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表编制方法

合集下载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 16615-1996Methods of drawing up energy balance table in enterprises1996-11-28发布1997-07-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量平衡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编制能量平衡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58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484-93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3 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非平衡项 team not join in balance不参与平衡计算的项目,如企业内回收利用的能量。

4 能量平衡表式4.1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横行划分为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四个环节。

纵行是能源的供入能量、有效能量和损失能量、回收能量和能量利用率等项。

4.2 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与最终使用四个环节的表式如附录A。

4.3 最终使用划分为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采暖(空调)、照明、运输及其它等六个用能单元。

4.4 购入贮存环节等价值栏右侧使用双线,平衡表双线右侧数字均为当量值。

5 编制平衡表的数据5.1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企业能源统计资料。

5.2 平衡表的数据除各种能源的实物量及等价值栏外,均是能量的当量值。

5.3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结果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各种能源的当量值收支总量应保持平衡;供入能量与有效能量及损失能量之和保持平衡。

5.4 非平衡项数值应使用方括号括住。

5.5 购入贮存栏内数据已扣除库存增量及外销量。

5.6 有效能量的计算应符合GB/T 3484。

5.7 各种能源的折算应符合GB/T 2589。

5.8 能量利用率按式(1)计算:ηe =(Q1/Q2) (1)式中:ηe —能量利用率;Q1 —有效能量;Q2 —供入能量。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

41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作者简介:曹寅雪,生于1986年,中级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节能咨询。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南京市节能评审中心 曹寅雪摘要:区域的能源平衡表是研究一个地区能源消费情况、流向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的主要方法,探索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摸清本地区碳排放现状就成了当下的首要任务。

能源平衡表作为反映一个地区能源系统流向的基础工具,是分析地区碳排放现状的重要手段。

通过能源平衡表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行业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加工转化水平、能源利用水平等,从而发现节能减碳的具体方向。

关键词:能源平衡表;编制方法;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P7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041-0001目前,根据我国的各级能源核算制度,国家和省级都通过编制对应的《能源平衡表》匡算总体的能源情况,而对市一级而言,全面、准确采集能源的输入输出数据较为困难,本文试着探索市一级能源平衡表的编制。

一、能源平衡表的构成能源平衡表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能源供应、加工转换、终端利用的能源流程,以及各种能源在各流程中的转化和流向的关系。

其主栏表现的就是能源流向和经济活动的关系,而宾栏则是平衡表所包括的各能源品种。

以原煤为例,在第一矩阵“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中,反映了其通过本地生产、地区间调入、进口等途径增加的可供消费的能源数量,扣除地区调出、出口、库存增加等途径减少的量,各项之和得到该地区可供消费的能源数量。

第二矩阵“能源加工转换”则反映了煤炭在火力发电、供热等环节中的投入量。

第四矩阵“终端消费”则是除掉“加工转换”环节外,各终端直接消费的数量,体现的是能源的终止。

二、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简述以能源平衡表的构成为出发点,编制方法从主栏的“经济活动流向”和“能源品种”对能源消费量数据进行编制,并对数据交叉进行核验。

如何编制金属平衡表

如何编制金属平衡表

如何编制金属平衡表郑州市华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金属平衡表是一种选矿生产报表,它是根据选矿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按班、日、旬、月、季和年编制的。

入厂原矿中金属含量和出厂精矿与尾矿中的金属含量之间有一个平衡关系,若以表格形式列出即称之为金属平衡表。

选矿技术监督部门一般通过实际回收率的计算,编制实际金属平衡表。

通过理论回收率的计算,编制理论金属平衡表。

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揭露出选矿过程机构损失,查明选矿工作中的不正常情况以及在取样、计量、分析与测量中的误差。

通常理论回收率都高于实际回收率,但两者不能相差太大,在单一金属浮选厂一般不允许相差1%。

如果超过了该数字,说明选矿过程中金属流失严重。

理论金属平衡(也称工艺金属平衡)表是根据在平衡的期间内的原矿石和最终选矿产品(精矿与尾矿)所化验得到的品位算出的精矿产率和金属回收率,因未考虑过程中的损失,所以此回收率称为理论回收率,此金属平衡表称为理论金属平衡表。

它可以反映出选矿过程技术指标的高低。

一般按班、日、旬、月、季和年来编制。

可作为选矿工艺过程的业务评价与分析资料,并能够根据在平衡表期间内的工作指标,对个别车间、工段和班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

