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楷书字帖《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书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书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书法》是专业选修课。
掌握书写的表现技能,并通过研究分析古代书法大师与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使学生掌握书法书写的基本技能,熟悉传统字体和风格。
结合自身平时所学,提高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建立个性化的书法品位。
掌握书写中的步骤和主要技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立意。
通过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自身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掌握汉字的造型特征、书写要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课上的立体渗透,让学生从书法课中深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继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对楷书知识的讲解以及书法作品的赏析,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思政),帮助学生掌握书写中的步骤和主要技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学)。
2.熟悉传统字体和风格。
结合自身平时所学,提高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思政),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课上的立体渗透,让学生从书法课中深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教学)。
3.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积极的、契而不舍的精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思政)。
培养学生掌握楷书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美感,为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基础(教学)。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鉴赏水平是人综合知识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积累程度的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鉴赏水平越高,书写进步的程度就越快。
另一方面,鉴赏水平的高度,是随着人书写程度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而提高的。
因此鉴赏水平和书写水平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2.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自身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掌握楷书的造型特征、书写要领,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书法课上的立体渗透,让学生从书法课中深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继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明代李淳是中国古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之一。
他在明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书法界绝非常才子”,他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是他独创的书法理论,对于明代以及后来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是他对于传统书法结构的创新和总结,它包含了八十四种笔画的组合方式。
这些结构方法既具备了严密的规律性,又保持了书法作品的自由灵动感。
通过这些结构方法,李淳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在结构上更具有层次感和美感,同时也提升了字体的辨识度和视觉冲击力。
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可以分为四大类:首末入横、首仰入横、首末入竖、首仰入竖。
首末入横指的是在书写字的时候,先写完字的第一个笔画,然后再写完最后一个笔画,再通过横笔画将这两个笔画相连。
这种结构方式使得字体的整体感更加强烈,呈现出一种左右相接的平衡感。
首仰入横则是指在写完字的第一个笔画后,通过横笔画将这个笔画与后面的笔画相连,这种结构方式增强了字体的上方重心,给人一种刚劲有力的印象。
首末入竖是指在写完字的第一个笔画后,通过竖笔画将这个笔画与后面的笔画相连,这种结构方式给人以稳定和挺拔的感觉。
首仰入竖则是指在写完字的第一个笔画后,通过竖笔画将这个笔画与后面的笔画相连,这种结构方式使字体的整体感更加紧凑,给人以一种凝重感。
李淳的结构方法还包括了多种特殊的形态变化,如首末抵尖、首仰抵尖、首末梢拉扯等。
