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公开课PPT课件

一种肥而美味的鱼,有毒性。在近海生活,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当遇到外来危险时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吟诵古诗,想象景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诗里写到了哪些景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竹
河豚
芦芽
蒌蒿
鸭
江
桃花
你见过这些景物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蒌 蒿
lóu
hāo
你能根据字形猜一猜什么是“蒌蒿”吗?
芦芽
:芦苇的嫩芽。
绝 句 [唐] 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 句 [唐] 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如果你是杜甫,看到这样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心情怎样呢?
绝 句 [唐] 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 句 [唐] 杜 甫迟 日 江 山 丽,春 风 花 草 香。泥 融 飞 燕 子,沙 暖 睡 鸳 鸯。
fǔ
yuān
yānɡ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鸳 鸯
yuān
yānɡ
我会认
绝 句【唐】杜甫迟 日 江 山 丽,春 风 花 草 香。泥 融 飞 燕 子,沙 暖 睡 鸳 鸯。
造句:一对鸳鸯正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
鸯
yānɡ
组词:鸳鸯
造句:湖里有几只鸳鸯在游来游去。
惠
huì
组词:优惠 恩惠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 1 ng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 e o② [村居]词题。
③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 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 [翁媪]老翁、老妇。
⑤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1 我会写: 宿: 住宿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 徐徐徐缓 徐步 清风徐 来 不疾不徐 篱: 丙. 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 下W Uo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 U宿舍xi口一宿xi u星宿剥:b o剥削b a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疏(疏远)蔬(蔬菜)茅(茅屋)矛(矛盾)篱(篱笆)离(离开)蜻(蜻蜓)晴(晴朗)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时
路,得
de(写得好) děi(得亏)
添 得 黄 鹂/四 五 声。
江南梅雨季节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 山行。
高涨的游兴
诗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 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 乘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 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黄鹂四五声。 使鹂山中返途充满
了生机和意趣。
诗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多。 芦笋刚刚发出嫩芽。
思考:诗句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致? 既描写了画中的景物,给人以春回
大地、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又 展现出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
诗意: 初春时节蒌蒿生出满地,芦苇也
长出嫩芽,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 时候。
把诗句补充完整。
竹外( 桃花 )( 三两枝 ), 春江水暖( 鸭先知 )。 蒌蒿( 满地 )芦芽( 短 ), 正是河豚( 欲上时 )。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写出了春天泥沙湿润柔暖的特点。
诗意: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 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 泥筑巢。河滩上的沙子被 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 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绝句》描绘了 一幅春天到来,万物 复苏、山水秀丽的迷 人画面。
绝句
迟日 江山 景物
春风 花草 燕子 飞 动物 鸳鸯 睡
山路上苍翠的树木 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 欢叫,比来时更增添了 些许意趣。
结构梳理
三衢 道中
梅子黄时
游玩 小溪泛尽
走山路
绿阴浓浓 归途
黄鹂啼鸣
乐无穷
山中游玩 意趣无穷
《三衢道中》写了春末初夏时宁 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 情。
四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赏析《暮江吟》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
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全篇用“可怜”二字点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
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
可谓工微入画”。
《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夕阳临江,美景绚烂,半江碧绿如瑟瑟之色,半江为红日所映。
“残阳”紧扣标题“暮江”二字。
“铺”字用得贴切精当,显示出阳光是斜照而非直射。
“瑟瑟”本是宝石名,这里用来形容残阳照不到的半边江水的颜色,与阳光照到的呈红色的一面交相辉映,加之天边缓缓下沉的红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残阳铺水图。
白居易的诗擅长铺叙,而这首小诗则一反常态,跳宕腾挪,富于变化。
前面还是江面晚景,马上给人们展现的却又是夜晚景色,看似突兀,实则自然。
“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不仅比喻恰当贴切,同时也隐藏着深厚的意蕴。
因为只有傍晚到初夜这一段,才有露水,也只有初三的月亮才会如一弯弓,并且于这时分悬在遥远的天空中。
与首二句残阳碧波的描写联系起来看,时间上是由傍晚到初夜,可见诗人流连忘返,长时间陶醉于眼前美景之中。
诗人惜墨如金,仅用二十八字就描绘出残阳碧波的交辉与月牙初悬的静夜两幕胜境。
本来是平常的景致,一经诗人生动准确的描绘与组合,便显得那么迷人!凡读此诗者,也会不由得与诗人一起,陶醉于这奇妙的境界中。
《1古诗三首》诗意

1.《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湿润,燕子(在空中)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
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整首诗描绘了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绿色的竹林外,几枝粉红的桃花刚刚开放。
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他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
岸边长满了出生的蒌蒿和刚刚长出嫩芽的芦苇。
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啊。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诗句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
3.《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我乘小船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途中所见。
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
整首诗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江衢州明媚清丽的风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四时⽥园杂兴》是诗⼈退居家乡后写的⼀组⼤型的⽥家诗,《稚⼦弄冰》这⾸诗写冬天孩⼦们的⼀场嬉戏,《村晚》是⼀⾸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1课《古诗三⾸》课⽂原⽂ 四时⽥园杂兴(其三⼗⼀) [宋]范成⼤ 昼出耘⽥夜绩⿇, 村庄⼉⼥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
注释 _________ ①[耘⽥]在⽥间锄草。
②[绩⿇]把⿇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译⽂]⽩天去⽥⾥锄草,夜晚在家中搓⿇线,村中男男⼥⼥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孩⼦虽然不会耕⽥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
稚⼦弄冰 [宋]杨万⾥ 稚⼦⾦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 _________ ①[稚⼦]幼⼩的孩⼦。
②[⾦盐脱晓冰]早晨从⾦属盆⾥把冰取出来。
③[钮]⼀种⾦属打击乐器。
④[磐}⼀种⽤⽟或⽯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种天然⽟⽯,也叫⽔⽟,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清晨,满脸稚⽓的⼩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彩线穿起来当做⼀种打击乐器。
