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的案例大全
细节决定成败6个经典案例

细节决定成败经典案例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出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成语故事】故事一:战国时期,魏国相国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绩,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补,经常巡视,一发现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立即派人填补,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
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
故事二: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黄河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然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正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了不以为然说:偌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拉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里的水猛涨起来,开始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渗透出来,继而喷射,终于堤决人淹。
2、法航协和飞机空难事故2000年7月24日,法航一架协和飞机在巴黎郊外的戴高乐机场起飞后不久起火坠毁,造成113人丧生。
随后,法航和英航旗下所有的协和飞机都被停飞、接受检查。
最后报载,引发这起灾难的“元凶”是另一架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所属DC10飞机上掉落在跑道上的金属薄片,该金属薄片割破了协和飞机上的轮子,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
而进一步的调查表明:掉落在飞机跑道上的金属薄片并不是该DC10飞机的原配件,而是飞机的发动机在检修时所换上的替代零件。
3、马蹄钉的故事——英国国王理查三世丢了一颗铁钉,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爱的战马。
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
铁匠先钉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现还缺了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牢固。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5则: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一马蹄钉的故事——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是个著名的英国民谣,其中提到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地发生过。
那是在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我最喜爱的战马。
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
铁匠先钉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现还缺了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牢固。
马夫将这个状况报告给国王,眼看战斗即将开始,国王根本就来不得及在意这第四个马蹄铁,就匆匆赶回战场了。
战场上,国王骑着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左突右奔,英勇杀敌。
突然间,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那匹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
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在一瞬间土崩瓦解、一败涂地。
敌军趁机反击,并在战斗中俘虏了国王。
国王此时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在被俘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场战役就是波斯沃斯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
修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念松懈,因果循环。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二一个球的区别在职业棒球队中,一个击球手的平均命中率是0.25,也就是每4个击球机会中,他能打中1次,凭这样的成绩,他能够进入一支不错的球队做个二线队员。
而任何一个平均命中率超过0.3的队员,则是响当当的大明星了。
每个赛季结束的时候,只有十一二个的平均成绩能到达0.3。
除了享受到棒球界的最高礼遇外,他们还会得到几百万美元的工资,大公司会用重金聘请他们做广告。
但是,请思考一个问题,伟大的击球手同二线球手之间的差别其实只有1/20。
每20个击球机会,二线队员击中5次,而明星队员击中6次----仅仅是一球之差!人生也是一场棒球赛,从“不错”到“极品”往往只需要一小步。
细节决定成败的名人故事七则

细节决定成败的名人故事七则细节决定成败的名人故事七则导读:戴维·帕卡德说:“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积累而成的。
如果能把握住这些细节,人们就能获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细节的积累,而只想一举成功,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名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名人本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加的仔细,更加的注意细节。
下面给大家带来几则有关细节决定成败的名人小故事。
故事一则:据《玉泉子》一书记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
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
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
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钱物。
吕元膺之所以要辞退这位棋友,是由于他从这位棋友挪动一个棋子、搞了一个奷诈的小动作中发现了他的不诚信。
