们 将要采取 的护理措施 , 尽可 能增加患 者的安全 感 , 其情 绪 使
4 讨 论
新生儿 窒息是胎儿 因缺 氧发呼吸 、 循环 障碍 , 生后 1 i 以致 n内无 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 m 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 和混合性 酸中毒【 l J 。本病是新 生儿
伤残和死亡 的主要原 因。我科 护理人员对 2 0例新 生儿发生窒
参 考文献
[】 杨爱玲. 1 留置 胃管 的心理护理[] J. 现代实用 医学 ,0 1 1 ( ) 10 2 0 ,3 3 :2 .
[ 燕纯叔 , 志超. 胃管置入法 用于急性胰腺炎 胃肠减压 的效果 2 ] 刘 两种 观察 f. J 中华现代 护理学 杂志,0 6 3 5 :3 . 1 2 0 ,( )4 6 [ 舒永贞. 3 ] 胃肠减压病 ^ 适量饮水的观察与护理叨职业与健康 , 0 ,9 . 2 31 0
口腔 , 吸鼻腔黏液 。 再
2 拔管护理 . 4
术后 4 ~ 2h 8h 7 肠蠕动逐渐恢复 ,肛 门有
排气、 无腹胀 、 肠鸣音恢复后 , 根据医嘱可拔除 胃管 。嘱患者屏
气, 先缓 慢往外 牵拉 , 胃管 前端 近咽 喉部 时 , 当 迅速将 胃管拔
出, 拔管 时遇 到阻力不 可强行拔管 , 要先查 找原 因 , 防止 损伤食
C 恢复循环 , :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3 s , 0 后 若心率 < 0 , i, 6 次 m n
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目的分析何种因素导致新生儿窒息,使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减少新生儿夭折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共计106例新生儿进行的窒息病例研究。
结果排列最为靠前的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
结论加强孕妇胎儿监护,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那些产科因素导致新生儿的窒息,选择合理的分娩时机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熟练的掌握并应用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标签: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预防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新生儿窒息是指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各种原因而导致新生儿的缺氧,新生胎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进而导致新生胎儿出生以后1 min内呼吸不规律、呼吸能力减弱甚至失去自主呼吸能力,发生出生时不啼哭、假死症状等危险症状。
以上这些症状会非常严重的损伤新生儿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新生儿出现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低氧血癥、脑损伤、脏器退行性病变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病症,积极治疗康复后也应预防留下后遗症。
因此,为探求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对2014年01月~2015年07月我院106例新出生婴儿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新出生婴儿窒息的原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01月~2015年07月我院共分娩676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06例,孕妇年龄16~40岁,孕周28~42 w,初产妇75例,经产妇31例。
1.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8~10分正常,4~7分为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新生儿窒息106例,其中中度窒息93例,重度窒息13例。
分娩方式:顺产68例,胎吸(或产钳)18例,剖宫产20例。
窒息原因:胎儿窘迫28例,脐带因素24例,产程异常18例;妊娠合并症14例,早产9例,其中存在2种以上因素9例,其它因素4例。
婴儿窒息调查报告

婴儿窒息调查报告婴儿窒息调查报告近年来,婴儿窒息的案例屡见不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窒息是指由于呼吸道受阻,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生命危险的情况。
婴儿窒息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及时的处理和干预。
本文将对婴儿窒息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调查显示,最常见的原因是窒息物堵塞呼吸道。
婴儿的呼吸道非常娇嫩,容易被异物阻塞。
常见的窒息物包括食物残渣、玩具、小零件等。
此外,不正确的睡姿也可能导致婴儿窒息,如仰卧时枕头过高,会造成呼吸道受压。
为了预防婴儿窒息,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保持婴儿的睡眠环境清洁整洁,避免床上杂物的堆积。
其次,婴儿进食时应保持安静,避免分散注意力。
给婴儿喂食时,要确保食物切割成小块,避免大块食物导致窒息。
同时,婴儿睡觉时要保持仰卧位,避免过高的枕头和被子。
此外,家长应定期检查婴儿的玩具和用品,确保没有松动的零件或者小颗粒。
当婴儿窒息发生时,家长和其他照顾者应该迅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首先,立即将婴儿的头部稍微向下倾斜,以帮助异物自行排出。
如果异物无法排出,家长可以采用轻拍背部的方式,帮助婴儿咳嗽或呕吐,以排除异物。
如果这些方法仍然无效,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婴儿窒息的教育和宣传。
家长和照顾者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和社区应该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向公众普及婴儿窒息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婴儿窒息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减少窒息事故的发生。
总结起来,婴儿窒息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
通过了解窒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婴儿窒息的发生。
此外,加强对婴儿窒息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也是预防窒息事故的重要手段。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报告,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婴儿窒息问题的关注,共同为婴儿的安全做出努力。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长时间不能呼吸或不能充分呼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临床分析1. 病因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阻塞:这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因为新生儿的心肺功能还未发育完成,易受心脏病、呼吸道阻塞等影响。
