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健康的认识

合集下载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健康的概念及发展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健康的概念及发展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健康的概念及发展(许明智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人们都希望健康,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和幸福的源泉。

任何时代和民族均把健康视为人生的第一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原来单一维度、消极的健康模式向着多维度、积极的整体健康模式发展,加深了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健康事业的发展[1]。

一、传统的健康观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

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将有无疾病视为健康的标准,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2]。

这个单一维度的健康模式使医生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疾病的预防,是一种消极的健康观。

同时也忽视了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不同的职业对健康的理解和要求也不相同。

运动教练也许认为,饮食规律,经常体育锻炼,保持体重正常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就是健康;临床医师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而心理学家认为健康还要包括具有应对情绪问题和心理创伤的能力[3]。

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入,发现这些观点不够完善,仅强调了健康的某些方面或维度,而忽视了整体健康(holistic health)。

现代医学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向着多维度的、积极的、整体的健康模式发展。

二、现代的健康观现代的健康观认为,健康不在仅局限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4]。

简述你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简述你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简述你对健康知识的认识
健康知识是指关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相关信息和理解。

它涵盖
了各个方面,包括营养、锻炼、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等内容。

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了解健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满足身体的营
养需求。

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帮
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饮食选择,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不
良和相关疾病。

其次,健康知识还包括了解适当的锻炼方式和频率。

通过了解
不同类型的运动对身体的益处,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增强体力和耐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减少慢性疾病
的风险。

此外,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
在心理和情绪上的良好状态。

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和处理
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缓解压力,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增强心理韧性,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知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患病风险。

同时,了解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疾病,提高康复效果。

总之,健康知识是我们维护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基础。

通过全面了解和应用健康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享受更健康、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更新健康知识,以保持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对健康的认知和看法

对健康的认知和看法

对健康的认知和体会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前提。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就像鱼离开了水,鸟失去了翅膀,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在我看来,健康包括身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每一个人对健康都有不同的体会和经历,在这些成长和经历中,我们懂得了不少,收获了不少,我们慢慢成熟、坚强。

回想这20年,我一路走来,对健康的认识和体验太深刻了,它足以影响我的一生,塑造了我很多新的价值观。

使我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无论是么时候,健康和家庭永远是我今生最最重要的东西。

可能因为家庭经济不富裕,自小营养不足,体弱多病。

但是在初三之前的那些发烧感冒之类的小儿科,我已印象不深刻了。

与其说是时隔较远,还不如说与初三以后的那些比起来,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初三第一学期,由于我的不重视,感冒咳嗽越来越重要,最后严重影响学习和睡眠,因为在课堂上和睡觉时也咳个不停。

在一些私人诊所治疗不见起色之后,我和老爸到了人民医院,照了X光,结果是气管炎。

对于一个初中的孩子来说,这挺吓人的。

后来的一段时间,虽然有吃药但可能是因为学校饮食和个人情绪问题。

情况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再到市二医院,照X光。

结果更令我害怕:肺炎!我当场吓到了,我想我老爸也一样吧。

接着就是每天中午老爸从学校搭我去医院吊针,来回大概两个小时,连续两个星期没睡中午觉。

在吃西药的同时,老爸还每天用暖壶把我妈熬好的中药从家里拿来学校。

我知道他们对我的付出真的很多很多,那段时间慢慢意识到,我在外面遇到怎样的困难,我的家和家人永远是我最大的依靠。

那段时间每次打电话回家,听到他们的声音,眼泪就不自觉的往下流;每次回到家,我就会心安很多。

我是一个容易胡思乱想的人,身体的不舒服严重的影响了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在“穷途末路”之际,老爸和老妈终于说出了我不愿听到的话:转学。

他们希望我从市的重点中学转到离家近的镇的中学,一开始我死活不肯,后来我妈都已经哭了。

谈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1000字

谈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1000字

谈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1000字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平衡与稳定。

对于每个人来说,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谈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身体不健康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而心理不健康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例如,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失眠、消化不良、头痛等。

因此,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非常重要。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

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挫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潜力和目标。

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密切相关。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在社会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反,如果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社会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如犯罪率的上升、社会冲突的增加等。

因此,社会应该高度重视个体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

它不仅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密切相关,还与身体健康、个人成长和发展、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注重个体的心理需求,关心他人的心理健康,为个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服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健康的理解与认知

