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110kV输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设计

摘要我国11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均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将产生很大的故障相电流和零序电流。
三相式保护虽然对接地短路有保护作用。
但该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大于最大负荷电流。
因而灵敏度往往不够。
所以必须采用零序电流保护装置作为接地保护是必要的。
零序电流保护分为四段式,分别为主保护I段,II段。
后备保护III段,IV段。
在本设计当中,计算部分首先确定系统的最大最小运行方式,再通过零序电流保护的各段的整定原则计算出保护1、2、3的无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整定值,算出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以完成灵敏度的校验。
之后计算出保护2,3的带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值,然后通过最小运行方式校验带时限电流保护的灵敏度。
最后对保护1的进行零序三段的整定计算。
图形部分画出零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以及展开图。
并介绍了方向性零序保护的原理图。
系统控制部分设计了对零序电流保护的控制。
并分析了动作过程。
关键词:零序电流;单相接地;灵敏度;原理图目录第1章绪论 (2)第2章输电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4)2.1 零序电流Ι段整定计算 (4)2.1.1 零序电流Ι段动作电流的整定 (5)2.1.2 灵敏度校验 (10)2.1.3 动作时间的整定 (13)2.2 零序电流Ⅱ段整定计算 (13)2.3零序电流Ⅲ段整定计算 (14)第3章零序保护原理图的绘制与动作过程分析 (15)第4章 MATLAB建模仿真分析 (19)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第1章绪论1.1 零序电流保护的概况本文是针对110kV输电线路采用零序电流保护的方法进行的继电保护设计。
在正常负荷下,零序电流没有或者很小;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一定有零序电流产生。
据统计,接地短路故障约占总故障次数的93%。
所以,采用零序电流保护装置作为接地短路保护是必要的。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简单,动作电流电流小,经济可靠,灵敏度高,正确动作率高。
因此零序电流保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高压,超高压输变电系统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
220kV线路保护检验方法

注意:在试验接线中,将试验仪的UZ接于保护的开口三角电压回路L。
1、纵联方向保护检验:仅投入主保护压板1LP18(1)短接11D8—11D36,11D9—11D37;1D48—1D55(如有收发信机则将收发信机电源给上,然后将短接片置于“负载”下。
(2)模拟A相接地故障故障前正常负荷状态为12秒;直接用阻抗界面时,使Z=0.95*Zzdp2=0.95*2.18=2.07Ω,Φ=Φlm,故障时间=0.1s;用电流电压界面时,使I=3A,U=0.95*(1+0.83)*3* Zzdp2=11.37V,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为零序灵敏角Ps0=80°。
(非故障相电压为正常电压,非故障相电流为0A);((4)模拟AB相间故障故障前正常负荷状态为12秒;直接用阻抗界面时,使Z=0.95*Zzdpp2=0.95*4.6=4.37Ω,Φ=Φlm,故障时间=0.1s;用电流电压界面时,使IA=3A,Uab=0.95*2*3* Zzdpp2=26.22V,故障相间电流的超前相IA滞后故障相电压超前相UA为正序灵敏角Ps1=80°,滞后相电流IB与IA 相差180°。
(非故障相电压为正常电压,非故障相电流为0A);(5)模拟BC、CA相间故障,方法同上。
(6)保护信息为D++。
2、纵联零序方向保护。
投入主保护压板1LP18和零序保护压板1LP17(1)短接1D48—1D55、11D8—11D36,11D9—11D37;(如有收发信机则将收发信机电源给上,然后将短接片置于“负载”下。
(2)模拟A相接地故障故障前正常负荷状态为12秒;用电流电压界面时,使I=(I0zdF*1.05)A,U=53V,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为零序灵敏角Ps0=80°。
(非故障相电压为正常电压,非故障相电流为0A);故障时间为0.1s保护发单跳令。
(3)模拟B、C相接地故障,方法同上。
(4)用I=(I0zdF*0.95)A,检验可靠不动。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的整定与校核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的整定与校核摘要:电力系统是指以电能的生产,转换,配送,分配和使用为目的的各类电气设备,它们根据一定的技术与经济需求,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一个联合系统。
10kV配电线路结构比较复杂,其中有的是用户专线,而用户专线只连接极少的用户群体;有的呈现出放射形状,在同一线路上,有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变电所在线路的支路上相连。
10kV线路的长度差别很大,从数十米到数十公里不等,有的线路上还连接着一个小的客户变电站或一个区域的开关变电站。
10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1.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的研究背景随着继电保护的发展状态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科学家们对继电保护持续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其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一次给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的电脑继电保护技术研究早在70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居于领导地位。