实际金属平衡(也称商品金属平衡)表。

是根据在平衡表期间内所处理矿石的实际数量、精矿的实际数量(如出厂数量及留在矿仓、浓密机和各种设备中的数量)以及精矿化验品位算出的精矿产率和金属回收率,所以此回收率称之为实际金属回收率,此金属平衡表称之为实际金属平衡表。

它反映了选矿厂实际工作的效果。

一般实际金属平衡表按月、季、半年或一年编制选矿过程中金属流失集中反映在实际回收率理论回收率的差值上。

由于理论平衡表的金属回收率一般都高于实际平衡表的金属回收率,但有时也会出现反常现象,实际回收率高于理论回收率,这主要是因为取样的误差、原矿与选矿产品的化学分析及水分含量的测定的误差,以及原矿与选矿产品计量的误差等所造成的。

一般要求理论金属平衡表的回收率和实际金属平衡表的回收率之间的差值,对于浮选厂正差不能大于2%,不应出现负差。

实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实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观念应用1-4
形成净误差与遗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观念应用1-4
【分析提示】
形成净误差与遗漏的主要原因是:(1)统计资料 不完整,这是由商品走私,以隐蔽形式进行的资 本外逃等人为隐瞒原因形成的;(2)统计数字的 重复计算和漏算,这是由统计资料是来自四面八 方所致,有的统计资料来自海关统计,有的来自 银行报表,还有的来自官方主管机构的统计报表, 这就难免发生统计口径的不一致而造成重复计算 和漏算;(3)有的统计数字可能是估算的。
【分析提示】
从德国来看,引起本国外汇收入增加,则应在贷
方记出口,同时将出口收入记在对外短期资产的借
方,表示对外短期资产的增加。即:
借方:对外短期资产(增加) 100万美元
贷方:货物出口
100万美元
观念应用1-2
我国一家外贸公司租进日本一家运输公司经 营的轮船运输设备,用中国银行在日本的分行账 户上的外汇余额支付4万美元,我国应如何记入 国际收支平衡表?
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大于进口,就出现贸易顺差; 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小于进口,就出现贸易逆差;
教材第4页
——收益 收益指生产要素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流动引起
的报酬的收支。两大类: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职工报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非居民工人(含季节
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 和本国季节工人(在国外居住时间为一年以下)在国外工作
如果借方总额比贷方总额小,则列入借方。
如果借方与贷方相等呢?
200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亿美元)
项目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
差额 354 374 442
贷方 3875 3654 3257
借方 3521 3280 2815

地规划指标平衡表编制方法与实例教材免费全文阅读

地规划指标平衡表编制方法与实例教材免费全文阅读
■ 3 、横行“期内增加 ”各栏面积之和应与纵 列“期内减少 ”各栏面积之和相等。
三 、编制规划平衡表方法和过 程
■ 拟定土地利用调整指标的方法, 通常有模型化方法和常规方法两
种。
■ 常规方法是指综合平衡法; ■ 模型分析法是利用建立数学模型
来计算规划末期各类用地的规划 指标。
模型分析法
■ 利用这种模型分析法计算出来的 规划末期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指 标 ,是最优化的结构 , 能使各项 发展计划在土地上得到保证 , 并 使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在已知约束 条件下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 态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中用地 平衡表自动化生成方法探讨-《热带地理》 )
二 、编制依据 、要求和主要内 容
编制依据
■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核办法》; ■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 厅发(2009) 51号文件; ■ 《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各类用地规划指标平衡表编制 方法与实例
汇报人: xxx 指导老师: xxx
各类用地规划指标平衡表编制 方法与实例
目录 ■ 1 、平衡表编制目的和作用 ■ 2 、编制平衡表的依据 、要求及
其主要内容 ■ 3 、编制规划平衡表方法和过程 ■ 4 、如何解读平衡表
一 、平衡表编制的目的和作用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工作是编制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 , 用地 平衡是规划期间土地结构调整的前提。
土地需求数据来源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十 一五 ”规划 “十 一五 ”规划 “十 一五 ”规划 “十一五 ”规划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 重点办 旅游局 交通局 水利局 土地总量平衡 土地总量平衡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5.2 平衡表的数据除各种能源的实物量及等价值栏外,均是能量的当量值。
5.3 企业能量平衡表的结果应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各种能源的当量值收支总量应保持平衡;供入能量与有效能量及损失能量之和保持平衡。
5.4 非平衡项数值应使用方括号括住。
5.5 购入贮存栏内数据已扣除库存增量及外销量。
5.6 有效能量的计算应符合GB/T 3484。
16.2
35.5
94.6
84.7
13.6
70.1
32.2
企业能量利用率 31.77%
(编辑:厦门节能中心)
5968.7
1217.6
156.6
7342.9
电力
6.68GWh
2701.5
821.52
38.15
769.4
785.8
497.4
49.8
136.0
68.9
17.3
769.6
柴油
89.4 T
155.5
131.05
82.6
48.4
48.4
48.4
48.4
汽油
82.33 T
133.3
121.14
121.1
购入贮存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
实物量
等价值
当量值
发电站
制冷站
其他
小计
主要生产
辅助生产
采暖(空调)
照明
运输
其他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供入
能量
蒸汽
电力
柴油

