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摘出部分)

挑战杯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摘出部分)
挑战杯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摘出部分)

文件

校教〔2025〕3号

“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

(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以下简称“挑

战杯”竞赛)包括:“挑战杯”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生创业计划竞赛,分别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次。校级“挑战杯”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逢偶数年举办一届,校级“挑战杯”生创业计划竞赛每逢奇数年举办一届(对应的省级、国家级“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在其第二年举行)。

第三条“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由校团委主办,科技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处、工程训练中心协办,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条“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勤奋学习、勇于实践、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五条“挑战杯”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挑战杯”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分为产品类和概念产品、服务类两大类。

第六条“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的基本程序是以为单位组织作品参赛,学校聘请专家评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七条学校成立“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具体负责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八条由校组委会聘请各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及评审委员若干名。评审委员会一经校组委会批准成立,则有权在本办法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九条应高度重视“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由各院长(主任)牵头,主管学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领导分工负责,认真组织好本的初评,做好作品的选拔和推荐、指导教

师的遴选和确定工作。

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条凡在举办对应的全国“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以前在册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不含在职)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第十一条“挑战杯”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作品必须是距河南省“挑战杯”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两类。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均应是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含三人)的项目,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需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学

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参加竞赛。

“挑战杯”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小组(团队)的参赛作品应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小组(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校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或是一项可能研究开发的概念产品或服务。创业计划竞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提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

第十二条参赛作品须由作者本人申报或集体申报,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分团委审核确认后报校团委。

第十三条每个选送的参赛作品总数不得超过5件(每人只限报1件作品),其中,作品中本科生的作品不少于3件,研

究生的作品不超过2件。研究生处、工程训练中心可分别单独选送5件作品。

第十四条在上一届的各级竞赛中,有如下情况者,可增加申报作品数量:

(1)在上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每获一项特等奖,可增报6件作品参赛;每获一项一等奖,可增报5件作品参赛;每获一项二等奖,可增报4件作品参赛;每获一项三等奖,可增报3件作品参赛。

(2)在上一届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中,每获一项特等奖,可增报4件作品参赛;每获一项一等奖,可增报3件作品参赛;每获一项二等奖,可增报2件作品参赛;每获一项三等奖,可增报1件作品参赛。

(3)在上一届学校“挑战杯”竞赛中,每获一项一等奖,可增报1件作品参赛。

(4)在上一届学校“挑战杯”竞赛中,获团体总分前六名的,可增报3件作品参赛。

(5)同一作品多次获奖,按该作品的最高奖项计算增报作

品数。

第四章评审与奖励

第十五条校评审委员会对各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10%、30%和60%。一等奖的产生必须经过专家组合议。经专家组合议后,若不能产生一等奖,则一等奖可以空缺。

第十六条校级“挑战杯”竞赛以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获校级“挑战杯”竞赛一等奖的作品每件计10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未通过学校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

(2)团体总分由校级“挑战杯”竞赛所得分数累加而得。

(3)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校级竞赛一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若获奖等级和个数完

全相同,则名次并列。

第十七条校级“挑战杯”竞赛设立的最高荣誉流动奖杯“挑战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设“优胜杯”5个,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六名的。

第十八条对在全国、河南省和学校“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学生集体和个人,学校按项目颁发专项奖金,奖金额度如下:

同时,对获得各级竞赛奖励的学生,经校“挑战杯”竞赛组织委员会认定,给予参赛本科生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奖励,加分情况如下:

参赛研究生获得校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奖励者,可

获得培养计划中社会实践培养环节学分。

第十九条根据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相关规定,对于参加“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且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的本科生,视情况可优先推荐。

第二十条在全国、河南省和学校“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学校对指导教师作如下奖励:

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岗位考核中,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第二十一条在全国和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作品,学校对选送单位作如下奖励:

1.获全国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件作品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5000元、3000元;

2.获河南省竞赛一等奖以上奖励的,每件作品分别奖励3000元。

第二十二条同一项目多次获奖时,以最高奖项进行奖励,不累计计算。

第二十三条参加学校终审决赛的作品,由校组委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第五章推荐与资助

第二十四条学校推荐在校级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参加河南省“挑战杯”竞赛。

第二十五条学校对“挑战杯”竞赛项目资助分两部分,即研究阶段资助和竞赛阶段资助。研究阶段资助主要用于项目的前期调研和产品开发。研究阶段资助所需费用,按照《“步步高”生科技攀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中关于“一般资助项目”的规定执行。竞赛阶段资助主要用以在学校层面上经筛选后参加全国和省级“挑战杯”竞赛的参赛作品。按照《“步步高”生科技攀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中关于“重点资助项目”的有关规定执行。项目资助由项目组向校组委会办公室申请立项进行资助

