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色的关系、三原色与三补色、色彩三要素
PS色彩_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

PS色彩_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色彩是人类视觉系统通过感知光的不同波长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在绘画、设计和摄影等领域中,色彩的运用对作品的表达和传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掌握色彩的运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三色原理。
三色原理是色彩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它是指将所有的色彩都可以由红、绿和蓝这三种基本色相混合而成。
这三种基本色也分别对应了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和蓝光。
三色原理认为,通过不同的比例和强度的混合,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中间颜色,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所有颜色。
这里的重点是颜色是通过混合来形成的,而不是通过颜料的叠加。
在三色原理中,我们需要了解到的一个概念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绿、蓝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从白到黑的变化。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从灰色混合到相应的纯色的变化。
理解三色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调色。
在调色时,可以根据需要的颜色选择相应的基本色进行混合。
例如,如果需要橙色的色调,可以混合红光和绿光;如果需要紫色的色调,可以混合红光和蓝光。
通过调整每种基本色的比例和强度,可以获得不同的中间颜色。
除了基本色的混合,三色原理还指导着我们在色彩搭配上的运用。
在色彩搭配中,可以通过相邻色、互补色和类似色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相邻色指的是在色相环上相邻的颜色组合,如红色和橙色之间的组合。
这种组合在视觉上会产生一种温暖和谐的感觉。
互补色指的是在色相环上相对的颜色组合,如红色和绿色之间的组合。
互补色的组合在视觉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常用于突出一些元素或营造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类似色指的是在色相环上相邻的颜色中选取一个主颜色,然后选择其两侧的颜色作为辅助颜色,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的组合。
类似色的组合在视觉上会呈现一种和谐的效果,常用于创造柔和、平和的氛围。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还可以考虑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以增加色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明度的变化可以产生明暗对比,饱和度的变化可以产生色彩的深浅对比。
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之间的转化关系

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之间的转化关系一、引言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种特性,也是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而色彩的产生和表现主要依赖于两种不同的系统,即色光和色料系统。
在这两个系统中,分别存在着三原色的概念,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二、色光三原色色光三原色是指三种基本的光波,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
这三种光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它们的混合可以产生丰富的色彩。
在色光三原色系统中,当红光、绿光和蓝光以相等的强度混合时,我们人眼所能感知到的颜色是白色。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白光”实际上是由红光、绿光和蓝光的混合组成的。
三、色料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不同,色料三原色是指三种基本的颜料,它们分别是青色、洋红色和黄色。
当这三种颜料以相等的比例混合时,可以得到黑色。
这是因为色料系统中的颜料能够吸收光线,只反射出一部分光线给人眼感知,因此混合颜料越多,吸收的光线也就越多,最终呈现为黑色。
四、色光与色料的转化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将色光和色料进行转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色光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转化为色料,而色料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转化为色光。
1. 色光转化为色料当色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并反射出剩余的光线。
这些反射出来的光线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物体来实现色光到色料的转化。
例如,当红光照射到一个红色的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掉其他颜色的光线,只反射红色的光线给人眼感知,从而呈现出红色。
2. 色料转化为色光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色料转化为色光。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发光的材料或装置,如荧光粉、LED灯等。
这些材料或装置能够吸收外界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特定波长的光线。
通过调整不同的颜料成分和发光材料的特性,我们可以实现色料到色光的转化。
五、应用场景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的转化关系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学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讲义

热情、奔放、浮躁
含蓄、深沉
神秘、严肃
热烈、明快
平和、自然
高贵、典雅
不同明度颜色的不同色彩情感
•相同色相,不同的色彩明度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情感。
深红:深沉、高贵 大红:热情、奔放 浅红:明快、清爽
•不同色相,明度越高,越醒目、明快;明度越低越神秘、 深沉、不醒目。
低明度
高明度
• 暖色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哪些呢?
红
黄
即色彩的纯净程度。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 纯度越低色彩越灰暗
高纯度
中纯度
低纯度
•越多的颜色相混合,颜色的纯度越低。
不同色相颜色的不同色彩情感
•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文化、宗教、传统、个人喜好等。 •每个色相都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色彩情感。 •同一色相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色彩情感。
•以下是几种常见色相的习惯性色彩情感:
•冷色调又是怎样表现 的呢?
课下作业
• 用不同的色调表现相同的 物体。格式不限
阳光下会呈现不同的绿色。
的 三 要 素
也就是色彩的样貌, 每种色彩的名 称即是色彩的色相.
例如: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有黑、白、灰之分。 •相同色相的明度关系对比:(从明度低的向明度高的依次排列)
深红
大红
浅红
•不同色相的明度关系对比:(从明度低的向明度高的依次排列)
蓝
色彩的基础知识
光与色的关系
色彩的三要 素
色彩的情感
与色的关系
1有光才有色,无光便无色。 例如: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
清任何颜色
2不同的光线可使同一事物呈现不同颜色。例如:同样的景 物早、中、晚的不同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3相同的光线可使相同颜色但不同质感的事物呈现不同 颜色。 例如:同样是绿色的玻璃、金属、木板、瓷器等物品在
颜色之间的关系