而在1984年,我国研制成功了一台输送线路的微机保护装置,这也是我国在国产输送线路的微机保护装置上的一个开始,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2.研究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目的和意义2.1研究过电流保护的目的过电流保护指的是在超过预先预定规定的某个数值时,保护装置检测并启动,并通过时间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从而使断路器跳闸或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它具有大的整定电流和快速动作的特性,常用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为保险丝。
10kV配电线路的结构较为复杂,部分线路为用户专线,而用户专线仅与很小一部分用户群相连接;有的呈现出放射形状,在同一条线路上连接几十台变压器甚至上百台变压器在线路的分支上。
10kV线路长度可以从几十米到几十千米有着很大的区别,还有的线路上连接的有小型的用户变电站或者一个地区的开关变电站。
10kV线路在整个配电网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主要保护电路太大了过载保护跳闸或者熔断,保护整个电路不损坏,或者人触电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过电流保护实验

实验二:过电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图的电气连接,掌握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三、实验原理及说明过电流保护就是当电流超过预定最大值时,使保护装置动作的一种保护方式。
当流过被保护原件中的电流超过预先整定的某个数值时,保护装置启动,并用时限保证动作的选择性,使断路器跳闸或给出报警信号。
电网中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或者非正常负载增加,绝缘等级下降等情况下,电流会突然增大,电压突然下降,过流保护就是按线路选择性的要求,整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
当线路中故障电流达到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时,电流继电器动作按保护装置选择性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通过其触点启动时间继电器,经过预定的延时后,时间继电器触点闭合,将断路器跳闸线圈接通,断路器跳闸,故障线路被切除,同时启动了信号继电器,信号牌掉下,并接通灯光或音响信号。
四、实验仪器模拟变电所平台五、实验内容要求把过电流保护的电气接线图绘制出来,并结合接线图叙述其工作原理(包括断路器的合闸动作和分闸动作)。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1. 过电流保护电路中包括哪些继电器,其分别的作用是什么?过流继电器,用于电流故障判断,如DL-31或GL-15等时间继电器,用于整定值中间继电器用于扩张接点或容量电压继电器用于欠压或过压判断信号继电器用于发信号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以增加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识别真假事故、、、、、过电流保护)四个电流继电器:2. 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是如何先后动作的?、继电器的动合(常开)触点在继电器线圈未通电、通电、断电时是如何动作的A:未通电,断开。
KV线路保护装置试验报告

KV线路保护装置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测试KV线路保护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可靠地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试验对象本次试验的对象电力系统中的KV线路保护装置,该装置是关系到电网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部件,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三、试验仪器1.多功能测试仪:用于对KV线路保护装置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和校准。
2.电流、电压发生器:用于模拟实际电网中的电流和电压信号。
3.计算机:用于对试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四、试验内容1.装置功能测试:对KV线路保护装置的各项保护功能进行测试,包括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
2.动作时间测试:测试KV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灵敏度测试:测试KV线路保护装置对故障信号的检测灵敏度。
4.稳定性测试:测试KV线路保护装置在长时间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试验步骤1.对KV线路保护装置进行预热,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使用电流、电压发生器生成各种电流和电压信号,对KV线路保护装置的各项保护功能进行测试。
3.记录并分析试验数据,对KV线路保护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4.综合评估试验结果,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六、试验结果1.装置功能测试:通过对KV线路保护装置的各项保护功能测试,发现其能够准确、快速地对电网中的故障进行保护,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2.动作时间测试:KV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均符合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故障信号的检测和处理。
3.灵敏度测试:KV线路保护装置对故障信号的检测灵敏度较高,能够准确地识别电网中的故障。
4.稳定性测试:在长时间运行的测试中,KV线路保护装置表现稳定,未出现异常情况。
七、结论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评估,KV线路保护装置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性能稳定可靠,能够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装置的监测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110Kv系统保护校验方法