第二十六条凡申请“挑战杯”竞赛阶段资助的参赛作品,按以下程序进行:

(1)学生填写申请表(申请表可在校园网最新公告或校团委网站下载),经所在审核推荐后,报校组委会办公室;

(2)校组委会办公室提请校评审委员会论证、评审,确定资助作品的金额;

(3)校评审委员会将专家评审意见报校组委会批准,并执行校组委会意见。

第二十七条对项目的资助仅用于购买与开展项目有关的物品,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第二十八条项目检查不符合进度要求的,校组委会办公室有权终止该项目,并冻结其资助经费。

第二十九条资助经费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和校组委会办公室核准后,按照学校财务要求进行报账。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挑战杯”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

第三十一条学校支持、鼓励参加竞赛活动的团队或个人争取社会赞助,用于竞赛项目。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

校长办公室2025年1月5日印发

各项竞赛奖励办法

附件9: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各项竞赛奖励办法 (试行稿) 艺体类: 一、项目设置 1、体育类项目: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其他项目(中小学生象围棋比赛、篮球、 排球、足球、游泳、健美操、中长跑、跳绳、踢毽比赛等)。 2、艺术类项目: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中小学生器乐比赛、中小学生校园剧比赛、 中小学生声乐比赛、中小学生书画摄影比赛等。 二、组队与训练: 1、原则要求每一位体育专职教师均要组建并带好一个项目队; 2、具体项目队的训练由负责老师结合项目特点选材,并按计划认真组织训练工 作; 3、校行政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年级部、各班主任做好项目组队和训练的配合支 持工作,负责老师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家长沟通,解决不了的须及时向校行政反映。 三、项目负责老师的绩效津贴: 1、有项目队的老师能按要求组建并带好项目队,则享受全校专任教师的平均课 时津贴。(必须向教务处提交训练计划、训练日志、运动员签到簿、获奖的还需提供获奖证明。) 2、没有组队或带队不符合考核要求的教师享受术课教师的课时津贴; 3、有项目队的老师所带队在比赛中未能获奖的,节假日训练补贴40元/天。 四、项目负责老师的奖励: (一)体育工作方面: 1、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1)获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奖励10000元,第二至五名奖励6000元,第六至十名奖励4000元,第十一至十五名奖励3000元; (2)未获得团体奖:运动员获得一分补贴教练员5元; 2、其它项目奖励 (1)获区团体第一名奖励5000元,第二名奖励4000元,第三名奖励3000元,第四至六名奖励1500元; (2)教练员单项奖励 指导的运动员在区级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的奖励200元,第二名奖励100元,第三名奖励50元,累计奖励,获得团体奖后不再奖励; 以上项目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奖励按双倍计算。

挑战杯心得体会

挑战杯心得体会 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是我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是我的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个让我学会如何表达学术观点、如何与导师交流、如何规范学术论文的人生大课堂。我庆幸自己在大学的尾巴上拥有了这样一次机会,我也热切地希望周围的同学们都能够加入到这样一次能让你在学术上迅速成长的科研之行中去。在此,我把我参加“挑战杯”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自己的这次参赛作总结: 首先,选题很重要。“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作品分为三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的内容涉及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方面。在参赛的过程中,我发现入选的或者获奖的论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与时代热点的结合性和社会实用性都特别强。比如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的论文,它们的选题都与社会热点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我总结出可能这样的选题更适合参加挑战杯: 一、要有创新性,二要有社会实用性。我们要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社会热点有效结合,站在自己学科的角度对当下社会现象作独特的研究,那么你就领先别人一步,你的研究才会有当下意义。比如我前一届外汉语专业的学姐,她就从语言语境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找到了语言学与社会现象一个新的交汇点,对现今大学生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的现象作了深入地研究,获得了“挑战杯”浙江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专业优势,并多关注社会现象,不断提高敏感度,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新鲜的思想火花。 其次,做研究要有宽阔的视野。专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角度,但我们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就囿于本专业。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专业不一定与社会现象有直接的联系,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能平时此专业的同学多从事的是关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那么如何找到专业与现实社会热点的交叉点,就需要同学们宽阔的视野。我大学里选修的《社会调查方法》课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还是最后的数据分析都使我在课题研究中找到了一个捷径。所以在抓住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多关注