对健康的理解与认知

对健康的理解与认知一、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指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身体健康:郁得__活动自如食得__摄取营养疴得__二便畅顺睡得__休息足够威得__性能力强衰得__控制情绪身体不健康:郁不得__轮椅卧床食不得__吊瓶插喉疴不得__腹胀肚谷睡不得__一夜无眠威不得__阳萎不育衰不得__精神分裂影响健康:暴饮暴食、又烟又酒、易急易躁、不眠不休、少跑少动、滥交滥药。

现代的健康观一、健康(Health)的概念自古至今,健康成为各朝各代人们谈论的永久话题,并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需要。

然而什么是健康?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健康的确切内涵?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该宣言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事隔多年后,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physicalhysi。

alhealtl) ;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社会ychological。

alth);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道德健康(ethical health)。

这种新的健康观念使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个现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是对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的有力补充和发展,它既考虑到人的自然属性,又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从而摆脱了人们对健康的片面认识。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的自理能力。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浅谈对健康的‎认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健康是一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和自身的和‎谐。

“和谐”的理想是东方‎文化的终极追‎求。

所谓东方哲学‎,也就是和谐的‎哲学。

东方人深知,宇宙的一切都‎处在至大无涯‎的和谐之中。

和谐是一种伟‎大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融洽无‎缝的天成关系‎:一切非和谐的‎就是凋零的、死亡着的、灭绝着的、停息着的、僵化着的残骸‎和废墟。

真正的和谐来‎源于相互的了‎解、宽容和谦让,来源于心平气‎和的对话。

如果人类成了‎泼皮和无赖,那么,为了整体的和‎谐,宇宙也会不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予以‎重惩,所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人们‎对此似乎仍未‎有清醒的认识‎。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适当的‎工作节奏、合理的运动消‎耗、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食品结‎构以及适宜的‎保健品。

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乐观、豁达、平和地对待生‎活,维护一种心理‎健康。

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有机‎组成。

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人自觉身‎体有种种不适‎,到医院检查却‎又未能发现有‎某种器质性病‎变,医生没有更有‎效的办法治疗‎。

这种状态我们‎称它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人是介‎于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人。

工作环境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的人更容易呈‎现亚健康状态‎,最突出的表现‎是容易产生疲‎劳感。

关于对健康的认识和入会动机的谈话

关于对健康的认识和入会动机的谈话

关于对健康的认识和入会动机的谈话引言健康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加入健康俱乐部的动机。

健康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健康。

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涉及到体力、营养、心理状态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等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认识并关注自己的健康。

入会动机加入健康俱乐部有许多积极的动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入会动机:1. 健康管理:健康俱乐部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评估、营养咨询和定期体检等。

通过加入俱乐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2. 锻炼和健身:健康俱乐部拥有各种健身设施和课程,可以提供正规和科学的健身指导,帮助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通过参与俱乐部提供的健身活动,我们可以享受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和健康益处。

3. 社交与互动:加入健康俱乐部可以与其他健康爱好者建立联系,并在团体活动中进行社交和互动。

这种社交环境可以增加我们的社交圈子,并提供机会结交新朋友和分享健康心得。

4. 日常惯改变:健康俱乐部强调良好的生活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俱乐部的影响和激励,我们可以逐渐改变不良的饮食惯、作息惯和生活方式,养成更健康的惯。

5. 健康意识提升:加入健康俱乐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健康的意识和认识。

俱乐部会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活动,传授健康知识和养生技巧,让我们更加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

结论对健康的认识和入会动机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加入健康俱乐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健康,并通过俱乐部提供的服务和活动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

无论是为了健康管理、健身锻炼、社交互动还是日常惯改变,加入健康俱乐部都是一个积极的选择。

参考文献:- 张三. (2018). 健康的重要性及管理方法. 《健康杂志》, 10(2), 28-32.- 李四. (2019). 从健身房到健康俱乐部: 地方体育场所的新方向. 《运动与健康研究》, 15(4), 86-92.。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

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我们应该对健康有更多的认识和关注。

在本文中,我将谈谈我对健康的认识,包括健康的定义、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健康。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并不仅仅指身体的健康,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等多个方面。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器官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疼痛;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状态稳定、积极向上,能够应对各种挑战;社交健康是指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社交活动和参与。

二、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首先,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其次,健康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就也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身体不健康,就很难有精力去追求梦想和实现目标。

