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元宵节

合集下载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2篇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2篇

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元宵节》精选2篇(一)教案:元宵节教学目标:1. 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能够介绍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和食物。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教案的投影或打印。

2. 元宵节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元宵节的图片或实物并解释:“大家看,这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和哪个节日有关的?”2. 引导学生回答:“元宵节!”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庆祝元宵节呢?”4.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引导他们思考元宵节的起源和意义。

Step 2:学习元宵节的传统习俗(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教案展示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如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2.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习俗的背景和意义,并鼓励学生提问或分享自己的经历。

Step 3:探讨元宵节的庆祝方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如舞狮、舞龙、放烟花等。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庆祝方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喜好。

Step 4:了解元宵节的食物(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元宵的图片或实物,并引导学生回答:“大家看,这是什么?”2.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元宵是怎么做的吗?它有什么特点?”3.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元宵的口味。

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元宵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庆祝方式和食物。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在家中调查元宵节的庆祝方式和食物,并写一篇小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

Step 7:课堂延伸(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自愿分享他们调查的结果,并回答同学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元宵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互动,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进行交流。

中班元宵节社会实践活动(3篇)

中班元宵节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庆祝。

元宵节象征着团圆和喜庆,在这一天,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又称汤圆)等,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中班决定开展一次元宵节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花灯、猜灯谜等活动,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增强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和合作。

4. 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

三、活动时间2023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本园活动室、幼儿园周边社区五、活动对象中班全体幼儿及家长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花灯制作材料、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灯笼、谜语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布置活动场地,设置制作区、游戏区、品尝区等。

3. 人员准备:邀请家长志愿者协助活动开展。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9:00-9:10)- 幼儿园园长或班主任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 邀请家长代表发言。

2. 制作花灯(9:10-10:00)-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花灯,体验动手的乐趣。

- 教师指导孩子们如何制作,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猜灯谜游戏(10:00-10:30)- 将谜语卡片挂在花灯上,让孩子们猜谜语。

- 教师和志愿者解答谜底,分享谜语背后的故事。

4. 品尝元宵(10:30-10:50)-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品尝美味的元宵。

- 教师介绍元宵的制作方法和文化寓意。

5. 亲子互动游戏(10:50-11:10)- 组织亲子游戏,如“抢花灯”、“猜灯谜接力”等,增进亲子感情。

6. 活动总结(11:10-11:30)-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分享活动感受。

- 家长代表发言,表达对幼儿园的感谢。

七、活动预期效果1. 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了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增强了文化自信。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学习完整地朗诵儿歌。

2、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油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1、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油泥变出了什么?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

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

是哪一天呢?2、学习儿歌。

老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3、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4、看图标跟念儿歌。

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老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

)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5、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幼儿园中班元宵节的主题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及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花灯。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带花灯到幼儿园。

2、幼儿画册和元宵节人们进行庆祝活动的图片。

活动重点:知道元宵节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活动难点:幼儿愿意到集体面前并大胆的介绍自己的花灯审美元素: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在这天里人们一起赏花灯、玩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介绍元宵节。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做些什么呢?2、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上说出人们在看花灯、玩花灯等)教师小结: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课元宵节教案1活动意图: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

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

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我们小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

活动目的:(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歌曲《闹花灯》。

请家长在假期中带幼儿观看花灯展。

每个幼儿和家长一起准备一个花灯。

活动形式:每班自己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一、10:30——11:00 (了解元宵节)二、11:00——11:40 (运动)三、11:40——12:20(介绍花灯)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1)自由地欣赏与交流。

(引导幼儿从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上进行欣赏。

)(2)部分幼儿再集体中讲述。

★指导语:①我们很多小朋友带来的.花灯都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呢?(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3)幼儿自由结伴再次欣赏并讲述。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的?(5)归纳、整理经验。

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精选10篇)

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精选10篇)

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源、风俗——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2、初步学会自己创编灯谜3、在猜灯谜的游戏中感受元宵节的快乐活动准备:有关元宵节的'ppt、汤圆图片、星星贴纸外表白白圆圆,心里花花绿绿。

在白沙滩打滚,在温泉里游泳。

图片欣赏: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1、像鱼不是鱼,终生住海里。

远看是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名)——鲸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名)——大象3、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公鸡4、耳朵长,尾巴短。

只吃菜,不吃饭。

(打一动物名)——兔子5、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

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

(打一动物名)——猫头鹰6、远看像黄球,近看毛茸茸。

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

(打一动物名)——小鸡7、小姑娘,夜纳凉。

带灯笼,闪闪亮。

(打一动物名)——萤火虫谢谢观赏中班元宵节社会领域的教案2一、设计思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称为"上元节"、"灯节"。

它伴随着人们迎来春天,是最彻底、最典型的传统节日。

为了让孩子们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让孩子们制作灯笼、元宵节、听故事、读儿童歌曲、猜灯谜等活动载体,充分让孩子们感受到"元宵节"独特的意义和给人们带来的乐。

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精选9篇)

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精选9篇)

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音乐CD,CD播放机花灯图片,鼓、打棒三、活动重难点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四、活动过程1、暖身活动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2)乐器感应重音拍子:打棒互敲重音:铃鼓(3)幼儿轮换敲奏5、结束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

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

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中班社会元宵灯会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中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

中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

中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1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

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

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

(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范文(通用8篇)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范文(通用8篇)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活动元宵节的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

哇!好多灯笼啊!都有些什么灯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看到的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VCD花灯造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

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

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三、肢体花灯造型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益的学习经验: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

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准备: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1.猜谜语:汤园。

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

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

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

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

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

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

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

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

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

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