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下的广告语翻译(1)
从跨文化视角看英文广告语的汉译

从跨文化视角看英文广告语的汉译作者:彭超艺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4期内容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广告和广告翻译越来越为重要。
广告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中国的广告翻译研究尚未完善,传统的翻译理论不能满足翻译广告这种特殊实用文体的要求。
由于译者拘泥于原文字面,缺乏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使得译文生硬晦涩。
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从跨文化视角看英语广告语的汉译,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旨在给英语广告翻译者一个借鉴,以期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原意,提高广告翻译质量。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语广告语汉译英文“advertise”(广告)源于拉丁语词汇“advertere”,原意为“公开宣传”某产品或企业的质量和优势,从而唤起大众的关注以达到促销该商品的目的[1]。
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的跨国度流通中,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翻译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从跨文化视角研究英语广告语的汉译,以充分理解两国文化为前提,通过分析不同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试提出翻译英语广告语篇的汉译方法。
一.广告翻译的作用和特点1.广告翻译的作用同其他种类翻译一样,广告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一则成功的广告翻译能穿越文化的障碍,充分照应受众群里的文化心理,顺利地被接受和认可,最终实现广告的功能。
归结起来,广告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拉动消费需求,即:Information(提供信息),Persuasion(争取顾客),Maintenance of Demand(保持需求),Creating Mass Market(扩大市场),以及Quality(确保质量)[2]。
而广告语的最大特征就是对消费者具有感召力。
2.广告翻译的特点为实现广告目的,广告语力求简练、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从而传递有效信息,激发目标群体的购买欲望。
因此,英语广告语有如下特征:(1)使用简单句。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技巧

五、结论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在保留原文意象和风 格的确保受众能够正确理解广告的含义。通过直译、意译和套用成语等技巧, 我们可以有效地翻译双关语,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 文化差异、语境和信达雅等因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通过对英语 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告的语言特点和文 化背景,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将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根据其内在含义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 方法侧重于广告信息的传达和受众的理解,可能会牺牲部分原文的风格和意象。 例如,英语广告“Light as a breeze, gentle as a cloud.”中的“light” 和“gentle”是双关语,可以意译为“轻盈如微风,舒适如云朵”。这个翻 译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所有意象,但仍然成功地传达了产品的特点和优点。
2、把握节奏和韵律
英语广告双关语通常具有押韵和节奏感,让人在短时间内记住并传播。在理解 双关语时,需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音韵的协调。例如,一则卖汽车的广告中说: “Go for a spin with our top-down technology.”这里的双关在于 “top-down”既表示汽车的高科技配置,又表示乘车兜风的感觉,同时具有 节奏感和押韵。
3、套用成语法
套用成语法是指在翻译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时,借用目标语言中的成语或俗语 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广告的意象和风格,又能够借助目 标语言的文化元素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例如,英语广告“Tide is in, dirt is out.”中的“tide”和“dirt”是双关语,可以套用成语“一潮平 一潮起”进行翻译。这个翻译既传达了产品去污的效果好,又借助了成语的力 量让广告更加深入人心。
英汉广告差异及其翻译

语言是文化 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着一个 民族 指 人们容易把它 当作绰号与世界上一种政治势力联 系起来 ,所
的特征 不仅包含着该 民族 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着该 民
族对 人生 的看法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对广告词的理解 不能只 限于字面意义 .还应 了解它的引申意义和丰富的文化蕴涵 。各国
() 3 注意各国风俗差异 无论任何国家 、民族 都存在许 多这样那样的忌讳 对于千百
的广告词 中多弓 申成语 、谚语 或名人名诗 ,造成在翻译时的语 义 年来形成的民族风俗 .我们应给予必要 的尊重 .这也 同时会影响 i 空缺或抵触 ,若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 .如文化 ,政治、风俗 、拼写 到 出口商 品的销路 问题 。 等 译 出来 的东西则会有悖于西方文化。这大概存在四种情况 : (】 1 译名不符英美文化 英 国人不喜欢大象 、颇喜欢熊猫 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喜欢
.