110KV系统保护校验方法1常规阻抗接线图距离保护的接线仪器比较多,注意尽可能将刀闸和需要操作的设备放在一块。
相位表的电压回路使用100V的量程,即必需保证三相调压器的相间电压不得超过100V。
阻抗的电压调整应利用双臂电阻调整。
2ZJL-31X电磁型距离保护的定值整定定值的计算公式为:DKB/YB=阻抗值,一般情况下DKB为固定的,通过插拨面板上的YB插销来整定阻抗值。
面板整定YB与定值的关系:整定阻抗要比DKB大。
尤其在整定Ⅰ、Ⅱ段时,要同时考虑Ⅰ、Ⅱ段的整定阻抗均比DKB大。
在满足此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将DKB抽头整定得大一些。
面板上的YB为百分数,当DKB整定为1时整定的电阻为1×100/YB=Ω。
例如:中调下达定值为4.8Ω,阻抗继电器DKB整定为2.0,其面板上的YB整定如下:YB =DKB/Z×100%=2/4.8×100%。
注:图中的实心圆表示插销插入,空心圆表示插销不插入。
在整定的时候,如果在一块导板上不需要整定,它上面的“0”插孔必需要插入,否则会造成YB开路,使得距离保护测量元件的电压测量误认为电压为0V,此时保护装臵只要克服一定的死区电压后间会误动作出口。
如果一块插板中多插了一个插销,将会造成该块中的线圈绕组其中的内部接线圈发生类似于电压源内的匝间短路,会烧坏线圈(此处还有一些疑问)图如下:。
2.1ZJL-31型距离保护校验2.1.1使用仪器、工具三相保护校验仪、大功率直流电源、接触器、万用表、伏安表、计算器、定值本、兆欧表、对线灯、电流端子短接线、100mm板手、绝缘胶布,刀闸,数字毫秒计2.1.3距离保护灵敏角的测量;距离保护的的I、II段共用一个交流元件,所以灵敏角的试验只需要做其中一段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采用从端子排上通入模拟量的方法,距离保护总电源没有时需要考虑到QHJ(I、II段切换继电器的动作情况),如果QHJ失磁(没有距离保护电源)时,则只能按做II段距离保护的定值和灵敏角,需要做I段的定值和灵敏角时,需要将切换继电器动作,才能保证I段距离保护正确动作。
实验二 过流保护实验

实验二 6-10KV 线路过流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器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进行实际接线操作,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2.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三.原理说明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接线。
二次电路图中的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二次接线图。
它是以两种不同的型式表示同一套继电保护电路。
1.原理接线图图12-1 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图12-1表示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电路。
图12-2 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从图12-1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KA2、KA1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
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 的线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KS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KM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KS触点闭合,发出6~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KM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和跳闸线圈YR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YR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QF跳闸后,辅助触点分开,切断跳闸回路。
110Kv线路保护试验报告

900
实测
误差
实测
误差
实测
误差
Ua-Ia
Ub-Ib
Uc-Ic
Ua-Ub
Ub-Uc
Uc-Ua
六、保护定值检验
1、高频距离保护检验
(1)(Zzd为距离停信定值)
Ф=800
相别
AN
BN
CN
AB
BC
CA
0.95
Zzd
T
反向故障
T
结论:
(2)、高频零序方向保护检验
通入: U= 57VФ= 800
相别
AN
4
各插件应插、拔灵活,各插件和插座之间定位良好,插入深度合适
5
切换开关、按钮、键盘等应操作灵活,手感良好。各部件应清洁良好
6
螺丝紧固
压板螺丝紧固
端子排螺丝紧固
装置背板螺丝紧固
电源开关螺丝紧固
按钮、切换开关螺丝紧固
二、通电初步检验
保护装置的通电自检:
1、打印机与保护装置的联机试验:
2、结论:
3、软件版本号和程序校验码的核查
T
结论:
7、手合于故障线路另序电流保护检验
U=50VФ= 800
相别
AN
BN
CN
0.95I0
T
1.05I0
T
结论:
七、本次校验发现及处理的问题
一、外观及接线检查
序号
检 查 项 目
检查结果
检查人
1
保护装置各插件上的元器件的外观质量、焊接质量应良好,所有芯片应插紧,型号应正确,芯片放置位置正确
2
检查保护装置的背板接线有无断线、短路和焊接不良等现象,并检查背板上抗干扰元件的焊接、连线和元器件外观是否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实验中开启及关闭交流或直流电源都在控制屏上操作。
一、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操作电源”的“可调电压输出”开关(右下角)及“固定电压输出”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
控制屏左侧面上安装的自耦调压器必须调在零位,即必须将调节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停止”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已接通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
