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年发展历程
海银财富研究部:公募20年,哪些基金长期业绩最牛

海银财富研究部:公募20年,哪些基金长期业绩最牛研报摘要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和国泰基金分别发起设立了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
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达到了11.60万亿,比起1998年年底的103.64亿元增长了1119倍。
20年来,公募基金为广大投资者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从业绩方面来看,在多数年份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都能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累计收益也是远超大盘。
基金长期的业绩表现,例如市场上比较认可的三年前、五年期的收益率,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水平。
本报告统计了市场上长期业绩比较好的基金和基金管理人,旨在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公募20年,规模上升业绩亮眼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和国泰基金分别发起设立了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
在这20年间,基金公司度过了从封闭式基金向开放式基金的转型,基金业管理资产规模也经过了数轮的爆发。
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达到了11.60万亿,比起1998年年底的103.64亿元增长了1119倍。
图1:公募基金规模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20年来,公募基金为广大投资者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从业绩方面来看,在多数年份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都能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累计收益也是远超大盘。
图2:权益类基金历年超额收益图3:权益类基金累计收益数据来源:wind,海银投研中心虽然基金的短期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表现,但是长期的业绩表现,例如市场上比较认可的三年前、五年期的收益率,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水平。
本报告统计了市场上长期业绩比较好的基金和基金管理人,旨在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由于指数型基金是被动管理,不体现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货币型基金收益都比较相近,投资操作上也比较趋同;另类投资型和非权益类的QDII基金数量都比较少,故本次统计只包括了主动型的权益类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QDII的权益类基金,并且剔除了由于大额赎回导致净值大幅波动的基金。
2020年公募基金行业格局及发展趋势、全品类基金业绩盘点、首发基金市场聚焦、行业展望

行业格局及发展趋势 ......................................................................................................... 3 公募基金规模升至 14.8 万亿元,连续八年呈现正增长 ..................................................... 3 主被动权益基金实现突破,债券型规模大增、货基缩水 ................................................... 4 量化对冲型、FOF 型、可转债型规模增幅均超 1.8 倍 ...................................................... 4 短期理财型为唯一缩水的债券品类,股债指数型增长均超 2500 亿 .................................. 5 在大资管融合竞争和股市上涨环境下,货基市场份额下降 10% ....................................... 6 头部公司市场份额稳定,管理规模进一步提升,大类产品线龙头公司不变 ...................... 7
公募基金发展史

公募基金发展史公募基金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欧美国家开始推出了各自的公募基金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募基金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成为个人投资者选择的一种主流投资方式。
在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起点要略晚于欧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首只公募基金——“华夏基金”诞生了。
此后,公募基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速。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公募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公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波折和挫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相关法规和制度。
在审慎合规的前提下,公募基金行业的产品种类、规模和投资范围不断扩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从最初的产品单一,只有股票型基金,到后来的货币基金、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等多种类型产品的涌现,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产品体系。
同时,公募基金行业也不断推动着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进程,逐渐塑造出了一批专业、稳健、优秀的基金公司,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中坚力量。
在这其中,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基金公司推出了一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基金产品,更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
总的来说,公募基金的发展成果丰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虚假宣传和不当销售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普遍,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另外,基金管理的收费标准也一直是争议话题。