【申报书样本】“挑战杯”作品竞赛作品

附件: 序号: 编码: 湘潭大学第九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申报学院: 指导教师: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C、D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E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要打印稿,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左右。 6、作品申报书(附作品)一式二份须按要求由各学院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学院团委)按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统一报送至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竞赛办公室不接受个人报送材料。 7、有关参赛事宜请向各学院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各学院团委)咨询。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B.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贡献奖奖励办法(终审稿)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发展 贡献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表彰民营科技企业、企业家、科技人员在产业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奖励为民营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07年10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特设立“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以下简称民营科技贡献奖),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奖励宗旨是,倡导社会重视民营科技企业、企业家的作用;弘扬民营科技企业、企业家以及科学技术人员勇于创新、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精神;激励民营科技领域的广大企业家、科技人员为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做贡献。 第三条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设立,分设“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优秀民营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民营科技管理服务奖”等三类奖项。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每年评选一次,“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优秀民营科技创新成果奖”各奖励名额不超过30名,“优秀民营科技管理服务奖”奖励名额不超过10名。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奖牌和一定数额的奖金。 第四条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励工作办公室设在中促会,是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的推荐、评审、奖励等组织工作。 第五条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评奖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专家评审机制,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六条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是经科学技术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080号),获得“优秀民营科技创新成果奖”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由中促会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以及“钟南山科技创新奖”评选(钟南山科技创新奖的有关评审规定另见相关文件)。 第二章奖励范围与条件 第七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非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以研发新技术和生产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产品为特征的民营科技企业;由民营科技企业主导研发出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及为推进民营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团中介组织均在申报范围之内。 第八条:申请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需满足下列条件: (一)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 1、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三年以

体育运动训练竞赛补贴与奖励办法

体育运动训练竞赛补贴与奖励办法 为激励学校运动队努力提高训练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积极参与国内高校的体育竞赛和体育文化交流,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扩大学校影响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在我校群体工作和体育竞赛中,辛勤付出劳动,为校争得荣誉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一定的补助和奖励,以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办法。 一、体育竞赛奖励 破浙江省大运会记录奖励元,破浙江省高校记录奖励元,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记录奖励元,破浙江省记录或全国大学生记录奖励元,破全运会记录奖励元。 .新达等级运动员奖励(在校训练就读学生) 健将:元;一级:元。 .新达等级裁判员奖励(在职教师) 国际级:元;国家级:元。 .教练员奖励 个人项目:教练员按所带运动员奖金总和的﹪发给。 集体项目:主教练按所带运动员奖金的﹪发给,助理教练按主教练奖金的﹪发给。 二、运动员、教练员假期集训补贴 .运动员假期集训,每人每天补贴元。 .教练员假期集训,每人每天补贴元。 三、工作人员参加校内群体竞赛工作的补贴 .组织编排补贴 校田径运动会的人员,一次性补贴元项 其他项目比赛的人员,一次性补贴元项 .裁判员补贴 教师裁判员补贴:校田径运动会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补贴元,其他项目每人每天补贴元。 学生裁判员补贴: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设定,校田径运动会比赛期间参加裁判工作的学生每人每天补贴元;篮球、排球、足球项目补贴元项;其他项目均补贴元项。

进行裁判等级考核的比赛,学生裁判员补贴不予发放。 四、教练员、运动员外出比赛服装、运动鞋补贴 .运动员外出参加比赛服装及运动鞋,每人限报元,使用期年。 .参赛必须的其它用品,如护膝、护腕、护踝、化妆品等原则上予以全额报销。 .教练员带队外出比赛,服装、鞋补贴费每人元,使用期年。 .每年限报一次。 五、说明 .代表队外出比赛需经校体委批准同意,未经同意的代表队外出比赛,经费一律自理。 .各队在比赛结束一周内,将比赛获奖证书(复印件)、比赛成绩册、秩序册和比赛总结交体委备案,方可报销比赛经费。 .假期训练,教练员必须提前天填写《运动队集训申请报告》,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目标,并附运动员名单,提交校体委审核批准,方可发给训练补贴。 .外单位借用我校运动员和教练员取得名次,由借用单位负责奖励,我校不再单独奖励。 .教职工代表学校参加省内外比赛的奖励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六、本办法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七、本规定解释权属校体委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 二○一五年一月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解读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申请承办办法 本办法依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制定,全国组织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确定“挑战杯”竞赛的承办高校。 一、申办单位需具备如下条件: 1.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建立了常设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组织机构; 3.建立了本校大学生科技发明奖励基金; 4.具有召开全国组委会会议和举办终审决赛相关活动的人、财、物基础; 5.得到所在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厅和学联等单位的支持; 6.获得历届“挑战杯”和“优胜杯”的高校享有优先承办资格。 二、申办单位应向全国组委会递交申请书。申请书需包括如下内容 1.学校概况; 2.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情况; 3.参加历届“挑战杯”竞赛的获奖情况; 4.承办“挑战杯”竞赛活动的人、财、物等基础条件和具体方案; 5.所在省(区、市)团委、科协、教育厅和学联的推荐意见。 三、申办程序 1.在举办当届“挑战杯”竞赛活动终审决赛前一个月,申办高校须向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团中央学校部学联办公室)递交承办申请书,承办申请书内容应翔实、明确;

