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答题模板一、比喻1. 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
- 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读者更易理解。
2. 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把[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状态等)],使抽象的[本体]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本体的某种特点或者表达的情感等]。
3. 题目解析- 例如:“月亮像一艘弯弯的小船。
”这里把“月亮”(本体)比作“弯弯的小船”(喻体)。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弯弯的形状特征,让读者很容易在脑海中形成月亮的具体模样,也可能传达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情感氛围。
二、拟人1. 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动作、神态等,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有趣。
- 便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2. 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感/神态等],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喜爱、赞美等)]。
3. 题目解析- 例如:“春天的脚步近了。
”“脚步”是人的动作,这里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即将到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之情。
三、夸张1. 作用- 突出事物的特征。
- 强调某种情感或者氛围。
2. 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某个方面(如大小、数量、程度等)],突出强调了[事物的某种特征],表达了作者[某种强烈的情感(惊讶、赞叹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题目解析-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里夸大了瀑布的高度,“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高,突出强调了瀑布雄伟壮观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惊叹与赞美之情,这种夸张的描写让读者对瀑布的壮观景象印象深刻。
四、排比1. 作用- 增强语势,使文章节奏感更强。
- 加强表达的情感,使内容更有说服力。
2. 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几个内容]排列在一起,句式整齐,增强了文章的语势,强调了[共同表达的内容或者情感等],使文章节奏感更强,更有说服力。
(完整word版)阅读中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阅读中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一)比喻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将……(本体)比作……(喻体),使……(本体)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
(二)拟人人格化。
答题格式:把……拟人化(人格化),使……具有人的特征,更加生动、形象、亲切。
(三)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充分表现出……的……,气势磅礴,朗朗上口,增强语势,强调了什么的……
(四)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什么的注意和思考。
(五)反问强调了什么的作用,加强了句子的语气。
答题格式:态度鲜明,加强语气,使得句子感情更加强烈。
(六)对比突出。
答题格式:……突出了…
(七)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八)夸张
答题格式:为了突出……的特点,(夸大、夸小)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九)对偶
答题格式: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十)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答题格式:使……表达得含蓄、幽默,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十一)引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答题格式:……充分,增强说服力,使语言精炼、含蓄。
阅读中修辞手法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赏析句子)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赏析句子)答题格
式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赏析句子)答题格式
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
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具体事物
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把____人格化了。
(把___物__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3、夸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_______(内容),表达了____(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4、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更有益于表达激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了表现力.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复:强调,使感情表达更激烈。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答题格式
在参加考试的时候经常用到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题目,殊不知这种试题都有规律可循,其答题格式如下:
1、比喻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了……特点,表现作者……之情。
2、拟人手法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将……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动作,赋有,表达作者……感情。
3、人物描写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采用了……描写方法,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情态,表现了人物……心理,揭示了人物……感情(或品质)。
4、词语理解型答题格式: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含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

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篇一:句子赏析答题公式语言赏析类阅读题是指对阅读文段的语言进行赏析、品位的试题,这是期末考试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每年必考。
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政府机构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
题目:“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该题没有答题的限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比如从修辞的角度来答题。
从“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可以发现本句用了比喻,把“妈妈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的红红的小嘴”,张开的小嘴写出了奶奶手上读到裂痕之深,红红的写出了裂痕形状。
因此答案就可这样上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外婆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嘴”,个人风格地写出裂痕音乐性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表达了妈妈艰辛付出代价。
此外,本题也可以从“字词”的角度切入。
首先要寻找超链接词,其中较有震撼力的词语有“满是”“张开”“红红的”,“满是”表现出裂痕之多,“张开”表现了裂痕之深“红红的小嘴”表现了裂痕的形状。
按照结论的组织形式,便可以产生如下答案:本句用了“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妹妹手上裂痕的多和开裂的样子,表现了妈妈的艰辛付出。
从字词的角度切入回答问题不如从修辞角度切入那么,学生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字词,一般而言,选择形容词、动词、叠词、量词、名句或四字短语居多。
比如2021浙江中考题目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赏析“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
学生只要抓住成语“一马当先”和动词“跃”便可以轻易写出解决办法:句中的“一马当先”、“跃”等词语表现了作者急于心理素质走近胡杨、体味胡杨的心情。
对于语言赏析题,只要能根据上述的答题方式定能做到答题,避免失分。
不过,在具体赏析修辞或关键字词的作用时,一定要认真结合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决不能完全套用公式。
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

