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民军军衔等级
简析韩战中的朝鲜人民军,相当于四野二流

这种等级森严,没有军事民主,强调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作风虽然限制了下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在作战经验并不算太丰富,战斗骨干比例偏少,战斗经验不足,各级军官实际指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能起到坚决贯彻上级意志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朝鲜人民军在作战时往往异常勇猛,死战不退,在士气高涨,指挥员意志坚决时往往表现得很顽强,但战术相对刻板。但一旦攻击受挫,或者军官丧失了自上而下的控制,或者指挥员自身战斗意志不足的情况下,部队往往士气低落得特别明显,战斗力一落千丈,前后判若两人,甚至部队整体崩溃瓦解。这种现象在一些缺乏八路军或者四野归国官兵做骨干的部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线人民军各部的补充却是以在南方征召的新兵为主,以北方动员兵力补充为辅。南方征召的新兵仅仅经过三、五天,最长不超过七天的训练即补入作战部队,其战斗素质可想而知。由于损失惨重,到大田战役后,虽然在战役间隙尽可能整补,但一线各师团的实力平均都在编制数的一半以下。在北方老兵的带领和监督下,南方新兵尚能一战。但美军仁川登陆后,战场形势逆转,釜山前线人民军大溃败,这时,各部队的南方藉新兵大量逃亡,由此形成连锁反应,更加剧了朝军前线部队士气
3、训练
战争爆发前朝鲜人民军的训练是很严格很刻苦的。这对于将一支新编成的,三分之二的人无实际战斗经验的军队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一定作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但是,训练教范全部是照般苏军的,不走样地学。由于军队的传统、作战环境、作战式样以及保障能力的不同,适用于苏军的教范未必就适用于朝军。
中国军衔大校的出处及两韩军衔称谓对应的趣事

中国军衔"大校"的出处及两韩军衔称谓对应的趣事其实"大校"也并非中国独创.中国是效仿朝鲜和越南当时设置的"大佐(中文翻译为"大校")"一级衔级设置的. 当时朝鲜和越南设置的"大佐"与日本的"大佐"不一样,日本只有大\中\少3级,与中国中文的上\中\少3级对应.而朝鲜和越南设置的军衔衔级为(朝鲜另设有大元帅\元帅\次帅3级元帅)将\佐\尉3等,大\上\中\少4级,除去朝鲜特有的3级元帅级别,将以下两国都是3等12级.当然两国的"佐",在中国都被翻译成"校". 中国在55年第一次设置军衔时,因为师级干部多,而为少将和上校之间是否另设一级,设何名称而头痛,最后是受朝鲜和越南衔级的启发,决定多设一级,名称参考朝越两国的"大佐",中文定为"大校". 还有个趣事,在中国,虽然两岸分裂,但在军衔中文称谓上是基本一致的,即帅,将,校,尉,士,兵的称谓是一致的,只是大陆多了"大"一级. 而在朝鲜半岛,由于南北分裂,两边的军衔韩文称谓却不一样,朝鲜是帅\将\佐\尉\士\兵,而韩国却是将\领\尉\兵长\兵,朝鲜分大\上\中\少4级,而韩国只有大\中\少3级(即是说,同是韩文,韩国军衔里的"大",只对应朝鲜军衔里的"上",而朝鲜军衔里的"大",是比韩国军衔里的"大"大一级的). 这就有趣了.按一级对一级,那么,朝鲜的"上佐"(这个词日本也没有),相当于韩国的"大领","中佐"对应"中领","少佐"对应"少领",而朝鲜的"大佐",是比韩国的"大领"高一级的.这就有点乱了,朝鲜的"上尉"对应韩国的"大尉",朝鲜的"大尉"却比韩国的"大尉"高一级.呵呵,不知同样用朝鲜文的朝鲜半岛人会不会见到两边的军衔名称会晕. 当然,不管是朝鲜的大佐\上佐\中佐\少佐,还是韩国的大领\中领\少领,中国在中文里一律翻译成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不会和韩国人一齐晕. 不知这个军事和语文趣事可加分否?。
各国军衔大全

各国军衔大全军衔的起源l5世纪以前的世界各国军队中,只有官衔,没有军衔。
军衔与官衔的根本区别是把士兵纳入了军队的等级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最初用军衔代替官衔的变革,发生在15世纪一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等一些西欧国家。
其原因是在这些国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阶级为了发展贸易,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王权,以打破封建割据。
国王为了集中王权,需要工商阶级的财政资助,于是,在这些国家出现了一个以保护贸易为交换条件、工商阶级出资支持君主制的政治局面。
国王通过税收得到了雄厚的财源,雇佣国外的军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军队。
从此以后,雇佣军成了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新的军队开始由大批雇佣军编成,因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获得了谁出钱就为谁服务的自由”。
雇佣军以步兵为主体,其成分大都是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有产市民的子弟以及出身于其他阶层的普通人。
雇佣军的组织以连为基本单位,几个连组成一个团。
