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问题分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三分法

中国古代文学三分法

中国古代文学三分法
三分法是文学分类的一种方法,是指根据文学作品的性质(主要是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作品划分为三大类:叙事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文学。

“三分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认为文学摹仿现实有三种方式,“既可以像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以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

所谓“像荷马那样”是叙事文学;“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是抒情文学;“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是戏剧文学。

根据“三分法”,叙事文学除抒情诗、抒情散文和戏剧文学外,其他一切描述事件、有故事情节的作品,都被包括进去;抒情文学主要指抒情诗和抒情散文;戏剧文学包括各种类型的戏剧文学作品。

“三分法”在国外相当流行,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三分法”是根据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不同方法来分类,抓住了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的一些重要的基本特点,具有相当强的概括力。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仅供参考)1《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8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99 “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104 秦观词的婉约风格105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106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108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109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10 论晴雯形象的人性内涵111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113 王维诗中的禅趣114 浅析王熙凤的理家才能116 试析《红楼梦》人物——惜春117 浅谈《莺莺传》的写情艺术118 论《窦娥冤》的艺术特色121 浅论林黛玉的性格126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128 浅谈王维诗中的禅趣130 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131 论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134 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变化135 薛宝钗形象塑造浅析136 论李白的山水诗137 《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140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豪壮之气141 论稼轩词的爱国主义精神142 浅析唐代诗人笔下的闺怨诗143 浅谈《金瓶梅》的讽刺艺术144 浅论李贺的诗风及成因145 浅谈陶渊明的人生价值观念146 浅析薛宝钗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147 浅论王维诗中的禅趣154 浅论魏延的性格悲剧155 浅论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思想156 论范成大的田园诗157 论陆游作品中爱国思想的一贯性159 《诗经》燕飨诗的场面描写160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161 《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162 《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163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164 《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165 《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166 《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170 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171 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178 《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179 《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182 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183 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193 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195 论李白的梦诗196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197 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198 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199 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200 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206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207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208 贺铸词的艺术个性214 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215 《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216 《水浒传》的忠义观217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219 论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223 《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227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228 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229 “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230 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232 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233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234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235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36 大观园的文化意义237 《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238 《长生殿》的爱情观239 《桃花扇》的结构艺术244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246 《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247 论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248 论归有光的散文创作252 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253 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254 论明清小说题材的嬗变255 《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256 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257 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盛唐田园诗创作繁盛的原因1、隐逸之风。

古代文学知识分类

古代文学知识分类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与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与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与流派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经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和流派。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与流派进行探讨。

一、诗歌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百代文宗”。

中国古代诗歌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较为规整,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而近体诗则是指唐代以后的诗歌形式,如律诗、绝句、词等。

古体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独特感悟;而近体诗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审美的追求。

二、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学形式,主要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展现。

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分为骈文和白话文两大流派。

骈文是古代文言文的一种形式,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严谨的结构而著称;而白话文则是指用白话表达的散文,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散文以其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三、小说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而备受推崇。

中国古代小说主要分为传统小说和志怪小说两大流派。

传统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等作品为代表,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社会风貌的刻画,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而志怪小说则以奇幻的故事情节和神秘的背景为特点,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

四、戏曲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旋律吸引了无数观众。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分为京剧、昆曲、评剧等多种流派。

京剧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剧情而闻名于世;昆曲则以其婉转悠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形式而备受喜爱;评剧则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和贴近生活的剧情而深受观众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分类与流派丰富多样,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98-17南大古代文学真题

98-17南大古代文学真题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吴文亮整理【古代文学】【1998——2017】历年真题按朝代分类:一、先秦(《诗经》、诸子散文)1.试论《诗经》的采集、整理、流传及“六义”之说。

(1999)2.春秋战国时期因诸侯各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频繁,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记录有关事件、人物言行的历史散文,请简述其创作概况、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2000)3.试述先秦诸子散文的产生、发展阶段及其艺术风格。

(2001)4.谈谈你对《诗经》中“雅诗”、“颂诗”的看法。

(2002)5.简述《诗经》“六义”中的风、雅、颂。

(注意说明其分类依据、创作内涵及其相关阐释)(2005)6.试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文献情况及体裁变迁。