提在⼿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于那穿林⽽过的响声时,忽然听到了另⼀种声⾳——冰块落地,发出了⽔⽟破碎的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满陂, ⼭衔落⽇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背, 短笛⽆腔信⼝吹。
注释 _________ ①[陂]池岸。
②[满]⽔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信⼝]随⼝。
[译⽂]⽔草长满了池塘,池⽔漫上了塘岸,⼭像是衔着落⽇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上。
牧童回村,横坐在⽜背上,⼿拿短笛,悠闲地随⼝乱吹,谁也听不出是什么曲调。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第1课《古诗三⾸》知识点 我会写: 昼:昼夜⽩昼极昼昼夜不息 耘:耘⽥耕耘春耕夏耘 桑:桑树蚕桑桑叶沧桑沧海桑⽥ 晓:拂晓破晓报晓知晓揭晓 多⾳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浑⾝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 晓(报晓)浇(浇⽔) 问题归纳: 1、三⾸诗中的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诗中的孩⼦勤劳、天真;第⼆⾸诗中的孩⼦天真可爱,⾃得其乐;第三⾸诗中的⼉童悠闲⾃在、⽆忧⽆虑。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__________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__________①[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__________①[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è。
②[村居]词题。
③[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翁媪]老翁、老妇。
⑤[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知识点1】我会写:宿:住宿寄宿宿舍宿敌风餐露宿徐:徐徐徐缓徐步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篱: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剥:bō剥削 bā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我会认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我会写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诗意《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九、课文主旨《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基础检测
1.我能认真读句子,并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生字。
2.仔细辨一辨,选一选。
3.我会查字典。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古诗《绝句》
1.解诗题。
2.理诗意:①读古诗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诗意,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②小组合作交流③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课题
1.古诗三首
课时
2
时间
教学目标
1.用品读感悟法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生字的意思,通过品读感悟法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4.学习一组古诗,感受作者对美好春景、夏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
难点
1.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生字的意思,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3.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
一、基础检测
1.学生根据拼音在练习本上正确书写生字。
(1)春天来了,冰雪róng huà(),xiǎo xī()潺潺,yuān yang()在水面上快活地嬉戏,yàn zi()从南方飞回来了。
(2)他们对我们的ēn huì()(),我永远也报答不了。
2.同音字辨析,辨字义。
(1)慧惠
【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课外主动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季节的古诗呢?
2、初读感知
1.诗人简介(课件出示)
2.出示三首古诗。
3.教师总结。
4.师范读古诗。
5.《古诗三首》中,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3、指导书写
1.出示“融、惠”等生字,学生观察生字。
聪()恩()
(2)牙芽
()齿豆()
(3)燕雁
()子大()
3.我会查字典。
(1)“泛”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泛字的第六画是_______。组词是_______。
(2)“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读音。根据语境给“惠”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②温和柔顺;③让利比一般优厚。
(二)积累运用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给句子填上合适的诗句。
3.实践运用
问:春天还有什么事物呢?仿照句子自己写两句。
4.读书链接
思考问题:
(1)说说诗中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可爱的圣灵?
(2)读古诗,想象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安全提示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绝句:美好喜悦
惠崇春江晚景:愉悦心情
②《绝句》展现了明媚的大好春光。
③《绝句》带给人春风拂面的感受。
④《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赞美之情。
4.①《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描写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通过诗人的见闻,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诗人苏轼用“
,。”写出来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呈现了一幅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3.实践运用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读书链接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2.学习一组古诗,感受作者对美好春景、夏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堂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抓关键词让学生初步想象画面,感知大意。】
【通过检测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情况。】
【学会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学会方法的迁移运用。】
【通过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不仅可以会读、会背古诗,还可以熟练用运古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鸟鸣涧
唐•王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三、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预设:《山行》、《小池》、《咏柳》......
2、初读感知
1.了解诗人
2.开火车读、自由读、指名读。
3自由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学生互评)
4.认真倾听,把握节奏。
5.预设:
①初春、晚春、初夏
②“迟日”“春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芦芽短;
④诗人看到梅子黄了、天晴、绿荫不减等,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以及注意事项。
2.“融”字左边下框稍宽,“丫”字中间有一横,“虫”字的“口”要稍扁,中间一竖要长;“惠”字注意中间的“日”要扁,下横稍往上提,末端有一点不能丢掉。
三衢道中:愉悦心情
教学反思
3.悟诗情: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借助学习古诗《绝句》的方法自学另外两首古诗。
(2)积累运用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2.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诗句。
(1)春天来了,溪边的泥土湿润了,小燕子飞来飞去,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看到这样的景象作者不禁感叹道“,。”
a.王大妈有一个既漂亮又贤惠的儿媳妇。()
b.这件衣服很喜欢,就是价钱有点贵,而且商场不给优惠。()
c.我落魄的时候,受过他不少恩惠。()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古诗《绝句》
1.预设:
①《绝句》属五言绝句。
②这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2.自由读古诗,边读边在旁边作批注,然后小组交流并汇报。
3.预设:
①《绝句》写到了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