2.主办单位应对所有申办高校进行考察,形成书面考察意见,并报全国组委会; 3.组委会将各申办单位的申办材料发放给当届所有全国组委会委员,进行审议; 4.在当届“挑战杯”竞赛活动终审决赛的最后一次组委会上,当届组委会委员投票表决下届“挑战杯”承办单位。 四、表决办法 1.如只有一所候选高校时,以与会组委会成员鼓掌通过的方式表决确定; 2.候选高校为两所或两所以上时,由全国组委会委员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确定承办高校。候选高校为所有符合条件的提出承办申请的单位,并按申报时间先后为序排列。表决的组织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 3.正式表决时,参加表决的全国组委会委员必须超过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每张选票限选一所候选高校,选两所或两所以上的为无效选票。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表决有效;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表决无效,应重新表决; 4.组委会委员对候选高校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弃权票,不可另选其它非候选高校; 5.表决时应设监票人和计票人,对选举过程和计票工作进行监督。监票人和计票人应从组委会成员中推举产生,候选高校人员不得参加监票和计票工作。 五、候选高校获得实到会委员半数以上赞成票者当选。若候选高校所得赞成票均未超过半数,则以得票数的前两位(含并列)的候选高校再按上述程序重新投票,得票数多者当选。若重新投票后两所候选高校得票数相同,则由组委会根据他们在当届“挑战杯”竞赛中团体名次的先后决定,名次排列在前的学校作为下

《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作品获奖名单》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获奖名单 第1位 清华大学420分《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μ》特等奖《“识别-扰动”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杂合小肽合成与作用初探》特等奖《火力发电厂节能增效评价及管理优化系统》一等奖《量子系统局域可分辨性研究》一等奖《具有平台无关性的智能SD卡》二等奖《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关键领域、案例分析及策略建议--基于我国16个代表性城 市的实证研究》二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20分《基于倾转动力系统的可自由起降验证机》特等奖《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特等奖《基于头面部动作检测的算法研究与控制软件--一款助残软件的实现》一等奖《一类一维混沌映射的拓扑条件》一等奖《玉衡号——月面巡视探测器原理样机》二等奖《一种高速低阻浅水快艇的设计和实验》二等奖 第2位 华东师范大学370分《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特等奖《FPGA位流解析及逆向工程》一等奖《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一等奖《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 查》一等奖《高功率高重复频率超短脉冲激光系统》二等奖《换一片土壤同样绽放——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心理保护因素研究》三等奖 浙江工商大学370分《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特等奖《面向纺织行业的协同商务智能与物流优化平台》一等奖《日语句酷》一等奖《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研究--基于一个博弈模型的分析》一等奖《关于Shafer-Fink型不等式的研究》二等奖《新型高分子配位体的合成、性能及应用》三等奖 第3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60分《小型倾转旋翼飞行器》特等奖《“超影”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一等奖

表彰奖励办法

学校 表彰奖励管理办法 (第二次修改,讨论稿,请修改)(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规范学校表彰奖励工作,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表彰奖励是对工作中有突出表现、成绩显著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集体、个人给予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第3条凡以学校党政名义对我校部门、集体或教职工个人进行的表彰奖励,或者以学校党政名义向校外有关机关、组织推荐我校部门、集体或教职工个人受表彰奖励,均必须执行本办法的规定。 对学生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的管理办法、奖项设置方案和评选条件由学生处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4条表彰奖励分为综合性表彰、专项性表彰、特殊性表彰,按奖励对象又分集体表彰、个人表彰。 (一)综合性表彰。是对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综合评价特别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的表彰,一般四至五年开展一次。 (二)专项性表彰。是对在某一业务范围或某一阶段性工作中做出优良成绩、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的表彰,一般阶段性工作结束时表彰一次或一至二年表彰一次。