我总是会把光和色的问题搞混,上周看视频结合看书好好梳理了一遍,还算有点脉络吧,写个总结,你能看懂最好,能帮到你更好。
我表达能力真的有限啊,我尽量!不正之处,还希望大家指教啦~这篇总结我准备分三部分写:一,光的三原色二,色的三原色三,光与色的关系以下是正文:一,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1,不开灯就是黑的,没有光当然就是黑的。
2,两种光色相加形成青品红。
红光+绿光------黄色光红光+蓝光------品红色光绿光+蓝光------青色光3,三种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白光。
4,RGB模式PS中每一种色彩模式对应一种传播媒介,平时用ps处理图片用的RGB(红黄蓝)模式就是以光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色彩模式,另外利用光的三原色人们制造出显示器,显示器作为一个发光体,它的显示模式就是模拟的光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5,光的互补色在光色中,有三对互补色(即上图相对的颜色):绿色-----品红红色-----青色蓝色-----黄色什么叫做互补色,就是相加是黑色。
举个例子:在一间黑屋子里,有一面白墙,这时如果一束绿光照在了这面白色的墙上,那这面墙就是绿色的,如果这面墙是品红色的,那么这束绿光照在这面品红色的墙上,结果是-------这面墙还是黑色的,就像没开灯一个效果。
6,光色彩原理的运用利用光的互补色可以用来调色。
绿色-----品红红色-----青色蓝色-----黄色比如,如果这张图片你觉得有点太绿了,那么利用“绿色-----品红”是互补色,调色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减绿色,加品红色。
以此类推。
二,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色彩颜料的混合产生色轮。
(图片来源于网络)1,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理论上),即相当于把三种颜色等量印刷在一张纸上,那么这张纸理论上应该是黑色的。
2,色彩三间色的形成:橙,绿,紫(图片来源于网络)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3,如果一张纸上什么颜料也不刷,那么这样纸当然是白色的,注意与光不同,红绿蓝光线的混合形成的是白色光。
色彩知识点总结三补色

色彩知识点总结三补色色彩是视觉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能够给作品带来美感,同时也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色彩,但是对于色彩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些色彩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颜色的基本概念1. 颜色的三要素颜色由三要素构成:色调、明度和色度。
色调是指颜色的类别,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等;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高的颜色则会更加鲜艳;色度是指颜色的鲜艳程度,颜色的纯净度和灰度的关系。
2. 颜色的基本色颜色可以分为三原色和三补色。
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补色是指橙、绿、紫。
所有其他颜色都是由这些基本色混合而成的。
3. 颜色的柔和度颜色的柔和度是颜色的鲜艳度和明度的综合表现,颜色的柔和度高则是颜色的明度较低和颜色的色度略淡。
二、色彩的搭配原则1. 对比搭配对比搭配是指将色调、明度和色度互成对比的搭配方式。
比如将明度和色度极深的颜色和明度和色度极浅的颜色摆在一起,会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2. 类似搭配类似搭配是指将色调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这种搭配方式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3. 间接搭配间接搭配是指在色轮上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这种搭配方式既能产生一定的对比效果,同时又不会显得太过强烈。
4. 色彩的情感表现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红色会让人产生热情和活力的感觉,黄色会让人感到轻松和开心,蓝色则会让人感到宁静和祥和。
因此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到颜色所表达的情感。
三、色彩的运用技巧1. 色彩的平衡在设计作品中,需要注意对色彩的平衡。
色彩的平衡不只是指颜色的对比,也包括对不同颜色成分的平衡,比如明度、色度和色调的平衡。
2. 色彩的层次感利用明度、色度和色调的变化,可以形成作品的层次感。
比如在绘画中,可以利用暗部和亮部的对比来营造立体感。
3. 饱和度的控制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度,饱和度高则色彩更加鲜艳,饱和度低则颜色更加柔和。
色彩产生的三要素