编制试算平衡表

编制试算平衡表

编制试算平衡表根据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编制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一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其中有关材料和产品的分录要按品名列出明细科目;1、从银行借款1000000元,存入存款户;2、购入甲材料15000公斤,单价元;乙材料20000公斤,单价元;货款已从银行存款中支付,全部材料已验收入库;3、仓库发出材料用于产品生产和管理部门耗用,其中A产品生产领用甲材料8000公斤,乙材料5000公斤,B产品生产领用甲材料5000公斤,乙材料10000公斤,管理部门一般耗用乙材料2000公斤;4、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56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24000元,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18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1000元;5、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6、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中生产车间设备折旧费780元,管理部门办公设备折旧费1200元;7、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备用;8、用转账支票购买办公用品300元;9、摊销房屋租金2500元;10、预提银行借款利息6400元;11、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计入A、B产品的生产成本;二根据经济业务编制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 1000000贷:短期借款 10000002、借:材料——甲材料 37500乙材料 64000贷:银行存款 1015003、借:生产成本——A产品 36000B产品 44500管理费用 6400贷:材料——甲材料 32500乙材料 54400 4、借:生产成本——A产品 24000B产品 18000管理费用 11000制造费用 3000贷:应付工资 56000 5、借:生产成本——A产品 3360B产品 2520制造费用 420管理费用 1540贷:应付福利费 78406、借:制造费用 780管理费用 1200贷:累计折旧 19807、借:现金 800贷:银行存款 8008、借:管理费用 300贷:银行存款 3009、借:管理费用 2500贷:待摊费用 250010、借:财务费用 6400贷:预提费用 640011、借:生产成本——A产品 2400B产品 1800贷:制造费用 4200。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93.3
86.3
5768.0
合计
8825.09
82.6
289.5
8439.0
8811.1
8584.2
6527.8
49.8
1468.3
68.9
108.0
288.8
5811.8
能量利用率
19.9
44.6
100.0
97.4
99.1
16.2
35.5
94.6
84.7
13.6
70.1
32.2
企业能量利用率 31.77%
38.15
769.4
785.8
497.4
49.8
136.0
68.9
17.3
769.6
柴油
89.4 T
155.5
131.05
82.6
48.4
48.4
48.4
48.4
汽油
82.33 T
133.3
121.14
121.1
121.1
13.1
108.0
121.1
煤炭
160.90 T
114.9
114.90
114.9
45.9
冷煤水
128.7
128.7
114.6
114.6
114.6
热水
小计
8811.1
16.4
128.7
8439.0
Hale Waihona Puke 8584.28511.81061.3
17.7
1389.0
58.4
14.6
202.5
2803.8
回收利用
损失热量
13.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国家统计局能源司能源监测处一、能源平衡表的概念和编制原则(一)能源平衡表的主要概念目前我们编制的能源平衡表是综合能源平衡表。

综合能源平衡表是由各种能源品种的单项平衡表组成的,是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种能源的资源供应、加工转换和终端消费等各种数据汇总记入若干张表格内,直观地描述报告期内全国或地区各种能源的供应与需求和他们之间的加工转换关系,以及资源供应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

1、能源平衡表涉及的一次能源的范围:一次能源的范围很广,这次修改的能源平衡表计算一次能源产量时,计算原煤、原油、天然气,以及由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所生产的电力,并包括沼气、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

回收能不计入一次能源产量,也不计入资源供应量中,而作为加工转换的产出。

2、能源平衡表涉及的二次能源的范围:平衡表中的二次能源是由平衡表中的一次能源和回收能转换而来的,不包括与此无关的其他能源。

3、加工转换的概念:能源加工、转换是指为了特定的用途,将一种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或转换成另外一种能源(二次能源)。