(三)特殊性表彰。指对在重大项目、特殊事件或突发事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的表彰,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表彰。 集体表彰: 1.受到校外有关机关表彰的先进集体或荣誉称号集体; 2.学校表彰的年度考核为先进集体; 3.学校党委表彰的优秀党支部; 4.在校外有关机关组织开展的活动中为我校争得荣誉的集体。 个人表彰: 1.受到校外有关机关表彰的先进个人或荣誉称号获得者; 2.学校表彰的年度先进工作者和获专项奖的个人; 3.学校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4.在校外有关机关组织开展的活动中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个人。 第5条校外有关机关、组织、机构的奖励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第二类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门的表彰奖励; 第三类上级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及其工作部门的表彰奖励,以及由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授权的表彰奖励; 第四类中央开放大学、省开放大学、城市职业学院的表彰奖励; 第五类工会、共青团、妇联的表彰奖励。 各类协会、民间机构、组织的表彰奖励原则上不列入学校表彰奖励范畴。

运城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运城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校字〔2019〕5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各类学生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学科竞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科竞赛指导,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推进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山西省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或行业学会及其他学术团体举办,由在校大学生参加的与学科专业紧密相关的课外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第三条大学生学科竞赛按照竞赛举办主体、赛事规模及影响力大小而划分,分为超级竞赛、一级竞赛、二级竞赛及三级竞赛。 超级竞赛:指由多个国家部委联合组织的具有超强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级竞赛,具体项目由省教育厅认定。 一级竞赛:指由国家部委、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影响力较大的学科竞赛,具体项目由省教育厅认定。

二级竞赛:指由省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或行业学会及其他学术团体组织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竞赛,包括一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的省(区)级选拔赛、省教育厅重点支持赛事及其他有关赛事,具体项目由省教育厅与各高校共同认定,学校按年度发布。 三级竞赛:指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科竞赛,及各类各级别学科竞赛的校级选拔赛,具体项目由学校认定。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学校成立学生学科竞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担任,成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教务处、科技产业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全校学生学科竞赛工作,审核学科竞赛制度,审定全校学生学科竞赛年度计划,裁定学生学科竞赛等级。 第五条校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要职责为:负责全校学生学科竞赛宏观管理工作,负责学生学科竞赛制度建设,负责对各院、系、部申报的年度学生学科竞赛计划进行初审并提交校竞赛领导小组审定,负责收集、发布竞赛信息,负责竞赛专项经费管理及相关奖励,负责主办赛事的组织、宣传,确定相关竞赛的承办单位等。 第六条各院、系、部是学生学科竞赛的主体和责任单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本参考题目。 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进发展改革的典型调查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4.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5.建构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研究 6.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格式要求完整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A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及C类(科技发明制作)申报项目论文的撰写格式规范 (2010年四月修订) 为全面规范挑战杯竞赛的论文书写格式,方便专家评审,确保评审规范性,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发布申报论文撰写格式规定如下: 一、论文应由8个部分组成,排列顺序依次为: (1)封面(中文、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封面及全文中不能出现作者姓名、学校、指导老师等相关信息)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目录 (5)图标清单及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6)主体部分 (7)参考文献 (8)附录 二、论文的书写规范 论文一律由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定稿后转成pdf格式,在集中申报时通过网络上传。进入特等奖答辩的项目须提供纸质项目论文,论文打印在标准A4纸(210×297mm,70g)幅面白纸上,采用单面印刷。 1、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2、行距 章、节、条三级标题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即前后各空0. 5行)。 正文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3、页眉 页眉内容为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作品。页眉都用小五号宋体字,页眉标注从论文主体部分开始(绪论或第一章)。 4、页码 论文页码从“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开始,直至“参考文献、附录”结束,用五号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封面不编入页码。 摘要、目录、图标清单、主要符号表用五号小罗马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5、图、表及其附注 图和表应安排在正文中第1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当图或表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5.1 图 图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 体加粗,图的编号与图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图的编号与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图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注明(如无量刚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5.2 表 表的标号应采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2”、……。表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节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表,仍应标为“表1”。表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 ew Roman体加粗,表的编号与表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表的编号与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表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 体。 5.3 附注 图、表中若有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附注+阿拉伯数字+冒号”,如:“附注1:”。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一般采用5号宋体。

挑战杯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经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 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等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一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获得三次“挑战杯”的高校将获得持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 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科技进步奖评审奖励办法要点

科技进步奖评审奖励办法 三公技字〔2011〕356号 (二〇一一年十月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步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规范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奖励工作,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和奖励。 第三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以项目为载体,突出奖励个人。 第四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局授予组织和员工、雇员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五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获奖个数不设限,每年评审一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科技开发项目成果、重大应用技术成果(技术专利、技术总结、技术方案、施工设施设计图、支架模板设计图、工艺标准、应用软件开发、工法、QC成果、合理化建议、论文以及其他形式),均可申报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成果奖: (一)技术成熟且有明显的创新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局先进或以上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二)在施工生产中,组织技术攻关,解决了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的。