英 汉广告差异
它命名商品是一种反 向思 维。P IO O S N一词的原意 为 毒 药”或
英语广 告与 国内广告相 比 , 存在语言 .传统 习惯 法规 ,教 “ 毒物 “ 可是据 国外市场专家分析研究发现 .有些女性追求一种 , 育 自然环境、宗教 、经济状 况等方面 的差异。具体说来 .英语 野性粗鄙的异国风情 ,为迎合其 1味 精心设计的 P I N香波 3 OS O
也趋向于 ” ,名 精 、美 ” 新 。中国人传统的使用功能型消费也 B a“ er 却是成功之笔。查北京外语学院编的 《 汉英词典》 可知 . 白 ”
正逐步由文化审美型所代替。翻译 国际广告时能深谙中西 文化 的 熊”的第一 条英译就是 Pl e 因为这是学名: or a aB r 第二个英译 才
试析文化差异影响下商标和广告语的翻译

子 ” 汤 圆 ” 都 被 称 为 “u p ns “abg” 词 可 以 统 称 汉 “ 等 d m l g”;cbae 一 i 语的“ 白菜 ”卷 心 菜 ” “ “ 和 黄芽 菜 ” 。 等
13 文化 习俗 带来 的差 异 .
茶叶本身 的颜色来命名 的, 因此“ 红茶” 黑茶” 变“ 也就不足为奇
了 。红 糖 ” 英语 中被 称为 “r n ua 也是 相 同的原 因 。 们把 “ 在 bo gr ws ” 我 所 。在 大 中型 村 落设 电话 交 接 箱 和 邮政 ( 蓄 ) 办 点 , 一 般 储 代 在
1 . 有关 动 物 的 内涵 差 异 .1 3
筹着 眼, 从城镇总体规 划人手, 以促 进农 民增 收为 目的, 坚持科 学规划, 注重资源环境保护, 集约节约用地,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有计划有 步骤 的 、 重点 的逐步推 进, 有 逐步 形成城乡统一 的规
营销学、 消费心理学和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因此 , 在翻译进出 口商 品的有关 资料 时 ,要 尽量 避 免 “ 化 冲突 ” C L U E 文 (U T R
C A H) L S 。本 文 主要 从 语 言 和文 化 的 角度 谈谈 品名 、 标 和广 告 商 语 的翻译 以及应 注 意 的问题 。
专 谚 褒
T C N L G N A T E H o o Y A DMI E R
Vo . 6 No6 2 0 11 , ., 0 9
试 析 文化 差异 影 响下 商标 和 广 告 语 的翻 译
王 冠
河 南省 黄 淮 学院 河 南驻 马店 430 600
摘 要 : 着经 济 的发展 , 国之 间的 经 济 贸 易往 来 日益 频繁 。 随 各 广告 被 认 为是进 军他 国 市场 的重 要手 段 。 于 中西 方 文化 由 差异 的影 响 , 翻译 商 标和 广 告语 的 过程 中 , 需要 掌 握本 国与异 国 的文 化 差异 。本文 诠释 了商标 和 广告 蕴含 的 文化 背 景 , 通 并
英文广告语的特点及翻译

1.英语广告语的特点1.1简练 Brief广告,由于受到时间、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很多世界驰名的英语广告,都是以简练取胜的:Drives wanted. (大众汽车) Your true choice. (AT&T电话公司) Passion for the road. (马自达汽车) Makes dreams come true. (迪斯尼乐园)Let us make things better. (飞利浦电器)在简练这方面,广告有以下特点:1.1.1多用口语: 口语的运用,使广告具亲和力。
在广告中会尽量采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并多使用一些小词汇(small words),以更贴近观众。
My goodness! My Guinness!Guinness啤酒的广告,“my goodness”表示惊讶,这个组合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俚语和非正式英语也常出现在广告中。
下面是一则推销微波炉的广告,用词简单,口语化很强。
“gotta”为俚语,相当于“got to”,让人觉得很贴近生活。
I couldn’t believe it! Until I tried it!I’m impressed by it!You’ve gotta try it! I love it!1.1.2多用简单句,明快有力: 简单句地运用,能使顾客的心与广告一起舞动。
下面这则广告就体现了简明的特点:The Armco vacuum learner cleans rugs and drapes. It cleans hard surfaces like woods and vinyl floors. Even cement. The Armco vacuum cleaner is smooth and quiet. Try it! Make your floorssparkle with new cleanliness.1.1.3多用省略句,突出关键词。
文化差异下的广告语翻译(1)

3.2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翻译需要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由于操英汉两种语 言的人在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持相异文化的人在使用对方语言交际时。文化差异因素必然 会制约语言的使用。在广告翻译方面则表现为获得不确切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广告信息。例如:一则锅巴的广告词:“本品 可即购即食,食用方便。”原译文: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 ately.“即购即食,食用方便”等说法是描写某食品食用E的方 便。用immediately译上述广告上的“即”不妥。国外消费者读到
属意味的“有”.如“我有一辆自行车”。就用带“have”的“主一
谓一宾”句型。 例句中。我们确定时态过去时,主动语态,选用主谓结构,
翻译为:The boy ran away. 第四步,添加修饰成分,确定剩余词充当的句子成分。除
去框架,剩下的成分只能是定语、状语、补语。为什么要做这个
