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概念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周期和18个族。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
6.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结构。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定量关系。
7.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等于6.022×10^23个粒子。
8. 溶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可以用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表示。
9.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供体,碱是质子受体。
- 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log[H+]。
10.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族元素:如碱金属、卤素等。
- 过渡金属:如铁、铜、镍等。
- 非金属元素:如氢、氧、氮等。
2.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体。
- 碱:氢离子的受体。
- 盐: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3. 配位化学-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 配位数、配位多面体、配位平衡。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自发和非自发。
- 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场作用下进行。
5. 无机化学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烃:只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
- 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 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 物质的分类。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溶液等。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铁(Fe)等。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氯化钠(NaCl)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铜(CuO)、水(H_2O)等。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2H_2 +O_2{longrightarrow}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二、化学基本理论。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无中子)。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核外电子排布。
- 分层排布,离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 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文科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文科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4.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形成。
- 共价键由原子间共享电子对形成。
-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有。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 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获得电子的过程。
3.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是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蒸馏、萃取等。
- 提纯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去除杂质的过程。
三、实验技能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 学会正确计量、混合和加热物质。
2. 实验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潜在危险。
- 遵守实验室规则,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3. 实验数据的处理- 学会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 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误差分析方法。
四、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 碳的四价性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沸点、熔点、密度等。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1)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的,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例如氧、氢、铜等。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进行分类。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固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2O)、氨(NH3)、二氧化碳(CO2)等。
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常见的离子和分子式。
2. 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质燃烧反应、置换反应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反应,需要了解其特点和示例,并能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内容。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解读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强力联系,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对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影响。
(2)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单位。
分子的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化学反应方式,需要掌握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角度等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反应速率相等。
化学平衡常用平衡常数和Le Chatelier原理来解释和预测反应的变化。
5. 酸碱理论和溶液平衡(1)酸碱理论:酸碱理论包括布朗斯特德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等,用于描述和解释酸碱反应的性质和规律。
了解酸碱指示剂、pH值等相关知识对于理解溶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溶液平衡:溶液平衡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平衡状态,包括饱和溶解度、离子平衡等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课程,学生需要在这门课程中掌握许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些知识是未来高考和大学进阶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并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这些基本知识点。
1、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基本概念有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离子、化学键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和基本规律。
2、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规律,其中包括原子量、分子量、质量分数、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等。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裂解反应等,同时还需了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反应热等相关概念。
4、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也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中课程中也被广泛学习。
学生需要掌握二者的定义和区别,并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5、酸碱理论与pH值酸碱理论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酸碱定义、酸碱中和、pH值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并能通过化学实验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6、物质的状态与转化物质的状态和转化也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定义和特征,同时还需了解气体压力、气体温度、动力学理论等相关知识。
