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课程复习参考题型418
农业考试试题

农业考试试题农业考试是农业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考核方式,旨在评估考生对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考试试题,供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种肥料对作物生长最为重要?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铁肥2. 农作物生长需要满足的最基本环境因素是: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CO2浓度3. 农业常用的种植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直播B. 横播C. 秧插D. 种球插秧4. 下列哪种虫害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A. 稻飞虱B. 稻瘟病C. 稻纵卷叶螟D. 稻蚜虫5. 农药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A. 剂量B. 使用时间C. 使用方法D. 适用作物第二部分:填空题1. 农业生产中,农作物肥料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
2. 除氮、磷、钾外,农作物还需要吸收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
3. 农田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和________。
4. 种子的贮藏应保持适当的________和湿度。
5. 农作物的主要病害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有机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2. 请列举并解释农业生产中的三大生态环境问题。
3. 请解释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两种土壤改良方法,并分别阐述其优点。
4. 请谈谈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并提出你认为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5. 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有哪些积极影响?请举例说明。
注意:以上试题仅为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有所差异。
参加农业考试的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祝愿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以上是农业考试试题,供参考。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优质软米水稻新品种德盈418_的选育及栽培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7月刊54栽 培 与 种 植次选择出8个优良单株,分别脱粒、装袋、编号、保存。
2014年当选的8个优良单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单株种植,根据育种目标性状要求和性状,选择出4个优良株行(株系),其编号为:DY14-02、DY14-03、DY14-04、DY14-08。
2015年把当选的4个优良株系分别种成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3.33 m 2,进行品系鉴定试验。
其中,DY15-04品系较对照增产幅度较大,性状整齐一致。
经过米质鉴定,蒸煮食味品质较好,米饭柔润爽口、冷不回生、适口性好。
2016~2017年,把经品系鉴定当选的DY15-04品系在德宏州5个县市进行多点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测试,并命名为德盈418。
2018年和2019年参加德宏州常规优质稻软米新品种试验,2020年8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品种特征特性1、主要农艺性状该品种在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种植,株高149.1 cm,株型适中,全生育期145.0天,比对照长3.9天,落粒性易。
亩有效穗16.8万穗,成穗率71.2%,穗长26.2 cm,穗总粒数156.0粒,穗实粒数131.8粒,结实率83.7%,千粒质量25.6 g。
详见表1。
2、产量表现参加2018年德宏州常规优质稻软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亩平均产量546.4 kg、比对照滇屯502增产19.0%,增产点次率100%。
参加2019年德宏州常规优质稻软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亩平均产量527.3 kg,比对照滇屯502增产16.0%,增产点次率100%。
两年亩平均产量536.9 kg,比对照滇屯502增产17.5%,增产点次率100%。
参加2019年德宏州常规优质稻软米新品种生产试验,亩平均产量517.5 kg,比对照滇屯502增产16.4%,增产点率100%。
详见表2。
3、抗病性参加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2018年鉴定,鉴定结果为:穗瘟损失率级数6,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28,感稻瘟病,高抗白叶枯病(1.0级),抗纹枯病(3.0级),中抗稻曲病(5.0级)。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一、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库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A. 集约化经营B. 精细化管理C. 小农经济D. 规模化生产2.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哪种制度?()A. 国有制B. 集体所有制C. 私有制D. 混合所有制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粮食作物?()A. 棉花B. 油菜C. 小麦D. 蔬菜4. 以下哪种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业产量具有重要作用?()A. 品种改良B. 化肥施用C. 农药使用D. 灌溉技术5.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科技创新B. 农业产业化经营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信息化二、判断题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A. 正确B. 错误7.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A. 正确B. 错误8. 我国农业发展应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A. 正确B. 错误9.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A. 正确B. 错误10. 农村电商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A. 正确B. 错误三、填空题11. 我国农业发展的“八字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部分。
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5.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6. 简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A5. A二、判断题6. A7. A8. A9. A10. A三、填空题11.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12. 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升级、政策支持13. 权属清晰、流转顺畅、管理规范14. 市场导向、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四、简答题15. 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农业行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农业行业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进行作业的过程。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机械化的好处?A. 提高劳动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农业污染D. 提高作物产量答案:C2.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棉花答案:D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D二、多选题1. 农业现代化包括哪些方面?A. 农业生产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农业生态化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A. 合理轮作B. 施用化肥C. 秸秆还田D. 过度耕作答案:A、B、C三、判断题1. 农业灌溉用水可以无限制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答案:错误2. 有机农业是指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正确3. 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我国农业的三大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小麦、玉米、水稻2. 农业的“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________。