工作呢?因为只有确定了剩fF的词充当的句子成分,才能帮助 学生决定译成英语时,这个词该放在句中什么位置,注意汉英
eating immediately产生的联想是“如不吃掉,食品马上会坏”. 这势必有损产品的形象。而用英语的惯用表达,把“即购即食. 食用方便”译为(always)readyto selt-ve,才能达到广告双语转换 中的产品形象的等值效果。因此。广告翻译不是表象文字上的 吻合,而是信息和语言内涵上的紧密契合。只有当广告原文语
次地震当中。”译成"Therewere52peoplewere killedintheearth. quake.”正确的应为“52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商业广告的翻译研究

德 国 学 者 施 莱 尔 马赫 1 8 1 3 年 宣 读 了 一 篇 论 文 .在 文 章 中他提 出了以下说法 : 以作 者 为 中 心 的 译 法 , 即让 读 者 主 动
思, 但 其 各 自承 载 的 文 化 内 涵 完 全 不 一 样 。 比 如 “ 红” 和“ r e d ” 在 语 义 层 面 上 意 思 相 同 . 但 实 际 上 前 者 在 中 文 当 中 含 有 正 面、 积极 和喜 庆的意 思 , 在 汉 语 中 多 为褒 义 词 , 如, 日 子 过 得 好 了“ 红 红火火 ” . 过 年 给“ 红包” 。 解放 全 中国人 民的 “ 红 色 革命 ” , 本 命 年 要 穿 红 色衣 服 辟 邪 等 , 总之 , 在 中 国 红 色 集 喜 庆、 吉祥 、 成功 、 大吉 大利 于一 身 ; 而后者 在西 方寓 意 残忍 、
血腥 、 恐怖 , 多为 贬义 , 如h a v e r e d h a n d s ( 杀人犯) , r e d b a t t l e ( 血 战) 等。 ( 二) 价 值 观 不 同 西 方 国家 , 尤 其 美 国以 个 人 主 义 为上 。 该 观点 认 为一 个 人 的价值至 高无上 , 强 调 自我 身 份 的认 知 , 其最突 出的特征 为 :
( 一) 归 化 和异 化 与 翻 译
的 因 素 之 一 就 是 理 解 文 化 和 价 值 观 及 社 会 需 要 的 差 异 。笔 者 将 从 文 字 本 身 、中 西 价 值 观 及 地 理 位 置 三 方 面 阐述 中西 文 化
差异的表现。 ( 一) 文 字 本 身 就 有 文化 内 涵 汉 语 和 英 文 虽 然 有 些 在 语 义 层 面 上 相 同 或 者 相 近 的 意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广告翻译

二、广告翻译的挑战
2、价值观和审美观念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 审美观念,这可能影响他们对产品的接受程度。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 自由,而东方文化更注重群体和社会责任。因此,在广告翻译中需要考虑目标市 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以吸引消费者的。
二、广告翻译的挑战
3、法规和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广告的法规和限制也有所不同,这需要 广告翻译考虑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广告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
内容摘要
针对国际广告翻译中面临的挑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充分研究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化和市场环境。在翻译广告之前,需要对目 标市场的语言特点、文化习俗、市场惯例等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准确传达广告信 息。
内容摘要
2、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特色的转换,以适应 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同时,还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市场惯例和消费者需求,选 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确保广告的有效性。
1、文化差异:不同地域、民族 和宗教文化背景下
2、沟通误解:由于语言和文化 的复杂性,广告翻译中可能存在 沟通误解
1、可口可乐“福”字广告翻译: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翻译 中
2、某化妆品品牌翻译:该化妆 品品牌在进入日本市场时,将其 中文名字直译为“白皙”
2、某化妆品品牌翻译:该化妆品品牌在进入日本市场时,将其中文 名字直译为“白皙”
以某跨国饮料公司的广告翻译为例,该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了不同版 本的广告。在某些国家,广告强调的是产品的清新口感和提神效果;而在其他国 家,则强调的是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属性。这种差异化策略正是基于对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翻译者可 能难以完全把握目标市场的文化习惯和市场环境,导致广告效果不尽如人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语系中.句子成分的习惯位置。防止中式英语的出现。如
单个词作定语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短语或句子作定语常
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通常放在句首、
句末,程度状语通常放在句中等。我们可以一点点增加。例如:
The naughty boy rail away.
The naughty boy ran away without turning off the water.