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启动”按钮,“启动”按钮指示灯亮,只要调节自耦调压器的手柄,在输出口U、V、W处可得到0~450V的线电压输出,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
当屏上的“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输入电压”时,三只电压表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值;当“指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输出电压”时,三表指示三相调压输出之值。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停止”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
实验完毕,须将自耦调压器调回到零位,将“直流操作电源”的两个电源开关置于“关”断位置,最后,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二、开启单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1)开启电源前,检查控制屏下面“单相自耦调压器”电源开关须在“关”位置,调压器必须调至零位。
2)打开“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并将“单相自耦调压器”开关拨到“开”位置,通过手动调节,在输出口a、x两端,可获得所需的单相交流电压。
3)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将开关拨到“关”位置,保证操作安全。
实验完毕,将调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并把“直流操作电源”的开关拨回“关”位置,最后,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三、开启直流操作电源的步骤为:1)在交流电源启动后,接通“固定直流电压输出”开关,可获得220V、1.5A不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
接通“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开关,可获得40~220V、3A可调节的直流电压输出。
固定电压及可调电压值可由控制屏下方中间的直流电压表指示。
当将该表下方的“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拨向“可调电压”时,指示可调电源电压的输出值,当将它拨向“固定电压”时,指示输出固定的电源电压值。
2)“可调直流电源”是采用脉宽调制型开关稳压电源,输入端接有滤波用的大电容,为了不使过大的充电电流损坏电源电路,采用了限流延时保护电路。
所以本电源在开机时,约需有3~4秒钟的延时后,进入正常的输出。
3)可调直流稳压输出设有过压和过流保护告警指示电路。
当输出电压调得过高时(超过240V),会自动切断电路,使输出为零,并告警指示。
只有将电压调低(约240V以下),并按“过压复位”按钮后,能自动恢复正常输出。
当负载电流过大(即负载电阻过小),超过3A时,也会自动切断电路,并告警指示,此时若要恢复输出,只要调小负载电流(即调大负载电阻)即可。
有时候在开机时出现过流告警,这说明在开机时负载电流太大,需要降低负载电流。
若在空载下开机,发生过流告警,这是由于气温或湿度明显变化,造成光电耦合器TIL117漏电使过流保护起控点改变所致,一般经过空载开机(即开启交流电源后,再开启“可调直流电源”开关)预热几十分钟,即可停止告警,恢复正常。
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1-1 实验的基本要求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
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基本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应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内容,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项目、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内容可到实验室对照实验设备进行预习,熟悉组件的编号,使用及其规定值等)。
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经教师检查认为确实做好了实验前的准备,方可开始实验。
认真作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实验质量和保护实验设备、人身的安全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的进行1、建立小组,合理分工每次实验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由2~3人组成,实验进行中的接线、负载、电压或电流调节、记录数据等工作每人应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协调,使记录的数据准确可靠。
2、选择组件和仪表实验前先熟悉该次实验所用的组件,记录继电器铭牌数据和选择合适的仪表量程,然后依次排列组件和仪表,便于测取数据。
3、按图接线根据实验线路图及所选组件、仪表,按图接线,接线要力求简单明了,接线原则应是先接串联主回路,再接并联支路。
为方便检查线路的正确性,实验线路图中的直流回路、交流回路、控制回路等应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导线连接。
4、试运行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熟悉仪表,然后按一定规范起动继电保护电路,观察所有仪表是否正常。
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即可正式开始实验。
5、测取数据预习时对继电器及其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及所测数据的大小作到心中有数。
正式实验时,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数据。
6、认真负责,实验有始有终实验完毕,须将数据交指导老师审阅。
经指导老师认可后,才允许拆线,并把实验所用的组件、导线及仪器等物品整理好,放至原位。
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明确。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室温℃。
2、列出实验中所用组件的名称及编号,继电器铭牌数据等。