(三)对成果完成单位和人员名次排列无异议,无权属争议。 第七条凡列入局或局属单位科技开发的项目,在通过局技术委员验收或鉴定后3年内,均可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重大应用技术成果应在工程结束或公开发表3年内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第八条以局为主要单位(成果所有权归属局)联合开发的成果也可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第九条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中交股份级科技奖励的项目不再申报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十条每项科技成果只能申报一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对申报后未获奖或已获较低等级奖项的成果,不得重复申报。但如果在此后的使用开发过程中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评审条件的,可再次以新成果申报。 第十一条科技成果应在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前进行申报,逾期则不予受理。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十二条局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等级评审标准如下: 特等奖: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或以上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行业局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 一等奖: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点多、规模大、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局内领先、集团先进或以上水平;成果转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完全符合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实用价值很大,在国内有推广应用,主要在局内推广。对局的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 二等奖:在技术上有大的创新,技术难点较多、规模较大、涉及两个以上技术领域、需局内协作,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局内先进水平,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竞赛奖励办法.doc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生竞赛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奖励工作和学生各类竞赛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繁荣校园文化和学术科技,鼓励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促进我校学科建设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奖励原则:激励先进、突出重点、协同推进、注重导向、归口管理。对各类奖励项目的奖励标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类别 第三条奖励对象范围: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类竞赛、文化艺术类竞赛、体育比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各类竞赛中取得重大成绩的团队和个人。 第四条奖励类别分为学科竞赛奖励、创新创业类竞赛奖励、文化艺术类竞赛奖励、体育比赛奖励、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评选奖励五大类。 (一)学科竞赛奖励对象包括: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以及类似的由各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的比赛中获得相应名次的。 (二)创新创业类竞赛奖励对象包括: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类似的由各行业协会(学会)组织的赛事中获得相应名次的。 (三)文化艺术类竞赛奖励对象包括:在各级宣传、团委、教育、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艺术类竞赛及中文演讲、辩论、舞蹈、曲艺、戏剧、声乐、文学创作等比赛和限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赛事取得相应成绩的。 (四)体育比赛奖励对象包括: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或省市级大学生运动会、限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赛事如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定向越野、武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定向越野、散打等各类赛事中获得相应名次的。 (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奖励对象包括:在各级宣传、教育、团委、精神文明办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活动评选中获得相应成绩的。 第三章奖励管理与实施

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办法

年度××公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励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激励公司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以及对本年度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特制定本办法。 二、奖项设置 第二条设置两大类共十一个奖项。 第三条第一类先进集体类设两个奖项:1、优秀部门奖1个,2、优秀班、组奖各1个。 第四条第二类先进个人类设九个奖项:1、管理精英奖1名,2、市场推广优秀奖1名,3、质量标兵奖1名,4、操作能手奖3名,5、创新奖3名:(管理创 新奖、技术创新奖、市场创新奖),6、区域市场优秀主管奖1名,7、优秀 班、组长奖各1名,8、优秀服务支持奖2名,9、建议贡献奖1名。 三、各奖项的参选对象和评选标准。 第五条1、优秀部门奖,参选对象为公司各独立部门。 评选标准:部门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强,能良好的完成本部门年度工作任务。部门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团结协作,并能与其它部门开展积极的合作。团队 中的员工工作态度积极向上,责任心强,取得优异的工作绩效。 第六条2、优秀班组奖,参选对象为制造部、研品部各班组。 评选标准:班组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强,班组中的员工团结协作、不畏辛劳,能按时按质完成计划任务,未出现过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或事故。 第七条1、管理精英奖,参选对象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 评选标准: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责任心强,个人工作方式和行为能感染、激励下属职员,能有效的带领部门职员开展团队作业,并与其 它部门开展良好的协作,对公司的管理起到促进推动的作用。 第八条2、市场推广优秀奖,参选对象为市场拓展部、营销部、外贸部等所有市场推广人员。 评选标准:综合考核分数列第一位者。由于对市场的宣传、策划或提供的技术支持令技术推广经理(代表)的业绩显著提升或技术推广经理(代表)的推 广能力强,销售业绩优异者。 考核指标:根据销售达成率、收款达成率、新客户开发率三项指标综合评定。

