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货架摆放常用的三种布局
便利店商品陈列篇

商品陈列篇
陈列原则:
1。
陈列丰满,色彩协调。
✧按照“功能——品牌——规格——价格——色彩”原则陈列。
✧商品陈列必须考虑暴光率及顾客是否容易取得。
2。
显而易见,伸手可取。
✧正面朝向顾客。
✧重、大、便宜的东西放地层,规格小、价格贵的商品放上层,畅
销商品应放在黄金地带,约0.9米至1.3米高处。
✧标价签与商品保持一致,统一放商品出样面的一个地方(左下角
或中间)。
3。
商品关联,纵向陈列。
✧同品牌不同规格商品,纵向陈列。
不同品牌同规格商品,横向陈
列。
4。
相对定位,先进先出。
✧单品在货架上相对定位,除季节性因素外,一段时间保持稳定。
✧商品必须做到前置陈列,进行前置填补。
✧商品做到先进先出。
✧商品补货从后排开始。
5。
特性商品,人性化陈列。
✧糖尿病人食品放在比较角落的地方。
✧儿童物品应放置在低位置。
连锁便利店门店商品陈列标准

连锁便利店门店商品陈列标准一、商品陈列原则:1、列的种类:平铺、叠放、堆放、挂置、悬挂式等陈列。
2、陈列技巧:分类陈列(按品牌归类/按品类归类)、纵向陈列(按上下归类)、横向陈列(按左右归类)、关联性陈列(如:方便面应与酱料关联陈列)。
3、陈列的注意事项:显而易见性、随手可拿性、安全性、前进式、先进先出。
二、展示柜台陈列:1、合理归类,讲究秩序。
依据商品的类别、规格、品牌、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类陈列。
2、根据商品的形状、外包装等特性的不同分别采用平铺、叠放、堆放、挂置、悬挂等不同的展示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3、商品陈列应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展示更多的商品品种,但不应造成拥挤、杂乱无章的效果。
4、陈列商品必须摆放整齐,并做到随时整理商品;禁止陈列带灰尘、破损的商品。
5、商品陈列应丰满,避免顾客看到货架隔板及货架后面的档板。
6、商全品陈列应力求美观、安全。
利用不同颜色进行和谐搭配,活跃展示气氛。
7、品种的合理搭配。
相关商品、配套使用商品应灵活搭配陈列。
8、陈列商品的“正面”必须全部面向通道一侧,每层陈列商品的高度与上段货架隔板必须留有一个手指的距离,每种商品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毫米。
9、每种商品必须配置标价签,要求标价签与商品对应摆放。
同一种商品不允许多处陈列。
10、新品种必须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时配置“新商品”的促销牌。
促销牌摆放位置要求既能准确指示商品,又不遮挡商品。
11、必须确保商品陈列的安全性(1)外包装有摆放标识的商品必须按照标识要求摆放;体积大、重量重的商品应摆放在货架底层。
(2)货架层板必须摆放平稳、固定、层板上摆放的商品不得超重。
(3)商品展示不得超出货架,以防顾客碰撞,如有碰坏商品的应由责任人赔偿。
(4)不得随意拿取或更换用于保护商品的护栏。
12、其他要求:(1)货架前排要求商品摆放饱满,不允许有空位。
(2)对于有中、英文标识的商品如部分牙膏、保鲜纸等,应将中文标识面向顾客面放置。
便利店布局和商品陈列.

便利店布局和商品陈列一、店内的布局1.1便利店的布局定义:便利店的布局就是把便利店的空间有效地分配给所经营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并成功影响顾客的购买行为。
1.2便利店的布局原理(见下图)1.3便利店的功能区区域划分✧计划区购买区——主要放置顾客计划型消费商品,如饮料、食用油、奶制品等✧一般购买区——主要放置顾客正常购买的商品✧冲动购买区——主要放置顾客冲动型消费的商品,如糖果、零食、冰淇淋、促销商品等。
✧收银台服务区——可放置口香糖、糖果等小包装商品,以及促销海报等宣传品,也可陈列香烟,酒等贵重商品。
二、商品陈列2.1定义商品陈列是指将销售的商品或服务,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利用道具,将商品或服务有规律的摆设、展示,刺激消费者购买,提高销量。
2.2商品陈列的作用和目的➢作用良好的商品陈列是“沉默的推销员“,会令顾客感到赏心悦目,有效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和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便利店销售约有70%来自顾客的冲动购买,好的陈列能提高10%以上的销售额。
➢目的:1)明确门店定位:了解门店的商品经营范围和经营特色2)激发购物欲望:建立顾客良好第一印象,刺激顾客的“冲动性购物”3)方便商品选购:方便顾客发现、比较、感受所需的商品,提高交易的成功率2.3商品陈列的原则➢便利原则便利店力求为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店内商品陈列应按照易见、易选、易放的原则进行陈列。
➢安全原则上架商品必须保证新鲜。
品质优良;商品陈列设施要稳固安全,商品码放整齐稳妥。
➢优效利用空间原则商品陈列应尽可能丰富、丰满、充分利用货架陈列面积和店内其他陈列空间、使人感觉商品琳琅满目,选择性强。
➢先进先出原则商品进行陈列和补货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现上架的商品必须陈列在货架层板最前排并先行销售,后上架的商品从货架层板后排补货,有利于商品的有效期管理。
➢整齐清洁原则(1)保证商品的货架上按照陈列要求排列整齐,并确保每件商品符合清洁卫生标准。
2.4商品陈列的要求➢区分定位1)按照商品大类划分区域,把同一类或关联性的商品尽量摆放在同层货架或相邻货架上,同类商品需垂直陈列,以便顾客快速选购。
最全便利店货架陈列形式,吸引顾客进店就得这么做!