答案:地理标志农产品五、简答题1. 简述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有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这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在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了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为了更好地复习这门课程,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农学概论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选择题1. 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时期?A. 古代文明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农业革命时期D. 现代农业时期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以下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A. 水分B. 光照C. 温度D. 土壤E. 以上都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小麦B. 大豆C. 马铃薯D. 茄子4. 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A. 合理施肥B. 种植转基因作物C. 喷洒农药D. 过度灌溉5. 以下哪种动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家畜?A. 马B. 猫C. 狗D. 鸟二、判断题1. 农业生产只是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与环境保护无关。
( )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土壤的影响,但不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3. 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农业革命前和农业革命后两个阶段。
( )4. 农业生产中,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 )5. 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什么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列举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4.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5.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农田灌溉系统,确保农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2. 选择一个农作物,分析它的生长环境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3. 请选择一个农业问题,如土壤退化或农药残留,提出解决方案并阐述其可行性。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农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高考农业复习题

高考农业复习题高考农业复习题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一场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对于农业科目来说,复习同样不可忽视。
农业科目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些高考农业复习题。
第一部分:农业生产1.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请简要介绍。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和农业技术。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动力,资金是农业生产的保障,农业技术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2. 请简要介绍农业生产中的耕作措施。
耕作措施是指农业生产中对土地进行的各种处理和管理方法。
常见的耕作措施包括翻耕、松土、施肥、灌溉、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第二部分:农业技术1. 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种和质量,增加产量。
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请简要介绍一种常见的农业技术。
一种常见的农业技术是温室种植。
温室种植是一种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温室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为植物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温室种植可以在非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作物,延长生长季节,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第三部分:农业政策1. 农业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农业政策的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利益。
通过制定农业政策,政府可以调控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2. 请简要介绍一项与农业政策相关的政策措施。
一项与农业政策相关的政策措施是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是指政府为了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向农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
农业补贴可以帮助农民应对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农业学:农村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1 .现代农业中,为什么需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A、增加作物种类B、提高作物产量C、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D、增加灌溉次数试题答案:C2 .作物轮作对土壤有何益处?A、增加土壤湿度B、减少土壤有机质C、保持土壤肥力D、增加土壤盐碱度试题答案:C3 .农业推广人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的合理组合称为()A:专业结构B:年龄结构C:知识结构D:能力结构试题答案:C4 .下列哪项是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A、大量使用化肥B、单一作物种植C、生物多样性高D、过度使用农药试题答案:C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转包B、互换C、转让D、出售试题答案:D6 .最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是()。
A:跳跃式B:辐射式C:父传子、师传徒D:波浪式试题答案:C7 .我国农业推广的第一个程序是()A:试验B:培训C:项目选择D:示范。
试题答案:C8 .对水稻催芽的要求是()A、慢、弱、乱B、快、齐、壮C、齐、壮、慢D、快、齐、弱试题答案:B9 .不计成本而取得的每亩最高产量称为O A:技术上限B:成果分布C:经济上限D:空自潜力试题答案:A10 .我国县级农业推广中心是。