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基本概念和特征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包括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并且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8、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烃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酯类、胺类等重要化合物。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非常丰富和重要,学生需要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复习来掌握这些知识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代表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给予者,碱是质子的接受者。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二、元素化学1. 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不导电。
- 半金属: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硅和锗。
3.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氯、钠、钾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
-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形状的理论。
3. 晶体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固定熔点的固体。
- 晶格: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与分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化学方程式- 摩尔概念与物质的量3. 化学计量-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浓度的计算- 气体定律(波义耳、查理、盖-吕萨克定律)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反应热与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与族- 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趋势2.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卤素- 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3. 酸碱与盐-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值与溶液的酸碱性- 常见酸碱与盐的性质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碳的杂化-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 - 有机官能团2. 烃类- 烷烃、烯烃、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合物- 醇、酚、醚- 醛、酮- 羧酸、酯、酰胺四、物理化学1. 化学平衡- 反应动力学-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2. 溶液与胶体- 溶液的性质- 溶解度与沉淀平衡- 胶体与表面活性剂3. 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伏打电堆与电解- 电化学系列五、实验技能与安全1.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器材的使用-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2. 化学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紧急情况的处理请注意,这个总结是为了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概览,并不包含每个部分的详细解释。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包含更多的细节和具体的化学知识点。
如果需要一个完整的、详细的文档,您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质:具有一定组成和性质的物体。
3.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4. 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5.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6.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三类。
7. 实验室常用的量:质量、体积、密度、浓度。
二、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1. 物质的量: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分子量(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的比值。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的物质包含6.02×1023个基本粒子。
3.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
4. 化学计量:分子式、摩尔质量、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关系。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
2. 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根据反应式和反应物的性质进行推断。
3. 化学反应的平衡: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比稳定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4. 平衡常数:反应系数和反应物浓度之商的定值,用于描述反应达到平衡的程度。
四、离子反应与溶液反应1. 离子反应:具有离子性质的化学反应。
2. 电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时,会解离为离子。
3. 溶液反应常见类型: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
4.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根据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计算出每种离子的浓度。
五、化学式和化合价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数量,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
2. 化合价: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化学价值。
3. 化合价的确定方法:离子化合物以及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固定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大致为电子亏损数,金属的化合价大致为电子损失数。
六、气体和溶液的化学性质1. 气体的化学性质:气体可以燃烧,可以与氧气反应,可以与金属反应、可以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复习纯净物与混合物: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为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单质与化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反之为化合物。
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为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等;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为金属氧化物,如CuO、MgO等。
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酸酐:酸酐是指酸脱水之后形成的物质。
无机酸的酸酐多为非金属氧化物(少数为金属氧化物),有机酸的酸酐不是氧化物。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在这两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溶解时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盐;不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就是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水。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标准是其溶解时的电离程度,和溶解度无关。
胶体:胶体是指分散质尺寸介于1~100纳米的分散系(混合物)。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尺寸的大小不同;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之一是丁达尔现象(效应);胶体能透过虑纸,但不能通过半透膜;微观粒子都有布朗运动现象;常见的胶体有:鸡蛋清、淀粉溶液、豆腐(属于凝胶)、生活中的空气等。
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主要是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物质,AlCl3也是共价化合物),包括非金属的氢化物和氧化物、酸,大多数有机物;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主要为非金属与金属形成的物质,包括含有金属的碱、盐和金属氧化物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能够重合的分子(如H2O、NH3、HCl等),正负电荷中心能够重合的就是非极性分子(如CO2、CH4等)。
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就属于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就属于极性共价键。