这些变化形态使得字体更具有动感和变化性,增加了书法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学习和掌握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对于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结构方法,可以帮助书法爱好者更好地掌握字形结构和笔画运用,进而提升自己的书写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也为后来的书法理论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总结起来,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是他在传统书法结构的基础上创新和总结出来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书法理论。
论明代李东阳的书法艺术

4论明代李东阳的书法艺术□ 张金梁CHINESE ARTISTS IN PAINTING & CALLIGRAPHY·传世经典明初所谓“永、宣之治”后,朝廷完全形成了一个由内阁代替原来中书省制定决策、统摄朝政的格局。
内阁成员由永乐时只当顾问有势无权的五品官,变成了由部分尚书或侍郎兼任大学士,且多加之太子少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甚至少保、少师、少傅等衔的朝廷大员,从而使内阁成员成为了真正的朝廷相宰。
此时的文化艺术,也随着皇帝的好恶及内阁成员们的风格特点而形成风气。
“八股文”科举学业之外的诗坛、书坛都出现了“台阁体”,成为当时朝野上下趋之若鹜的时尚。
弘治之后,李东阳在政治上渐露头角,后成为内阁辅臣。
他在政务之余对诗文、书法用力颇深,且皆有建树。
诗文创“茶陵派”,书法真草篆隶行无不精通,个性突出。
其虽在内阁,而文艺思想及创作却突破了“台阁体”的束缚,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为当时诗文、书法革新的领袖人物。
一、仕途通畅,艺事辉煌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
“先本湖州茶陵人,国朝洪武初以戍籍隶燕山左护卫,后改金吾左卫。
”①其父李淳,号憩庵,初为金吾卫军,酷爱书法,且多独得。
李东阳记之曰:“尝衍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式及结构八十四例,著论一道,景泰间上之朝,既不果用。
”②李淳于景泰间撰成《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献于朝廷之时,李东阳方为孩提,李淳亦不过中年。
其书法研究便有如此深度,可知对此下过很深的功夫。
李东阳为长子,幼小便受到了父亲的启蒙教育。
凌迪《知名世类苑》云:“李东阳四岁能做大书,顺天府以神童荐,入见文华殿,过门限,太监云:‘神童脚短’,李高声答云:‘天子门高’。
上命给纸笔做麟凤龟龙字,抱膝上,赐上林珍果及内府镪宝。
”③明代有荐举神童制度,神童的出现,预示着国泰民安,成为歌功颂德的一种最好方式,官府多愿为之。
所谓神童,即在文化艺术上有超人天赋的儿童。
官府举荐神童要对被荐者进行多次全面考察,然后如实向朝廷汇报,若经皇帝考试不实,荐举者则要承担欺君之罪。
书法创作与欣赏 期末

下列哪位书家与其他书家的草书风格不一致
答:怀素
哪种书写品式尺寸较小,有折叠式和独立式
答:册页
宋代书法"尚意","宋四家"是指
答:黄庭坚;米芾;蔡襄;苏轼
初唐楷书四大家是
答: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文房四宝指的是
答:笔墨纸砚
狭义的文房四宝
答:安徽泾县的宣纸;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广东肇庆端溪的端砚
答:错
明代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对书法作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翰札、团扇等小幅作品大量涌现,成为这一时期书法创作的重要特征
答:错
草书追求连绵婉转,因此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可以任意发挥,体现了草书的创造性
答:错
"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说的是福建连城宣纸制作工艺达72道工序,所以宣纸价格昂贵
答:对
一个字出现两个捺的笔画,将次要的捺写成反捺
答:王羲之
结字外形变化较小是下列行气风格的哪一种
答:平正一路
书写过程中,哪种是病笔
答:偏锋
谁创造了小篆
答:李斯
哪种书写品式长度不限,携带方便,放在桌上欣赏
答:手卷
下面的字是单位结构,哪个字不需要注意字的歪斜曲正关系
答:山
唐代欧阳询行书作品()用墨淡而不浓,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体方而笔圆
答:《梦奠贴》
答:对
后人对晋代的书法美学总结出一个"法"字,即"晋人尚法"
答:错
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答:错
答:《云梦睡虎地秦简》
清代书法家()出生寒门,终身布衣,以篆书最为人称道。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字。
《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较为完整、实用的法帖,更对后世书者影响巨大,不仅适于初学书者临习,也可供书法爱好者参考欣赏。
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
在清末及民国初年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
作品名称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创作年清末文学体裁法帖作者邵瑛推广者黄自元1简要介绍《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相传作者为黄自元,清末书法家,实业家,他的书法是一种实用书法,《九十二法》原作者为邵瑛,黄自元将其进行了改良。
