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学常识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学常识归纳

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2、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和之分;按照字数,词有、中调和长调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本文将介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文学定义文学是运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文学体裁-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民间诗歌- 散文:古代散文、现代散文- 小说:传统小说、现代小说- 戏剧:昆曲、京剧、话剧、音乐剧、电影、电视剧文学修辞- 比喻:用某种形象说法直接点明所要表达的意义,或为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生动、形象而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 比拟:指用类似事物来比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

- 对比: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来强调其中一方的某种性质或思想感情。

- 借代:指用不同的词语代替所要表达的意义。

- 排比:用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把几个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排列在一起,以加强修辞效果。

- 暗示:通过合理地安排语言,使句子的字面意义和所表达的深层意义相符合,使读者自己去进行思考和理解。

- 省略:因语言表述方式的特殊需要,可以不按照语法规则来表达完整的语句,让读者推断出上下文的意思。

常用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以表现诗人的心情。

- 擬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以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文章生动、形象。

- 反复:反复使用同一字符、同一词组或同一句式,以达到一种强调作用,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 夸张:为了加强语言效果和鲜明的形象,有意或夸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表达更加生动。

- 借物: 把生物或非生物事物当成表达文学情感的形象符号,增强文章中的形象的象征性和艺术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定义、文学体裁、文学修辞和常用修辞手法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文化常识(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文化常识(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完整版)

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一、1、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

鲁国人(今山东苍山人)。

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相传曾著《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简称《左传》)。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因其均为《春秋》注释)。

二、1、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作品有《说苑》、《新序》、《战国策》。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作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四、1、孔子,名丘,字仲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学常识(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精品word)人教版高一语文(上)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word)人教版高一语文(上)知识点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基础知识总结沁园春·长沙1、给加点字注音:分泌 . (. mi . . 沁 . 园春 ( qing 百舸 . (坎坷 . ( 拜谒 . ( 遏 . 制 ( 竭 . 力 (挥斥 . ( 干坼 . ( 遒 . 劲 ( 酋 . 长 ( 谩 . 骂 ( 散漫 .( 花蔓 . ( 惆 . 怅 ( 稠 . 密 ( 绸 . 缪 ( 寥 . 廓 ( 峥嵘..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 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 . ( 彷徨.. ( 彳亍.. ( 颓圮 . ( 舷 . 梯 ( 娴 . 熟 ( 悬 . 崖勒 . 马 ( 弦 . 外之音 ( 按捺 . ( 刚毅木讷 . ( 方凿圆枘 . ( 静谧 . ( 猕 . 猴( 所向披靡 . ( 奢靡 . ( 矫 . 揉造作 ( 繁衍 . ( 挑衅 . (2、成语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青荇 . ( 长篙 . ( 蒿 . 里行 ( 枯槁 . (浮藻 . ( 缫 . 丝 ( 漫溯 . ( 晦朔 . (斑斓 . ( 阑 . 干 ( 波澜 . ( 笙箫 . (萧 . 瑟 (大堰河—我的保姆1、字音大堰 . 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冰屑 . ( 凌侮 . ( 叱 . 骂 (团箕 . ( 给 . 予 ( 碾 . 了三番 (2、字形大堰河 /偃旗息鼓凌侮 /诲人不倦叱骂 /诧异红漆 /膝盖豆浆 /船桨辗转 /碾了三番3、词语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1(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知识复习】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ìn()园春分mì( ) 百gě()zhēn g()嵘寥ku?()万户 h?u( )挥斥方qi ú()màn()江màn( )骂xi ?()来浪a()飞舟漪l ún ( )páng()徨寂li áo()惆chàng()凄wǎn()颓pǐ()青xǐn g()浮zǎo()长gāo()hāo草( ) 枯gǎo( ) 斑l án ()流l án ( )shēn g()箫青t āi()漫sù()荆j í()火bō()ni ǔ()怩麦zāo()发ji ào( ) dùn ( ) 肉团j ī() 凌wǔ()chì()骂踟chú( )du?( )手qi ?ng()音春w?i()窗f ēi()彳chù( ) 雾ǎi( ) 和ǎi ( )二、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苍茫沧桑阻遏碣石彷徨惶然稠密惋惜哀婉颓圮祭祀沉淀纸锭绽放彷徨牌坊惆怅为虎作伥丝绸无耻谰言斑斓波澜朔风追溯挑衅河畔碾碎辗转杞人忧天堤堰揠苗助长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纽扣枢纽心扉雨雪霏霏三、掌握下面词语的词义峥嵘:挥斥方遒:激扬:彷徨:典押:天伦:颓圮:瓦菲:凌侮:四、近义词辨析1、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2、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意气相投。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3、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例如:( ) 不住胸中的怒火。

滚滚洪流,不可()。

()对方的攻势。

9.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语文必修一文学知识点归纳

语文必修一文学知识点归纳

语文必修一文学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语文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的文学知识点归纳:
1. 古代文学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长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追求。

-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

2. 文言文
- 元白体:是文言文的一种体裁,以分明对仗、协调平稳的语言为特点,常用于叙事和抒情。

- 对仗:是指文句之间的音节、词语、句子结构的呼应和对应,使文句的韵律与语音构成和谐统一。

3. 古代小说
-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刻画了贾宝玉等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4. 现代文学
- 陈纳德:以民族题材的小说《子夜》、《学校里的教育》等著作而闻名。

-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

以上只是对语文必修一文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文学知识点,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文学常识归纳一、1、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

鲁国人(今山东苍山人)。

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

相传曾著《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简称《左传》)。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因其均为《春秋》注释)。

二、1、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作品有《说苑》、《新序》、《战国策》。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三、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作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四、1、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2、孔子思想*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

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

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3、《论语》《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

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

五、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作是《雨巷》,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六、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

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

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作品收录在《徐志摩文集》。

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诗集:《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散文:《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

2、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前期理论: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七、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

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代表性诗篇除《大堰河——我的保姆》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聂鲁达称他为“中国诗坛泰斗”, 1985年荣获法国艺术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八、1、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2、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九、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巴金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2003年11月25日,巴金百岁生日,国务院在上海授予巴金“人民作家”光荣称号。

十、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

十一、梁启超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

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十二、夏衍,原名沈端先,汉族,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2、主要作品: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创作《野草》、《烈火中永生》、《祝福》、《林家铺子》等电影剧本,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等理论专著。

话剧剧本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复活》、《戏剧春秋》、《方草天涯》等。

著述甚丰,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夏衍剧作集》、《夏衍电影剧本集》、《夏衍杂文随笔集》、《夏衍论创作》等。

3、夏衍话剧创作特点:(1)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

《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赎罪》《娼妇》)《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