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动能和动能定理
合集下载
动能和动能定理(公开课)

v1
v2
m
f
m
F
1 2 1 2 W mv2 mv1 2 2
目标2:运用演绎推理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体验科学推导过程。
动能定理: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作的
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W Ek 2 Ek1
注意:
1.W是合力所做的功,即总功,也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2.动能变化量:末减初 3.标量方程
4.列出动能定理方程并求解.
目标3: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 总结解题规律, 体会动能定理的优势和劣势。
练习2、在h高处,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 气阻力,求小球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变式1、若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出该球,则小球落地时速度多大? 变式2、若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该球,则小球落地时速度多大? 变式3、若以初速度v0斜抛该球,则小球落地时速度多大? 变式4、若以初速度v0斜抛该球,你可以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 向吗?
子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破坏力?
目标1:运用演绎推理方式推导动能的表达式,理解
动能的定义,体验科学推导过程。
目标2:运用演绎推理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体验科学推导过程。
目标3: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总结解题
规律,体会动能定理的优势和劣势。
目标1:运用演绎推理方式推导动能的表达式,
D. Ek 10.8J
W
1 2 1 2 mv2 mv1 2 2
目标2:运用演绎推理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体验科学推导过程。
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木块,初速度为v1 , 刘洋同学用水平恒力F拉动物体,经过一段位移后物体的 速度达到v2,若运动中阻力恒为 f,试求合力所做的功。
动能和动能定理公开课特级教师优秀课件优质课精品课件

探究重力势能表达式的方法
情景1 A
mg
情景2 A
θ
mg
情景3 A
A1
A2
A3
h
h2 h3
h1
l
B B B
h1
h2
甲
乙
丙
重力势能变化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变化与 重力做功的关系
判断物体动能是否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由A点 运动到B点
如下图所示,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 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恒力F作用,由A点运动到B点
V0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 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H
说 明
W合=Ek2-Ek1
适用范围: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既适用于一个过程,也适用于整个过程。
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动 能 定 理 应 用
【例1】麻糍是浙西南一种非常美味的美食,在 某次做麻糍时,已知杵在离麻糍高为2m处开始 落下(落下时初速度为零,且忽略空气阻力), 已知杵的质量为5kg,杵落下碰到黄粿时速度为 10m/s,求在此过程中人对杵做的功?
① ②
F合=F-F阻=F- kmg =ma
分别用牛 顿运动定 律和动能 定理求解
2 mv ∴F= 2l + kmg
动能定理: 由动能定理得 1 mv2 W合=(F-F阻)l =(F-kmg)l = 2
解 题 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时间, 步 用动能定理处理问题有时比牛顿定律方便。 骤 (1)确定研究对象,画出过程示意图;
判断物体动能是否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A点运动到B点
动能定理(公开课课件)

动能、动能定理 2
二中 高一物理组
知识回顾
1、动能的概念及表达式 E k
2、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
1 2
mv2
(1)W合= —12 mV22-—21mV12
(2)W1+W2+……+Wn = —12 mV22-—21mV12 = △Ek
W合 Ek
定理理解
3、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D) .
N
f
F
G
mv2 Fkmg
1.8104N
2l
②动能定理法 W 合 E kE k末 E k初
F l kmgl 1 m v 2 0
2
mv2 Fkmg
1.8104N
2l
归纳与总结
1.两种方法比较,动能定理的优点在哪里?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 无须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细节,只需 考虑整个过程中各个力做的总功及物体的初 动能和末动能即可。
A.只有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B.只有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 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 动能之差。 D.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常规应用
1.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
1m,这时物体的速度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在 工 作 中 兢 兢业业 ,拥有 良好的 职业素 质和职 业操守 ,能够 忠于自 己的企 业,将 个 人 的 职 业 生涯规 划与企 业的发 展紧密 的结合 。善于 开创, 能承受 较高的 工作压 力 ;吃 苦 耐 劳 ,注重 合作, 具有火 一样的 工作热 情和活 力。起 到了模 范带头的作用 , 经 常 受 到 领导的 赞赏。 在工作 能力和 业务上 李XX更 是样样 精通, 虽说一 个萝卜
二中 高一物理组
知识回顾
1、动能的概念及表达式 E k
2、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
1 2
mv2
(1)W合= —12 mV22-—21mV12
(2)W1+W2+……+Wn = —12 mV22-—21mV12 = △Ek
W合 Ek
定理理解
3、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D) .