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但值得指出的是黄自元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所临摹的九十二法对初学者了解间架结构有指导意义,是初学者的启蒙导师,单论黄公的字功力有余而格调不足,不应是在书法上要求更进一步的人的学习的标准。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2主要内容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横担者中画宜长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直卓者中竖宜正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书法鉴赏》 (浙江财大版) 答案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书法鉴赏》(浙江财大版)答案1.1 解惑初学书法者(上)1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
√2写字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整洁、美观。
√1.2 解惑初学书法者(下)1目前,学习书法者存在的误区有?ABCDA、急于求成B、我行我素(学习不得法)C、“三天打鱼,两天晒网”D、好高骛远1.3 学校及其普通社会阶层书法水平的现状1现阶段影响学生书写水平的最主要原因是BA、重视不够B、计算机普及C、生活节奏快D、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2当前学生的书写状况总体是好的。
×1.4 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上)1书法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书法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2书法只能提高一个人的书写水平,但不会影响他的良好品格和意志力。
×3开展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1.5 提高书法水平的重要性(下)1书法在过去是一个人的“门面”,现在计算机普及了,它就不再具有实用性了。
×2学习书法能增进身心健康,是养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故书法家往往长寿。
√1.6 提高书法水平的方法1有人说:“学习书法不需要临帖,可以自学成才。
” ×2有人说:“书法就是一门手上功夫,不需要理论指导” ×3有人说:“书法只需要提高书写能力,不需要提高欣赏眼光和评判能力” ×4有人说:“书法只需要在书法的技巧方面着力,与字外功夫无关” :×5有人说:“字写得好的人用什么笔都能写,不需要爱护和保管好笔。
” :×2.1.1 书法基础知识(上)1以下不属于书法的辅助工具的有CA、垫毡B、镇纸C、颜料D、印章(泥)2从书法字体发展上看,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秦刻石(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的演进过程。
×3书法不仅能流露出书家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是其精神、气质、修养、性格、审美、趣味等的体现。
明代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资料

1.天覆宇宙宫官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
2.地载直且至里要下划载起上划,宜上轻而下重。
3.让左助幼即却须左昂而右低,若右边有谦逊之象。
4.让右晴蜴绩峙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
5.分疆体辅愿顺取左右平而无让,如两人并相立之形。
6.三匀谢树卫术取中间正而勿偏,若左右致拱揖之状。
7.二段銮响需留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
8.三停章意素累要分为三截,量其疏密,以布均停。
9.上占地步雷雪普音要上面阔而划清,下面窄而划浊。
10.下占地步众界要禹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窄而划重。
11.左占地步数敬刘对要左边大而划细,右边小而划粗。
12.右占地步腾施故地要右边宽而划瘦,左边窄而划肥。
13.左右占地步弼办衍仰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
14.上下占地步鸾莺衅业要上下宽而微匾,中间窄而勿长。
15.中占地步潘华冲掷要中间宽大而划轻,两头窄而划重16.俯仰勾趯冠寇宓宅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
17.平四角国固门阑要上两角平,而下两角齐,法忌挫肩垂脚。
18.开两肩南丙雨而要上两肩开,而下两脚合,法忌直脚卸肩。
19.匀划寿噩书量黑白喜得均匀20.错综馨声繁击三部怕成犯碍。
21.疏排爪介川不疏排之撇须展,不展则寒乞孤穷。
22.缜密继绣缠缚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
23.悬针车申中巾悬针之字,不用中竖,若中竖则少精神。
24.中竖军年单毕中竖之字,不用悬针,若悬针,则字不稳重。
25.上平师明杜野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
26.下平朝叙叔细下平者,则小者在右,而勿差地位。
27.上宽宁可亨市上宽者,下面固然难大,惟长趁而方佳。
28.下宽春卷夫太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29.减捺变癸食黍减捺者宜减,不减则重捺难观。
30.减勾禁埜戋懋减勾者宜减,不减则重勾无体。
31.让横喜娄吾玄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
32.让直甲干平市让直者,要直竖正而勿偏。
33.横勒此七也乜横勒者,但放平而无势。
34.均平三云去不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