各项竞赛奖励办法

各项竞赛奖励办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附件9: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各项竞赛奖励办法 (试行稿) 艺体类: 一、项目设置 1、体育类项目: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其他项目(中小学生象围棋比赛、篮 球、排球、足球、游泳、健美操、中长跑、跳绳、踢毽比赛等)。 2、艺术类项目: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中小学生器乐比赛、中小学生校园剧比 赛、中小学生声乐比赛、中小学生书画摄影比赛等。 二、组队与训练: 1、原则要求每一位体育专职教师均要组建并带好一个项目队; 2、具体项目队的训练由负责老师结合项目特点选材,并按计划认真组织训练工 作; 3、校行政要求各职能部门、各年级部、各班主任做好项目组队和训练的配合支 持工作,负责老师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家长沟通,解决不了的须及时向校行政反映。 三、项目负责老师的绩效津贴: 1、有项目队的老师能按要求组建并带好项目队,则享受全校专任教师的平均课 时津贴。(必须向教务处提交训练计划、训练日志、运动员签到簿、获奖的还需提供获奖证明。) 2、没有组队或带队不符合考核要求的教师享受术课教师的课时津贴; 3、有项目队的老师所带队在比赛中未能获奖的,节假日训练补贴40元/天。 四、项目负责老师的奖励: (一)体育工作方面: 1、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1)获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奖励10000元,第二至五名奖励6000元,第六至十名奖励4000元,第十一至十五名奖励3000元; (2)未获得团体奖:运动员获得一分补贴教练员5元; 2、其它项目奖励 (1)获区团体第一名奖励5000元,第二名奖励4000元,第三名奖励3000元,第四至六名奖励1500元; (2)教练员单项奖励 指导的运动员在区级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的奖励200元,第二名奖励100元,第三名奖励50元,累计奖励,获得团体奖后不再奖励; 以上项目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奖励按双倍计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指南 一、“挑战杯”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使比赛的成果真正为广大大学生接受和享用。 自1989年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全国所有重点高校在内1000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新加坡的20多所高校,先后共有200多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此项赛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赛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并日渐成为我国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展示主办高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从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始,邀请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共襄盛会,使“挑战杯”走向世界。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一项综合性、全国性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和师生的科研水平,折射出我国

部门及个人奖励办法(试行)

省工商联优秀集体及个人奖励办法(试行) 为充分调动我会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大家在工作中干事创新、争先创优的热情,根据《公务员奖励规定》、相关法规条例及会领导的具体指示,结合我会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机关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展示省工商联良好形象为宗旨,通过对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或受到上级表彰的个人、集体实施奖励,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我会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事争一流,推动省工商联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奖励范围 对有以下情况之一的集体或个人均给予奖励: (一)受到省级以上党委、政府和中直单位通报表彰的; (二)受到省直各厅(局)通报表彰的; (三)在中直、省直系统组织的业务活动、竞赛、考核评比中获得名次的; (四)在中央及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与省工商联工作相关文章的; (五)积极为省工商联工作献计献策,得到采纳的; (六)其他需要提请奖励的事项。 三、奖励方式 (一)公告表彰

(二)实物奖品 (三)一次性奖金 对各等次获奖部门和个人分别按标准采取本办法所列方式之一给予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也可同时采取多种奖励方式。 四、奖励实施 (一)奖励原则 1.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2.严格遵守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3.奖励与成绩相适应的原则。 (二)奖励程序 1.集体或个人符合奖励条件的,由其所在部室及时提出申请,报办公室初审; 2.初审通过的获奖单位和个人,上报会党组进行审核并确定奖励等次; 3.经会党组审核通过的拟奖励集体和个人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天。对获奖单位及其获奖人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奖励公示之日起3日内向办公室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4.奖励由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三)奖励标准 1.受到省级以上党委、政府和中直单位通报表彰的,集体奖励金额为2000-3000元,个人奖励金额为500-1000元; 2.受到省直各厅(局)通报表彰的,集体奖励金额为1000-2000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江苏省参赛项目一览 特等奖(31 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模拟技术开发验证平台》 《自拼接双目立体测量系统》 《高速率短波OFDM调制解调器》 苏州大学 《电纺高强超细功能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青蒿素对人宫颈癌Hela 细胞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推进大学生“村官” 扎根基层机制研究——来自苏北灌南、灌云两县的调查》 江苏大学 《短纹杆——板齿脱粒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并联混合动力轿车多能源管理控制器产业化自主研发》 《关于混沌突然发生系统控制的研究》南京工业大学 《利用秸秆原料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 基于代谢组学新方法调控新型功能因子花生四烯酸高 效生物合成》