N
f
F
G
mv2 Fkmg
1.8104N
2l
②动能定理法 W 合 E kE k末 E k初
F l kmgl 1 m v 2 0
2
mv2 Fkmg
1.8104N
2l
归纳与总结
1.两种方法比较,动能定理的优点在哪里?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 无须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变化的细节,只需 考虑整个过程中各个力做的总功及物体的初 动能和末动能即可。
A.只有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B.只有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 C.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的末动能与初 动能之差。 D.动力和阻力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常规应用
1.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
1m,这时物体的速度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在 工 作 中 兢 兢业业 ,拥有 良好的 职业素 质和职 业操守 ,能够 忠于自 己的企 业,将 个 人 的 职 业 生涯规 划与企 业的发 展紧密 的结合 。善于 开创, 能承受 较高的 工作压 力 ;吃 苦 耐 劳 ,注重 合作, 具有火 一样的 工作热 情和活 力。起 到了模 范带头的作用 , 经 常 受 到 领导的 赞赏。 在工作 能力和 业务上 李XX更 是样样 精通, 虽说一 个萝卜
《动能和动能定理》公开课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解析] 小球运动的半径由 R1 变为 R2 时,半径变小,绳子 的拉力虽为变力,但对小球做了正功,使小球的速度增大,动能 发生了变化,根据动能定理有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WF=12mv22-12 mv21 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Rv211,故有12F1R1=12mv21 ②, 同理有12F2R2=12mv22 ③,由①②③得 WF=12(F2R2-F1R1).
[答案] 12(F2R2-F1R1)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1变力做功,不能根据功的定义式直接求得,一般用动能定 理求解;变力做的功跟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或合外力做的功等 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在分析此类题目时,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判定各 力做功情况特别是分清变力和恒力做功及物体的初、末速度是 解题的关键.
【典例】 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的功及动能变 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为零,则合力做功一定为零 B.合力做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合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 D.动能不变化,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解析] 合力为零,则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 动,这两种情况合力做功均为零,故 A 正确;合力做功为零则动 能不变,合力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故 B、D 错误;合 力做功越多,动能变化越大,而不是动能越大,故 C 错误.
要点三: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功 1.变力做的功 变力是指力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的力,曲线运动中的力不 一定是变力,直线运动中的力也未必是恒力. 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 F 的大小、方向变化,不能用 W= Fscosα 求出变力做的功,此时可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 量来求变力做的功,即用动能定理 W=ΔEk 求功.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解析] 小球运动的半径由 R1 变为 R2 时,半径变小,绳子 的拉力虽为变力,但对小球做了正功,使小球的速度增大,动能 发生了变化,根据动能定理有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WF=12mv22-12 mv21 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mRv211,故有12F1R1=12mv21 ②, 同理有12F2R2=12mv22 ③,由①②③得 WF=12(F2R2-F1R1).
[答案] 12(F2R2-F1R1)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 动 能 和 动 能定理 》公开 课课件 高中物 理人教 版2
1变力做功,不能根据功的定义式直接求得,一般用动能定 理求解;变力做的功跟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或合外力做的功等 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在分析此类题目时,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判定各 力做功情况特别是分清变力和恒力做功及物体的初、末速度是 解题的关键.
【典例】 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做的功及动能变 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为零,则合力做功一定为零 B.合力做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 C.合力做功越多,则动能一定越大 D.动能不变化,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解析] 合力为零,则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 动,这两种情况合力做功均为零,故 A 正确;合力做功为零则动 能不变,合力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故 B、D 错误;合 力做功越多,动能变化越大,而不是动能越大,故 C 错误.
要点三: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功 1.变力做的功 变力是指力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的力,曲线运动中的力不 一定是变力,直线运动中的力也未必是恒力. 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 F 的大小、方向变化,不能用 W= Fscosα 求出变力做的功,此时可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 量来求变力做的功,即用动能定理 W=ΔEk 求功.
公开课 动能和动能定理

【复习检测】(2009·上海)质量为5×103 kg的汽车在t=0时
刻速度v0=10 m/s,随后以P=6×104 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 继续前进,经72 s达到最大速度,该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
2.5×103 N.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vm; (2)汽车在72 s内经过的路程s.
解析 (1)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 P=fvm
kg 的小球,从半径 R=0.5 m 的半圆形槽的边缘 A 点 沿内表面开始下滑,到达最低点 B 的速度 v=2 m/s.求在弧 AB 段阻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f(g 取 10 m/s2).
解析: 小球由 A 到 B 的过程中,圆形槽对 小球的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阻力、重力对小 球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1 2 WG+ Wf= mv - 0 2 WG= mgR 1 2 所以 Wf= mv - mgR=-6 J. 2 答案: -6 J
由于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发生变化,所
解析
以在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也发生变化,因 此,在求合外力对物体做功时,先求各个分力做 功,然后再求其代数和.又已知物体在整个过程的 初、末动能,故可对全过程用动能定理,也可设出 B位置时的速度分段列式求解.