(2)宫内窘迫: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时,如果遭受灾害,会影响到出生后的呼吸,并可能导致窒息。
例如,早产、胎位不正,双胎、胎盘横置等。
(3)母体危重、药物影响:孕产妇自身的疾病、药物等有可能对新生儿造成影响,导致窒息。
(4)窒息后脑损伤、感染等。
2. 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急促、浅鼻音、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2)面色发青或苍白,肢体紫绀,腹胀,呕吐。
(3)心跳不规则、心率缓慢、无脉搏等。
(4)意识不清、不能哭声、瞳孔散大等。
预防措施1. 孕产妇应该注意自身健康,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
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胎儿异常情况,如早期检查发现胎儿宫内发育不良、羊水过多等情况,需及时治疗。
2. 分娩时要选择正规医院,避免在“非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产妇专业护理。
且应尽量减少用力过度,产程过长等删除因素。
3. 生后,医护人员应该进行规范抢救,保证新生儿呼吸畅通,及时排除呕吐物等导致的道阻塞。
4. 家长对新生儿进行科学的护理,定期进行体检,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退食、昏睡、抽搐等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呼吸道按摩等训练,促进婴儿的呼吸。
5.新生儿的家庭环境要舒适、安全、卫生,保证身体健康,可以在家中设置新生儿专用床、摇篮,配好适合孩子的衣物、床上用品等。
最后,新生儿窒息是一种高危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我们才能做到不让孩子窒息,让孩子快乐长大。
浅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研究,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结果: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产力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羊水过少、早产以及畸形等。
结论:要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孕妇做好围生期保健、自我监护意识,加强对高危妊娠前和妊娠后的准备,产前实施心监护和B超检查,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131-02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中儿科中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指的是由于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在分娩的过程中发生呼吸和循环障碍,导致新生儿在出生1分钟内没有呼吸情况[1]。
严重窒息会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在治愈后也有较高的致残率。
患儿在临床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肉张力增加、脑水肿证候积极惊厥等。
该种疾病严重的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并且在治愈后的病残率极高。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和预防的措施,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研究,本组80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标准[2]。
80例患儿中,男婴44例,女36例;其中早产患儿35例,足月患儿40例,孕周在41~44周的患儿5例。
重度窒息患儿23例,轻度窒息患儿57例。
1.2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根据Apgar评分进行区分,重度窒息:在新生儿出生1min内评分为0~3分或者在出生后5min内出现窒息的评分为小于6分;轻度窒息:患儿在1min内评分为4~7分;如果患儿在出生1min内评分为8~10分,而在一段时间后,评分又下降到7分以下的也属于窒息。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预防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预防【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临床手术的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450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最常见的因素为脐带因素,其发生率高达28.61%;紧接着的高发因素为胎盘因素和难产,其发生率分别为24.52%和23.97%;胎儿因素和母体疾病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5.26%和6.53%,其他因素占1.01%。
此外,经阴道助产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6.62%)明显高于自然分娩(6.23%)和剖宫产(9.04%),互相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脐带因素,其次依次为胎盘因素,难产,胎儿因素,母体疾病,其他的因素如手术意外等较为少见;此外,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预防措施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胎儿处于缺氧状态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或者是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的障碍,导致胎儿出生后一分钟内没有自主呼吸或者呼吸不规律,病理生理改变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酸中毒为主的新生儿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会有胎儿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色或苍白,口唇暗紫,心跳不规律,呼吸浅表或不规律或无呼吸等[1-2]。
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窒息会导致新生儿全身脏器的损害,最严重的是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于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450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新生儿窒息的产科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