(2007)7.引用《诗经》的《卫风伯兮》《小雅采薇》《豳风七月》《豳风东山》诗句(至少引用两首诗),并适当结合《诗经》中其他诗作的诗句(至少两首诗句),论说风雅精神。

(2011)8.论述先秦诸子文章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色。

(2013)二、秦汉(乐府、汉赋、《史记》、“党锢之祸”及其思潮)1.汉武帝时期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何在?请简述之。

(1998)2.文学史家论汉赋素有扬、马、班、张“四大家”说,请介绍四家赋创作,并申己见。

20023. 简论汉代乐府与乐府诗。

(2003)4.两汉辞赋创作的发展及流变。

(2014)5.鲁迅在汉《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5)6.试述东汉“党锢之祸”之大略,及汉魏士人之新思潮。

(2016)三、魏晋南北朝1.西晋武帝太康至惠帝元康年间,文坛上出现一批作家,史称“太康之英”,其中主要包括哪些诗人?略述其创作成就。

(1999)2.文学史家多认为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请以“建安七子”诗赋创作为例,试申述己见。

(2000)3.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晋宋之交古今诗道升降之大限乎魏承汉后虽漫尚华靡而淳朴余风隐约尚在步兵优柔冲淡足嗣西京而浑噩顿殊记室豪宕飞扬欲追子建而和平概乏士衡安仁一变而俳偶愈工淳朴愈散汉道尽矣元亮得步兵之澹而以趣为宗故时与灵运合也而于汉离也明远得记室之雄而以词为尚故时与玄晖近也而去魏远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一、先秦文学1、为什么说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开端?2、简述原始诗歌的特点。

3、上古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4、以《女娲补天》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意义。

5、简要说明《诗经》的分类和编定。

6、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7、举例说明《诗经》中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8、《诗经》中政治讽刺诗主要指哪两类作品?其意义如何?9、略述《诗经·大雅》中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

10、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11、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2、从《诗经》看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

13、《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14、从文学角度看,《左传》比《春秋》有哪些进步?15、简述《左传》人物描写的成就。

16、以《邵公谏弭谤》为例,说明《国语》的文学价值。

17、简述《战国策》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18、《冯谖客孟尝君》在描写人物上有哪些独到之处?19、概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20、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

21、略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演进概况。

22、略述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语》的文学价值。

23、《墨子》文章的特点。

24、《孟子》文章的风格。

25、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26、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书中“寓言”、“重言”、“卮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27、如何评寓言《庖丁解牛》?28、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9、以《劝学》为例,说明《荀子》的文学价值。

30、简述韩非文章的风格。

31、试述楚辞的来源。

32、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33、简述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4、概述《离骚》的思想内容。

35、《离骚》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36、《九歌》中神话题材的诗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37、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8、宋玉的《九辨》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开拓?二、汉代文学1、简述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及其发展衍变。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上古歌谣、《周易》、神话、《山海经》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2、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3、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4、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如何?5、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6、我国神话的基本特色是什么?第二章《诗经》1、《诗三百》、风雅颂、四家诗、毛传郑笺、赋比兴论述题1、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

2、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3、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今古文《尚书》、春秋三传论述题1、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2、简述《春秋》的写作特点。

3、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4、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5、简述《战国策》的思想内容。

6、简论《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名词解释诸子百家、孔孟、老庄、《韩非子》论述题1、谈谈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2、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

3、谈谈《孟子》的文学价值。

4、《庄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什么地方?5、简述《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楚辞、《九歌》、《天问》、屈宋论述题1、简述“楚辞”的特点。

