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制作花灯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制作花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材《我们的节日》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元宵节——制作花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学会制作简单的花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花灯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重点: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学会制作简单的花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元宵节故事视频、花灯制作步骤图、样品花灯。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细绳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元宵节故事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导他们关注传统节日。
2. 讲解:展示样品花灯,讲解花灯的制作方法及步骤,让孩子们明确制作花灯的目标。
3. 实践操作:(1)分发制作材料,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和画笔。
(2)按照步骤图和老师的指导,进行花灯制作。
(3)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
4. 互动交流: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元宵节——制作花灯2. 内容:(1)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2)花灯制作方法及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
2. 答案:孩子们制作的花灯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孩子的制作过程,了解他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拓展延伸:(1)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2)开展家庭活动,与家人一起制作花灯,增进亲子关系。
(3)组织花灯展览,让孩子们相互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相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有助于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明确花灯制作的方法和步骤,确保孩子能够掌握。
闹元宵大班教案(通用8篇)

闹元宵大班教案(通用8篇)闹元宵大班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闹元宵大班教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闹元宵大班教案1目标:1、了解我国元宵节挂花灯,猜灯谜等风俗习惯。
2、体验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1、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的花灯若干2、幼儿与家长共同搜集灯谜3、制作汤圆材料,活动室桌面布置4、小礼品5、在活动室将元宵灯悬挂好并将灯谜贴在上面活动过程:一、制作节日汤圆1、主持人:今天是20xx年的元宵节,很高兴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能和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度过这个愉快热闹的元宵节。
首先我们小朋友们要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节日汤圆。
2、家长与幼儿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制作汤圆二、看花灯,猜灯谜1、主持人:哎呀,刚才的场面真热闹,我们小朋友和爸爸妈可真巧做好了这么多汤圆,还有很多形状不一样的呢,下面我们先来看花灯猜灯谜,之后再来品尝我们的节日汤圆,好不好?2、家长与幼儿自由结伴猜灯谜。
猜中后将灯谜拿下来,在背面写下名字,并领取一份小礼物。
3、评选猜谜最多的亲子组合。
4、品尝节日汤圆5、活动结束闹元宵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趣。
2、发展幼儿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
3、引导幼儿畅谈元宵节中的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重难点分析:重点:能够连贯讲述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难点:讲述的内容完整有意义。
活动方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物质:图片、用花灯布置活动室,纸、笔、花灯。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上面有什么?知道什么节日才会挂花灯?教师讲述花灯的来历。
二、展开1、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会挂花灯,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是让你最快乐的?谁能讲一讲?2、幼儿间互相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讲述。
启发引导幼儿讲述完整,有一定的内容。
4、教师也来讲一件高兴的事,启发幼儿完整的讲述和记忆。
大班闹元宵活动教案3篇

大班闹元宵活动教案大班闹元宵活动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闹元宵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闹元宵活动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音乐CD,CD播放机花灯图片,鼓、打棒三、活动重难点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四、活动过程1、暖身活动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2)乐器感应重音拍子:打棒互敲重音:铃鼓(3)幼儿轮换敲奏5、结束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
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
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大班闹元宵活动教案2一、活动背景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大班元宵节活动教案

大班元宵节活动教案大班元宵节活动教案15篇大班元宵节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1、进行“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的渗透性识字。
学习生字“节、欢、吃、正、五、户、庆、团”的书写。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元宵节》。
5、进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元宵节”的资料。
2、相关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
1、说说:过春节时你感到最快乐的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
①先随意对身边的伙伴说,再鼓励自愿说给大家听。
②大声说出自己的心情:“春节真快乐!”2、背一首以前的儿歌,要求有节奏、好听。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训练口语表达,为背诵作一定的准备。
)二、教学活动。
1、汇报资料收集成果。
①学习小组进行资源共享,感受课前准备活动:收集资料的快乐。
②汇总资料,由代表发言:我了解到的“元宵节”。
③了解概念:“农历”、“正月”、“传统习俗”、“团圆”、“灯谜”。
④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
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
元宵节还叫“灯节”。
⑤提问:中国赏月、家人团圆的节日还有哪个?在传统习俗上有些什么不同?答: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能力;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家人团聚的亲情可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2、阅读大比拼。
①自读课文。
要求:注意坐姿正确;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把不会的字圈出来。
②互帮互助小组学习。
要求:虚心请教、学习识字;当当小老师,主动帮助同学学习;读通读顺课文。
③拼音识字大比武。
要求:出示标注拼音的生字“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拼读准确,速度快。
奖励:“一级棒”奖章。
④朗读争冠。
要求能读出儿歌的节奏来。
奖励:“顶呱呱”奖章。
大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

