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人口迁移问题
人口迁徙模型-1

输入以上代码,可以得到人口迁徙的结果为:
第 4 页 共 7 页
人口迁徙模型-1
⎡ 0.2960 ⎤ ⎡0.2717 ⎤ ⎡ 0.2541⎤ ⎡ 0.2508⎤ x1 = ⎢ , x10 = ⎢ , x30 = ⎢ , x50 = ⎢ ⎥ ⎥ ⎥ ⎥ ⎣ 0.7040 ⎦ ⎣ 0.7283⎦ ⎣ 0.7459⎦ ⎣ 0.7492 ⎦
11
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鱼群中各个年龄组的鱼在第一到第五年内的变化规律,并利用 MATLAB 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
第 7 页 共 7 页
第 1 页 共 7 页
人口迁徙模型-1
三、背景知识介绍: 由 m × n个数aij (i = 1,2,L , m, j = 1,2,L , n) 排成的 m 行 n 列的数表称为 m × n
矩阵。记作:
⎛ a11 ⎜ ⎜a A = ⎜ 21 L ⎜ ⎜a ⎝ m1 a12 a 22 L a m1 L a1n ⎞ ⎟ L a2n ⎟ L L⎟ ⎟ L a mn ⎟ ⎠
试建立一个食饵-捕食系统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回答这个问题。并用 MATLAB 进行 分析和仿真。 5、实验设计:鱼的种群数量发展规律 假设某类鱼群按生长的规律被分为四个年龄组,即一龄鱼、二龄鱼、三龄鱼、四龄 鱼.规定每年的前八个月为捕捞期,后四个月为产卵期.三龄鱼和四龄鱼在每年的 9—12 月产卵并孵化.每一条四龄鱼的平均产卵 1.109×10 5,而每条三龄鱼的平均产卵数为四 龄鱼的一半。孵化成活率为:
式中的第二项会随着 k 的增大趋向于零。如果只取小数点后两位,则只要
k > 27 ,这第二项就可以忽略不计而得到:
⎡0.25⎤ x k | k > 27 = A k x0 = 0.25u 2 = ⎢ ⎥ ⎣0.75⎦
地理实践活动—人口迁移调查表

人口迁移调查
记录人:班级:时间: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自己祖上人口迁移,了解老一辈人的人生经历,增进情感,减少代沟,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并且能对人口迁移的类型、时间尺度、迁移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
【调查方案】
1、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可以通过当面或视频电话的形式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邻居等熟悉的长辈们交流(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查询家谱),了解祖上是否有过人口迁移现象,如果有请如实记录,注意:不能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要认真、耐心的倾听。
2、填表要求:
1)时间写的是人口迁移的时间,也可以是时间段,尽量具体,如果记不清,可以写xxxx 年夏等;
2)人物可以写具体姓名或尊称,最好标记与本人的关系。
为了保证调查的完整性,尽量有父母辈、祖辈、更久远的(通过回忆、查询家谱、查询地方志等方式);
3)迁入地和迁出地如果不是现在的地名,可以写以前的地名,后面标记好现在对应的省市即可;
4)迁移原因可结合课上所学的知识概括写,如有具体故事背景,可单独附在调查表后;
5)调查表填写优秀的,经本人同意,可作为优秀作品,放到地理实验室保存展示;
【活动评价】
活动中遇到
那些困难
不足之处
个人评价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同学评价
【实践应用】
1、绘制家谱图。
2、绘制家族迁移路线图。
3、写一篇200-300字的感想,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专项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专项练习题1. 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人口迁移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内迁和外迁。
内迁指的是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而外迁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2. 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人口迁移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 就业机会:人口迁移常常与就业机会有关。
人们可能会迁移到就业机会更多的地区,以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 教育和培训机会:人口迁移也可能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或培训。
一些人可能会迁移到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地区,以获取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 自然灾害:某些地区可能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等。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迁移到安全或更适宜居住的地区。
- 政治和社会因素:政治和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人口迁移。
例如,政治动荡、战争和冲突可能迫使人们逃离家园。
3. 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迁入地有什么影响?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迁入地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在原居地方面:- 人口减少:如果大量人口迁出,原居地的人口数量将减少。
这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减弱,社会服务减少等问题。
- 劳动力流失:人口迁移可能导致劳动力的流失,影响原居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 资源释放:人口迁移还可能导致一些资源的释放,如住房、土地等。
在迁入地方面:- 人口增加:人口迁入会使迁入地的人口数量增加。
这可能带来经济活动增加、市场扩大等好处。
- 劳动力增加:迁入地可能因为人口迁入而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
- 文化交流和多样性:人口迁移也会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融合。
4. 如何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努力:- 政府角色: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来吸引人口迁入,并同时关注减少人口迁出造成的负面影响。
- 社会角色:社会各界可以提供开放包容的环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人口迁移问题、最小二乘法问题、基因距离表示解读