因此,正确引导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平衡各方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监管机构、基金公司等各方应共同致力于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也要注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风险把控。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现状与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募基金也成为投资市场中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初步进入成熟阶段,它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力量。
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公募基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中国首只公募基金诞生,发行规模不到5亿元人民币,这年是中国公募基金的元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2003年之后,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募基金行业浮现了一批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产品,ICBC Credit Suisse、南方基金、华夏、易方达等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代表。
二、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拥有3000多只基金的庞大行业,基金规模已达到40万亿元,投资人数超过1亿人,经过多年发展,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者提供投资门槛较低,风险控制较为合理,各类投资产品较为丰富的平台。
三、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趋势1.普惠化趋势:公募基金行业将更加注重普惠化,推广低门槛、适合普通投资者的基金产品。
同时,将继续发挥在养老、社保、医疗保险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2.多元化趋势:公募基金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推出更加细分化的投资产品。
同时,通过单一资产管理、海外投资、私募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投资风格的更加多元化。
3.专业化趋势:公募基金将更加注重专业化、精准化的管理运营,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等方式,提高产品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能力。
总体来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将会进一步聚焦普惠化、多元化和专业化,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和投资人利益的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安全和高效的投资服务。
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公募基金是指由基金公司设立,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通过投资证券等形式获得收益并进行分配的一种投资工具。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
本文将从公募基金的起源与发展、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变革以及未来的展望三个方面来探讨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一、公募基金的起源与发展公募基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浪潮。
当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居民储蓄带来了较高的积累,而股票市场的兴起也为投资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募基金逐渐兴起。
1998年,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首次核准了国内首批公募基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的正式诞生。
随后的几年中,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基金数量和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2006年,公募基金行业总资产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到2015年接近10万亿元。
二、公募基金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变革在公募基金发展过程中,行业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与变革。
首先是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公募基金作为金融产品,其经营绩效与市场行情密切相关。
在金融危机和股市的大幅度调整中,公募基金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少基金经历了亏损甚至爆雷。
其次是监管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公募基金行业是属于金融行业的一部分,受制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以确保公募基金行业的稳定发展,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例如,加强对基金公司的监管和披露要求,提高了行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另外,基金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面临挑战。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基金公司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业绩,以争取更多的投资者信任。
三、公募基金的展望面对未来,公募基金行业仍然充满希望与发展空间。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资本市场不断健全完善,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不断提高,对于投资理财工具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公募基金的需求前景广阔。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迁和成长。
本文将从公募基金行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全面展现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历程。
一、起源阶段公募基金最早起源于20世纪前半叶的美国,由于美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和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
1954年,美国的第一只公募基金诞生,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的起步。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公募基金逐渐成为了广大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渠道。