2、简论“楚辞”的文化渊源。

3、谈谈《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简论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建安风骨、《悲愤诗》论述题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第七章正始文学1、正始文学、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论述题1、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第八章两晋文学太康体、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左思风力、玄言诗、游仙诗论述题1、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2、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3、列举两晋诗歌有代表性的重要现象?第九章陶渊明田园诗论述题1、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2、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3、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十章南朝诗歌陶谢、元嘉三大家、永明体、宫体诗论述题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2、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3、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5、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第十一章北朝诗歌北地三才、哀江南赋论述题1、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2、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第十二章南北朝乐府民歌吴歌、西曲、《敇勒歌》论述题1、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2、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3、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4、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5、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第十三章南北朝散文《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论述题1、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散文著作,作者是谁?2、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散文和辞赋的代表作家和重要作品?3、试说说《北山移文》艺术特点?4、简述《哀江南赋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小说、志人小说、《搜神记》、《世说新语》论述题1、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2、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3、《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4、《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文赋》、《昭明文选》论述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2、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3、说说《文心雕龙》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4、钟嵘《诗品》所反映的文学理论有哪几方面内容?第十六章隋及初唐诗歌上官体、文章四友、初唐四杰、吴中四士、沈、宋论述题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4、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是什么?第十七章盛唐诗歌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七绝圣手论述题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2、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性考核作业分类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性考核作业分类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性考核作业分类整理一、填空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部集,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3、《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载驰》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和以善用比喻三方面。

10、《庄子》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1、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