色彩产生的三要素一、光线光线是色彩产生的重要要素之一。
光线的亮度和方向直接影响着色彩的呈现。
光线的亮度可以分为明亮和暗淡两种情况。
当光线明亮时,色彩会更加鲜艳、明亮,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当光线暗淡时,色彩会变得较为柔和、暗淡,给人以安静、舒适的感觉。
此外,光线的方向也会影响色彩的表现。
光线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到物体上,会形成不同的明暗、阴影效果,使色彩呈现出多样的层次和质感。
二、色彩本身色彩本身是色彩产生的核心要素。
色彩可以分为三原色(红、绿、蓝)和三次色(黄、品红、青)等基本颜色。
不同的颜色在视觉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情绪感受。
例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激情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冷静、平和的感觉;绿色给人以生机、和谐的感觉。
同时,色彩还可以通过明暗度、饱和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明暗度的变化可以使色彩呈现出明暗、明亮的感觉,饱和度的变化可以使色彩呈现出浓淡、鲜艳的感觉。
三、色彩的组合色彩的组合是色彩产生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不同的颜色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情绪。
例如,冷色系的组合(如蓝色和绿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暖色系的组合(如红色和黄色)给人以热情、活力的感觉。
此外,色彩的对比也会产生特定的效果。
对比色彩的互补性较强,可以使色彩更加鲜明、突出;而相近色彩的对比性较弱,可以使色彩更加柔和、和谐。
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线、色彩本身和色彩的组合这三个要素。
光线的明暗和方向直接影响着色彩的表现;色彩的本身通过不同的颜色、明暗度和饱和度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色彩的组合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对比形成多样的效果和情绪。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色彩世界。
无论是绘画、设计还是生活中的色彩运用,都需要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八年级上册美术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美术必考知识点一、色彩1.色彩基本概念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产生的。
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色相、亮度和纯度。
2.三原色和三补色三原色是红、黄、蓝。
三补色是青、品红、黄绿。
3.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指把不同色彩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整体。
常用的色彩构成方法有色彩对比、同色系构成和三分法构成等。
4.色彩运用艺术家可以通过灵活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创造形象、营造氛围等。
二、线条和造型1.线条基本概念线条是在画面中划出的具有一定方向、长度和粗细的轨迹。
画家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创造节奏等。
2.线型和线条质感不同的线型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表现形式。
线条的质感则是通过画家丰富的表现技巧来表达的。
3.造型基本概念造型是艺术家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来创造形象的过程。
画家可以通过造型来表现物体的形态、空间、光影等。
4.造型要素造型要素包括形与色、形与质、形与空间等。
画家可以通过这些要素的运用来表现艺术形象。
三、透视1.透视基本概念透视是指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远近关系。
艺术家可以通过透视手法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2.透视方法透视方法包括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和多点透视等。
不同的透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表现目的。
四、素描1.素描基本概念素描是通过精细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态和空间的一种绘画方法。
素描的目的是要表现真实、准确的艺术形象。
2.素描表现艺术家可以通过素描表现物体的轮廓、线条、形态、质感等。
3.素描技法素描技法包括笔画技法、阴影技法、网格技法、块面技法等。
艺术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素描技法来表现艺术形象。
五、绘画1.绘画基本概念绘画是通过色彩、线条和造型等艺术手段来表达情感、创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2.绘画材料绘画材料包括颜料、画板、画笔等。
艺术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材料来创作艺术作品。
3.绘画技法绘画技法包括点画、抹揉、渐变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绘画技法来表现形象、营造氛围等。
光的三原色简介及搭配法

