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练习题
基因重组练习题

基因重组练习题【基础达标】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生活条件改变【答案】A【解析】有性生殖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可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答案A。
2.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答案】C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在一起,而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故A错误;含有两个性状的杂合子,如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属于基因重组,故C正确;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同一个性状,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故D错误。
3.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型【答案】B【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内的一对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基因重组不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C正确;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型,D正确。
4.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故AD均错;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B正确;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故C错误。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4.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患者的红细胞由正常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
这样的红细胞易发生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病因图解:①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②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变化。
(3)结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遗传病。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对后代的影响和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意义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比较。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1.判断正误:(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遗传病。
(2)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改变。
(×)解析: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发生时期是随机的。
(×)解析: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5)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解析:交叉互换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训练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练习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
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A.显性突变B.隐性突变C.Y染色体基因突变 D.X染色体基因突变2.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现象的是()。
A.心肌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C.根毛细胞 D.精原细胞3.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4.(2011·福建莆田模拟)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ATG GGC CTG CTG A……GAG TTC TAA—1 4 7 1013 100 103 106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5.(2012·福建福州模拟)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可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情况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6.下图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不能表明()。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通过突变而转化D.基因的遗传将遵循自由组合定律7.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复习题 2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复习题 2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一、A型题1.实验室内常用的连接外源性DNA和载体DNA的酶是:( A )A.DNA连接酶B.DNA聚合酶ⅠC.DNA聚合酶ⅡD.DNA聚合酶ⅢE.反转录酶2.用来鉴定DNA的技术是:( B )A.Northern印迹B.Southern印迹C.Western印迹D.亲和层析E.离子交换层析3.下列那项不是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 D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C.DNA聚合酶Ⅰ D.RNA聚合酶E.反转录酶4.关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为三类,用于基因工程的为Ⅱ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可产生粘性末端或平端C.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个数可以是6个或8个D. 识别的序列一般具有回文结构E.识别的DN A为单链5.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基因工程也称基因克隆B.只有质粒DNA可作为载体C.重组体DNA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D.需获得目的基因E.需对重组DN A进行纯化、筛选6.有关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可小到2~3Kb大到数百个KbC.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D.常含有耐药基因E.只有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口7.下列哪项不是重组DN A的连接方式?(C )A.粘性末端与粘性末端的连接B.平端与平端的连接C. 粘性末端与平端的连接D.人工接头连接E.同聚物加尾连接8.DNA克隆不包括下列哪项步骤?( E )A.选择一个适合的载体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特异位点裂解质粒和目的基因C.用连接酶连接载体DNA和目的DNA,形成重组体D.用载体的相应抗生素抗性筛选含重组体的细菌E.重组体用融合法导入细胞9.基因重组是指DNA分子的:( A )A.共价连接B.氢键连接C.离子键连接D.交换E.退火10.在分子生物学中,重组DNA又称为:( D )A.酶工程B.蛋白质工程C.细胞工程D.基因工程E.DNA工程11.基因工程中,不常用到的酶是( E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逆转录酶E.DNA解酶12.能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酶称为:( B )A. DNA内切酶 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非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D.限制性外切核酸酶E.非限制性外切核酸酶13.cDNA是指:( A )A.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B.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DNAC.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RNAD.在体内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RNAE.在体内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14.质粒的分子结构是:( A )A.环状双链DNA B.环状单链DNA C.环状单链RNAD.线状双链DNA E.线状单链DNA15.聚合酶链式反应常常缩写为:( E )A.PRC B.PER C.PDR D.BCR E.PCR16.用于PCR反应的酶是:( E )A.DNA连接酶B.碱性磷酸酶C.逆转录酶D.限制性内切核酸E.Taq DNA聚合酶17.基因工程中使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的酶是:( C )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连接酶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8.α互补筛选属于:(C )A.抗药性标志筛选B.酶联免疫筛选 C.标志补救筛选D.原位杂交筛选E.免疫化学筛选19.确切地讲,cDNA文库包含:( E )A.一个物种的全部基因信息B.一个物种的全部RNA信息C.一个生物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基因信息D.一个生物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RNA信息E.