大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
2、尝试带领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灯、包元宵。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1、事先联系好小班幼儿,请小班幼儿每人带一盏花灯。
2、幼儿已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识,并带一盏自制的花灯。
3、将幼儿的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4、米粉、豆沙馅若干。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相关民俗。
引导幼儿向小班弟弟妹妹讲述自己对元宵节的经验。
教师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会与家人团聚,包元宵、吃元宵,赏花灯、玩花灯。
2、教师和幼儿一起包元宵。
师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儿一起玩包元宵。
教师提醒幼儿洗干净手,并指导幼儿做元宵。
3、幼儿玩花灯。
幼儿欣赏大家带来的花灯。
教师指导幼儿赏灯,并找出自己喜欢的花灯。
幼儿到户外玩灯。
教师指导本班幼儿向小班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并一起玩灯,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反思: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大班社会领域元宵节教案2一、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及主要习俗。
2、观赏各种花灯,了解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气氛。
3、知道元宵节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1、请家长带幼儿观赏元宵灯会。
2、收集各种花灯的照片、图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儿一个。
三、活动过程1、讨论导入(1)元宵节是什么时候?(2)元宵节都做些什么?2、出示元宵食品,了解吃元宵习俗。
大班元宵节活动教案(精选3篇)

大班元宵节活动教案(精选3篇)大班元宵节活动篇1一、活动时间元宵节前一天。
二、活动对象学校学生以及家长(欢迎校外学生及家长参加)。
三、活动地点学校楼下(最好是临街道路旁)。
四、活动内容做灯笼、猜灯谜、得奖励。
五、活动目的1、让学生们了解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和快乐,并通过收集元宵节的资料,培养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3、引导孩子们团结友爱、珍惜亲情,感受亲情。
六、活动流程1、前期准备。
1.1上课期间,各班以“灯笼”为主题讲灯笼,做灯笼,写灯笼。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优秀灯笼作品评选,各班上交的比例不少于%,动员学生正月十四参加猜灯谜活动,带一名新生每生奖励xx元和仕币,前台做好新生登记工作。
1.2各老师清点灯笼,做好美化补充工作,并给每个灯笼附上字谜。
1.3各老师在本周期间,每日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送短信,祝福元宵节快乐,动员家长能够和孩子一同来参加猜灯谜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传统佳节的气氛。
2、人员分工。
2.1收集xx条,以及谜底,包括文学,历史名人,生活,汉字,地理名称等方面。
按难易程度分成四类。
(负责人:,时间节点:)。
2.2制作“和合教育庆元宵猜灯谜”条幅,制作块展板(负责人:,时间节点:)。
2.3准备铁丝,灯穗等,活动奖品设置((负责人:,时间节点:)。
2.4场地布置:活动当天把展板、灯笼等摆放到位(负责人:,时间节点:活动开始一个小时)。
2.5主持人(负责人:)。
2.6活动营销(负责人:)。
新生登记表张、压岁钱张或其它优惠奖励券等。
3、活动期间。
3.1所有灯笼分组展示。
每组设立负责人xx名,要求分开站立各组灯笼前,负责引导学生及家长去撕谜面,避免乱撕、多撕。
3.2兑奖台:前台老师负责兑奖,主持人公布兑奖。
(四张桌子,奖品份,和仕币xx元)。
3.3照相:。
3.4总协调:(负责活动前期所有工作到位)。
4、活动总结。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快乐的元宵节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快乐的元宵节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故事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和讲解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在教室内张贴元宵节相关的图片和装饰品,并介绍“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过的是元宵节。
在这一天,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和美味的美食”。
2. 正式学习(1)教师通过图片和小故事讲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如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放烟火等。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花灯和元宵。
(3)教师请幼儿一起猜灯谜,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唱歌等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活力。
3. 游戏互动(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猜灯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更多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抢元宵”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
4. 结束语教师在结束时强调元宵节的重要性,让幼儿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以此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喜好,既制作花灯又品尝元宵,既猜灯谜又游戏互动,以情境引入和互动带动幼儿参加,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和文化内涵。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很多机会互动合作,如制作花灯、唱歌跳舞等,让幼儿在玩中快乐学习,并培养出色的团队合作能力。
此教案的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很好的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加强幼儿的社交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元宵节》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元宵节》教案名称:快乐的元宵节教学时间:1课时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元宵节及其传统食品。
2. 学生能够学会唱小曲《元宵节》。
3. 学生能够增加对团结、祝福等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1. 课件、多媒体设备。
2. 手指灯、红包、糯米球等元宵节相关道具。
3. 小曲《元宵节》的歌谱。
教学内容与步骤:1. 互动导入(5分钟)老师拿着手指灯出现在教室门口,呼唤孩子们:“大家好啊!今天是什么节日呢?”然后,用灯光照在墙上的一个汉字“灯”上,让孩子们猜测答案是“元宵节”。
然后,老师请一名学生来介绍一下元宵节。
2. 情境体验(15分钟)老师分发红包、糯米球等元宵节相关道具,让孩子们在教室中玩乐,让孩子们体验元宵节所代表的快乐气氛。
3. 互动探究(20分钟)让孩子们围观老师制作糯米球的过程,并帮忙搓揉、捏制,通过动手操作认知元宵节食品的制作过程。
4. 课堂演练(10分钟)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唱《元宵节》小曲,让学生们感受元宵节所代表的团结、欢乐和纯洁之情。
5.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强调元宵节不单单是民族传统节日,更是一种团结、祝福、欢庆的情感表达,希望学生将自己的团结和祝福之情,表达出去,传递开来。