简单句汉译英五步法
周小梅
(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河北滦南063500)
摘要:本文所说的“简单句汉译英五步法”是句子翻译 的一种方法.它对英语基础较差的高中学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方法。
关键词:简单句汉译英五步法翻译现状教学方法
书面表达是我们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面对一些基 础差的学生.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提高学困 生的写作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了一定的探索,总结出了 简单句汉译英五步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1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读者和译 文读者面对同一商品的介绍,应当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 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抓住其本质,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 准确传递。例如:巾国的“金丝小枣”译成英文的“Golden Silk SmallDates”就会给外商留下该枣“长着蚕丝,形体小”的印象. 这就彻底掩盖了“金丝小枣”的优异品质,并造成消费误导。如
二、简单句汉译英五步法 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尤金·奈达(Eugene A.Nide) 的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他指出一个译者往往不会被错综复 杂的句子表层结构所遮住视线,他会透过表层结构,看到句子 的深层意义。也就是说,翻译句子应该分析它的句子结构。受 这个理论的启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 有效的教学方法——“简单句汉译英五步法”。即,第一步,找 出句子主干,第二步,找出相关的英语词汇,定谓语动词,英语 重形合。它注重句子的严谨性,在书面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 必须有谓语,而汉语重意合,句子形式松散。在汉译英时,确定 了谓语就如同抓住了句子的核心。第三步,确定句子基本框架 (简单句基本结构)。第四步,确定基本框架以外的词充当的句 子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这些都属于句子的修饰性成 分。它们起着丰富、完善、补充句子语意的作用。第五步,检查。 首先是检查翻译出来的句子是否存在语法错误,然后还要对 句子润色.使之更符合英语的特点。 下面,我们用句子来具体说明。如: 害怕挨骂.那个淘气的男孩没有关水龙头就走了。 第一步,找出句子主干:男孩跑了。
eating immediately产生的联想是“如不吃掉,食品马上会坏”. 这势必有损产品的形象。而用英语的惯用表达,把“即购即食. 食用方便”译为(always)readyto selt-ve,才能达到广告双语转换 中的产品形象的等值效果。因此。广告翻译不是表象文字上的 吻合,而是信息和语言内涵上的紧密契合。只有当广告原文语
文化差异下的 广告语翻译
易安雯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英汉广告语 互译。广告翻译中的大多数问题涉及到的文化的主要方面:不 同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通过对英汉 广告语翻译中经典和失败的翻译案例的讨论.探讨这些差异 对广告语翻译的影响,并对译者提出了要求。
果运用省略和补译的方法,将其译作“Honey—Sweet Dates”便 可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准确获得主 要表现为:汉语式的英译无法使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心中产 生相同的产生。
3.2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翻译需要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由于操英汉两种语 言的人在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持相异文化的人在使用对方语言交际时。文化差异因素必然 会制约语言的使用。在广告翻译方面则表现为获得不确切的,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广告信息。例如:一则锅巴的广告词:“本品 可即购即食,食用方便。”原译文:Opening and eating immedi— ately.“即购即食,食用方便”等说法是描写某食品食用E的方 便。用immediately译上述广告上的“即”不妥。国外消费者读到
关键词:广告语翻译文化差异影响
‘1.广告语的概念 广告语是广告语言是指广告中的语言.它包括各种广告
中所有的语言文字信息,即广告中的语音、词语、句子(包括歌 词)、文字(包括拼音字母)、标点符号和文字图形(由文字构成 的图形或文字和实物及其图形的结合)。广义的广告语言是指 广告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与方法。其中既包括声音语言、音乐 语言、平面设计语言、图像语言、色彩语言。也包括文字语言 等。狭义的广告语言是专指广告作品中的文字语言.即指广告 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它具体包括商标、广告标题(包括 引题、正题、副题)、广告标语(1:3号)、广告警示语、广告正文和 广告附文等。
万方数据
时态和语态,确定句子结构,进行英汉翻译,首先要十分熟悉 基本句型。最基本的英语句型有三种情况:(1)若谓语动词是
实义动词.就用“主一谓一宾”句型;(2)若谓语动词是系动词, 如“是”、“是”、“变得”等,就用“主一系一表”句型;(3)若谓语
动词是“有”或“没有”.则继续判断,如果是表“存在”的意味的 “有”,如“教室里有三盏灯”,就用“There be”句型;如果是表所
属意味的“有”.如“我有一辆自行车”。就用带“have”的“主一
谓一宾”句型。 例句中。我们确定时态过去时,主动语态,选用主谓结构,
翻译为:The boy ran away. 第四步,添加修饰成分,确定剩余词充当的句子成分。除
去框架,剩下的成分只能是定语、状语、补语。为什么要做这个
工作呢?因为只有确定了剩fF的词充当的句子成分,才能帮助 学生决定译成英语时,这个词该放在句中什么位置,注意汉英