一个生物体组织或细胞所表达mRNA信息20.下烈描述最能确切表达质粒DNA作为克隆载体特性的是:(D )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携带有某些耐药基因C.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递给子代细胞D.具有自我复制能力E.获得目的基因21.基因工程中常用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正确的说法是:( E )A.聚胞苷酸B.聚腺苷酸C.6或8个任意核苷酸D.4或6个任意核苷酸E 具有回文结构22.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不包含:( E )A.DNA重组体的形成及转化B.限制酶的切割C.载体及目的基因的分离D.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E.重组体的序列分析23.有关理想质粒载体的特征,正确的是:( B )A.其复制受宿主控制B.含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切点C.含有同一限制酶的多个切点D.为线性单链DNAE.不含耐药基因24.下列那个物质一般不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C )A.噬菌体B.质粒C.大肠杆菌基因组D.反转录病毒DNAE.人工酵母染色体25.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可简单的概括为:(E )A.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并筛选B.限制酶的应用C.将载体和目的基因接合成重组体D.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分离提纯与鉴定E.分、切、接、转、筛26.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不包括:( A )A.DNA复制B.转录起始C.转录后加工D. 翻译起始E. 翻译后加工27.下列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的来源,最不常用的是:( C )A. 人工合成DNAB.从mRNA合成cDNAC. 从真核生物染色体DNA中直接分离D.从基因文库中获取E.从细菌基因组DNA中直接分离28.Ⅱ型限制性内切酶是:( B )A.有内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B.仅有内切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C.有外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D.限制性识别非甲基化的核苷酸序列E.仅有外切酶活性,甲基化酶活性由另外一种酶提供29.基因工程操作应用的许多载体质粒都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这是为了便于:( D ) A.外源基因插入质粒B.宿主菌的生物繁殖C.质粒的转化D.带有目的基因的宿主菌的筛选E.目的基因的表达30.有关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可以同一限制酶切割产生粘性末端连接B.平末端切口可采用“尾接法”C.平末端切口可直接连接D.均需DNA连接酶参与E.不同限制型内切酶切割不能连接1.基因工程的单元操作顺序是( A )A.酶切,连接,转化,筛选,验证B.酶切,转化,连接,筛选,验证C.连接,转化,筛选,验证,酶切D.验证,酶切,连接,筛选,转化E.酶切,连接,筛选,转化,验证2.下列五个DNA 片段中含有回文结构的是(D、E )A.GAAACTGCTTTGAC B.GAAACTGGAAACTGC.GAAACTGGTCAAAG D.GAAACTGCAGTTTCE.GAAACTGCAGAAAG3.T 4 -DNA 连接酶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DNA 片段连接在一起,其底物的关键基团是( D )A.2' -OH 和5' -P B.2' -OH 和3' -PC.3' -OH 和2' -P D.3' -OH 和5' -PE.5' -OH 和3' -P4.噬菌体l-DNA 体外包装的上下限是天然l-DNA 长度的(D )A.25 - 50 % B.50 - 100 %C.75 - 100 % D.75 - 105 %E.100 - 125 %8.分子杂交的化学原理是形成(E )A.共价键B.离子键C.疏水键D.配位键E.氢键9.促红细胞生长素(EPO )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但却不能用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菌生产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这是因为( E )A.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有毒性作用B.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极不稳定C.大肠杆菌内毒素与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并使其灭活D.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对大肠杆菌蛋白水解酶极为敏感E.大肠杆菌不能使人的促红细胞生长素糖基化10.鸟枪法克隆目的基因的战略适用于( A )A.原核细菌B.酵母菌C.丝状真菌D.植物E.人类11.cDNA第一链合成所需的引物是(D )A.Poly A B.Poly CC.Poly G D.Poly T E.发夹结构12.cDNA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 B )A.成功率高B.不含内含子C.操作简便D.表达产物可以分泌E.能纠正密码子的偏爱性13.人工合成DNA 的单元操作包括( E )I 去保护II 偶联III 封端IV 氧化A.I + II B.II + IVC.I + II + III D.II + III + IV E.I + II + III + IV二、B型题A.抗药性筛选B.分子杂交筛选C.RNA反转录D.免疫学方法 E.体外翻译1.用于鉴定质粒是否转化的一般方法是:( A )2.用于鉴定转化子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是:( B )3.利用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特异性抗体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价方法是:(D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连接酶 C.反转录酶D. Taq DNA聚合酶E.碱性磷酸酶4.识别DNA回文结构并对其双链进行切割的是:( A )5.用于PCR反应的酶是:( D )6.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拼接的酶是:( B )A.转染B.转化C.感染D.转导E.转位7.以质粒为载体,细菌为宿主的导入方式是:( B )8.以噬菌体为载体,细菌为宿主的导入方式是:(D )9.以病毒为载体,哺乳动物细胞为宿主的导入方式是:( C )A.94℃B.85℃C.50℃D.72℃E.100℃10.PCR变性温度一般为:( A )11.PCR退火温度一般为:(C )12.PCR延伸温度一般为:( D )A分 B 切 C接 D 转 E 筛13.获取目的基因属于基因工程中的步骤是( A )14.DNA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中的步骤是( C )15.DNA重组子转化宿主细胞的步骤是( D )16.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的步骤是( B )17.对含有DNA重组体的宿主细胞进行筛选的步骤是( E )三、C型题A、含有该生物的全部基因B、含有该生物的结构基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基因组文库( A )2、cDNA文库( B )A、需要逆转录酶B、需要限制性内切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建立cDNA文库( C )4、建立基因组文库( B )A、连接酶B、逆转录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5、建立cDNA文库需要(C )6、建立基因组文库需要( A )四、X型题1.可用于基因工程载体的DNA分子有:( BDE )A.染色体DNA B.病毒DNA C.细菌DNAD.噬菌体DNA E.质粒DNA2.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包括:( ACDE )A.目的基因的获取B.PCR反应C.克隆载体的构建D.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E.重组体分子导入受体菌3.基因克隆又称为:( AC )A.重组DNA B.重组RNA C.DNA克隆D.RNA克隆E.蛋白质复制4.组成PCR反应体系的物质包括:( BD )A.RNA引物B.Taq 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DNA模板E.ddNTP5.对于重组体的筛选,属于直接选择法的是:( BCD )A.免疫化学法B.原位杂交法C.Southern印迹D.补救标志筛选E.抗药性标志筛选6.对于重组体的筛选,属于非直接选择法的是:( AE )A.免疫化学法B.原位杂交法C.Southern印迹D.补救标志筛选E.酶联免疫筛选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时可产生:( ABCE )A.5’粘性末端B.3’粘性末端C.平末端D.单链缺口 E.粘性末端8.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来源有:( ABCDE )A.化学合成B.PCR合成C.cDNA文库D.基因组文库E.组织细胞中染色体DNA直接提取9.基因工程中外源性基因又称为:( ABD )A.目的基因 B.目的DNA C.目的RNAD.target DNA E.外源RNA10.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有:( ABCDE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DNA聚合酶ⅠC.DNA连接酶D.反转录酶E.末端转移酶11.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A.能独立自主复制B.易转化C.易检测(含有抗药性基因等)D.具有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位点E.易提取获得五、填空题1.基因工程的一个理想的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__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____、___有克隆位点、具备转化的功能、遗传标记基因___、___具有较高的装载能力___。
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练习 1