教学反思:本课堂教育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采用了互动探究和情境体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热爱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展示出团结友爱的情感。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元宵节的来源、食品和传统文化,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小班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态度和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导语:我们大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来缓解部分幼儿的上学情绪,通过活动来增加亲子间的亲情交流。
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 、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 、《卖汤圆》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
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她们过的是什么节? 他们是怎样过节的? 都有什么活动?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
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
”(大家来猜猜烟花)
(3)“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
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打一物灯笼)
(4)“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
”(打一物花灯)
(5)“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
”(打一名词团圆饭)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叫什么饭?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的汤圆。
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
4.唱儿歌《卖汤圆》
(1)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2)根据歌词边唱表演动作。
【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活动背景
一:元宵节的文化: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
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
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二:活动意图:
新学期开学正逢元宵节,新年的气氛还在孩子的心中,让宝宝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稳定情绪是个不错的方法。
我们小班的孩子对元宵节的认识并不深,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知道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我们安排了这样一个元宵节的半日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来缓解部分幼儿的上学情绪,通过活动来增加亲子间的亲情交流。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引导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到幼儿园,尽快适应新学期生活。
3、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4、感受和同伴玩花灯的快乐情绪。
活动时间
参加对象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组全体师生
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了解元宵的习俗
1、通过图片录像等媒介物质向孩子们介绍元宵节的文化。
2、鼓励家长帮孩子们准备花灯,并告诉幼儿自己花灯的名称。
活动二:亲子同乐搓元宵
1、布置回型大厅环境:亲子搓元宵。
(准备:电子炉,锅,勺子、盘子等。
)
活动三:玩花灯
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花灯。
活动效果
反思与建议
准备:
家长:糯米粉、青菜汁、胡萝卜汁、紫甘蓝、蕃茄汁等。
围裙大小各一套;揉粉的盆一个,
幼儿园:台布(一次性的),白糖,用大锅煮汤圆,煮熟捞大锅内端出至备餐桌装汤圆教师:回廊,桌子围成一圈,每班若干家庭。
餐盘每班6个,汤匙每人一把(洗净后收在班上备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元宵节》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熟悉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调查访问等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协作精神;
6.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活动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尊重和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二、活动过程
1、讨论你对元宵节还知道那些内容?
(吃元宵、猜灯谜、逛庙会等)
2、你还想知道有关元宵节的那些内容?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课题方案
3、交流课题研究方案
(1)、元宵节的来历
(2)、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3)、各地元宵节的习俗
(4)、有关元宵节的诗词对联
4、小组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
三、小结
第二三课时
一、导入
通过你们的调查研究,你们一定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分享你们的收获。
二、活动过程
1,交流元宵节的来历
一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 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
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2,交流元宵节的历史发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XX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
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日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地区到全国各地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3、交流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
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
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
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4).元宵节舞狮子(5)、元宵节猜灯谜(6).元宵节踩高跷(7).元宵节祭门、祭户(8).元宵节走百病(9).迎紫姑(10).逐鼠
4、交流元宵节的诗词
诗词两首关于元宵的:
词之首:《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诗之首:《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三、完成课本p3表格
第四课时
一、活动内容展示与评价
1、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二、完成p4表格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