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族介绍完整版
傣族的介绍

八、傣族的舞蹈
•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舞 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 广,并各有特点,动作及内容主要模 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 上加以人格化。
富饶美丽的傣乡, 素有“孔雀之乡” 的美称,过去每当 晨曦微明或夕阳斜 照时,常见姿态旖 旎的孔雀翩翩起舞, 因此,孔雀在傣族 人民心中是吉祥、 幸福、美丽、善良 的象征。
槟 榔
•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 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 香甜。 • 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 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 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 泡而饮略带糊味。 • 傣族人爱嚼食槟榔,拌以 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 口液如血,人以为美。
•
•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 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 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 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 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 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 产品。特色食品有酸肉、火烧鱼、腌牛头、 酸角等。
六、傣族的节日
•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傣历新年——泼水节、 关门节、开门节。
泼水节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 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 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 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 灾弥难,互相祝福。男女青年 则除了互相祝福外,还互相泼 水为戏。节期在傣历六月,相 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 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 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 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 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 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 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 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 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 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 象脚鼓舞 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 他舞蹈的主要乐器。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 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 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德宏象脚鼓分光 弄(大)和光燕(小)两种,大的长2米有余, 小的长1.2米左右。舞蹈外,也用于“嘎秧”集体 舞蹈场面。
傣族——民族介绍完整版ppt课件

传佛教神秘的信仰、盛大快乐的泼水节,
更重要的是还有美味的手抓饭。
让我如何不爱他?
傣 族 15
THANKS
16
饮 食
傣族手抓饭
最爱 手抓饭
傣族竹筒饭
傣 族 11
饮 食
炸蚕蛹
炸竹虫
傣 族 12
饮 食
傣家撒撇汤
傣族竹筒酒
傣 族 13
傣
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为什么喜欢
傣族?
傣 族 14
傣
族
因为傣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的
哀牢人到今天的新傣族,他们生活在我国
西南边陲上,一代代傣族人创造了灿烂美
好的文化。傣族同胞有着美丽的服饰、南
饮 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傣 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 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还
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
其味清甜可口。傣族也食昆
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
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
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
鳖、蚂蚁蛋等。生、鲜、酸、
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
傣族最有名的当然是手抓饭,
我就好喜欢吃呢。
傣 族 10
傣 3族
宗 教
宗教:傣族普遍 信仰南传上座部 佛教,属于小乘
佛教,同时保留
着原始鬼神崇拜
的残余。
傣 4族
服 饰
女子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腰身细小,下摆宽,下 着各色筒裙。女子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 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 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 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 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 蛇、鹰为主。
民风民俗系列--傣族

思
生产
维
导
民族概况
现状
图
历史渊源 名称变化
民族概况
历史
生产生活
称呼
行
娱乐
❖ 跨境民族 先民 百越 族群 ❖ 同俗共源、支系繁杂 ❖ 历史悠久 中华儿女 源远流长 ❖ 中华民族 少数民族
民风民俗系列 -----傣族
第二部分:民族的生产 生活
生产生活
(一)傣族的生产 1 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1)农作物有水稻、包谷、高粱、红薯、甘蔗、花生
4、交通工具
❖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出行的交通方式 基本是一样的
❖ 2)特别的——象 (现已不是作为交通工具 而存在,而是傣族文化的符号之一);关于 傣族象——
(1)物质因素。傣族地区盛产象
(2)信仰原因。傣族先民崇拜象
(3)感情原因。象是傣族先民的农耕助手和战争利 器。
思
生产
维
导
民族概况
❖ 1)放高升
2)划龙舟 3)放孔明灯
(二)关门节
❖ 1 “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祖入寺。 ❖ 2 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
历时3个月。
3 关门节的由来
4 期间傣家人不能 进行谈恋爱、操办婚事等活动,
直到“开门节”时 禁忌才被解除。
5 重要活动:
赕佛
赕佛 等
(三)开门节
3、名称变化
❖ 1 史籍《史记·大宛列传》、《汉书·张骞传》记载, 傣族为“滇越”
❖ 2 《后汉书·和帝本纪》称傣族先民为“掸”或 “擅”。
❖ 3 魏晋时期,傣族为“僚”、“鸠僚”、“越”、 “濮”
❖ 4 唐宋时期,傣族为“金齿”、“黑齿”、“膝 齿”、“绣面”、“绣脚”、“白衣”
傣族资料