4、终端消费的概念:终端消费是指直接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直接消费的方式只有三个,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动力,三是用作原材料,不包括用于加工转换的能源。

(二)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1、能量守恒原则。

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原则,在能量转换和使用的过程中,能源的总量保持不变。

综合能源平衡表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所以,平衡表资料的搜集也要遵循这一原则,有来源(资源供应)就要有去向(消费或者损失),反之,有能源的消费,就要有资源供应(来源)。

2、投入、产出、使用的对应一致原则。

能源平衡表的加工转换,要坚持投入、产出、使用的对应一致原则,即有投入,就一定要有产出,同时也应该有使用,缺一不可。

使用包括消费、销售(销售数量在其他报表中反映)、出口、(地区间调出)或增加库存。

3、协调与统一的原则。

所谓协调,就是数字之间要衔接,包括表内的数字、附表的数字、历史的数字;所谓统一,就是所涉及的产品标准、行业分类标准、指标划分标准、折算标准、数字计算口径等要统一。

4、在能源消费总量中,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消费不重复计算。

5、地区能源平衡表遵循在地统计原则。

6、平衡关系:可供量=消费量可供消费的资源量=一次能源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年初库存量-年末库存量(对于地区来说,可供量还要-调出+调入);消费量(单项平衡)=加工转换投入-产出+终端消费量+损失量;在实际平衡表的编制工作中,可供量与消费量一般很难相等,所以平衡表设置了一项“平衡差额”。

二、能源平衡表数据的测算(一)可供消费的资源量数据1、年初(末)库存量:填写库存量的能源产品:原煤(包括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洗精煤、其它洗煤、煤制品、煤矸石、焦炭、其他焦化产品、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石脑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石油沥青、石油焦、液化石油气、其他石油制品和液化天然气。

其余的气体燃料、热力、电力、其它能源等,没有或不计算库存量。

库存量的计算范围:从理论上讲,社会库存量应包括三大部分,即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产品使用单位用于消费的库存。

社会库存量的资料来源:(1)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取自工业的《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统计报表。

(2)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用于经营销售的库存,资料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批发零售贸易业的《重要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E204表)、《重要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成品油批发单位填报)(E421表)和《重要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成品油零售单位填报)(E422表)等统计报表;二是对于成品油库存可参考石油销售公司、商业部门、供销社有关报表的库存数字。

(3)使用单位库存:能源的使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但主要是工业企业库存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品油库存。

用于消费的工业企业库存数据取自于《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统计报表。

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成品油库存可参考各地交通、铁道和民航部门的相关报表数据。

不管以什么样的方法计算、什么样的渠道搜集,年初、年末库存量在口径范围上一定要保持一致。

如果库存量范围没有变化,原则上年初库存量应该与上年年末库存量数据一致。

平衡表中的库存量为社会库存量。

2、一次能源产量一次能源产量是指本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及水电、风电、核电和其它非燃料能源发电(地热电、太阳能电)的生产量,数据分别取自工业的《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报表。

本次新增的薪柴、秸秆和沼气的产量也计入一次能源产量,暂时没有相应的统计报表,可参考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推算。

3、进口量、出口量填写进口量、出口量的能源产品:平衡表涉及的所有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资料来源:本局外贸统计或本地区海关统计。

其它石油制品、其它焦化产品的范围遵照相关指标解释。

平衡表新增的品种需重新调整范围,原煤按热值划分为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和褐煤后,海关的数据可分劈到相应品种,洗精煤和其他洗煤可不填进出口数据(如出现某些品种的出口量大于生产量加进口量加净调入量加库存变化量,则适当在品种间进行调整)。

出口量用“-”号表示。

4、地区间调入、调出地区间调入量指本地区能源主管部门、能源销售部门以及能源生产企业和各能源消费单位从境内、辖区外直接购买和调入的各种能源数量。

地区间调出量是指本地区的能源主管部门、能源销售部门以及能源生产企业和各能源消费单位从辖区内直接销售和调出给境内、辖区外地区的各种能源数量。

调出量用“-”号表示。

地区间调入、调出资料的搜集:地区间调入、调出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很大(如果能够做到当然更好)。

作为参考,可区别不同产品按以下方法搜集:(1)煤炭。

国家有关部门有煤炭的地区间调入、调出统计,国家统计局能源司每年向各地区反馈,虽然资料不全面,但完全可以参考。

(2)原油,可根据本地区原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以及原油直接用作原材料、燃料的数量,计算净调入或净调出的数量。

