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2.了解火把节的独特习俗和传统表演,通过观看火把节舞蹈表演以及手工制作彝族手鼓等项目,学习有效的彝族文化。

3.通过手工制作和表演彝族舞蹈,提高幼儿们的动手制作和音乐表演本领,培育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彝族火把节的介绍3. 手工制作彝族手鼓4. 彝族火把节舞蹈表演5. 通过游戏和集体活动加深对彝族文化的认得三、教学过程1、彝族火把节的介绍老师引导幼儿看图认得火把节,介绍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和历史,解说火把节的独特习俗和传统表演内容。

2、火把节的制作准备火把节的重要材料,让幼儿们动手制作火把节,老师督促和引导各位幼儿,确保全部的幼儿都能制作出一只本身的火把节。

3、手工制作彝族手鼓介绍彝族手鼓的起源和使用方式,让幼儿们跟随老师手动制作彝族手鼓,让他们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4、彝族火把节舞蹈表演向幼儿呈现彝族火把节的表演方式,让幼儿们学习其中的舞蹈步骤和手势,小组集体演出焰火情。

5、通过游戏和集体活动加深对彝族文化的认得老师组织孩子一起玩游戏,巩固他们对彝族文化的认得和把握,例如“传火把节”,玩传递热土球和其他具有彝族特色的游戏。

6、评价老师通过察看幼儿在游戏、手工制作及表演中的表现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适时的矫正和引导,帮忙他们更好的懂得彝族文化并体会到其价值。

7、总结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今日的活动及彝族火把节的重要内容, 并强调彝族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紧要性,让幼儿们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也激励幼儿们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效果通过彝族火把节主题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到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是人们生活的根基,练习了幼儿团队合作的本领,提高了阅读、音乐和艺术、生产技能的学习爱好和动手制作本领,更紧要的是提高了对本身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得和敬重。

关于火把节教案(通用10篇)

关于火把节教案(通用10篇)

火把节教案关于火把节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火把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学跳集体舞“快乐的火把节”,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根据情节的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欢快、奔放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介绍有关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习惯。

三、活动过程:1、了解舞蹈情节,学习基本动作。

——了解舞蹈情节与动作。

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介绍情节:“彝族的火把节到了,小朋友们来到了广场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玩热烈,大伙儿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脸都擦花了,一个个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最后大家围着火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幼儿一边回忆情节,一边随着老师哼唱的音乐,练习动作。

2、幼儿站成圆圈做动作。

——幼儿拉成圆圈,找准圈上,练习随着“呦“的叫声转向圈上做动作。

——引导幼儿根据绕火堆跳舞的情节,练习随音乐边绕圈跑,边叫“呦“。

3、完整舞蹈。

——随乐练习,教师带做。

——教师用情节提示幼儿随音乐舞蹈。

中班音乐欣赏课——丑小鸭中班音乐欣赏课——丑小鸭活动要求:通过多媒体这个先进、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老师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丑小鸭》,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响板(幼儿人手一个)、光盘、丑小鸭玩具、磁带活动过程:一、律动《丑小鸭》要求:幼儿能跟着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

指导语:今天啊,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我做鸭妈妈,你们就做我的鸭宝宝,我们一块儿到河边去玩好吗?二、欣赏歌曲《丑小鸭》(一)引起兴趣指导语: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丑小鸭”。

我们一起来把它叫出来好吗?(丑——小——鸭———)要求:教师用念儿歌的形式来介绍丑小鸭。

有关火把节教案3篇

有关火把节教案3篇

有关火把节教案3篇火把节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色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族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默读5—10自然段,想:描写了火把节的哪些场面?按什么顺序写的?(用“﹏”标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给每个场面拟小标题)2、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课文哪些语段能体现出“盛典”的特点?(提示:标画出体现特点的词句,读一读,在句段旁写感受。