诚信者,真诚守信之谓也。
诚信,是人生的无形资产,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无信不立”,不诚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难处世。
与没有诚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险可怕的。
挪动一个棋子,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认真。
但小事不小,小中可以见大。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可贵的善良;而不诚信,却是一种恶德,世间的无数不幸和灾祸的根源,无不是由恶德所滋生、引发的。
小与大,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故事二则: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
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
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
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
”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精选14篇)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精选14篇)细节是用来支撑论点,而非用来让人钻牛角尖的。
自己要善于从实际情况和数据中总结出可行的要点,并表现出你有这种总结能力,这才是重要的。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例子篇1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爱立信与诺基亚、摩托罗拉并世称雄于世界移动通讯业。
但自1998年开始的3年里,当世界蜂窝电话业务高速增长时,爱立信的蜂窝电话市场份额却从18%迅速降至5%,即使在中国这个它从未想放弃的市场,其份额也从1/3左右迅速地滑到了2%!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销售额一日千里地从手机销售头把交椅跌落,不但退出了销售三甲,而且还排在了新军三星、菲利浦之后。
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上,国际上很多濒危的企业一到这个市场就能起死回生、生龙活虎,但爱立信却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
20XX年,在中国手机市场上,大家去买手机时,都在说爱立信如何如何不好。
当时,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这本来就是一种错误,但对这种错误的漠视,使它犯了更大的错误。
“我的爱立信手机的送话器坏了,送到爱立信的维修部门,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他们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700块钱换主板。
而我在个体维修部那里,只花25元就解决了问题。
”这位消费者确切地说出了爱立信存在的问题。
那时,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T28”的问题,似乎只有爱立信没有注意到。
爱立信一再地辩解自己的手机没有问题,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捣鬼。
然而,市场不会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给爱立信以“伸冤”的机会,无情地疏远了它。
其实,信奉“亡羊补牢”观念的中国消费者已经给了爱立信一次机会,只不过,爱立信没能好好把握那次机会。
19XX年,《广州青年报》从8月21日起连续三次报道了爱立信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引发了消费者以及知名人士对爱立信的大规模批评,而且,爱立信的768、788C以及当时大做广告的SH888,居然没有取得入网证就开始在中国大量销售。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事例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事例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细节决定成败事例,欢迎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事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东清远溃堤13条,塌坝9座,查实其中有9条堤围和5座大坝是土白蚁为害的结果;1986年7月广东梅州市发生建国以来特大水灾,梅江决堤62条,其中土白蚁造成的缺口55个;1981年9月广东阳江市境内的漠阳堤段出现18个缺口,其中查实有6个是土白蚁为害所致。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事例2: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在里面铺设同一色彩地砖。
这样的装饰,给予乘客心理上暗示,从而使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站在地砖所在的范围内,和地铁保持了大约50厘米的距离,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使得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提醒乘客。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事例3:一家大公司招收职员,待遇优厚,可惜只有一个名额。
报名的人很多,但经过笔试以后剩下的也就十几个人了。
十几个人惴惴不安地坐在面试办公室外的椅子上。
很快,前三个人都无奈地走出了办公室。
第四个人是个胖子,他进去了很久,然后面带幸福的表情走了出来。
胖子挥挥手中的说:“太棒了!”一双双火辣辣的眼睛看着胖子,在叹息声中,人们一个个离去。
胖子意犹未尽地看着众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人几乎走完了,只有一个人迟疑地站在那,犹豫不决。
“你干吗还不走?”胖子挑衅似地看着他。
那人一肚子恼火:“这么大的公司,不可能不把所有的人都看一遍就录取你的,谁能证明你就是最优秀的呢?胖子咧开了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将手中的合同递了过去:“你先看看合同。
”那人接过合同一看,竟然是空白的。
“我就是人事部主任。