而在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97年才正式开始发行。
二、发展阶段1. 起步阶段1997年,中国第一只公募基金——华夏成长基金正式发行,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拉开了序幕。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和基金产品种类的单一,公募基金的发展一度缓慢。
在此阶段,公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零售投资者参与度有限。
2. 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05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开始了对公募基金行业的明确监管。
此后,公募基金产品种类逐渐增多,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等,吸引了大量零售投资者的参与,市场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
3. 健康发展阶段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公募基金行业逐渐迈入了健康发展阶段。
基金公司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此时期,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行业整体运行稳健。
三、未来发展趋势1. 产品多样化未来,公募基金的产品种类将会更加多元化,包括指数基金、QDII基金、REITs等,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2. 风控能力提升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行业整体的成熟,基金公司将会进一步提升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能力,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3. 科技驱动未来,科技将会成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基金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回顾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回顾证券投资基金最早在19世纪的英国开始,20世纪初的时候传入美国,二战后开始在众多国家及地区普及,发展十分迅速。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日渐增长、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我国的投资基金逐步地发展起来。
我国的投资基金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而言,起步相对较晚。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投资基金业面对全球金融制度迅速发展,创新高度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也同样在发展潮流中持续发展和进步。
1991年来至今,在历经20年的发展史中,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成功实现了从缺乏规范的“老基金”至封闭式基金再至开放式基金的金融产品的发展;从资本市场至货币市场的市场转换模式;从内资基金管理公司至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公司的转变;从单纯的境内投资直至如今境外理财的现状。
这些其他发达国家需要花费几十年至上百年度过的历程,我国的投资基金都在短短20年内完成,不得不说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我国投资基金发展很是迅猛。
现在,我国的投资基金已经具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我国基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1.早期的探索阶段1987年,人民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最先开始发展我国的基金投资业务,并和国外的一些投资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了面对国外投资人的中国国家基金,这是我国的投资基金业务首次出现在全球市场上,成为了标志性的里程碑。
从1991 年开始,我国的投资基金才算实现了实质性的发展。
截止至1993年,我国共发行了73只基金,总额规模高达50亿元。
由于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管机关,所以各地分行也就自发地对当地投资基金业务进行了相关的审批和管理。
在缺乏明确的审批秩序,对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尚缺指导性管理的氛围下,我国的投资基金业存在着发展和管理大幅度脱节的情况。
直到1997年11月14日,这一天我国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宣告了我国基金的全国性法规的开始,让我国基金翻开到新的篇章,是我国投资基金史的另一个里程碑。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历程公募基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公募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工具逐渐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在1992年,中国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的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这是公司型封闭式基金,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于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挂牌上市。
然而,从1993年下半年起,中国基金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随后的几年里,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公募基金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阶段。
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国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1998年3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新成立的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发起设立了规模均为20亿元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由此拉开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相继成立,并发行了不同类型的公募基金产品。
在2000年10月,《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出台后,中国公募基金逐渐从封闭式基金为主转变为开放式基金为主。
这一转变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购买和赎回基金,进一步推动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