)3、作者几次邀请大家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盛情”?(提示:标画出体现特点的词句,读一读,在句段旁写感受。

)二、合作学习1、感悟理解火把节“盛典”的“盛”:选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场面,读读语段,抓关键词句,想象当时的画面,谈感受。

2、感悟理解火把节“盛典”的“典”:“典”是一种郑重举行的仪式。

火把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读读12自然段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说说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彝族人民的什么美德?3、感悟理解火把节“盛典”的“盛情”:你从哪里能体会到彝族人民的“盛情”?(抓几次的邀请,抓关键词句谈感受。

)4、我喜欢火把节的场面。

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感受表达出来。

5、视频欣赏——火把节。

三、汇报展示小组按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汇报交流,老师相机点拨。

四、达标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的笛子;姑娘们来了,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篝火着,着,着,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火把节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彝族火把节》小班教学计划《彝族火把节》适用于小班社交主题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全面发展操练,攀爬,跳跃,平衡和跳跃的能力。

众所周知,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的起源。

让人感慨,快来看看幼儿园班003010的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也是火把节的起源。

2.全面发展儿童的钻,爬,跳,平衡和垂直跳动的能力。

3.热爱家乡的孩子爱人们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5.让幼儿大胆表演,并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1.安排的活动地点:低矮的灌木丛,几座木桥,竹筏,害虫阵列(在绳子上悬挂纸钉害虫)。

2.请三个大孩子玩戴娃娃。

活动程序1.老师扮演彝族女孩,并邀请孩子去乡镇通过火把节。

1.老师:我是某个村庄的彝族女孩。

今天,我邀请孩子们参观我们的家乡。

2.带领孩子们开车,走进安排好的场景,并准备散步。

3.对话和交流对火炬节的理解与了解。

师:今天,因为我们彝族传统的DD火炬节到了,请来参观我们。

孩子们参加火炬节了吗?彝族人如何过火炬节?彝族人民为什么要参加火炬节?(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老师可以讲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农历)6月24日至20日是传统的彝族火把节。

在节日期间,这是庆祝战胜神灵的活动并消除有害生物。

)第二,孩子们参加火炬节庆祝活动1.彝族姑娘介绍游戏的名称,解释游戏玩法,并要求三个彝族玩偶演示游戏的基本动作:(1)灌木丛过低:钻探和攀爬;(2)过木桥:走平衡木,练习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

2.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并与彝族娃娃一起庆祝火把节。

彝族女孩参加,观察和指导每个小组的活动。

3.捕获害虫:请儿童帮助彝族捕获害虫。

(练习垂直跳)4.那个彝族女孩带着年幼的孩子点燃了火炬,烧掉了害虫。

(提醒孩子他通常不能玩火)5.在彝族女孩的带领下,孩子们围成一圈。

在of族音乐的伴奏下,彝族的舞蹈庆祝胜利,庆祝收获。

附件:火把节传奇传说很久以前,翡翠皇帝对世界的满意程度要比对天堂更好,并向世界派出了凶猛的神来伤害人类。

幼儿园火把节教案(6篇)

幼儿园火把节教案(6篇)

幼儿园火把节教案(6篇)幼儿园火把节教案1教学内容欣赏乐曲《火把节》教学目标1、固歌曲《采花》,能完整准确且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2、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音乐、视唱乐曲主题、分析音乐作品,感受彝族音乐文化的特点,认识彝族的传统节日及文化。

3、了解作曲家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

教学重难点1、欣赏乐曲《火把节》,通过聆听,了解彝族音乐文化特点。

2、了解具有民族特色音乐的现代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西南地区,学唱了四川民歌《采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伴奏一同来演唱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二、欣赏《火把节》1、展示云南的'人文景观图片,说说:这是我国那个地域风貌?那里有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他们最重大的节日是什么?教师讲述有关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重点介绍音乐及舞蹈方面,了解云南地区民族音乐特点。