图5-1第5章 基 因 突 变 及 其 他 变 异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B .环境引起性状变异C .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D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 的复制过程中 B .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C .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D .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3.下图表示基因A 与a 1、a 2、a 3之间关系,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 )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 .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 .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规律4.基因重组发生在 ( ) A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B .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 .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 .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5.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 分子的改变是 (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6.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 )A .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B .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改变C .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D .A 、B 都有可能7.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 .变形的红细胞阻塞血管B .血红蛋白中某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C .变了形的红细胞裂解D .血红蛋白的某个基因发生了改变8.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会导致 ( )A .遗传信息改变B .遗传性状改变C .遗传密码改变D .遗传规律改变9.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 )A.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10.由于基因突变,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赖氨酸残基(位置)上发生了变化,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 或AAG ;天门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 或GAC ;甲硫氨酸的密码子为AUG 。
人教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下图表示正常人和患者的某基因的部分区域比对,这种基因突变是碱基的()A.替换B.增添D.重组,患者该基因的部分区域中,有一对碱基T—A与正常人不同,说明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2.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的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的变异。
辐射导致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并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
3.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和转移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原癌基因对于正常细胞来说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A项正确。
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项正确。
原癌基因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抑癌基因对于正常细胞来说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项错误。
病毒的致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项正确。
4.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A1的长度较A2短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A项错误。
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的,B项错误。
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因此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 项正确。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项错误。
5.多代均为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
让一只红眼雌果蝇与此白眼雄果蝇交配,F2又出现了白眼果蝇。
高中生物学专题练习试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学专题练习试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基因突变一般产生等位基因D.DNA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2. DNA分子经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
推测“P”不可能是A.胞嘧啶B.鸟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或鸟嘌呤3. 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其等位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C.突变后的基因在表达时不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4.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进化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DNA是遗传物质B.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C.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5. 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B.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6. 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会发生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甘氨酸:GGG 赖氨酸:AAA、AAG谷氨酰胺:CAG、CAA谷氨酸:GAA、GAG 丝氨酸:AGC丙氨酸:GCA天冬酰胺:AAU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7. 如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表述不正确的A.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小鼠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8. 以下是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Ⅲ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发生在Ⅰ过程C.在地球出现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D.组成新个体细胞中线粒体的遗传物质既来自精子,也来自卵细胞9. 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图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④⑤D.③⑥二、解答题10. 下面的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一种遗传病,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练习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刷基础
题型3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基因突变的遗传特点
8.[湖北武汉新洲一中2020高一下月考]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番茄种子后,某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且 出现了一个新性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在基因突变形成后,突变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B.X射线照射会提高番茄种子基因突变的频率 C.发生基因突变的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的比例发生了改变 D.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突变可能是显性突变
刷基础
10.[四川岳池一中2021高二开学考]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 隐性突变(如EE→Ee)。两者表现的特点是( B ) A.第一代都表现为突变性状 B.第二代都能出现突变体纯合子 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体纯合子 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显性突变表现得晚
解析