此外,健康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大部分人都拥有健康,社会就能够更加和谐稳定,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三、如何维护健康维护个人健康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营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避免暴饮暴食和吃太多加工食品。

2. 适度的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瑜伽等运动方式,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

3. 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神,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4. 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压力过大。

可以通过娱乐、阅读书籍、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放松自己,减少负面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6.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参加社交活动,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对健康的认识
班级10011701 学号 1001170114 姓名臧云歌当今社会,“健康”二字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词语。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超过其他任何事物。

无论是新闻媒体或是饭后闲谈,健康这一话题总会被众人所提起。

那么健康到底是指什么呢?从词典上来看,健康一词的解释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从传统上的观念来看,人们大多数认为不生病即为健康。

但从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一认识只是片面的。

真正的健康是指全面整体的健康。

谈到健康,最主要的三大点便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从我的观点来看,这三点是密不可分的。

现今的人们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中。

在我看来,这与人们承受的社会压力有密切关系。

大多数人们在判断自己是否不健康时,都是以自己身体不适作为判断标准,并医治自己身体上的病痛。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生理上的病症其实是因为心理上的问题诱发的。

因而,相比于寻医问药,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许更为重要些。

而心理问题又从何而来呢?于我看来,大多数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人身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众所周知,压力大的人经常会患一些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

而压力就是一种社会因素。

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这个社会的影响。

大到社会焦点,小到柴米油盐,皆为社会因素,无论大小,任何一点,都可能影响到我们。

轻程度一点的就是影响一下我们的心情,而重一点的则很有可能就会衍变成为心理问题甚至是疾病。

因此,综上,于我看来,身体、精神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健康不单单是平行的关系,更是一种因果关系。

社会的健康促使精神健康,精神上的健康帮助了身体上的健康。

而具体看待此问题的话,当今的众多白领即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生活在社会上层阶级的白领人士,巨大的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压力这一社会因素总是在不断的困扰着他们。

大多数白领患病的原因既是劳累过度。

而导致过度劳累的因素正是压力。

压力首先侵蚀是人们的心理。

从最初的只是心情上的小小波动,到产生愤怒,到最后诱发心理症状。

当心理上的压力超过人们正常的承受范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然就导致身体上产生了问题。

因此,医生在医治如白领之类的病人时,除了解决她们身体上的病痛之外都会建议他们休息。

休息即为放松,就是指人从心理上得到放松。

当人们的压力释放,心理上的病症就会减轻,从而身体上的病痛即会痊愈。

因而,若要真正的达到健康,人们应该多多注重自身对各种社会因素的看法。

只有正确的看待了压力、歧视等众多社会因素对人自身的影响,人们才会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环境,而身体上的健康自然也不成
问题。

总之,我个人的观点既是乐观的看待人生。

不轻易的就因一点点小问题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任何事情都应往最好的方面想。

这绝不是阿Q精神,而是保持健康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而从另一方面看,健康又不单单指这三方面了。

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都属于健康的范畴。

WHO制定的十项生理健康标准为:
1. 有充沛的精力, 能从容不迫的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走路时,身体感觉轻松。

7. 眼睛明亮,眼神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综上,可以看出,只是解决了躯体、心理、社会上的健康问题并不等于就解决了健康问题。

其他方面的健康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而若要达到整体全面的健康,也不可以只从身心上解决,我们仍应多方面的注意我们自身的健康问题。

以我对生理健康的认识,若要达到健康标准,除了此前说的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之外,我们最重要是要做到拥有一颗平常心。

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所有的事情,就如标准上所说,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因为除了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智力、相貌的因素之外,其他的健康问题都是在后天可以解决的。

就像婴儿除了因为先天性的疾病或是受寒得感冒等因环境外在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外,不会患有其他的疾病一样的道理。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就是因为婴儿还处于一个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与社会并无太大的接触,对外界的认知并不强烈,并没有很深的存在感。

他们并不会十分受到外界的干扰,因而他们无论是从社会、心理、身体亦或是道德、环境等方面都是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

这或许是人类最最健康的时期。

当人们慢慢长大,慢慢接触到了社会,众多外在因素干扰了我们的生活,妨碍了我们的健康。

准确的说,我们无法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努力使得这一切的影响将为最低。

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尤为重要了。

所以,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健康就不单单是社会上、精神上、躯体上的了,而是真正的全面健康。

总之,健康是每个人都在追求,但也是每个人都应拥有的。

一切都看自己如何去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