型农业推广组织A:项目B:行政C:教育D:企业试题答案:B11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大多数是()A:全民所有制企业B:私营企业C:集体所有制企业D:个体企业试题答案:C12 .在农业生产中,哪种作物是主要的粮食作物?A、大豆B、棉花C、玉米D、甘蔗试题答案:C13 .下面肥料一般在作物收获后期应少施用的是OOA、氮肥B、钾肥C、有机肥D、微肥试题答案:A14 .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什么?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农民家庭经营D、合资企业试题答案:C15 .在农业生产中,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耕地面枳的扩大B、农产品种类的增多C、农业生产机械化D、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试题答案:C16 .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现代农业科技?A、基因工程技术B、灌溉技术C、太阳能发电技术D、传统手工耕作技术试题答案:D17 .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需要进行作物轮作?A、提高作物产量B、增加土地面积C、防治病虫害D、缩短作物生长周期试题答案:C18 .育成猪和育肥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经比较强,适宜温度在O℃,猪舍设计必须同时重视防暑和保温。
农业学复习题

农业学复习题农业学复习题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关乎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了解农业学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农业发展的规律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农业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植物生长与发育1. 什么是光合作用?简要描述其过程。
2. 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进行说明。
3.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简述其作用原理。
二、农作物栽培与管理1. 农作物的栽培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请进行详细解释。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方法。
3. 农作物的灌溉管理有哪些要点?请进行具体描述。
三、农田土壤与施肥1. 农田土壤的类型有哪些?请进行简要介绍。
2. 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作物生长有何影响?请进行详细解释。
3. 施肥的原则是什么?请进行具体阐述。
四、农业机械与农田水利1. 农业机械的分类有哪些?请进行简要介绍。
2. 农业机械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请列举并进行详细说明。
3. 农田水利的作用是什么?请进行具体描述。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1.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请进行解释并阐述其重要性。
2.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请进行详细说明。
3. 请列举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并进行简要描述。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巩固对农业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农业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农业的发展中去。
农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农业学的学习,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1.近代农业产生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主义化。
2. 现代西方所定义的农业概念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
3.四川典型的旱三熟(小麦/玉米/甘薯)属于套作多熟种植模式。
4.从系统观点看,农业概念可包括农业生产子系统、农业管理子系统、农业科教子系统。
5.作物氮营养临界期往往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6.农学(作物学)的性质主要包括应用性、综合性、生态性。
7.凡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长日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
8.碳四作物的光合强度高,需水量低,这类作物有甘蔗、玉米、高粱等。
9.在四川,小春作物(夏熟作物)是指秋冬季节播种,第二年春夏季节收获的作物,一般为耐寒作物。
10.对提供食物的作物而言,其品质主要包括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12.农业区划是指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域的划分及农业合理布局的研究。
20. 碳三作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的补偿点高,有较强的光呼吸,这类作物有稻、麦、大豆、棉花等。
22.在四川,大春作物(秋熟作物)是指在春夏季节播种,夏秋季节收获,一般为喜温作物。
23.我国的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 31个二级区。
24.从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看,冬小麦属于低温长日照作物。
从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看,水稻属于高温短日照作物。
25.对提供食物的作物而言,其品质主要包括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
对经济作物而言,其品质主要包括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
26.生物因子通常分作植物因子、动物因子、微生物因子等。
27.田间作物大都是喜光的,充足的光照可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而光照不足或太强,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降低光合作用效果。
28.作物在生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作物的三基点温度。
31.大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
33.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常常出现在作物生长的旺盛时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1、中国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最为复杂多样的、农村经济较贫困落后的地区是指(B )。
A、黄淮海区B、西南区C、长江中下游区D、黄土高原区2、以下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小麦B、玉米C、大麦D、油菜3、以下属于耐寒作物的是()。
A、小麦B、甘薯C、大豆D、棉花4、以下不属于油料作物的是()。
A、花生B、小麦C、油菜D、芝麻5、以下属于基本耕作措施的是(A)。
A、翻耕B、中耕C、镇压D、培土6、以下作物中,收获主产品为籽粒的是?()A、水稻B、玉米C、大豆D、油菜7、以下属于大量营养元素的是()。
A、氮B、碳C、磷D、钾10、从历史发展序列来划分,世界农业类型可分为( ABC )。
A、原始农业B、传统农业C、现代农业D、旱作农业11、衡量农业企业规模大小的指标通常包括( A C D)。
A、产出量B、能量C、农用土地面积D、非土地要素投入量12、受光照、热量和降水三个因素的制约,农田作物的生产潜力可划分为()。
A、光合生产潜力B、热量生产潜力C、降水生产潜力D、气候-土壤生产潜力15、作物育苗方式大致可分为()。
A、露地育苗B、保温育苗C、温室增温育苗D、机械化育苗1、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C)。
A、黄淮海区B、西南区C、长江中下游区D、黄土高原区2、24节气中,表示一年中农事最繁忙时节的节气是(C)。
A、立春B、雨水C、芒种D、小满3、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属于(B )。
A、粮食作物B、经济作物C、食用作物D、嗜好作物4、耐寒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约在( B )左右,如小麦、豌豆等。
A、10℃~15℃B、1℃~3℃C、3℃~5℃D、5℃~10℃7、以下不属于农田培肥途径的是(D)。
A、生物途径B、化学途径C、物理途径D、秸杆燃烧E、防护途径1、可持续农业主要技术包括(ABCD E)。
A、土壤管理技术B、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C、农作制度D、资源动态监测E、农业生态工程4、常用的种子预处理方法有(ABCDE)A、晒种B、消毒C、种子包衣D、种子生物处理E、浸种催芽5、作物病害的症状主要有(ABCDE )。
A、变色B、胀点C、腐烂D、萎蔫E、)畸形1、二十四节气中,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的节气是指(ABCD)。
A、立春B、立夏C、立秋D、立冬E、冬至3、在近中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模式有(ABC D )。
A、农户+专业协会模式B、农户+公司模式C、农户+股份合作模式D、农户+合作社模式E、农户+政府部门模式4、由不同作物结构和种植熟制组合形成种植模式的基本类型包括(ABCD )。
A、单作一熟型B、单作多熟型C、多作一熟型D、多作多熟型E、一年三熟四、名词解释2.现代农业是指工业化以来高资本、高能量、高技术投入及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体系。