1. 人口迁移问题假设有两个地区——如南方和北方,之间发生人口迁移。
每一年北方50%的人口迁移到南方,同时有25%的南方人口迁移到北方,直观上可由下图表示:问题:如果这个移民过程持续下去,北方的人会不会全部都到南方?如果会请说明理由;如果不会,那么北方的最终人口分布会怎样?解:首先进行假设,假设最初北方的人数为N ,南方的人数为S ,移民过程持续下去,最终北方的人数为X ,南方的人数为Y 。
因为移民过程一直持续,我猜想最终南北方的人数应该达到一种平衡,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和从北方转移到南方的人数应该恰巧相等,而且其中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人数也相等,首先对结果进行大胆猜想:X=1/3(N+S );Y=2/3(N+S );小心求证:从第1年开始北方人数为N i ,南方人数为S i ,i 为年份,可以得假设每年北方和南方的人数为向量αi =[N i S i ]T, i 为年份,可以得到以下式子:αi+1=[75.05.025.05.0]αi ,其中i≥0; 由上式得出:α1=[75.05.025.05.0]α0 ; α2=[75.05.025.05.0]α1=[75.05.025.05.0][75.05.025.05.0]α0 =[75.05.025.05.0]2α0;α3=[75.05.025.05.0]α2=[75.05.025.05.0][75.05.025.05.0]2α0 =[75.05.025.05.0]3α0; ……随着移民过程一直持续下去,得到最终南北方人数为lim ∞→n αn =lim ∞→n [75.05.025.05.0]n α0 最终需要求解矩阵A= [75.05.025.05.0]的n 次幂,首先求出矩阵A 的特征值,|λE -A|=0,解得矩阵A 的特征值为λ1=1/4,λ2=1,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β1=[1 2]T ,β2=[1 -1]T ,令P=[1211-],则P-1AP=[25.0001],因此A=P[25.0001]P-1。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人口迁移教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口迁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可以是国内的城市迁徙,也可以是国际间的跨国迁徙。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将介绍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和管理措施。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1.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人们会根据就业机会和经济条件选择迁徙。
例如,农村地区的人口可能会迁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同时,国际间的劳工迁移也很常见,因为一些国家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工。
2.教育原因教育也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迁徙到更好的学校和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给他们的子女。
这种迁移通常发生在城市间或国家间。
3.环境原因环境因素也会导致人口迁移。
一些地区可能面临自然灾害、干旱或其他环境问题,迫使人们离开原居地。
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一些岛屿国家的居民被迫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迁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不稳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社会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当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市时,城市化现象会加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能会面临压力。
同时,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也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局势。
3.文化影响人口迁移还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当不同地区的人口交流和融合时,文化的多样性会增加。
这种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多元化,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三、人口迁移的管理措施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应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管理措施:1.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国家可以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来管理人口迁移。
这些政策应该考虑到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平衡国家的利益和移民的权益。
人口迁移分析复习题

人口迁移分析复习题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理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地理区域的过程。
这种迁移对于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人口迁移的一些复习题,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这个话题。
1. 人口迁移的类型有哪些?请简要介绍每种类型。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4种类型:内部迁移、国际迁移、城市间迁移和乡村至城市迁移。
- 内部迁移:指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迁移。
这包括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城市到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到农村的迁移。
- 国际迁移: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的迁移,常常涉及到种族、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国际迁移可以分为移民和难民两种类型。
- 城市间迁移: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人口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
这种迁移通常涉及到就业机会、教育、医疗等因素。
- 乡村至城市迁移: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
这种迁移通常是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的匮乏、就业机会的缺乏等因素驱动。
2. 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介绍至少三个原因。
- 就业机会:人们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薪资待遇,因此许多人选择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 教育和培训:迁移到更大城市或更发达的地区,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这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就都有积极的影响。
- 生活质量:人们可能迁移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
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这吸引了许多人迁往城市地区。
3. 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有哪些影响?请列举并简要介绍至少两个影响。
- 原居地:人口迁移可能导致原居地人口减少,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
这可能导致农村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和资源匮乏等问题。
- 目的地:人口迁移可能对目的地造成人口过剩、高失业率和住房紧张等问题。
然而,人口迁移也可以带来经济发展、文化多样性和创新等积极影响。
4. 请简要介绍一种国际迁移的案例,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个著名的国际迁移案例是墨西哥移民到美国。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案)知识讲解