12、《离骚》是屈原最重在的作品,是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长诗。

13、屈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

14、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

15、战国时期两位最重要的诗人是屈原和宋玉。

16、汉代论说文主要分哲理文和政论文两大类。

17、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

18、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是《治安策》、《过秦论》。

19、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骚体赋,另一类是散体大赋。

20、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的第一篇作品是枚乘的《七发》,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21、《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历史意义
白居易艺术成就
概述大历十才子及其创作得失
刘禹锡与柳宗元
韩孟中唐奇险诗派作品形式,风格特色
郊寒岛瘦,诗鬼
小李杜:西昆体的得失及其后世影响
欧阳修和王安石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
苏轼的诗
南宋四大家,永嘉四灵,江湖诗人
陆游: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时代意义,后世影响
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的形成(源流演变)及元杂剧的兴起(时代背景)
元杂剧的体制及形式特点:重点在概念名词解释
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关汉卿的窦娥冤:人物形象分析,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时代精神
其他关剧提要
关马郑白代表作
西厢故事的承继和演进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爱情理想,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精神
其他作品提要:历史剧,水浒剧,公案剧,爱情剧,社会剧
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辞
唐诗繁荣的时代背景,兴盛原因
初唐四杰的诗风,贡献,后世评价
沈宋与律诗的确立
山水田园诗派之王孟: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盛唐边塞诗派之高岑: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概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李白和杜甫: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后世评价
李杜之争:褒贬,得失,学李和学杜
南戏:形成,发展,体制
四大传奇及琵琶记
明传奇概况
汤显祖: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临川四梦提要
牡丹亭: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渊源,时代精神
苏州派简介:李玉
李渔的创作及理论成就
南洪北孔:故事来源,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分析,时代精神
花部和雅部
清代讲唱文学:弹词,鼓词,子弟书
7、小说
小说溯源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1、诗歌
关于诗经:结构,分类及标准,流传时间及作者,诗的起源,孔子删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四始说,汉诗四家
国风:大致内容分类,代表性诗章,艺术特色
雅颂:大致内容分类,周民族史诗的篇章,大致内容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内容,形式
楚辞:新诗体,社会文化渊源,代表作家及篇章
离骚:时代背景,情志内容,艺术特点
唐传奇:兴起与发展,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后世影响
话本:产生与体制,篇目提要,侧重名词解释
明代四大小说:章回小说的产生体制,成书,作者,版本,思想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小说批评分析
明代其他小说:历史,神魔,世情
三言二拍简介
聊斋和阅微
儒林外史:作者,思想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成就
唐新乐府运动
江西派诗论
严羽沧浪诗评
王夫之
叶燮
明清戏曲本色论
李渔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小说批评:李贽,金圣叹,毛宗岗,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坡,脂砚斋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意义
传说神话《诗经》《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尚书》《论语》
《楚辞》《离骚》《九章》《九歌》《吕氏春秋》《史记》《汉书》乐府
相和鼓吹曲《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文学
红楼梦:思想内容,主要典型,对传统写法的打破,时代精神,批评理论
清代其他小说提要:狭邪,黑幕,讽刺
8、古代文论
诗言志,诗缘情,情志统一
兴观群怨论:孔子,王夫之
庄子的美学思想
文学史对屈原和司马迁的评价:发愤抒情和发愤著书
王充的文学主张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
杜甫论诗诗
陈子昂风骨兴寄论
唐古文运动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的艺术特色
屈原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宋玉的九辫:艺术独创性,悲秋母题
乐府:源流,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思想内容,时代精神,艺术特色,名篇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后世批评
文人诗与民间乐府诗的承继关系和异同
入话南戏北曲元曲小令套数叶儿元杂句折楔子科院本赋山水田园派盛唐边塞派无题诗唐宋派上官体
郊寒岛瘦明初四杰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复社浙西六家几社格调说肌理说神韵说童心说性灵说桐城派
南社元曲四大家岭南三大家江左三大家南施北宋《人间词话》
章回小说台阁体弋阳腔昆腔拟话本唐宋八大家《闲情偶寄》
阳湖派常州词派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同光体宋诗派汉魏六朝诗派
花间词与李煜:代表作品,名篇分析,文学史地位
概述敦煌曲子词
柳永的意义:慢词
周邦彦的意义:以赋为词
苏轼的词:以诗为词
李清照:女性词家,词别是一家
姜夔于与吴文英
辛弃疾的意义:以文为词
对比分析:柳与周,苏辛,姜吴,秦观与李清照,婉约与豪放
清词:清初三大家,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
4、曲
散曲的兴起及其体制:结构,体制,形式,体裁,概念名词分析
汉书的成就及其影响
骈文的特点与形成,篇目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主要文学主张,创作实践,文学史意义
晚唐小品文:作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
宋代诗文运动:领袖,文学主张,文学史意义
苏轼的文:兼及文学主张
明文:兼诗,前后七子,李贽童心说,公安派,唐宋派
清文:清初三大家(与诗那三大家不一样)桐城派,阳湖派
6、戏剧
永明体《典论论文》《文赋》《世说新语》《文心雕龙》《诗品》《文选》
竹林七贤左思风力四声八病骈文前四史四书五经劝百讽一
春秋笔法九流十家大小谢宫体诗互见法
古文运动以文为诗新乐府《诗品》变文俗讲押座文词
韩孟诗派大历十才子西昆派江西诗派永嘉四灵说话四家元诗四家
四大谴责小说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神怪小说演义小说
三大名注文质说缘情说文气说诚斋体江湖诗人《沧浪诗话》话本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明代诗:台阁三杨,茶陵派,前后七子,李贽,公安派,竟陵派
清代诗:江左三大家,南施北宋,神韵论,格调说,肌理说,性灵说,宗唐宗宋,黄遵宪新体诗,梁启超诗界革命
2、赋
赋作为文体的源流演变情况
主要赋家及其作品: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骈赋与骈文概况
3、词
概述词体的别名,结构,体式,历史嬗变等基本知识
概述建安风骨:时代北京,代表作家,基本特征,后世影响
曹植艺术成就:继承与开拓,艺术特色,后世批评
嵇志清俊,阮旨遥深,左思风力
陶渊明:诗风特色,名篇分析,后世影响
谢灵运:艺术风格及其得失
鲍照:艺术风格及成就
永明体:代表作家,艺术上的得失
宫体:代表作家及其得失
庾信人生两阶段诗风转变及其文学史地位
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南北之异,艺术特色,对唐诗的影响
黑幕小说大晟词人诸宫调吴江派临川派谴责小说侠义小说
狎邪小说苏州派讽刺小说赋诗言志兴观群怨毛诗序九辩
"七"体《淮南子》 太康体玄言诗元嘉体元和体和长庆体婉约词派
豪放词派雅部和花部小说界革命晚明小品 阳羡派歌行体
清谈小说志怪小说吴均体梅村体
元代散曲作家:关马,酸甜乐府,张可久,张养浩
明清散曲:成就不高,可以略
5、散文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典籍,简单分类,主要内容,艺术特色
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色
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司马迁与史记: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结构分类,纪传体,互见法
史记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