《有机硅树脂的水性化技术》 《液化石油气球罐综合评定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抗病促生的植物微生态复合接菌剂》 《完善我国地方应对自然灾害法律制度研究——以南京市2008 年雪灾应对为例》 江南大学 《“绿色纺织,清洁生产”——用于纺织品前处理的酶制剂研究》 《白酒原料造柴油——大曲华根霉在白酒及生物柴油中的应用》《传统食品方便、安全新途径——微波化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新型侧压式安全油门》 南京大学 《远程心电智能监护系统》 《自旋矩纳米振子中的混沌抑制》 《大学生团队创业因缘模式探讨——求解大学生创业二元悖论的新思路》 《我国部分地方迷信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研究》 东南大学 《基于非接触电极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现状与规范发展研究-- 基于六省十县的调研分析》

中国矿业大学 《矿井瓦斯突出实时监测装置及预警系统》《基于氧化动力学的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与装置》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药眼部雾化器的研究制备》江苏科技大学 《水面多体多用途无人艇研制》苏州科技学院 《太湖蓝藻公众风险感知水平调查研究》南京医科大学 《基于人工智能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系统-- 环孢素 A 血药浓度和用量预测》一等奖(53 件): 江苏大学 《新型气流扰动茶园防霜冻技术系统》 扬州大学 《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微驱动系统》真空平板玻璃太阳能集热群真空干燥系统》 多取代喹啉化合物绿色化学合成研究》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探究——国家级新农 村建设科技示范村江都市横沟村实证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 《高功率LED灯相变脉动热翅板散热器》 南京师范大学 《可定位便携式影视直播系统》 《寻找危机中的希望——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玩具企 业现状调查和发展策略研究》

天津大学竞赛获奖学生免试推荐校内研究生的奖励办法试行

天津大学竞赛获奖学生免试推荐 校内研究生的奖励办法(试行) 为鼓励我校学生踊跃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我校的对外影响,推进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经研究决定,对有关国内、国际竞赛获奖学生在免试推荐校内研究生时予以适当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一、总则 (一)对于国内、国际竞赛的界定 本办法中所适用的国内、国际竞赛必须是经学校教务处组织参加或赛前经教务处认定的。未经学校认定的国内、国际竞赛成绩不与免试推荐研究生挂钩。 (二)对获奖学生根据获奖情况实行专业排名浮动奖励,即首先对下述细则中所规定提升比例最高的情况予以排名浮动,再对提升比例次高的情况予以排名浮动,依此类推。 (三)如学生有多项获奖情况,只按其所获最高奖励的相应标准计算。 (四)团队竞赛的各参赛队所在学院和具体组织单位在参赛前必须与教务处确认学生在参赛团队中的排名。 (五)对于个别团队奖项,团队成员在客观上不能排先后名次时,逐一给予统一比例的排名浮动。 二、细则 (一)团队竞赛 1.国际竞赛团队一等奖: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一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25%的奖励,具体是根据“专业总人数×25%”(四舍五入)核算出“提升数”,则该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的排名=实际专业排名名次-提升数;同理,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二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20%的奖励;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三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5%的奖励;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四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0%的奖励;对该团队中排名第五及以后的学生不予以奖励。

团队成员不能排先后名次时,统一给予专业排名提升20%的奖励,专业实际名次靠前的优先浮动。 2.国际竞赛团队二等奖: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一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8%的奖励,具体是根据“专业总人数×18%”(四舍五入)核算出“提升数”,则该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的排名=实际专业排名名次-提升数;同理,对于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二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0%的奖励;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三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5%的奖励。团队成员不能排先后名次时,统一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1%的奖励,专业实际名次靠前的优先浮动。 3.全国竞赛团队一等奖: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一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8%的奖励,具体是根据“专业总人数×18%”(四舍五入)核算出“提升数”,则该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的排名=实际专业排名名次-提升数;同理,对于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二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2%的奖励;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三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8%的奖励。团队成员不能排先后名次时,统一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2%的奖励,专业实际名次靠前的优先浮动。 4.全国竞赛团队二等奖: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一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0%的奖励,具体是根据“专业总人数×10%”(四舍五入)核算出“提升数”,则该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的排名=实际专业排名名次-提升数;同理,对于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二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8%的奖励;对在该团队中排名第三的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5%的奖励。团队成员不能排先后名次时,统一给予专业排名提升8%的奖励,专业实际名次靠前的优先浮动。 (二)个人竞赛 1.国际竞赛一等奖:对该获奖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25%的奖励,具体是根据“专业总人数×25%”(四舍五入)核算出“提升数”,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的排名=实际专业排名名次-提升数。 2.国际竞赛二等奖:对该获奖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8%的奖励,具体是根据“专业总人数×18%”(四舍五入)核算出“提升数”,免试推荐研究生时的排名=实际专业排名名次-提升数。 3.全国竞赛一等奖:对该获奖学生给予专业排名提升18%的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