变式训练2:最高考第52页 例
解法二 动能定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段法
1 2 mg L 0 mv ② 2 联立①②得:mgLsin mg ( Lcos L) 因Lcos L s,h Lsin h 所以 s
解法二:全过程分析法: 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停止于平面上,在 全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Ek 0,所以全过程中外力 所做的总功为零. 由动能定理:mgLsin mgLcos mgL 0 整理得:mgLsin mg ( Lcos L). h 可得: s
刻速度v0=10 m/s,随后以P=6×104 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 继续前进,经72 s达到最大速度,该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
2.5×103 N.求:
(1)汽车的最大速度vm; (2)汽车在72 s内经过的路程s.
解析 (1)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 P=fvm
kg 的小球,从半径 R=0.5 m 的半圆形槽的边缘 A 点 沿内表面开始下滑,到达最低点 B 的速度 v=2 m/s.求在弧 AB 段阻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f(g 取 10 m/s2).
解析: 小球由 A 到 B 的过程中,圆形槽对 小球的支持力不做功,只有阻力、重力对小 球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1 2 WG+ Wf= mv - 0 2 WG= mgR 1 2 所以 Wf= mv - mgR=-6 J. 2 答案: -6 J
由于物体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发生变化,所
解析
以在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也发生变化,因 此,在求合外力对物体做功时,先求各个分力做 功,然后再求其代数和.又已知物体在整个过程的 初、末动能,故可对全过程用动能定理,也可设出 B位置时的速度分段列式求解.
变式训练2:最高考第52页 例
解法二 动能定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段法
1 2 mg L 0 mv ② 2 联立①②得:mgLsin mg ( Lcos L) 因Lcos L s,h Lsin h 所以 s
解法二:全过程分析法: 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最后又停止于平面上,在 全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Ek 0,所以全过程中外力 所做的总功为零. 由动能定理:mgLsin mgLcos mgL 0 整理得:mgLsin mg ( Lcos L). h 可得: s
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

度。
2.一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吗?一物体的动能发
生变化,其速度一定变化吗?
答案:物体的速度变化时,若其速度大小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
若其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其动能不变,例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速度改变了,但动能没有改变。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速度的大
小一定变化,所以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
(3)物体动能的变化原因是合外力做功,合外力做正功,物体的动
能变大;做负功,动能减小。
1.我们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试举例说明影响
动能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答案:汽车运动得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多,动能应与物体的速度有
关;相同的速度,载重货车具有的能量要比小汽车具有的能量多,动能
应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见动能的影响因素应该是物体的质量和速
(2)动能是状态量,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
一定的动能。
预习交流 1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的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是否
变化?其动能是否变化?
提示:速度变化,动能不变。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是
矢量,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所以速度是变化的;其速度大小不变,所
以动能大小不变,由于动能是标量,所以动能是不变的。
的速度由 v1 增加到 v 2 时,上升高度为 H,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或
表达式正确的是(
)
1
2
A.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FN = 2 2 ,其中 WFN 为支持力
的功
B.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 合=0,其中 W 合为合力的功
1
2
1
2
C.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FN -mgH= 2 2 − 1 2
2.一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吗?一物体的动能发
生变化,其速度一定变化吗?
答案:物体的速度变化时,若其速度大小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
若其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其动能不变,例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速度改变了,但动能没有改变。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速度的大
小一定变化,所以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
(3)物体动能的变化原因是合外力做功,合外力做正功,物体的动
能变大;做负功,动能减小。
1.我们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试举例说明影响
动能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答案:汽车运动得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多,动能应与物体的速度有
关;相同的速度,载重货车具有的能量要比小汽车具有的能量多,动能
应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见动能的影响因素应该是物体的质量和速
(2)动能是状态量,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
一定的动能。
预习交流 1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卫星的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是否
变化?其动能是否变化?