连的指挥官称作上尉,副手称中尉;团由称作上校的军官指挥,助手称为军士长,后来改称少校。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资本主义的社会原则反映到了军事领域,刺激着军队改变其官职的选拔制度: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破产了,建立起按劳绩战功获得军官职位的新制度。
但是被选拔上来的这些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社会的保障,于是,这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这种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使用这些阶层的力量来共同反对封建领主的政治利益。
这样,终于导致了雇佣军中原先的某些职务名称,逐步转变成为个人的阶位称号,职务则用“连长”、“团长”来命名。
从而形成了军队职务与军衔等级相对应的两大体系,出现了包括军官、士兵在内的军队衔级制度。
军衔制度的出现,促进了军队的建设。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指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战争中,由于法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军人的衔级开始成为一种权利,大大优于家庭出身,受人重视的是劳绩战功,而不是祖宗门第”,使得法军所向披靡,“路易十四一在边境出现,边境城市便纷纷落入法国手中”。
朝鲜王朝官职表大全

归厚署——隶属 礼曹底下单位, 从六品,掌与殡 丧有关事务。
五卫都总府—— 朝鲜创国之初, 中枢院也掌管军 务,但是仍有义 兴三军府也掌有 军机,变成军事 事务居然有两单 位负责,之后太 宗有设置三军都 总制府,隶属于 兵曹 之下,朝 鲜六曹中的兵曹 类似我国的国防 部,因为是文人 掌兵曹,不谙军 务与兵权,所以 太宗年间又新设 三军镇抚所(后 改名义兴府)掌 管军机,侍卫等 “军令”, 而 兵曹就负责铨选 仪仗柄命的“军 政”,而三军总 制府就属于义兴 府之下,世宗即 位后,又将义兴 府与三军总制府 合而为一,另设 都总官——五卫 都总府长官,正 二品,掌管五卫 军务。
司译院
世子侍讲院
宗学 修城禁火司
典设司 丰储仓 典涓司 内需司 昭格署 宗庙署 社稷署 平市署 司醞署 义盈库
领事
师
赞善
傅
贰师
左右宾客 左右副宾客
辅德
兼辅德
长兴库 冰库
掌苑署
司圃署 养贤库 典牲署 司畜署
造纸署
恵民署
图画署
典狱署 活人署
瓦署 归厚署
四学 五部 内侍院 中枢府 五卫都总府
五卫
内三厅
内禁卫 兼司仆
将
中军 別将 千户
镇抚营 总理营
监营
外职
各邑
兵营
使
中军 镇营将
使
中军 別骁将
观察使
中军
府尹
兵马节度使 水军节度使
防御使 三道水军统御
使 三道水军统制
使
兵马节制使 中军
镇营将
朝鲜古代官制
议政府——议政 府为最高中央行 政单位,长官有 领议政和左右议 政各一名(均为 正一品),另有 左右赞成(从一 品)各一名,左 右参赞(正二品) 各一名,
世界上设置大校军衔的国家(文王逸峰)

世界上设置大校军衔的国家(文王逸峰)目前,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目前世界上设大校军衔的国家,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以外,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摩洛哥王国。
”但是,笔者在其他论著中也看到有的研究人员将有些国家的准将军衔写作“大校(准将)”或者“准将(大校)”。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者专门请教了若干研究军制军衔的专家,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
实际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为着手实行新的军衔制,我国驻外使馆的武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将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情况,搜集汇总呈报有关部门。
当时,主要由于翻译的原因,将许多国家的大校翻译为准将军衔。
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设置大校军衔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世界军事年鉴》等著作。
笔者搜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158个国家(不含苏联、东德以及1949年以前的中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军衔制度)军衔资料加以分析后,认为目前设置大校军衔的国家远不止4个。
许多国家的准将实际应该翻译为大校,有的国家则可以翻译为“大校(准将)”或者“准将(大校)”。
目前,设置大校、大校(准将)的国家,其衔级以及大校(准将)军衔标志图案如下:l、摩洛哥军衔分7等20级: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①其海军与空军不设大校军衔,陆军设置大校军衔。
2、瑞典军衔军衔分5等17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海军少将与准将翻译为一级少将、二级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3、英国军衔元帅(战时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