无论是显性突变(dd→Dd)还是隐性突变(如EE→Ee),第一代都可以成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 性性状,故显性突变第一代就可以表现出突变性状,而隐性突变第一代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A错 误;突变第一代为杂合子(Dd或Ee),其自交产生的子一代(即第二代)中会出现显性纯合子(DD或 EE)、杂合子(Dd或Ee)、隐性纯合子(dd或ee),即无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第二代都能出现 突变体纯合子,B正确,C错误;显性突变在第一代就能表现出来,而隐性突变至少要在第二代才 能表现出来,故隐性突变往往比显性突变表现得晚,D错误。
解析
对于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对于以RNA为遗传物 质的生物来说,基因则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故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上,也可以发生 在RNA上,A正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 序列的改变,基因突变使原基因变为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该新基因是原来基因的等位 基因,这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但是不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D正确,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重组练习题
【知识回顾】
一、概念
在_________的过程中,控制____________的基因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二、类型
三、意义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有性生殖、不同性状、后期、非等位基因、前期、等位基因、不能、新基因型、生物进化
【同步练习】
1.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
解析:选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
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B.自然条件下所有生物体内都能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表现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
解析:选C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才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表现出新的性状;基因重组不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解析:选B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会引起基因重组;花药内发生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根尖分生区只进行有丝分裂。
4.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解析:选C图中①②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与a所在的DNA分子都是经过复制而得到的,由于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图中①②的变异只能属于基因突变;③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不能确定A与a的不同是来自于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
B.发生在体细胞的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C.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解析:选D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DNA分子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植物的体细胞发生的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精卵细胞的结合不属于基因的重组。
6.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解析:选D甲中的“a”基因从“无”到“有”,属于基因突变,乙中的“A、a、B、b”基因是已经存在的,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
7.如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
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解析:选D根据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第一对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即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应含A和a基因各一个;B与b基因分别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说明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含有b基因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一极,说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未正常分离。
8.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不属于基因重组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的后代中既有A性状的个体,又有a性状的个体,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C.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属于基因重组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答案】A
【详解】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A正确,
B、B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只不过是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类型而已,所以只有一种性状的基因,不能进行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的概念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B错误;
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属于受精作用,
C错误;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基因型应该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可能是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D错误。
故选A。
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B.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碱基序列,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
C.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发生在受精过程中
【答案】D
A、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基因型,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A正确;
B、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基因重组只能改变生物个体的基因型,B正确; CD、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而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D错误。
10.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答案】A
AC.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基因,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C正确;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B正确;
D.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表现出新的性状组合,D正确。
11.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A.细菌的增殖过程
B.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
C.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D.受精卵的卵裂过程
【答案】C
A、细菌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错误;
C、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可以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正确;
D、受精卵的卵裂过程属于有丝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下列遗传图解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
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①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没有发生基因重组;①、①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受精卵,没有发生基因重组;①、①过程是两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4种配子,发生了基因重组,故C正确,A、B、D均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