提示:速度变化,动能不变。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是
矢量,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所以速度是变化的;其速度大小不变,所
以动能大小不变,由于动能是标量,所以动能是不变的。
的速度由 v1 增加到 v 2 时,上升高度为 H,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或
表达式正确的是(
)
1
2
A.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FN = 2 2 ,其中 WFN 为支持力
的功
B.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 合=0,其中 W 合为合力的功
1
2
1
2
C.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FN -mgH= 2 2 − 1 2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件

上的位移为零,B错误;竖直上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物
体上升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等,动能在这段过程中变
化量为零,C错误;动能不变化,只能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
有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答案:A
规律方法 (1)动能是标量,物体的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外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合外
知,小球的动能与其质量有关。
知识归纳
1.动能的“三性”
(1)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
以地面为参考系。
(2)标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3)状态量:动能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2.动能变化量的理解
(1)表达式:ΔEk=Ek2-Ek1,即末动能减初动能。
(2)物理意义:①ΔEk>0,表示动能增加;②ΔEk<0,表示动能减少;③
ΔEk=0,表示动能不变。
(3)变化原因:物体动能是因为合外力做功。合外力做正功,动能
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少。
(4)过程量:对应物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动能变化过程。
动能变化的关系推导如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又由运动学公式得 2al=2 2 − 1 2 ,即
2 2 -1 2
l=
2
。
把上面 F、l 的表达式代入 W=Fl 得 W=
1
1
2
2
W= 2 2 − 1 2 。
(2 2 -1 2 )
2
,也就是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
体上升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等,动能在这段过程中变
化量为零,C错误;动能不变化,只能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
有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答案:A
规律方法 (1)动能是标量,物体的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外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合外
知,小球的动能与其质量有关。
知识归纳
1.动能的“三性”
(1)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
以地面为参考系。
(2)标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3)状态量:动能是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物体的运动状
态(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2.动能变化量的理解
(1)表达式:ΔEk=Ek2-Ek1,即末动能减初动能。
(2)物理意义:①ΔEk>0,表示动能增加;②ΔEk<0,表示动能减少;③
ΔEk=0,表示动能不变。
(3)变化原因:物体动能是因为合外力做功。合外力做正功,动能
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少。
(4)过程量:对应物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动能变化过程。
动能变化的关系推导如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又由运动学公式得 2al=2 2 − 1 2 ,即
2 2 -1 2
l=
2
。
把上面 F、l 的表达式代入 W=Fl 得 W=
1
1
2
2
W= 2 2 − 1 2 。
(2 2 -1 2 )
2
,也就是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
公开课课件:动能和动能定理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1.通过阅读课本定量确定物体动能表达式, 根据教师设置的情景,采用启发、引导完成 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2.通过导出结论,能准确表述其含义,正 确理解动能定理中各物理量含义。
3.通过例题分析,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 问题,总结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回顾:一同学在操场上踢球,飞起一脚 用平均为50N的力将球踢出,球在操场 上滚了20m,关于脚对球做功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2
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公式表示;W合=EK2-EK1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W总 Ek2 Ek1
1.动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外力做的总功 总功的求法: (1) W合= F合l cos ( 为合外力与运动 方向的夹角) (2) W合=W1+W2 +…+ Wn 2.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力做的功
末状态)相对应。
动 能
W总
1 2
mv22
1 2
mv12
定
理
外力的总功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W合=EK2-EK1
解疑。。。
1998年世界杯上, 英阿大战中,希勒和 巴蒂各踢了一个点球, 当时统计巴蒂的那脚 点球速度达到了 216Km/h。查阅资 料可知足球的质量为 410克。求:巴蒂罚点 球时,对足球做了多 少功?
Wf
1 2
mv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mv02
1 0.008 (1002 4002 ) J 2
600 J
v0 F f v
子弹克服阻力做功为600J
Ff
Wf s
600 0.05
N 1.2104
1.通过阅读课本定量确定物体动能表达式, 根据教师设置的情景,采用启发、引导完成 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2.通过导出结论,能准确表述其含义,正 确理解动能定理中各物理量含义。
3.通过例题分析,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 问题,总结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回顾:一同学在操场上踢球,飞起一脚 用平均为50N的力将球踢出,球在操场 上滚了20m,关于脚对球做功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2
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公式表示;W合=EK2-EK1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W总 Ek2 Ek1
1.动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外力做的总功 总功的求法: (1) W合= F合l cos ( 为合外力与运动 方向的夹角) (2) W合=W1+W2 +…+ Wn 2.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力做的功
末状态)相对应。
动 能
W总
1 2
mv22
1 2
mv12
定
理
外力的总功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W合=EK2-EK1
解疑。。。
1998年世界杯上, 英阿大战中,希勒和 巴蒂各踢了一个点球, 当时统计巴蒂的那脚 点球速度达到了 216Km/h。查阅资 料可知足球的质量为 410克。求:巴蒂罚点 球时,对足球做了多 少功?
Wf
1 2
mv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mv02
1 0.008 (1002 4002 ) J 2
600 J
v0 F f v
子弹克服阻力做功为600J
Ff
Wf s
600 0.05
N 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