”胖子得意极了,“我们需要的就是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其实我们的名额不止一个,通过笔试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只要不走的我们都要,可惜只剩下你一个了。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事例4:美国是全球因特网革命的领导者,但宽带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并不高。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12则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12则篇一洗马桶的少女一个少女到东京帝国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上司对她工作质量的要求特别高: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洁如新!怎么办?是接受这个工作?还是另谋职业?一位先辈看到她的犹豫态度,不声不响地为她做了示范,当他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时,他竟然从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辈对工作的态度,使她明白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责任心,从此她漂亮地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并踏上了成功之路。
此后,野田圣子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曾多次喝过自己擦洗过后的马桶里装的水。
1987年,野田圣子当选为歧阜县议会议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县议员。
1998年7月担任第一次小渊惠三内阁的邮政大臣,是日本最年轻的阁员。
篇二宗庆后——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虽然我们经常喝矿泉水,但你不会在意,刚刚拧开的那瓶矿泉水,瓶盖上会有几个齿。
如果我拿这个问题考你,你一定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问题太无厘头了。
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人物访谈,嘉宾是宗庆后。
知道宗庆后的人不多,但几乎没有人没有喝过他的产品——娃哈哈。
这个42岁才开始创业的杭州人,曾经做过15年的农场农民,栽过秧,晒过盐,采过茶,烧过砖,蹬着三轮车卖过冰棒……在短短20年时间里,他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将一个连他在内只有三名员工的校办企业,打造成了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
关于他的创业、关于娃哈哈团队、关于民族品牌铸造……在问了若干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后,主持人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矿泉水,考了宗庆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瓶娃哈哈矿泉水的瓶口,有几圈螺纹?”四圈。
宗庆后想都没想,回答道。
主持人数了数,果然是四圈。
第二个问题,“矿泉水的瓶身,有几道螺纹?”八道。
宗庆后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
主持人数了数,只有六道啊。
宗庆后笑着告诉她,上面还有两道。
两个问题都没有难倒宗庆后,主持人不甘心。
细节决定成败的小故事

细节决定成败的小故事【篇一: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细节决定成败的事例1、有一家牙膏厂,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受到顾客的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在10%~20%。
可到了第11年,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
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公司的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
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了这位经理。
那张纸条上写着: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l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装。
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2、曾经有一家制药厂和德国一家公司谈合作事宜,如果洽谈顺利,将会成功引进外资,进行新一轮的项目研究开发。
在洽谈过程中,德国公司提出要到这家企业去考察一下,哪知道在工厂考察时,厂长随意地吐了一口痰,还用脚使劲地蹭了一蹭,然后继续为外商讲解。
就看到了这一个小的细节,德国公司立刻宣布取消投资项目。
3、汰渍洗衣粉一向销售很好,可一段时间,销售下滑很严重,是什么原因,销售部门一直想不明白。
后来他们派出很多人进行调查。
结果一位销售员在超市向一位大妈调查时大妈说:汰渍效果不错,只是用量比较多,洗衣服代价比较高。
这让销售部门很疑惑,他们的说明中从来没有要求洗衣服多放洗衣粉啊!问题在哪里?经过了很认真的调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广告中。
别的洗衣粉的广告一般都是三秒钟,而汰渍的广告是4.5秒。
就这多出的1.5秒广告时间,就让大家产生错误认识,以为汰渍洗衣粉需要多放一些。
明白问题之后,汰渍洗衣粉一方面减少广告时间为3秒,另一方面在洗衣粉的说明中强调了用量少,而且效果好。
终于使销售量有了很大的回升。
4、早在我国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就特别能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1966年7月,《中国画报》有王铁人头戴瓜皮帽的照片,日本人就推断出此地为零下30度的东北地区;又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966年10月,《人民中国》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日本人便推出大庆在安达车站附近;王进喜原在玉门油田,1959年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推断出大庆开发时间为1959年9月。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5则-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

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5则: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这是个闻名的英国民谣,其中提到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地发生过。