傣族资料目录:傣族概况(1)傣族服饰(1)傣族人饮食(2)虫类特产(2)傣家特色饮品(3)傣家特色食品(3)普通民居(4)佛寺建筑(4)傣族舞蹈(4)傣族节日、风俗(4)傣族概况:傣族,现有人口102.5万。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后定名傣族。
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傣族人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环绕。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服饰:女性〃传统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
圆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嫩粉、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
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凉等料子缝制。
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女性〃现代妇女服装既保持了傣族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汉族风格。
傣族传统的短衫和筒裙仍为女性所青睐。
她们所穿上衣袖管细长,仅容一支胳膊穿过。
衫身紧窄,长仅及腰,刚好在筒裙的银腰带上,以浅色居多。
天冷时,外套各种彩色的毛衣、西装。
三年级傣族资料

三年级傣族资料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傣族是我国的第25个认定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年级傣族的资料吧。
一、傣族的起源和历史傣族是中国的南方民族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
他们曾经是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部落,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民族。
傣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以种植水稻和茶叶为主要生活方式。
二、傣族的语言和文字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傣-台语族。
傣族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汉字,另一种是傣文。
傣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傣文在傣族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傣族的服饰和民俗文化傣族的服饰非常独特,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裤子,女性则穿着华丽的彩色长裙和上衣。
傣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
傣族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泼水节、傣历新年等,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都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喜庆和豪放的性格特点。
四、傣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傣族人民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他们崇尚自然,敬畏神灵,尊重祖先。
傣族人民相信佛教,许多家庭都会在家中供奉佛像,每天进行祈福和礼拜。
傣族人民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在家中养一只象征好运的小象,这被认为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
五、傣族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傣族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
傣族人民善于织布和刺绣,他们制作的织物和刺绣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非常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傣族还有独特的舞蹈和音乐,如傣族花灯舞、傣族竹竿舞等,这些艺术形式展现了傣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的性格特点。
六、傣族的民居和生活方式傣族的传统民居是木质结构的楼房,屋顶上有独特的彩色雕花,给人一种古朴而华丽的感觉。
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农耕为主,他们种植水稻、茶叶和蔬菜,养殖家禽家畜。
傣族人民还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尊敬长辈,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七、傣族的美食和特色菜肴傣族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以米饭和米粉为主食,辅以各种蔬菜和肉类。
少数民族-傣族介绍

开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我国信奉 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 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 原佛教的解复。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 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 “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 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 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祭把完毕,举行盛 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 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 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 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
•
婚姻
傣族青年婚前社交自由。晚上吹卢笙串姑 娘、“串寨子”和傣历新年“丢包”等都 是选择对象和表达爱情的方式。但缔结婚 姻还是要托媒说亲。傣族还时尚招赘婚。
具烧 皆 终 嚼 炒 料 当 是 傣 多陶 黑 日 食 至 的 地 自 族 由业 , 不 槟 焦 大 特 家 人 妇较 口 断 榔 , 叶 产 酿 嗜 女发 液 。 , 冲 茶 , 制 酒 烧达 如 由 拌 泡 。 但 的 , 制, 血 于 以 而 喝 傣 , 但 。大 , 长 烟 饮 时 族 味 酒 部人期草略只只香的 分以嚼、带在喝甜度 饮为食石糊火不。数 餐美唇灰味上加茶不 用。齿,。略香是高 ,
谢谢观看
(完)
民族禁忌
•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 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 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 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 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 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 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 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 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不能随便大声喧哗。
傣族介绍