3、列出实验项目并绘出实验时所用的线路图,并注明仪表量程,电阻器阻值。
4、数据的整理和计算5、解答各个实验的思考题,部分思考题在实验前要进行抽查提问,作为学生实验预习成绩中的一部分。
6、根据数据说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符合,可对某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并最后写出结论。
实验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
7、每次实验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报告,按时送交指导老师批阅。
1-2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为了按时完成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确保实验时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要严格遵守如下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时,人体不可接触带电线路。
2、接线或拆线都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3、学生独立完成接线或改接线路后必须经指导老师检查和允许,并使组内其它同学引起注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实验中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经查清问题和妥善处理故障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4、通电前应先检查所有仪表量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短路回路存在,以免损坏仪表或电源。
5、总电源或实验台控制屏上的电源应由实验指导教师来控制,其他人员只能经指导教师允许后方可操作,不得自行合闸。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DY—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1一1。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过电流(压)继电器:当电流(压)升高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低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降低至整定电压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电压继电器两线圈并联时标注的指示值等于整定值;若上述二继电器两线圈分别作并联和串联时,则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
12348765D L -21C D Y-21C 、26C12348765D L -23CDY-23C 、28C 12348765D L -22C D Y-22C 12348765D L -24CD Y-24C 、29C12348765DY-25C图1-1电流(电压)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图1-2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图1-3过电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四、实验设备五、验步骤和要求1、绝缘测试单个继电器在新安装投入使用前或经过解体检修后,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及以上者,应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对于额定电压为100 伏以下者,则应用5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
测定绝缘电阻时,应根据继电器的具体接线情况,注意把不能承受高压的元件(如半导体元件、电容器等)从回路中断开或将其短路。
本实验是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导电回路对铁芯的绝缘电阻及不连接的两回路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下:(1)全部端子对铁芯或底座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2)各线圈对触点及各触点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3)各线圈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1--1,并做出绝缘测试结论。
表1一 1 绝缘电阻测定记录表2、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实验接线图1-2、图1-3、(图1-4)分别为电流继电器及过(低)电压继电器的实验接线,可根据下述实验要求分别进行。
实验参数电流值(或电压值)可用单相自耦调压器、变流器、变阻器等设备进行调节。
实验中每位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调节中要注意使参数平滑变化。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a、选择ZB11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6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
本实验整定值为2A及4A的两种工作状态见表1-2。
b、根据整定值要求对继电器线圈确定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查表1-5。
c、按图1--4接线,检查无误后,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增大输出电流,使继电器动作。
读取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即使常开触点由断开变成闭合的最小电流,记入表1-2;动表示。
继电器动作后,反向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降低输出电流,使触点开始返回作电流用Idj至原来位置时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用I表示,读取此值并记入表1--2,并计算返回系数;fj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