准将(大校),在陆军则为校官,在海空军则为将官。
在军衔标志上,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区别。
4、印度军衔元帅(作为将官的最高等级,不是单独的一级军衔,而是荣誉军衔,授予已经退役或者即将退役的,为国家军队建有特殊功勋的上将军衔的军种参谋长);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各国军衔等级一览表

各国军衔等级一览表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各国军衔等级一览表中国军衔: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上等兵、列兵。
中国预备役军官军衔为3等8级:预备役少将;预备役大校、上校、中校、少校;预备役上尉、中尉、少尉。
美国军衔设6等25级:五星上将(战时或战后对有特殊贡献的军官才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四级准尉、五级准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俄罗斯军衔设7等20级:俄罗斯联邦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高级准尉、准尉;大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朝鲜军衔设5等21级:大元帅、元帅、次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特务上士、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下等兵。
越南军衔设5等17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古巴军衔设6等16级:总司令(相当于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长、军士;上等兵、列兵。
印度军衔设7等20级:元帅(只在战时授予有特殊功勋的军种参谋长);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三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一等兵、二等兵、新兵。
韩国军衔设5等15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兵。
日本自卫队军衔设6等18级: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全名单——大元帅+元帅+次帅

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全名单——大元帅+元帅+次帅朝鲜人民军高级将领全名单——大元帅+元帅+次帅1948年2月,已经成为正规化的朝鲜人民军,开始按照苏联军队的军衔模式实行朝鲜军衔制。
最初的将官以上军衔只设立了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1953年2月,由于朝鲜战争的需要,增设了元帅和次帅军衔。
1992年4月,为了表彰朝鲜领袖金日成元帅的特殊贡献和功勋,又增设并授予金日成大元帅军衔。
朝鲜的元帅和次帅及其他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将官一般没有名额限制,并且可以随时根据职务的升迁,由低级晋升到高级军衔。
没有任职资历和任职时间的限制,也没有军衔时间长短的限制。
下面暂时将编辑整理好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所有元帅级高级将领罗列出来供大家观赏。
有空时再将朝鲜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名单都整理出来,一并奉献给大家。
大元帅(2个)1992年4月授予大元帅金日成(1912.04~1994.07):时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开国领袖。
1953年2月授予元帅,1992年4月授予大元帅, 1994年7月8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82岁。
1998年9月5日,朝鲜第十届最高人民会议修改后的宪法称金日成为朝鲜永远的主席。
)2012年2月追授大元帅金正日(1942.02~2011.12):时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胡志明陵寝总护卫(金日成儿子。
1992年4月授予元帅;2011年12月17日因疲劳过度引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9岁;2012年2月14日追授大元帅;2012年4月11日被称为“永远的总书记、永远的领袖”。
)元帅(7个)1953年2月授予元帅金日成(1912.04~1994.07):时任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共和国主席、共和国首相、中央军委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
(开国领袖。
朝鲜人民军复杂的军衔等级

朝鲜人民军复杂的军衔等级用世界上军衔最多的国家。
朝韩两国民族相同、语言相同,血脉相连、骨肉难分。