103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103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探讨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方法:对2009年到2011年的103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剖宫产与阴道顺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差异;早产儿、过期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高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居首位,占33.98%,胎儿窘迫占13.59%,胎盘早剥与早产儿均占8.74%,胎监异常占7.77%,胎位异常占7.85%,前置胎盘、低出生体重儿、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功能低下均占3.88%,臀助产、产钳助产、妊娠合并心衰、第二产程延长均占1.94%。
结论:产前做好孕期保健和宣教,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高危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处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预防措施发生率【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14-02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通过对103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以寻找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9年~2011年我院共分娩374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03例。
孕妇年龄19~42岁,孕周28+4~44周。
顺产2100例,臀助产9例,胎头吸引6例,产钳助产2例,死胎7例,死产2例。
1.2指标①脐带因素是指脐带缠绕(绕颈≥2周或1周较紧者)、过短(≤30cm)、真结、扭转、隐性脱垂等。
②羊水粪染是指羊水呈浅绿色(Ⅰ度)、深绿色或黄绿色(Ⅱ度)、棕黄色质粘稠(Ⅲ度)。
③胎监异常是指胎心监护出现NST无反应型、频繁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④胎位异常是指各种胎位不正及头位难产。
⑤羊水过少是指(胎膜早破除外)妊娠晚期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2cm或羊水指数≤5cm为羊水过少,产时羊水量<300ml。
新生儿窒息分析

新生儿窒息分析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建立正常的呼吸,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可对新生儿造成严重脑损伤,甚至死亡。
下面将从新生儿窒息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定义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分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暂停、呼吸不足或呼吸异常,使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1.产前因素(1)孕妇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
(2)胎盘功能不全:胎盘老化、胎盘梗死、胎盘早剥等。
(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缺氧、胎儿宫内感染等。
(4)脐带异常:脐带扭转、脐带绕颈、脐带过短等。
2.产时因素(1)难产: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
(2)产程异常:如产程延长、急产等。
(3)分娩方式:如剖宫产、产钳助产等。
(4)胎儿窘迫:胎儿心率异常、羊水污染等。
3.产后因素(1)新生儿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2)窒息后的并发症:如肺炎、脑水肿等。
三、病理生理新生儿窒息时,由于呼吸暂停或不足,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以下病理生理改变:1.酸中毒:由于无氧代谢增加,导致乳酸生成增多,使血pH降低。
2.电解质紊乱:如钠、钙、镁等离子浓度改变。
3.细胞损伤:缺氧导致细胞膜功能受损,细胞内酶释放,引起细胞损伤。
4.脑损伤:窒息可导致脑细胞水肿、坏死,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5.心血管系统损害: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
四、临床表现1.轻度窒息(1)面色发紫、皮肤苍白。
(2)呼吸浅表、慢,有时有呼吸暂停。
(3)心率减慢,小于100次/分钟。
(4)肌张力降低。
2.中度窒息(1)面色青紫,全身皮肤苍白。
(2)呼吸微弱,有时出现周期性呼吸。
(3)心率慢,小于80次/分钟。
(4)肌张力降低,反射消失。
3.重度窒息(1)全身皮肤苍白,呈死灰色。
(2)呼吸消失,心跳停止。
(3)肌张力消失,反射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田芸芳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9期
摘要:目的分析何种因素导致新生儿窒息,使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减少新生儿夭折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共计106例新生儿进行的窒息病例研究。
结果排列最为靠前的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
结论加强孕妇胎儿监护,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那些产科因素导致新生儿的窒息,选择合理的分娩时机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熟练的掌握并应用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预防
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新生儿窒息是指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各种原因而导致新生儿的缺氧,新生胎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进而导致新生胎儿出生以后1 min内呼吸不规律、呼吸能力减弱甚至失去自主呼吸能力,发生出生时不啼哭、假死症状等危险症状。
以上这些症状会非常严重的损伤新生儿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新生儿出现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低氧血症、脑损伤、脏器退行性病变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病症,积极治疗康复后也应预防留下后遗症。