3.可持续农业是在对工业化农业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的变化方向,以便持续地满足当前和今后人们需要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4.作物生产潜力是指某一地区的农田在特定农业资源组合条件下,人们种植作物应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
8.作物生育期,是指9、作物的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的干物质全量。
作物的经济产量10、作物的生长是指植物细胞的增大与增多,是植物体或某一器官体积或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
11.作物品质是指作物收获的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
12.作物的生活因子,是指众多的生态因子中,作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日光、热量、水分、养分和空气),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作物就无法生存。
13.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作物对环境的要求与实际环境的吻合程度,就是每种作物具有的遗传、生理、生态等属性和环境相统一的特性。
14.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概念:指某一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15.作物的蒸腾系数是指每形成l克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克数。
16.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需水临界期。
17.种植制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如农业企业)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作物结构是指作物种类、品种、面积及占有比例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块上的分布。
19.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0.套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或预留的空带内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21.复种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顺序接茬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2.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际之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作物或轮换不同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23.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连续使用同一种种植模式的种植方式。
24.作物生产上的种子概念是指所有可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25.作物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而形成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26.种子检验27、土壤耕作,是通过农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五、问答题1、简述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特点。
现代农业是指工业化以来高资本、高能量、高技术投入及以商品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体系。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来看,它包括工业化(或石油)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两个发展阶段。
工业化(或石油)农业是应用现代工业成果,通过大量和集约化地投入资源(如商品能源、农机、化肥、农药),并通过大规模经营,获得高产的农业模式。
可持续农业是在对工业化农业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的变化方向,以便持续地满足当前和今后人们需要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简述现代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多目标;产业化;标准化;安全化;生产者素质现代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重视可持续发展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1)严格的地域性;(2)明显的季节性;(3)生物性;(4)技术的实用性;(5)生产的连续性;(6)复杂性。
列举3种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时期。
简述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列举3种以上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简述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即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1、选育高光合效率的品种;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
简述评价作物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
包括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糖分、纤维素、矿物质)含量、各种有害物质(残留农药、有毒重金属)含量等简述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技术;(4)病虫害的影响简述影响复种的主要条件。
(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简述品种的特征。
(1)品种的稳定性;(2)品种的地区性;(3)品种特征特性的一致性;(4)品种利用的时间性。
简述育种即品种改良的目标。
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简述育种的基本程序。
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选种圃;鉴定圃;品系(种)比较试验圃;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
简述作物布局的原则:(1)社会需求是导向——作物布局的前提,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与目的;(2)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基础;(3)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保障。
简述作物生产发展的具体途径。
良田、良制、良种、良法4个方面。
(1)建设高产农田;(2)改革种植制度(开发晚秋及冬季农业,发展冬闲田种植业,在南方丘陵地区发展旱地多熟制种植及再生稻)(3)普及优良品种(应用高新技术育种,完善种子产业化工程)(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作物信息技术、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清洁生产技术)2、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1)作物生产的产品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基本食物。
(2)作物生产是生物生产,其产品具有生物学特性。
(3)作物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
(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特征。
(5)作物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6)作物生产技术进步较缓慢。
(7)作物生产受土地数量的制约严重。
(8)作物生产具有难控制性。
3、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试述如何理解?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表示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是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
不同作物其经济系数差异较大,这与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器官及其化学成分有关。
一般说来,凡是以营养器官为主产品的作物(如薯类、烟草等),形成主产品的过程比较简单,经济系数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