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以下是 8 条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1. 哎呀,先看看这个句子有没有用啥修辞手法呀!就像“太阳像个大火球”,这明显就是用了比喻嘛!是不是一下就让咱感觉到太阳的热辣啦!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这里用比喻把月亮的形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呢。
2. 嘿,再瞅瞅句子里有没有特别抓人的关键词语呀!像“他飞一般地跑出去”里的“飞一般”就是很关键的词,让咱能感受到那种速度。
比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蹦三尺高”就很有感染力呀。
3. 哇塞,想想这个句子的语言风格咋样呀!是优美华丽呀,还是朴素平实呀!比如“那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如同仙女散花般美丽”,这语言就很优美呀。
就好像“她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像一阵微风拂过”。
4. 哎呦,看看这个句子在文章里起啥作用呀!是引出下文呀,还是总结上文呀!比如在故事开头说“从前有座山”,那就是引出下文呀。
就像“总之,他成功了”就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嘛。
5. 嘿嘿,要不要想想句子传递了啥样的情感呀!是快乐的呀,还是悲伤的呀!像“他欢呼雀跃起来”,这肯定是快乐的情感。
比如“她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不就是悲伤的嘛。
6. 咦,有没有注意句子的句式呀!是陈述句呀,还是疑问句呀!“他来了”就是陈述句。
比如“你怎么还不来呢”就是疑问句,多有意思呀!7. 哇,这个句子有没有让你有画面感呀!像“田野里麦浪滚滚”,是不是脑海里一下就有画面了!就好像“公园里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多生动呀。
8. 呀,再琢磨琢磨句子有没有啥特别的描写呀!是人物描写呀,还是景物描写呀!“他长得眉清目秀”就是人物描写。
比如“那花朵红得似火”,这就是景物描写嘛。
这就是我的一些关于赏析句子的看法呀,是不是很有用呢!。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第一,首先看被赏析的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如果用了修辞方法,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为: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本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特点)地写出了……(内容),突出了……(表达效果)。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复、对比等。
(2)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
(3)句式: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拟人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排比强调事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感情;设问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情感强烈,引起读者深思,并且能够加强语气;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如: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
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苗越吹越旺的样子。
第二,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如果有,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
【命题方式】文章中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答题格式为:“……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气到底是冷得很了,男人原本皲裂的双手在北风里“龇牙咧嘴”地疼。
赏析:“龇牙咧嘴”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男人双手冻伤得很厉害,体现出他的坚强与对儿子的疼爱。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当时“我”惶恐、紧张的心情。
第三,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还可从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入手。
1、记叙文或散文中的表达方式有:议论、抒情、描写、记叙。
2、句子的描写方法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手法,(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或制造悬念;揭示主题。
从修辞角度入手剖析修辞语的答题格式

从修辞角度入手剖析修辞语的答题格式一、概述修辞语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以富有艺术性的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
在考试中,对于分析和解答修辞语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遵循以下答题格式。
二、修辞手法1. 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相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一个事物。
在答题中,可以首先指出比喻的对象,然后分析比喻的形象和特点。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
在答题中,可以提及拟人的对象,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排比:通过反复的并列排列来强调句子中的重要信息。
在答题中,可以分析排比的效果和目的,同时指出具体的排比句段。
4. 修辞问答: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考。
在答题中,可以分析修辞问答的形式和功能,同时指出问题和对应的回答。
三、答题格式1. 题目分析:对于给定的修辞语题目,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要求的内容和目的。
2. 答题结构:在答题时,可以采用以下结构进行回答。
- 第一段:简要概述修辞语的定义和作用,引出主题。
- 第二段:分析修辞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阐述其具体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 第三段:通过具体的例子或文本分析,进一步说明修辞语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段:总结修辞语的答题格式和注意事项,强调关键点。
3. 注意事项:- 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重复和冗长的句子。
- 遵循语法和修辞学的规范,准确表达观点和分析。
- 不要引用无法确认来源的内容,以保证文档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结论通过从修辞角度剖析修辞语的答题格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修辞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在答题时,通过清晰的结构和准确的语言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对于修辞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七上练习)
⑴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象+特性+ “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
⑷设问: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⑸反问: 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意思是说(改成陈述句),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
⑹对比: 运用对比手,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对象+特性。
⑺反复: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什么,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
⑻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下列句子。
⑴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⑵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⑶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⑷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
⑸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⑺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⑻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⑼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⑽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⑾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⑿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⒀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