光的三原色简介及搭配法光的三原色简介及搭配法色觉三原色学说揭示了人类颜色视觉的奥秘,是现代视觉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的三原色是指哪些颜色呢?下面是的光的三原色资料,欢迎阅读。
光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yellow黄,darkgreen青,magenta品红(或者叫洋红、红紫)。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补色指完全不含另一种颜色,红和绿混合成黄色,因为完全不含蓝色,所以黄色就是蓝色的补色。
两个等量补色混合也形成白色。
红色与绿色经过一定比例混合后就是黄色了。
所以黄色不能称之为三原色印刷三原色:第二种三原色就是印刷三原色我们看到印刷的颜色,实际上都是看到的纸张反射的光线,比如我们在画画的时候调颜色,也要用这种组合。
颜料是吸收光线,不是光线的叠加,因此颜料的三原色就是能够吸收RGB的颜色,为青、品红、黄(CMY),他们就是RGB的补色。
把黄色颜料和青色颜料混合起来,因为黄色颜料吸收蓝光,青色颜料吸收红光,因此只有绿色光反射出来,这就是黄色颜料加上青色颜料形成绿色的道理。
彩色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和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涂有三种不同的荧光粉,当电子束打在上面的时候,一种能发出红光,一种能发出绿光,一种能发出蓝光。
制造荧光屏时,工人用特殊的方法把三种荧光粉一点一点的互相交替地排列在荧光屏上。
你无论从荧光屏位置取出相邻三个点来看都一定包括红、绿、蓝个一点。
每个小点只有针尖那么大,不用放大镜是看不出来的。
由于他们那样小,有挨得那么紧,在他们发光的时候,用肉眼就无法分辨出每个色点发出的光了,只能看到三种光混合起来的颜色。
发现著名的力学三定律的十八世纪伟大科学家艾萨克·牛顿(Issac Newton),不但在力学方面功勋卓著,同时也为享受摄影乐趣的后人们留下了宝贵财富,即,光学色彩论。
他奠定了近代色彩研究的科学基矗牛顿发现了光的色彩奥妙,经过系统观察及研究实验,最终确认:当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它将经过两次折射,其结果是白光被分解为有规律的'七种彩色光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与色的关系
一、光与色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由不同的波长组成。
通常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来400-700纳米不同波长的连续光波混合而成的,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可见光。
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波,使人产生不同的色感。
在光谱中,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转变是逐渐过渡的,在光谱上看到的颜色叫光谱色,不能分解的光谱色称为单光,由两种以上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叫复色。
物体的色是人的视觉器官受光后在大脑的一种反映。
物体的色取决于物体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视能力。
物体分消色物体和有色物体。
1. 消色物体的色
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
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2. 有色物体的色
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入射光中被吸收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不等到量的,有的被多吸收,有的被少吸收。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 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减色法效应。
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现绿色,在蓝色光照射下呈现灰色或黑色。
二、三原色与三补色
三原色:红、绿、蓝R、G、B
三补色:青、品、黄C、M、Y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大自然中人的视觉所能感受的任何一种色彩,但红、绿、蓝三种色光本身却不能由任何其它色光混合产生。
所以,红、绿、蓝三种色光是组成各种色彩的基本成分,称为“三原色”。
这三个原色的光波,在可见光谱中,各约占三分之一。
三个原色光,或其中两个原色光以等量增加,就可得到其它任何一种色光,其规律如下:
红光+绿光=黄光(1)
红光+蓝光=品红光(2)
绿光+蓝光=青光(3)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4)
根据上述色光叠加的规律,若以(1)、(2)、(3)三式分别代入(4)式,可得:
蓝光+黄光=白光(5)
绿光+品红光=白光(6)
红光+青光=白光 (7)
凡按适当比例相叠加而能产生白光的两种色光,或者按适当比例混合而能产生黑色或灰色的两种颜色的染料,红与青、绿与品红、蓝与黄六色才在彩色摄影中形成了互为补色的关系,通常称为“三补色”。
这三个补色在可见光谱中,各约占1/3。
“三原色”和“三补色”原理是彩色感光材料料设计和制造的理论基础;弄懂了三原色与三补色的互补关系,就会使用滤色片校正偏色,才能洗印出色彩艳丽的好照片。
三、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它们是评价色彩的主要依据。
1.色相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和特征。
自然界中色彩的种类很
多,色相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
如;红、橙、黄、绿、青、
蓝、紫等等颜色的种类变化就叫色相(见图1)。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
比如,深黄、中黄、淡黄、柠檬黄等黄颜色在明度上就不一样,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桔红等红颜色在亮度上也不尽相同。
这些颜色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也就是色彩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一明度变化。
色彩的明度变化有许多种情况,一是不同色相之间的
明度变化。
如:白比黄亮、黄比橙亮、橙比红亮、红比
紫亮、紫比黑亮;二是在某种颜色中加白色,亮度就会
逐渐提高,加黑色亮度就会变暗,但同时它们的纯度(颜
色的饱和度)就会降低,三是相同的颜色,因光线照射的强
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见图2)。
3.饱和度
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纯度,也称色的鲜艳程度。
原色是纯
度最高的色彩。
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
原色中
混入补色,纯度会立即降低、变灰。
物体本身的色彩,也有纯度高低之分,
西红柿与苹果相比,西红柿的纯度高些,苹果的纯度低些(见图3)。
图1 色相
图2 明度
图3 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