(3)焦炭、燃料油,可根据本地区产量和消费量,计算净调入或净调出的数量;天然气、电力,可根据本地区产量和供气量、用电量,计算净调入或净调出的数量。

(4)成品油,可从石油经销部门(企业)了解。

5、境内轮船和飞机在境外的加油量,境外轮船和飞机在境内的加油量境内轮船和飞机在境外的加油量是指我国大陆地区飞机、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加油量。

加油量可向本地区的航空公司、远洋运输公司、航空油料公司、船舶燃料公司搜集资料。

远洋运输用油可按该轮船所挂的旗帜区分,挂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的轮船视为我国大陆地区的轮船。

境外轮船和飞机在境内的加油量是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飞机、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加油量。

境外轮船和飞机在境内的加油量用“-”号表示。

数据搜集渠道和说明同上。

(二)加工转换数据1、加工转换数据的来源:《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

2、加工转换数据的填写:加工转换数据的填写如下图所示:能源加工转换投入产出对照表3、加工转换数据审核和要注意的问题:(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的统计范围,是规模以上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工业企业。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一般应该都在规模以上,因此这张表所统计的二次能源产出量,不应该与工业产品产量有大的差距。

正常情况下,个别产品的二次能源产出量可能略大于工业的产量,多数产品相等或略小。

数据来源以《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为主,可参考工业产品产量。

(2)加工转换投入量取自《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根据加工转换效率,对投入量数据进行校核。

每年的加工转换效率一般不会有大的差异。

这种校核可以避免发生大的差错。

(3)热电联产企业的投入量,一定要根据热力、电力的产出进行分摊,分别填入“火力发电”和“供热”,以免影响各自的加工转换效率。

分摊的办法参照《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对热电联产企业数据填报的要求即可。

(4)焦炭再投入量:在制气过程中,投入的是煤炭,产出的是煤气,此外还产出部分焦炭。

产出的这部分焦炭有可能又用来制气,那么,这部分焦炭要填“焦炭再投入量”。

(5)油品再投入量:与焦炭再投入类似,在炼油过程中投入原油产出石油制品,部分石油制品可能又继续投入炼油,这部分石油制品要填“油品再投入量”。

(6)为了准确反映加工转换效率,投入量不应包括:一、加工转换装置本身工艺用能,如发电装置本身用电、发电点火用燃料、通风设备用电等,炼焦炉预热原料用的焦炉气和设备运转用的动力等等;二、车间用能;三、辅助生产系统用能;四、经营管理用能;五、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用能。

4、回收能回收能包括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余热余压。

按照计算消费量的“第一次投入使用计算消费”的原则,一个企业能源的反复循环使用不得重复计算消费量。

但作为燃料或能源消费的除外,如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企业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需要作能源消费计算,而为了保持能源平衡表的平衡,则应将其消费如数按回收能计算产出量。

回收能的资料来源:回收能资料取自《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年报。

(三)终端消费数据的核算1、农、林、牧、渔业消费:农、林、牧、渔业消费的能源产品主要有煤炭、汽油、柴油、电力等。

(1)煤炭消费。

主要用于提高种植、养殖产品生长环境温度和经营管理设施取暖等,与煤炭消费总量相比,其消费数量很少。

所以消费量可根据历史数据及产值增幅酌情确定,也可以根据农调队有关抽样调查数据确定。

以后考虑在农业普查中增加相关指标,以获得可靠的总量数据。

(2)汽油、柴油消费。

主要用于农用机械、车辆和渔业作业机械、船舶等。

消费量根据历史数据和农村统计的“农、林、牧、渔业机械拥有量”等有关数据酌情确定。

以后考虑在农业普查中增加相关指标,以获得可靠的总量数据。

农业主管部门有农业机械化用油统计,口径、范围略有出入,可以参考。

(3)电力。

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经营管理设施照明及为机械设备提供动力等。

电力公司(电力行业协会)有比较完整的电力消费分行业统计资料,其消费量可从其中获得。

农、林、牧、渔业能源消费,不包括其居民(农、牧、渔民)生活的能源消费,居民的生活消费统计在平衡表专门设立的“居民生活”项目中。

在现在的行业分类标准中,林业是指林木的种植、养殖,不包括采掘(采掘划分在采掘工业中)。

如某些地区有自己完善的农村能源消费统计,则以统计报表为准。

2、工业消费:主要参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和《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报表。

将《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统计的消费量减去《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附表》中的加工转换投入量之后,与上年同口径资料比较,计算出增长速度;按此增长速度并结合历史资料确定各产品工业终端消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