因此,为探求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率,对2014年01月~2015年07月我院106例新出生婴儿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新出生婴儿窒息的原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01月~2015年07月我院共分娩676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06例,孕妇年龄16~40岁,孕周28~42 w,初产妇75例,经产妇31例。
1.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8~10分正常,4~7分为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新生儿窒息106例,其中中度窒息93例,重度窒息13例。
分娩方式:顺产68例,胎吸(或产钳)18例,剖宫产20例。
窒息原因:胎儿窘迫28例,脐带因素24例,产程异常18例;妊娠合并症14例,早产9例,其中存在2种以上因素9例,其它因素4例。
1.3复苏方法当预计患儿会发生窒息时,及时通知我科医生、及时准备需用的复苏器械,我们严格按照复苏程序进行复苏操作。
将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放在辐射保温台上,及时清理新生儿口腔鼻腔部羊水,摆正头部保持气道通畅,马上擦干新生儿全身,根据新生儿肤色、呼吸、心率等指标进行评价,这一过程要求在30 s之内完成,如果新生儿经过常压给氧后仍持续紫绀或者出现呼吸暂停,应立即给予正压人工呼吸辅助呼吸,30 s后重新再评价,如果新生儿心率
2 结果
2.1新生儿窒息率本研究中分娩新生儿6769例,窒息率1.57%,其中男55例,占
51.89%,女51例,占48.11%。
轻度窒息93例,占87.74%,重度窒息13例,占12.26%。
窒息新生儿预后好99例,转院6例,死亡1例。
2.2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类新生儿窒息发生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究其原因,以其中主要因素分类,见表1。
排在新生儿窒息原因前几位的为:胎儿窘迫、脐带因素、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早产。
3 讨论
3.1该临床资料显示,胎儿缺氧窘迫极易引起新生儿的窒息,28例,占26.41%。
胎儿窘迫容易引发羊水胎粪污染,羊水胎粪污染,将加重新生儿吸入更多的胎粪,使胎儿窘迫更加严重,严重的胎儿窘可以导致新生儿窒息,最好在胎儿宫内窘迫30 min内分娩出,超过30 min 将大大加强新生儿的窒息,在解决缺氧时,宫外环境优于子宫内,及早终止妊娠,切莫等待。
产程中应用胎心监护可及时诊断宫内窘迫,进一步检查羊水性状或测定胎儿头皮血pH值,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避免初生婴儿窒息的重要环节。
3.2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妊娠末期,目前临床上研究,新生儿缺氧窒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脐带因素,由文献数据显示脐带绕颈引起的胎儿窘迫占到了1/5,脐带的长短和胎动都极易引起脐带绕颈。
脐带是否绕颈,在生产前都是通过B超显示诊断。
即将生产时症状多发生在比较活跃的第二产程,脐带绕颈,或者绕体都可能使脐带太短,从而使抬头衔接的时间延长,引起宫缩过强且持续时间过长及产妇处于低血压、休克等而引起。
临床表现在胎心率改变,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及酸中毒。
因而在生产时应加强胎心监护,密切细微的观察产程,适时注意胎心率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将大大降低初生婴儿窒息的发生。
3.3产程异常由于第二产程宫缩较强且比较活跃,如果在此产程停滞,胎头或者脐带极易受到挤压,导致颅内出血或引起初生婴儿的窒息,为了防止和减少初生婴儿的窒息的出现,要求密切细微的观察生产过程,如若出现胎头位置不正引起的异常,等宫口开大6~7 cm时行手转纠正胎头位置,如果纠正失败或产程时间过长,可考虑行剖宫产,必要时及早手术结束妊娠。
3.4早产所造成的窒息中重度窒息比率大,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产约占分娩的10%,70%以上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1]。
因早产儿各个器官发育不全,特别是呼吸中枢及肺发育不全,生后容易造成咳嗽反应弱,黏液在气管不易咳出,肺泡数量少,肺组织发育不良,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呼吸困难而导致新生儿窒息.妊娠周数越小,窒息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
早产儿对缺氧的耐受性低下,因此当遇到先兆早产的病例,在保胎治疗的同时,需加用促进胎肺成熟药,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同时应用硫酸镁改善存活早产儿的神经系统预后[2],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另外孕妇吸氧、左侧卧位等,以改善缺氧状态。
要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就要预防早产的的发生,对于不可避免的早产者,观察产程情况,充分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备好暖箱。
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窒息的发生率。
因此,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特别是降低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是减少新生儿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系统管理高危妊娠,防止早产的发生,及时处理异常产程,防止第二产程延长,提高剖宫产及阴道助产技术,及时正确诊断、尽快处理产科危急重症,尽量缩短产前胎儿宫内缺氧时间,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及时结束分娩,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特别是对羊水Ⅲ度混浊、无活力的新生儿,应尽早气管插管,因为气管插管能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尽快改善新生儿缺氧状态,快速纠正酸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防止窒息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
产科、新生儿科医生必须掌握气管插管技术,以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成功率[3]。
参考文献:
[1]石进.77例早产胎膜早破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1):6590.
[2]刘锦霞.早产孕妇使用硫酸镁与婴儿脑瘫的预防[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2):212.
[3]宿仕萍.256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416.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