可结合讲故事的方式重点介绍“火把节”的来历。

(设计意图:在故事讲述中使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2、聆听音乐《火把节》,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想象下它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介绍有关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相关知识。

幼儿园火把节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预习题纲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朗读课文三遍。

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

③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小班健康教案彝族的火把节活动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彝族的火把节活动反思

小班健康教案彝族的火把节活动反思小班健康教案——彝族的火把节活动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彝族的火把节活动。

2. 了解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

3. 学会使用彩绘和彩贴制作火把和火把节小礼物。

4. 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手工制作能力。

5. 引导孩子们健康、文明地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二、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资料2. 彩绘、颜料、画笔、彩纸、贴纸等制作工具材料3. 音乐、火把模型、小礼物样品等辅助教学材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播放彝族火把节的视频资料。

(2)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对庆祝活动的看法和感受,了解孩子们的庆祝经验。

2. 知识讲解(1)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孩子们介绍彝族的火把节活动。

(2)讲解火把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孩子们了解该节日的文化背景。

3. 制作火把和小礼物(1)提供火把和小礼物制作材料和工具。

(2)引导孩子们使用彩绘和彩贴的方式制作火把和小礼物。

(3)老师和助教在一旁协助孩子们操作和纠正错误。

4. 活动展示(1)在教室内搭建一个火把节场景,将孩子们制作的火把和小礼物放置在场景中。

(2)播放彝族的音乐,引导孩子们围绕着火把场景跳舞和唱歌。

(3)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火把和小礼物,并分享他们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5. 活动反思(1)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活动,分享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感受。

(2)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孩子们总结活动中的合作经验和技能,为以后的活动打下基础。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制作火把和小礼物的能力和技巧。

火把节教案五篇

火把节教案五篇

火把节教案五篇火把节教案篇1(一)预习。

1.根据需要查找资料(如有关彝族、火把节等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谈话: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是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除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特有的节日,我们先交流一下查找的这方面的资料。

3.“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听,彝族朋友在召唤我们了。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准备过火把节那天的活动——打扫房子,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奔向田野山川,围着篝火尽情歌舞,火把节的来历)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大家交流。

(通过第2、3两问,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和彝家人的优良美德,从而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巩固练习。

1.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

2.读读写写(课后练习4)3.词语采集——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积累的词语。

火把节教案篇2一.走进作者王充闾,笔名: 汪聪,男,1935年2月5日出生于辽宁盘锦。

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省作协主席、名誉主席,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二.知识备查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文化》(二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文化》(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文化》(二篇)目录: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文化》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二
- 1 -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文化》一
小班教案《彝族文化》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综合发展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彝族文化》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到了。

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
2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
小班教案《彝族火把节》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综合发展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彝族火把节》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到了。

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
二、幼儿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
1.彝族姑娘介绍游戏名称,讲解玩法,并请三名彝族娃娃分别示范游戏的基本动作:
(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跳。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项目,与彝族娃娃共同庆祝火把节。

彝族姑娘分别参与、观察、指导各组的活动。

3.捕捉害虫:请幼儿帮彝族人民捕捉害虫。

(练习纵跳)
4.彝族姑娘与幼儿一起点燃火把,烧死害虫。

(提醒幼儿平时不能玩火)
5.在彝族姑娘的带领下,幼儿围成圆圈,在彝族音乐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庆祝胜利,庆祝丰收。

附:火把节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就派了个凶神到人间来危害人类。

老百姓齐心协力杀死了凶神。

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撒下天虫千千万万,想吃绝庄稼,饿死人类。

彝族人聚集在各个山头上,决定举火把,烧天虫。

于是,男女老幼人人手举火把,三天三夜在田间绕行,火把不歇,火种不灭,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可是还有一部分未烧死的天虫,钻到地下,第二年又钻出来吃庄稼。

这样,害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一年一年传下来,就形成了火把节。

现在,火把节已成为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以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