晶体的分类:根据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将晶体分为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原子晶体(由非金属原子构成)、离子晶体(离子构成)、金属晶体(金属原子构成);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的熔沸点最高,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次之,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最低。
工业上的三酸两碱:H2SO4、HCl、HNO3、NaOH、Na2CO3。
工业上的两个标志:硫酸的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个化工行业发达与否的标志,乙烯的年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发达与否的标志。
大气污染物:SO2、NO x、PM2.5、O3等。
甲醛不是大气污染物,是室内污染物。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如:O2与O3、石墨与金刚石。
同位素: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质子数相同,种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2C与14C,16O与18O。
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满足同系物的条件有二:分子组成要相差n个CH2 ;结构要相似(官能团相同)。
如:乙烯和丙烯互为同系物,但C2H4与C3H6不是同系物的关系(C3H6有可能是环丙烷)。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通式都为(C 6H 10O 5)n ,但它们的聚合度n 值不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
化学式(分子式):指用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符号。
结构示意图:用天体结构图来表示物质的原子核与核外带电情况的符号,如右图所示为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式:用来表示物质最外层电子组成情况的符号,如HCl 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与结构简式:用用元素符号和短线(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在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不能省略,其他化学键可以省略,如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通式:用来表示一大类有机物化学式特点的化学符号。
如: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 ,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
最简式(实验式):用元素符号和原子的最简个数比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有机物)。
如苯(C 6H 6)的最简式为CH ,葡萄糖C 6H 12O 6的最简式为CH 2O 。
电子排布式:用阿拉伯数字和能级符号来表示原子(简单离子)核外电子分布情况的符号,如Fe 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
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就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其中碳元素的氧化物(CO 、CO 2)、碳酸和碳酸盐不是有机物。
烃: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有机物。
烯烃和炔烃:官能团只有碳碳双键的烃叫烯烃,官能团只含碳碳三键的烃叫炔烃。
醇与酚:羟基直接与烷基相连的有机物叫醇,羟基与苯环相连的有机物叫酚。
高分子化合物:相对质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
天然高分子有三种:淀粉、蛋白质、纤维素。
材料的分类:金属单质金属材料合金:金属单质和其他物质形成的化合物。
合金的优点:机 械能好,耐磨耐腐蚀,熔沸点低,便于冶炼。
人类最早大规模使用的合金材料是青铜,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是铁的合金材料 塑料(白色污染)人造纤维有机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化学纤维合成橡胶非金属材料 水泥无机材料(硅酸盐材料) 玻璃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玻璃钢(不含金属元素)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出现变化的反应。
ClH四大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中有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反之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就是还原剂。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之后的产物,反之为还原产物。
合成氨反应:泛指工业上与NH3有关的系列化工反应,特指用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此反应也是人工固氮的主要形式。
氨的催化氧化:指NH3和O2的反应生成NO的反应。
氯碱工业:泛指工业上与电解饱和食盐水有关的系列反应,特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因素(内因):物质的化学性质;外因: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与气体有关)、催化剂等。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因素:温度、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压强(与气体有关)等,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燃烧热: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产物时所释放的能量。
中和热:强酸的稀溶液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释放的能量。
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在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在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其原理能用于新能源的开发、金属的防腐、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等。
电解池是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化学能的装置(需要直流电源)。
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原理能用于电镀、电解、粗铜的精炼等。
原电池和电解池涉及到的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二者反应时条件不同。
化学键的分类: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形成元素:金属与非金属化学键共价键:非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形成元素:非金属与非金属(AlCl3中的化学键属于共价键)金属键: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存在与金属单质)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σ键:共用电子对以头碰头形式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电子对共价键中的单键都是σ键的重叠情况π键:共用电子对以肩并肩形式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中双键可以认为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形成,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形成。
苯的分子中存在6个C—H σ键,6个C—Cσ键和一个大π键。
另外,共价键中还有配位键,存在于配合物(络合物)中;氢键严格来说不是化学键,其作用力强度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分子间的作用力)之间,存在于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中。
化学与健康:1、六大营养物质为:蛋白质、脂肪、糖类物质、维生素、无机盐、水2、人体缺少元素(物质)与对应症状:钙——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铁——缺铁性贫血锌——智力发育维生素C(抗坏血酸)——坏血病维生素A——夜盲症3、蛋白质变性(中毒)的条件:加热、强酸、强碱、可溶性的重金属盐、有机物等推断题常用知识点:1、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2、白色沉淀溶于酸而且有大量气泡产生:。
3、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
4、蓝色溶液:含的溶液。
如。
5、浅绿色溶液:含的溶液,如。
6、黄色溶液:含的溶液,如。
7、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主要是。
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的是。
8、最轻的气体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氢元素含量最高的有机物:___________。
9、碱类溶于水的有、、、、。
10、黑色固体:、、、。
红色固体:,(淡)黄色固体:,1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有毒的气体:,红棕色的气体:,黄绿色的气体:,呈碱性的气体:,1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13、具有漂白性的物质:,14、自然界最硬的物质:,熔点最低(高)的金属:,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最强的物质:,形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15、实验室中少量的白磷保存在:,钠的保存:,溴的保存:,硝酸的保存:,16、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元素:,透过蓝色钴玻璃呈紫色的金属元素:,军事上用于制造照明弹的金属元素:,17、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并且产生气体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