那是在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斗,这场战斗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在战斗开头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我最宠爱的战马。
马夫马上找到铁匠,叮嘱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
铁匠先钉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觉还缺了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坚固。
马夫将这个状况报告给国王,眼看战斗即将开头,国王根本就来不得及在意这第四个马蹄铁,就匆忙赶回战场了。
战场上,国王骑着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左突右奔,勇敢杀敌。
突然间,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那匹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
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在一瞬间土崩瓦解、一败涂地。
敌军趁机反击,并在战斗中俘虏了国王。
国王此时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在被俘那一刻苦痛地喊道:“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场战役就是波斯沃斯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
修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念松懈,因果循环。
细节打算成败的例子二一个球的区分在职业棒球队中,一个击球手的平均命中率是0.25,也就是每4个击球机会中,他能打中1次,凭这样的成果,他能够进入一支不错的球队做个二线队员。
而任何一个平均命中率超过0.3的队员,则是响当当的大明星了。
每个赛季结束的时候,只有十一二个的平均成果能到达0.3。
除了享受到棒球界的最高礼遇外,他们还会得到几百万美元的工资,大公司会用重金聘请他们做广告。
但是,请思索一个问题,宏大的击球手同二线球手之间的差别其实只有1/20。
每20个击球机会,二线队员击中 5次,而明星队员击中6次----仅仅是一球之差!人生也是一场棒球赛,从“不错”到“极品”往往只需要一小步。
细节打算成败的例子三洗马桶的少女一个少女到东京帝国酒店做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决定成败的案例大全导读: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学做一把钥匙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其实,每个人的心,就象上了锁的门,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
惟有关心,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学着做一把钥匙,去了解别人,去关心别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遇到熟悉的眼睛和绚丽的风景。
扔掉另一只鞋有一个人搭乘火车,他检票登车后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
火车刚缓缓启动,他不小心把刚买的鞋子弄丢了一只在车窗外。
有人大声对他说:“快跳下去捡鞋子。
”可是,他非但没有去捡,反而把手中的另一只鞋子扔了出去。
人们对他的行动议论纷纷,都说他笨。
对于人们的议论,他不以为然,只是以一种淡然平静的口吻说:“在你们看来,或许我真的是笨。
但是,我跳下去捡那鞋子,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安然无恙,捡回了那只鞋子,可是却因此误了我的行程;一种有可能在跳下去的时候,我摔断了腿,或者倒在车轮下,成为轮下之鬼。
至于我为什么把手中的另一只鞋子也扔了出去,这道理很简单。
我总不能两只脚只穿一只鞋走路吧。
把它扔下去,别人捡到的就是一双鞋子。
”学会“扔鞋”,为自己,也为他人!无价之宝有一年德国闹饥荒,有个富人把20个穷孩子请到自己家,对他们说:“这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每人一块,拿吧。
以拍每天这个时候都到这里来拿,一直到灾难结束为止。
”孩子们你争我夺,大家都挑最大的面包,可是抢到手后,也没说谢谢就走了。
惟有一个衣着整洁的女孩不好意思地站在一边,等别人散去后才拿了剩下的一只小面包,谢了谢主人回家了。
第二天,孩子们故伎重演,还象第一天那样。
可怜的女孩这次拿到的面包还没有别人的一半大。
但是,等她回到家里,母亲切开面包的时候,里面却掉出许多白花花的银币。
她的母亲心里很纳闷,说:“马上把钱送回去,因为这钱肯定是错放到面包里去了。
”这小女孩将钱送了回去。
但是富人说:“不,没有错。
我是故意把钱放在最小的面包里去,目的是想赏给你,我的孩子。
记住,宁可拿最小而不去抢最大面包的人,将来一定会得到比放在面包里的银币更好的赐福。
”最后一关年前的一天,我去一家公司应聘,招聘一名营销经理,年薪8万。
我一路闯关,从99位应聘者中杀出,终获总裁召见。
那一天,我飘飘然地走进总裁办公室。
总裁不在,只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洋溢着一脸职业性的微笑,对我说:“先生,您好,总裁不在,总裁让您给他打个电话。
”我掏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
但就在这时,我看见办公桌上有两部电话,就问那小姐:“我可以用用吗?”“可以。
”女秘书依然微笑着。
我拿起电话,终于跟总裁联系上了。
总裁在那端兴奋地说:“小王啊,我看了你的简历,打听了你的答辩情况,的确很优秀,欢迎你加盟本公司。
”我高兴得心花怒放,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将这个好消息与我的女友分享。
半个月前,女友出差去了国外。
我刚拨了手机,却又迟疑了:这可是国际长途啊!这时,我又看了看那两部电话,忽然想到:我都快是公司的人了,他们是大公司,不会在乎一点儿电话费吧?于是我便拿起电话:“喂,M妮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总裁已经……”恰在这时,另一部电话响起。
“先生,您的电话。
”女秘书送了我一个诡秘的笑。
“对不起,小王,刚才我的话宣布作废。
通过DVP监控,你没能闯过最后一关,实在抱歉……”总裁在电话里温和地对我说。
“为什么?”我呆呆地问。
女秘书惋惜地摇摇头,叹道:“唉,许多人和您一样,都忽略了一个微小的细节。
在没有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之前,明明身上有手机,干嘛不用手机呢?”1.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有一次,与从德国回来的一位“海龟”朋友聊天时,我自然问起了他留德的感受,并问他对德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他说:就是德人的严谨,德国人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
他说了令我吃惊的一件事:现在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的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筑的。