要不是当年那位美军小军官在北纬38度线上画了一道,要不是为期3年的半岛鏖兵,今天屹立在半岛上的应当是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统一的高丽国家!在此对这两个国家军队的军衔制度作一简述,同时真心希望这两种军衔在不久的将来合并成一种有高丽民族特色的军衔。
朝鲜军衔:等级之多,世界之最朝鲜人民军自1948年2月8日建军伊始即实行军衔制度,当时设立有如下军衔等级: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准尉、上士、中士、下士),战士(上等兵/上等水兵、列兵/水兵),共5等18级。
人民军的第一代军衔标志与当时的苏联红军极为相似,只是多了一个“两杠四星”的大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当战局危难时,朝鲜党、政府推举金日成同志为内阁首相(相当于国务院总理,1948年即任此职)兼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并授予大将军衔。
“金日成将军”这一尊称由此而来。
1953年2月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授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以元帅称号,授予民族保卫相崔庸健以次帅称号。
政令称,由于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和创建、加强与发展朝鲜人民军的事业中,建立了特出的功勋,并在反对美、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者的正义的祖国解放战争中,以卓越的指挥建立了光辉的功勋,特在光荣的朝鲜人民军建军5周年之际,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保卫相崔庸健在加强朝鲜人民军的事业中和祖国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功勋,特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军衔。
根据这一政令,朝鲜于1953年增设了朝鲜元帅、朝鲜次帅(习惯上称人民军次帅)等高级军衔。
1958年将准尉军衔改为特务上士军衔。
1992年设立最高军衔朝鲜大元帅,并在金日成同志80岁寿辰时,将这一最高军衔授予金日成同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朝鲜人民军军衔
朝鲜军衔的特点有五:1.元帅分3级、军官分4等15级,等级之多为世界之最,即使苏联,军官也只分3等14级;2.次帅军衔,世界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资料图:朝鲜的军衔肩章图样。
世界上军衔最多的国家。
朝韩两国民族相同、语言相同,血脉相连、骨肉难分。
要不是当年那位美军小军官在北纬38度线上画了一道,要不是为期3年的半岛鏖兵,今天屹立在半岛上的应当是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统一的高丽国家!在此对这两个国家军队的军衔制度作一简述,同时真心希望这两种军衔在不久的将来合并成一种有高丽民族特色的军衔。
朝鲜军衔:等级之多,世界之最
朝鲜人民军自1948年2月8日建军伊始即实行军衔制度,当时设立有如下军衔等级: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准尉、上士、中士、下士),战士(上等兵/上等水兵、列兵/水兵),共5等18级。
人民军的第一代军衔标志与当时的苏联红军极为相似,只是多了一个“两杠四星”的大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当战局危难时,朝鲜党、政府推举金日成同志为内阁首相(相当于国务院总理,1948年即任此职)兼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并授予大将军衔。
“金日成将军”这一尊称由此而来。
1953年2月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授予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以元帅称号,授予民族保卫相崔庸健以次帅称号。
政令称,由于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和创建、加强与发展朝鲜人民军的事业中,建立了特出的功勋,并在反对美、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者的正义的祖国解放战争中,以卓越的指挥建立了光辉的功勋,特在光荣的朝鲜人民军建军5周年之际,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保卫相崔庸健在加强朝鲜人民军的事业中和祖国解放战争中建立了功勋,特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军衔。
根据这一政令,朝鲜于1953年增设了朝鲜元帅、朝鲜次帅(习惯上称人民军次帅)等高级军衔。
1958年将准尉军衔改为特务上士军衔。
1992年设立最高军衔朝鲜大元帅,并在金日成同志80岁寿辰时,将这一最高军衔授予金日成同志。
1998年,为庆祝朝鲜建国50周年,将列兵军衔增为4级上等兵、中等兵、下等兵、新兵。
至此,朝鲜现行军衔体系最终形成。
朝鲜军衔的特点有五:1.元帅分3级、军官分4等15级,等级之多为世界之最,即使苏联,军官也只分3等14级;2.次帅军衔,世界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地位相当于苏联的军兵种主帅,高于设置4级将官国家的上将(大将),低于其他国家的元帅;3.大校军衔,