最全便利店货架陈列形式,吸引顾客进店就得这么做!1.利用各种货架打造开放式陈列开放式陈列是可以让顾客自行拿取商品一种的陈列方式,比如利用便利店中岛架、促销架等打造的食品区、日用品区。
点评:顾客可自行通过标价条核对商品信息并进行购买,无压力的购物模式会让顾客在便利店商品前停留更久。
2.封闭式陈列,让商品得到有效监控封闭式陈列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选用具有密封功能的货架进行陈列,二是将货架进行组合,打造封闭的陈列空间。
如便利店后方烟酒的陈列,熟食区新鲜食物的陈列等。
点评:封闭式陈列可以降低店铺的损失率。
烟酒陈列在便利店收银台后方可避免顾客不小心的碰撞,熟食区的新鲜食物需要带有玻璃罩的货架隔尘保鲜。
3.利用单面货架进行靠墙陈列靠墙陈列是对墙面进行再利用的陈列方式,比如利用龙门架、单面货架等增加墙面陈列空间。
点评:墙面低处使用单面货架陈列商品,可节省店铺中央的空间;墙面高处不利于拿取的部分则放上广告牌,以此吸引远处顾客的关注力。
有效提升店铺的空间利用率。
4.根据商品特征打造块状陈列块状陈列是根据商品的功能、价格、尺寸、销售排名、厂家等不同的特征,将散乱的商品按块状的形式重新整合陈列。
如一个货架只用1种方式陈列,或只陈列1-2种商品。
点评:散乱的商品会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压力,但将分散的商品集合成大块后商品信息变得明确,有效的提高了消费者对单一产品的关注度。
5.插入式陈列,提高特定商品的销量插入式陈列是将陈列弱势产品的货架(如新推出或新进的商品)插入式的陈列在强势商品(如热销或常用商品)之间,让顾客在环视强势商品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弱势商品。
点评:和“蹭热度”是一样的原理,利用便利店热销商品的人气提高名气不高的商品的展示机会,并可以给消费者此商品被强烈推荐的正面感受。
6.相互影响的商品进行关联式陈列关联式陈列是将两种以上且具有关联性的商品货架陈列在一起,以达到捆绑销售的目的。
如便利店常会以日用品+粮油+零食的模式陈列。
超市陈列规划

在同等规模的便利店,进行有效吸引人的商品陈列,会比不精心摆放陈列的便利店销售要好的多,这就说明,良好的陈列摆设可以吸引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销售氛围,提高70%的销售额。
中久便利精心收集整理了有关于超市、便利店陈列摆放的15条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既可以让消费者轻松选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又可以让便利店提高销量,赶紧学习起来吧。
1、最大化陈列原则:商品陈列的目标是占据较多的陈列空间,尽可能增加货架上的陈列数量。
只有比竞争品牌占据较多的陈列空间,顾客才会购买你的商品;2、垂直集中陈列原则:因为人们的视觉习惯是先上下,后左右。
所以垂直集中陈列,符合人们的习惯视线,使商品陈列更有层次、更有气势。
尽可能把超市中所有规格和品种的商品集中展示。
简单来说就是将同一包装平行陈列,同一品牌应垂直陈列;3、下重上轻原则:将重的、大的商品摆在下面,小的、轻的商品摆在上面,以便于消费者拿取,也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4、全品项陈列:集中超市中的全品项商品,分类陈列在一个货架上,就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亦可以增加销量,扩大中低端商品的影响力;5、满陈列原则:要让自己的商品摆满陈列架,这样既可以增加商品展示的饱满度和可见度,又能防止陈列位置被竞品挤占;6、陈列动感原则:在“满陈列”的基础上要有意拿掉货架最外层陈列的几个产品,这样既有利于消费者拿取,又可显示产品良好的销售状况;7、堆头规范原则:不管是批发市场的堆箱陈列还是超市的堆头陈列,都应该遵循整体、协调、规范的原则。
特别是超市堆头往往是超市最佳的位置,是我们花高代价买下做专项产品陈列的,从堆围、价格牌、产品摆放到POP配置都要符合上述的陈列原则;8、整洁性原则:保证所有陈列的商品整齐、清洁。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一定不会购买脏乱不堪的产品;9、统一性原则:所有陈列在货架上的产品,标签必须统一将中文商标正面朝向消费者,可达到整齐划一、美观醒目的展示效果,商品整体陈列的风格和基调要统一;10、价格醒目原则:标示清楚、醒目的价格牌,是增加购买力的动力之一,既可增加产品陈列的宣传告示效果,又让消费者买的明白。
便利店摆放规则