人口的迁移教案学校:嘉应学院年级及班级:071班授课老师:蔡小丽授课时间:第12 周星期三第9 节上课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 必修,2006年第1版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P1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培养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事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手段开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国内、外人口迁移的情况,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因素,体会人口迁移的艰辛。
通过探讨“德国移民”,激发学生要尊重民工,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同时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三、课型:综合课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五、教具:小黑板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巩固旧课与新课导入【讲述】在上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因为上一节课的内容跟这节课的有很大的联系。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人口迁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照时间划分,可分为哪些形式?【学生回答】永久迁移和季节迁移。
【提问】按照迁移方式划分,又可分为什么形式?【学生回答】自发迁移和有组织迁移,个人迁移和集体迁移,自愿迁移和被迫迁移。
【提问】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学生回答】可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讲述】很好,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情况。
那么,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讲授新课二、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讲述】人们为什么要迁移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读图】引导学生看课本P14的图1-2-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让学生认真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人们发生迁移。
教学案例_1-2人口的迁移

1-2人口的迁移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空间形式及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具体情况。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培养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表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方法、手段开展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具体情况,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因素,体会人口迁移的艰辛,激发学生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三、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本节内容的教学从知识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掌握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的能力和结合实例分析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的角度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人口迁移的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培养憎恶殖民统治和种族、民族歧视,同情尊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感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知识培养和情感培养目标,教学中通过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四个人口迁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阅读人口迁移路线图,并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故教学重点在案例分析,难点在于容量大、任务重。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电子教鞭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给出幻灯片①《战争迫使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图片[提问]图片上的景象发生在什么地方?是一种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给出幻灯片②《民工潮涌向城市》图片[教师总结]以上两幅图片都是人口的迁移现象,但其发生原因各有不同。
今天这课,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有关人口迁移的问题。
讲授新课:[提问]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人口迁移?2.请问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①“民工潮"涌向城市②美国人由“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转移③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④三峡地区居民搬人沿海城市安家落户[总结] 什么是人口迁移?请学生看书本是如何叙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一 人口迁移问题
一、 实验内容
假设一个城市的总人口数是固定不变的,但人口的分布情况变化如下:每年都有5%的市区居民搬到郊区;而有15%的郊区居民搬到市区。
若开始有700000人口居住在市区,300000人口居住在郊区。
请分析:
(1)10年后市区和郊区的人口各是多少?
(2) 30年后、50年后市区和郊区的人口各是多少?
(3)分析(2)中数据相似的原因。
二 、实验目的
1.巩固线性代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用矩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n 年后的人口预测模型,如题目中所要求建立的矩阵为A=⎥⎦⎤⎢⎣⎡85.005.015.095.0和B=⎥⎦
⎤⎢⎣⎡300000700000 则第n 年后的人口模型为C=(A ^ n )*B,其中C 的a11元素为n 年后市区居民人口,a21元素为n 年后郊区居民人口
三、 实验结果
(1)(2)题实验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拓宽
对于(3)问中提出的“实验结果趋近于相似数据”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证明: 如果选择R^2的基u1和u2,令u1为⎥⎦⎤
⎢⎣⎡13,u2为⎥⎦
⎤⎢⎣⎡-11,则B 可以由该两基表示为
B=⎥⎦
⎤⎢⎣⎡300000700000=250000⎥⎦⎤⎢⎣⎡13+50000⎥⎦⎤⎢⎣⎡-11=250000* u1+50000* u2 且A*u1=⎥⎦⎤⎢⎣⎡85.005.015.095.0⎥⎦⎤⎢⎣⎡13=⎥⎦
⎤⎢⎣⎡13=u1 A*u2=⎥⎦⎤⎢⎣⎡85.005.015.095.0⎥⎦⎤⎢⎣⎡-11=0.8⎥⎦
⎤⎢⎣⎡-11=0.8u2 由此得到(A^ n) B=250000 u1 + 50000 (0.8)^ n u2
所以,当n 增大的时候,右式第二部分趋近于0
则数据会趋近于250000 u1=⎥⎦
⎤⎢⎣⎡250000750000. 四、实验总结
本题通过建立有关矩阵乘法及其幂运算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数学软件,将原本复杂的人口迁移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从而成功将问题进行简化。
通过多次幂运算的结果,得出了数据趋近某一极限值的结果,并通过对相应线性空间合理选取其基础解系的方法,成功解释并证明了“人口将逐步趋近于稳定这一结论”。
这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类似的人口迁移计算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实验人:金铭
学号:2110101162
班级:机自17
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