• 浴佛节 • 浴佛节(傣语“栓兰”),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 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 入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 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 浴佛节一般在大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浴佛节这一天 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 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 成一片。 • 在西双版纳地区,浴佛节被政府宣传为“泼水节”,每年都举行赛龙 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吸引了来自中 国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德宏地区,浴佛节仍然只是一个宗教节日。
• 傣族人在傣历中的四月中旬,同时也是在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 右,举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 泼水节是傣族人的新年,举行的时间为三天,就是4月13日至15 日这三天。 • 其实泼水节呢,是源于印度,曾经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 来又被佛教所吸收。在大约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的时候,流 传到云南一带。而在傣族,泼水节逐渐地就成为了民族风俗一直 传到了现在。
• 在泼水节的这三天里,大家都是头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认 为这样就可以不生疾病,就可以四季平安。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 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 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 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 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 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 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 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 、放高升、孔明灯 , 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
云南民族文化——傣族

傣族生活地区的动物
傣族生活地区的植物
云南民族文化概论
傣族
主讲内容
一概况 二民俗 1居民建筑 2服饰 3饮食 4民族节日 5民族舞蹈 6宗教信仰 7傣族婚礼 8民族禁忌
概况
•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民族,人口106万余人。 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 江等县,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 双江等县。 • 傣族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耕作 体系 •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傣族诗歌
• 傣族诗歌,包括歌谣和叙事长诗两大类, 傣族中有职业歌手或半职业歌手,傣语叫 做“赞哈”。 • 古歌谣,是傣族文学的萌牙,至今还以口 头和手抄本形式流传民间。 • 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 明珠。基本上可分三类:神话叙事诗,阿 銮的颂歌,爱情悲剧叙事诗。
古歌谣
• 《农事歌》唱的是生产技术、生产季节、 生产过程,富于情趣。《婚嫁歌》唱的是 恋爱、结婚的全过程,成为傣族男女青年 在婚姻方面的教科书。《甘哈恒恨迈》 (即《贺新房》)唱的是对新竹楼的祝贺。 《颂歌》主要是对死者的悼念,有《祝福 歌》、《招魂词》、《祭鬼词》等。
开门节
开门节”,亦称“出洼”,傣语为“豪瓦萨”, 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 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地区,源于古代 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类似于中原佛教的解复。 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 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 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会举 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 戒结束。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 丰收的节日。
《召树屯》第一章
• 一 诗人的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 食
傣族竹筒饭
最爱 手抓饭
傣族手抓饭
傣 族
饮 食
炸蚕蛹
炸竹虫
傣 族
饮 食
傣族竹筒酒 傣家撒撇汤
傣 族
傣 族
我为什么喜欢 傣族?
傣 族
傣 族
因为傣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的 哀牢人到今天的新傣族,他们生活在我国 西南边陲上,一代代傣族人创造了灿烂美 好的文化。傣族同胞有着美丽的服饰、南 传佛教神秘的信仰、盛大快乐的泼水节, 更重要的是还有美味的手抓饭。
傣 族
宗 教
宗教:傣族普遍 信仰南传上座部 佛教,属于小乘 佛教,同时保留 着原始鬼神崇拜 的残余。
傣 族
服 饰
女子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腰身细小,下摆宽,下 着各色筒裙。女子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 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 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 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男孩到11岁 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 蛇、鹰为主。
说说傣族那些事
——让我如何让不爱他
班级:
姓名:
走进傣族
傣族,也称“傣泰民族”,是中国的少 数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的民族之 一。傣泰民族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曾多次 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 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 迁徙,分布在泰国、老挝、印度、中国等多 个国家,总人口约6600万左右。中国傣族主 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 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云南 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居住山间 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气候。
让我如何不爱他?
傣 族
THANKS
傣 族
起 源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 人是云贵高原的古人类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 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了达光等部落联 盟国家。 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在叭真 的带领下统一了傣族的各个部落,建立了景龙金殿国。 勐泐政权的建立,标志着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傣人正 式形成。从此以后傣族的先民就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 了。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傣 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 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还 有独具特色的菠萝紫米饭, 其味清甜可口。傣族也食昆 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 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 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 鳖、蚂蚁蛋等。生、鲜、酸、 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 傣族最有名的当然是手抓饭, 我就好喜欢吃呢。 傣 族傣 族服 饰源自傣族女子服饰傣 族
服 饰
傣族男子服饰
傣 族
节 日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 人民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 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 中旬)。它象征着“最美好 的日子”。节日清晨,青年 男女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 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 以示祝福。 傣 族
节 日
傣族泼水节盛况
傣 族
饮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