为朝鲜首创,是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编制军衔;4.少尉军衔作为“预备军官军衔”使用,类似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习学员(着尉官军服,带学员肩章),仅授予军校毕业在部队实习的预备军官,一年后即晋升中尉军衔;5.中等兵、下等兵军衔,与外军的一等兵、二等兵相同,但称谓绝对独特。
据不完全统计,朝鲜从1953~2002年问,共授予大元帅1名(金日成,1992年),元帅2名(金日成,1953年;金正日,1992年),晋升元帅5名(崔庸健、朴一禹、吴振宇、崔光、李乙雪),授予次帅2名,晋升次帅26名,以上共授予、晋升大元帅、元帅、次帅30名、36人次。
朝鲜人民军98式军衔标志自1998年9月起使用,分礼服肩章、常服肩章、领章3类,各按陆军、海军、空军区分。
与旧式军衔标志的区别主要是在肩章、领章上增设了兵种勤务符号。
军官礼服肩章为金属丝编织金黄色版面,陆军红色边缘,海军黑色边缘,空军天蓝色边缘,钉缀金黄色军徽图案铜扣。
大元帅肩章版面金线刺绣朝鲜地图,上端绣朝鲜国徽,下端绣特大金星;元帅肩章上端绣朝鲜国徽,下端绣大金星(小于大元帅星徽);次帅肩章中间绣大金星,星徽正中嵌朝鲜国徽;将官肩章绣将级星徽,大将4颗,上将3颗,中将2颗,少将1颗;校官肩章版面绣两条红色纵杠,钉缀军种标志、校级星徽,大校4颗,上校3颗,中校2颗,少校1颗;尉官肩章版面绣一条红色纵杠,钉缀军种标志、尉级星徽,大尉4颗,上尉3颗,中尉2颗,少尉1颗。
士兵礼服肩章,陆军军绿色版面,红色边缘;海军黑色版面,无边线;空军蓝灰色版面,天蓝色边线。
陆军、空军士兵肩章缀金色铜扣,海军士兵肩章缀金锚图案铜扣。
士官肩章用金色宽横杠、纵杠、窄横杠区分军衔,特务上士一宽横杠一纵杠,整体图案呈T字形,上士一宽两窄,中士一宽一窄,下士一宽;列兵肩章用金色窄横杠区分军衔,上等兵三窄,中等兵二窄,下等兵一窄,新兵无标志。
士兵另有一种仪仗服肩章,陆军红色版面,红色边线;海军黑色版面,藏青色边线;空军天蓝色版面,黑色边线。
军官常服肩章,陆军为军绿色版面,红色边线;空军为军绿色版面,天蓝色边线;海军为黑色版面,金色边线,其他和礼服肩章相同。
大元帅和士兵不设常服肩章。
领章是朝鲜人民军主要的军衔表达方式。
大元帅不设军衔领章。
军官领章为金黄色版面,军种色边线(全封边),基本样式同肩章。
韩国军衔:东西合璧,内外兼容
大韩民国军队建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设置的军衔兼有美、日、韩的特点,可谓东西合璧、内外兼容。
其设有:将官:上将(也称大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也称大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也称大尉)、中尉、少尉,将官、校官、尉官合称士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官: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共6等16级。
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量涌入南朝鲜。
韩军为与其交流,将军衔作了较大调整,增设元帅、准将、士官长(从1等逐渐增到4等)等,军衔标志也有所变化。
战后,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高、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反美情绪的增长,其军衔也越来越呈现“高丽民族”特点。
韩军的职务编制军衔有美国特色,即规定正式军衔和临时军衔。
当某上尉被临时任命为团长时,其临时军衔自动晋升为中校,佩戴中校军衔,但正式军衔仍为上尉;以后,正式任命为团长时,正式军衔则晋升为少校(也可能越级晋升为中校);若临时任命取消,则中校临时军衔也随之消失,恢复为上尉军衔。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需要时可随时提升军人军衔,与新职务相匹配,避免出现高职低衔的现象;同时又避免在和平时期出现大量高级军衔。
韩军对职业军人(按韩军称谓包括:土官、准士官、职业下士官)的服役按军衔的不同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韩军的军衔标志较之朝鲜军衔,显得较为简朴,但样式较多。
陆军有军官礼服肩章、军官常服肩徽(直接将符号钉在肩袢上)、夏服套式软肩章、士兵礼服常服臂章、军人野战服军衔标志等。
韩陆军、海军、空军下士官军衔标志是领花,以金色花托表示级别,以金色角杠区分等别,元士三杠一星,上士三杠,中士两杠,下士一杠。
海军陆战队下士官的军衔标志是绿地红徽的臂章(另设红地金徽的礼服臂章和黑地白徽的作训服臂章),中间绣海军陆战队队徽一一铁锚和交叉步枪,元士三条角杠一条弧形杠,上士三杠,中士两杠,下士一杠。
韩军兵长、兵的军衔臂章以底板颜色区分军种,陆军、海军陆战队绿色,海军黑色,空军蓝色,以金色横杠区分军衔,兵长4道,上等兵3道,一等兵2道,二等兵1道,新兵无标志。
海军陆战队兵长、兵以红色(常服)、金色(礼服)、白色(作训服)斜杠区分军衔。
韩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野战服军衔标志为绿色长方形标志,可佩戴在野战帽(正面)、野战服(领、胸、肩、臂)上,用黑色标志替代礼服、常服的银色标志,用棕色标志替代礼服、常服的金色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