第二步,找出相对应的英语词汇:Theboy,run away。 第三步,翻译句子主干,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
言在读者心中引起反映与译文语言在译文读者心中产生的反 映在效果上相似时,翻译才算达到等效。
4.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文化层面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语言文 化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语言文字 转换的同时.一定要十分注意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以保证信 息交流的顺利实现。做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丁作者必须熟悉外 国的文化、通晓本国的文化: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 式、不同的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因此广告英语的翻译必须在 区别源语与目的语不同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文化、社 会、消费者群体等各个因素。选择出与原文对等的最贴切、最
次地震当中。”译成"Therewere52peoplewere killedintheearth. quake.”正确的应为“52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2.忽视主语的转化。语中的主语不一定是英语的主语,如 “昨晚学校着火了。”学生译为“The school broke out a fire yes- terdav.”应为“A fire broke out at the school yesterday.”o
万方数据
2.3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强调道德规范、自觉能力.呈内倾 性格,而西方人则呈外倾。美国著名广告语“Just doit”在香港 电视上播放时,译成“想做就去做”。这一广告主题在标榜个 性自由的美国是不会令人大惊小怪的。但香港作为华人社会 具有传统的自律心理,因此不少消费者认为该广告有诱导青 少年干坏事之嫌。纷纷投诉.后来将广告词改成“应做就去 做”才平息风波。所以,要使广告的商品被接受,打开市场.就 要使译文迎合当地价值观念。如,驰名全中国的服饰品牌“金 利来”(Goldlion,意译为“金狮”)正足迎合了中国白.姓求吉求 利的心态。此外,一些公益广告中的用语也体现了中西方文 化价值观念的差异。美国社会标榜个性自由,便是美国文化 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在这种注重个人尊严的文化里.权力的 重心更多地倾向个体,人际交往也是在“不分高下的.在假定 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是“忠”和“孝”,注重关系和谐。权力的重心倾向于群体或群 体的化身。 3.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用翻译牵涉到两种 语言的语用原则,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 广告翻译中经常会遇到语用原则相悖的情况.从而产生“语用 失效”,这种语用失效会导致交际中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 息障碍,以致产生交际误解,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如“白熊” 这一商标,是译成“White Bear”合适呢?还是译成“Polar Bear” 呢?这就要与时政联系起来.随着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 化,“PolarBear”(北极熊)已另有所指,人们容易将它当作绰号 与世界上一种政治势力联系起来.所以还是译为“White Bear” 较为妥当。
2.影响广告语翻译的跨文化因素 在全球化进展越来越快的今天.了解文化,尤其是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区别,可以说是成功营销的前提。在跨文化语境 下广告必须充分考虑到广告对象的认知心理、文化背景、认知 能力,深入研究异国文化。广告的语言与手法要尽可能地接近 当地顾客的文化心理,找到最佳的关联点,采取最完美的表现 方式。让消费者取得最好的语境效果而无需在推理与思辨上 付出太多的努力。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不 同思维方式的转换。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共性与个 性。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条件下,不少广告语的翻译还是有一 定的难度的。这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语系。在语音、语 义、修辞等表达上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把原广告语中的语 言特点都翻译出来并非易事。比如说,广告语一般都注重音韵 的美。在汉语中常用压韵增强语言效果,在英语中也常用“头 韵(alliteration)”、“准韵(assonance)”、“尾韵(rhvme)”等音韵来 增加语言魅力。但由于语音的不同.在翻译后往往很难找到原 音韵的感觉。如。有一则牙膏的广告语为:“Wonderwherethe yellow went.”宣传了它消除牙齿黄斑的功效。其中的三个词 。wonder,where,went”在英语中是压“头韵”的.读起来朗朗上 口,而翻译成汉语后就失去了这种音韵美。可见尽管文化相 通,要留住原广告语中的音韵美也不容易。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告诉 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它有着鲜明的民族 性。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价值观在语言上的反 映是极其明显的,某些词语在一种民族文化中是褒义的、受人 欢迎的,而在另一种民族文化中却是贬义的、令人厌恶的。例 如,中国人认为“白色的羽毛”是纯洁的象征。上海产的“白翎” (White Feather)牌钢笔出口时仍用此品牌。而在英语中有个成 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正巧是临阵逃脱的意思。并且在 西方白色羽毛象征着胆小鬼。用“WhiteFeather”做广告显然是 不利于销售的,所以从国际广告语的设计到翻译都要注重价 值观念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