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主与次这对因素体现书法形式美中主笔与余笔、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的突出与协调的规律,主次的分明使书法造型形象有了变化起伏而又纪纲不紊的势态,主笔的突出使书家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
主笔是字中起决定作用、规定着该字基本体势的笔画。
它往往被书家格外强调,正所谓“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刘熙载《艺概·书概》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解绪《春雨杂述》指出:“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如美石之韫良玉,使人玩绎不可名言。
”朱和羹《临池心解》讲:“作字有主笔,则纪纲不紊。
写山水家,万整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
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峰,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
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
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
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
”主笔为其它笔画立定了“拱向”的中心,主笔决定字势、书意的基调。
它如山水画中之主峰,统贯着群峰之势脉,也如诗中之“诗眼”,精彩关键,灿然夺目。
因此,从结构安排方面,书家要“争此一笔”,从审美意味的表现上,书家要“立”此一笔。
在汉字造型结构中,主笔往往是那些决定该字基本间架、重心、中心的笔画,或被书家格外突出的以体现个性风格的笔画。
它一般比其它点画要长、粗、重。
此笔画并非只在字心、字之正中,在不同的字形结构中它的位置也有所变化。
刘熙载说:“欲明书势,须识九宫。
九宫尤莫重于中宫。
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
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
书着眼于此,是谓识得活中宫”(《艺概·书概》)。
有些字的主笔比较固定,如“中”之中竖,“國”、“匡”等包围结构之外框,“全”、“金”等之长撇长捺等。
而有的则变换的余地较大。
如柳书“至”字,或上横长,或下横长,“年”字在魏碑之中,其长横的位置上下变动。
这样,字之重心也有上下区别,字的体势险稳不同。
谈及书法体势,往往纵、横二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楷书字帖
《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天覆地载让左
要上面盖尽下面法,宜上清而下浊。
要下划载起上
划,宜上轻而
下重。
须左昂而右
低,若右边有
谦逊之象。
让右分疆三匀
宜右耸而左平,若左有固逊之仪。
取左右平而无
让,如两人并
相立之形。
取中间正而勿
偏,若左右致
拱揖之状。
二段三停上占地步
要分为两半,较其长短,微加饶减。
要分为三截,
量其疏密,以
布均停。
要上面阔而划
清,下面窄而
划浊。
2/ 11
下占地步左占地步右占地步
要下面宽而划轻,上面窄而划重。
要左边大而划
细,右边小而
划粗。
要右边宽而划
瘦,左边窄而
划肥。
左右占地步上下占地步中占地步
要左右瘦而俱长,中间肥而独短。
要上下宽而微
匾,中间窄而
勿长。
要中间宽大而
划轻,两头窄
而划重。
俯仰勾趯平四角开两肩
要上盖窄小而勾短,下腕宽大而勾长。
要上两角平,
而下两角齐,
法忌挫肩垂
脚。
要上两肩开,
而下两脚合,
法忌直脚卸
肩。
3/ 11
匀划错综疏排
黑白喜得均匀。
三部怕成犯
碍。
疏排之撇须
展,不展则寒
乞孤穷。
缜密悬针中竖
缜密之划用蹶,不蹶则疏宽开散。
悬针之字,不
用中竖,若中
竖则少精神。
中竖之字,不
用悬针,若悬
针,则字不稳
重。
上平下平上宽
上平者,则小者在左,而莫错方隅。
下平者,则小
者在右,而勿
差地位。
上宽者,下面
固然难大,惟
长趁而方佳。
4/ 11
下宽减捺减勾
下宽者,上面已是成尖,用短蹶而方好。
减捺者宜减,
不减则重捺难
观。
减勾者宜减,
不减则重勾无
体。
让横让直横勒
让横者,取横划长而勿担。
让直者,要直
竖正而勿偏。
横勒者,但放
平而无势。
均平纵波横波
均平者,若兼勒以失威。
纵波之波,惟
喜藏头收尾。
横波之波,先
须拓颈宽胸。
5/ 11
纵戈横戈屈脚
纵戈之戈,但怕弯曲力败。
横戈之戈,尤
嫌挺直勾平。
屈脚之勾,须
要尖包两点。
承上曾头其脚
承上之撇,宜令叉对正中。
曾头者,用上
开而下合。
其脚者,用上
合而下开。
长方短方搭勾
长方者,喜四直而宽大。
短方者,贵两
肩而平开。
搭勾者,勾须
另搭,不则累
苟笔之态。
6/ 11
重撇攒点排点
重撇者,撇须宛转,不则犯排牙之石。
攒点之点,皆
宜朝向,不则
为砌石之样。
排点之点,须
用变更,不则
为布棋之形。
勾努勾裹中勾
勾努之字,不宜用裹,若用裹,字便不方圆。
勾裹之字,不
宜用努,若用
努,字最难饱
满。
中勾之字,但
凭偏正生妍。
绰勾伸勾屈勾
绰勾之字,亦喜妍生偏正。
伸勾之字,惟
在屈伸取体。
屈勾之字,要
知体立屈伸。
7/ 11
左垂右垂盖下
左垂者,右边不得太长。
右垂者,左边
须索要短。
盖下者,左右
宜乎均分。
趁下纵腕横腕
趁下者,两边贵乎平展。
纵腕之腕宜
长,惟怕蜂腰
鹤膝。
横腕之字嫌
短,不宜鹤膝
蜂腰。
纵撇横撇联撇
纵撇之撇最忌短,仍患鼠尾牛头。
横撇之撇偏喜
长,惟怕牛头
鼠尾。
联撇之法,取
下撇之首,对
上撇之胸。
8/ 11
散水肥瘦
散水之法,超下点之锋,应上点之尾。
肥者止许略
肥,而至于浮
肿。
瘦者但须少
瘦,而休反为
枯瘠。
疏密堆
疏本稀排,乃用丰肥粗壮。
密虽紧布,还
宜自在安舒。
堆者累累重
叠,宜重累处
以铺匀。
积偏圆积者总总繁
紊,用繁紊中而取整。
偏者还须偏
称。
圆这则喜围
圆。
9/ 11
斜正重
斜者虽斜,而其中要取方正。
正者已正,而
四方无使余
偏。
重者下必大。
并长短
并者右必用宽。
长者原不喜
短。
要写得短些。
大小向
大者既大,而妙于攒簇。
小者虽小,而
贵在丰严。
向者虽迎,而
手足亦须回
避。
10/ 11
背孤单
背者固扭,而脉络车自贯通。
孤者划孤,而
惟患于轻浮枯
瘦。
单者形单,
而偏重于俊丽
清长。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