在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基金经理的绩效不尽如人意、基金的费用过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监管当局逐步完善了公募基金的监管制度,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
同时,公募基金行业也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发展,推出了更多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满足了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目前,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万亿元,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也在不断增加和创新。
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投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熊市再现
2005年,熊途末路
998.23 点也成为历史性的大底。虽然大盘收跌,但多数公 冠军基金来自广发基金的广发稳健增长夺得,年度收益率为 16.93%。时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何震。
募基金都取得了一定的正收益,收益率超过 10% 的近 20 只。
3
2006年,牛市来了
上证综指全年涨幅高达130.43%,达 到2675点,公募基金也迎来的业绩和规
2003年,五朵金花
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是博时基金旗下博时价值增长,年
度收益率达34.35%,时任博时价值的基金经理为肖华 和高阳。
经过 03 年的结构性上涨, 2004 年股市重回跌势,
当年上证综指下跌15.4% 。基金总体出现分化之 势,有6只主动基金跌幅超过10%,也有3只基金收 益率超过了10%,大幅战胜市场。夺冠的基金来自 泰达宏利成长,取得 17.09% 的收益率。时任泰达 宏利成长基金经理是刘青山。 2005 年是四年多熊市的最后一年, 6 月 21 日创出 998.23 点 的调整新低之后,迎来一波震荡反弹。全年跌幅 8.33%。
2013年,成长崛起 2011年,全线亏损
股市从年初跌到年尾,上证综 指累计下跌21.68%,而且所 有行业均出现下跌。熊市之下, 偏股基金再次到比拼谁跌的少 的时候。由基金经理夏春管理 的博时价值增长基金全年单位 净值仅下跌7.94%,成为最抗 跌偏股基金。 2013年的股市走出结构性分化 行情,以TMT为代表的成长股 大幅走牛,TMT集中的创业板 暴涨82.73%。但传统行业不涨 反跌,使得上证全年下跌 6.75%。其中中邮创业基金的 任泽松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 业基金以80.38%的收益率夺得 冠军。
2000年,牛市延续
大盘在创出2245点的新高之后开始下行,也开启了 历时四年多的熊市。当年上综综指大跌20.62%, 多只基金出现年度亏损。 由王亚伟管理的基金兴华单位净值下跌3.84%,成为 最抗跌的基金,王亚伟也因此展露头角。
2001年,长熊开启
A股熊市延续,全年上证综指大跌 17.52%,
年共有12只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
100% ,冠军争夺战异常激烈。最终 华夏大盘精选以 116.19%的收益率夺 冠 。 时 任 经 理 王 亚 伟 从 2006 年 到
2009 年,获得一次半程冠军,两次
牛市年度冠军,一次熊市抗跌之王, 王亚伟奠定公募基金经理一哥地位。
2010年,慢熊再启
以上证综指为代表的大盘股开 始走熊。虽然上证综指下跌 14.31% ,一些大消费和产业 升级板块表现抢眼,一些基金 抓住机会净值逆袭大涨。其中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全年取得 37.77%的收益率,夺得年度冠 军。时任基金经理是庄涛、梁 永强、孙建波(华商三剑客)。
1999年,小试牛刀
基金排名战在 1998 年成立的 5 只基金中展开。由林 彤彤和王国卫担任双基金经理的基金安信获得冠军, 年度收益 52.29% 。
A 股大幅走牛,上证综指年度涨幅高达 51.73% ! 来自南方基金的基金天元年度收益率达到 60.55% 夺得冠军。时任基金经理分别是王宏远和李旭利。
2014年,蓝筹牛市
三季度后A股猛刮蓝筹风,全年上 证综指涨幅达到 52.87% 蓝筹风 格基金自然成为 2014 年的大赢家。 全年共有超过 40 只基金收益率在 50% 以上,其中工银瑞信金融地 产收益率达 102.49% ,工银瑞信 金融地产是双基金经理,由王君 正和鄢耀共同管理,他们携手夺 得了冠军。
4
2012年,一哥奔私
全年大盘小幅上涨3.17%,总 体是个平衡市。一些偏股基金 抓住市场中出现的结构性机会, 取得了净值的显著上涨,来自 景顺长城基金的景顺核心竞争 力基金全年取得31.7%的收益 率,夺得年度冠军。这也是景 顺长城基金继2006年之后再度 夺得冠军。两位基金经理余广 和陈嘉平因此扬名。 同年,创造了六年十倍神话的 王亚伟离职创办千合资本。
2008年,超级熊市
上证综指暴跌65.39%。在历史罕见 的大熊市之下,以偏股基金为主的公募 基金遭到重创,多数基金亏损巨大,腰
模的大爆发。最终夺冠的是景顺长城基金
旗下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年度收益率 达182.27%,管理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的 基金经理李学文也一战成名。
斩者不胜枚举。在市场高位时及时建仓
公募基金亏损加大。 最终基金兴华以 2.63% 亏损幅度蝉联抗跌冠 军,而带领该基金夺冠的则是年初接替王亚 伟的基金经理江晖。
2
2002年,亏损加大
在“基金黑幕”事件之后,公募基金励精图治,2003年, 以石化、钢铁、汽车、电力和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的投 资价值被公募基金率先发掘,走出了大幅上涨的行情。
2016年,熔断之殇
2016年开始,股市实施熔断机 制,市场流动性丧失。整个 1 月份,上证综指罕见暴跌 22.65% 。能否躲过熔断成 为决定2016年业绩的决定因素, 最终,年初空仓,后来逢低加 蓝筹分享反弹的兴业聚利以 29.85%收益率问鼎年度冠军。 时任基金经理腊博。
5
2015年,暴涨暴跌
2014年的蓝筹股大涨,到了2015年演变成 全面的牛市,股市进入全面泡沫阶段,各种 形式的杠杆资金成为推动股市上涨的推手, 随后过高的估值和强力去杠杆之下,股市泡 沫快速破灭。6月15日开盘,股市暴跌,张 开一轮史无前例的大幅杀跌,随着国家出售 救市,大盘在9月中下旬开始企稳反弹,反 弹之势持续到年底,最终上证综指全年仅涨 9.41%。
2017年,价值归来
2017年以来,业绩和价值成为 市场的主流,拥有较好业绩和 合理估值的龙头白马股受到各 类投资者的追捧,股价不断创 出新高,其中以食品饮料和家 电两大板块涨幅最大,均超过 40%。截止目前,有数10只基 金年内收益率超过 50% ,更有 基金收益率超过 60% ,成为年 度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PART 01
公募基金行业概览
产品运行
市场化发展 规范化发展 萌芽期
2012年 1997年 1991年 至今
添加 标题
公募20年历日,首批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和基金金泰宣 告成立,随后基金金华、基金安信和基金金裕阳也在当 年成立。
A 股总体走牛,上证综指当年涨幅近 20% 。
的华夏基金总体抗跌 ,华夏回报跌幅 只有24.52%,成为最抗跌基金。时任 华夏回报基金经理是胡建平和颜正华。
2007
2009
2006
2007年,牛市之巅
上证综指取得接近翻倍增长,全年涨幅
2008
2009年,超跌反弹
上证综指全年涨幅达到79.98% ,全
96.66%,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
选基金以226.24%的收益率夺得年度冠 军,也是截止目前唯一一只年度收益率 超2倍的主动偏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