这让我想起了许多工程问题。
京深高速公路刚修了几年,看看有多少路段在修修补补,是我们的设备不够先进吗?不是。
据我所知,我们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用的都是一流的进口设备,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
坐过上海地铁的人,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
有一位名人说过:“硬件工程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
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
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
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
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
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
在北京、广州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
德国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M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
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危险!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不同的站台宽度给人的舒适度不同每次我到上海的时候,都体会到两条地铁舒适度的巨大差异。
一号线的站台设计宽阔,上下车都很方便,而当你转入二号线后,就感到窄窄的让人难受,尤其遇到上下班高峰期。
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二号线站台显得非常拥挤。
○为什么省掉站台门?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一号线时,一是为了让乘客免于掉下站台,二是为了节省站台的热量,每处都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车来打开,车走关上。
而中方的施工单位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居然没安站台门,当然,更不可能理解德国设计师的用心了。
说中国的设计者没有德国人聪明?我想未必。
关键在于长期养成的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
比起意大利、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随意,德国人显得严肃、认真,甚至刻板,可就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精神,使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号强国。
中国人决不乏聪明才智,缺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
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工程留下了多少遗憾。
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城市规划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现在好像仍然没有)?我们城市中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1.白蚁的危害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这句成语只不过是一句防微杜渐的警世箴言而已,现实生活当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事例,但是现在知道“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东清远溃堤13条,塌坝9座,查实其中有9条堤围和5座大坝是土白蚁为害的结果;1986年7月广东梅州市发生建国以来特大水灾,梅江决堤62条,其中土白蚁造成的缺口55个;1981年9月广东阳江市境内的漠阳堤段出现18个缺口,其中查实有6个是土白蚁为害所致。
2003年夏天长江遭遇了特大的洪灾,荆江大堤公安县南平镇堤段出现管涌,大堤危在旦夕。
几位老水利专家明察秋毫,及时判定管涌是白蚁为害所致,并带领群众采取有效措施,经过5小时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
人们不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小小白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呢?看过有关方面的资料才明白,原来,造成溃堤的“蚁穴”之蚁,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蚂蚁,而是白蚁。
白蚁与蚂蚁在昆虫分类上相差甚远:前者归属等翅目,后者属于膜翅目;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蚂蚁有翅型成虫的前翅明显大于后翅,而白蚁则前后翅等长,故分类上归属等翅目。
土白蚁是群栖性昆虫,巨大的巢穴修筑在地面之下,成年蚁巢起码有几百万个土白蚁个体,巢群内又有严密的“社会分工”:蚁王、蚁后为一群之首,专司繁殖后代;兵蚁的任务是监督工蚁劳动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工蚁数量最多,是这个群体的劳工,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
蚁王、蚁后居住的地方称为主巢,腔积有1立方M到几立方M。
主巢通过蚁道与副巢(又称菌圃)相连,主蚁道内径6厘M至12厘M;有的白蚁道四通八达,甚至贯通堤坝的内外坡。
土白蚁为害隐蔽,行踪谲秘,即使河堤土坝受害已经十分严重,但从外表看依然完好无损。
有的蚁穴之大,竟能容纳4个彪形大汉,着实是一个“陷阱”,别说人陷入其中屡见不鲜,就连一头牛陷进去也不能自拔,甚至还发生过吉普车全部陷入其中的事情。
由于土白蚁不断在河堤土坝上分群、蚕食、筑巢,导致河堤土坝内蚁巢“星罗棋布”,已经掏空了大堤。
汛期到来,水位高涨,水流渗入蚁道、蚁穴,造成管涌、渗漏,毁坏堤坝。
由此看来,白蚁确实可以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3.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
细节能够表现整体的完美,同样也会影响和破坏整体的完美。
我看到《武汉晨报》有这样一份报道,江汉大学应届毕业生陈某因为一份简历而使他在应聘时栽了跟头。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陈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桌上的简历浸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