便利店摆放规则
便利店摆放规则主要涉及到商品陈列的原则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规则:
1. 分类陈列:同种商品要摆放在同一个地方,方便顾客找寻口味,也方便店员对商品进行管理。
同时,商品摆放要按照品牌、规格、颜色等进行分类。
2. 丰满原则:店铺的货架要保持整洁美观,保证货架不空,顾客拿走商品后及时给货架补货。
商品的陈列要正面展示给顾客,商品之间要留有适当的空隙,方便顾客拿取。
3. 易拿易放原则:商品与货架上端要留有空隙,商品与商品之间也要留有空隙。
同时,货架的高度和间距要合理,便于顾客拿取商品和店员补货。
4. 显而易见原则:铺面货架上的所有商品都要正面展示给顾客,商品的品名、有图案的一端要朝向一致,正对顾客。
5. 安全原则:过期、变质、损坏的商品不得上架售卖,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店铺的商品摆放要考虑到稳定性,防止砸伤客人或自己。
6. 纵向陈列原则:当商品品种数超过4种时,应采用纵向陈列,否则可根据情况采取横向陈列。
纵向陈列的各品种陈列面宽度均匀分配,热点商品可放大陈列面。
7. 关联陈列原则:按使用目的、用途发掘商品间的关联性,形成大、小关联区间。
如面包旁边摆放奶油、蜂蜜,咖啡旁边摆放方糖等。
8. 一货一签原则:所有货架上的商品都要保证明码标价,并且价目齐全、字迹清晰、货签对位。
9. 前置陈列原则:货架上的商品被取走后,后置的商品要及时往前摆放。
10. 先进先出原则:为了减少商品的损耗,店员要经常检查商品的日期,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以上规则可以根据店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和店铺的销售效率。
便利店的布局和商品陈列

便利店的布局和商品陈列汇报人:日期:contents •便利店布局设计•商品陈列原则•商品陈列策略•便利店氛围营造•便利店布局和商品陈列案例分析•总结与建议目录便利店布局设计01CATALOGUE商品销售区收银区休息区员工休息室店铺区域划分01020304这是便利店的核心区域,用于展示和销售各类商品。
通常设置在店铺的入口附近,方便顾客快速结账。
提供给顾客一个短暂休息、等待或是闲聊的区域。
这是员工休息和更换工作服的地方。
这种布局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方便他们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开放式布局封闭式布局半开放式布局对于一些私密性较强的商品,如避孕套等,可以采用这种布局。
结合了开放式和封闭式布局的优点,通常用于大型便利店。
030201店内空间布局顾客从入口进入后,只能按照设定的路线行走,最后从出口离开。
单向动线顾客可以在店内自由行走,从任意一个方向进入或离开。
双向动线顾客沿着店内设置的环形路线行走,从入口进入后沿着环线寻找所需商品,最后从出口离开。
环形动线顾客动线设计商品陈列原则02CATALOGUE将热销商品放在显眼的位置,如店头、店内中央或人流量大的地方,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突出展示热销商品根据商品的特点,使用照明、宣传海报、装饰品等手段,强调商品的卖点,如新鲜、美味、方便等。
强调商品卖点在营销活动期间,如促销、限时特价等,使用明显的标识和宣传手段,吸引顾客购买。
配合营销活动突出商品特色考虑顾客习惯根据顾客的购物习惯,如习惯性购买、冲动性购买等,合理安排商品陈列和布局,增加购买率。
方便顾客选购根据顾客的购买需求,合理安排商品分类和陈列方式,方便顾客查找和购买。
提供商品信息在陈列商品时,提供清晰的商品信息,如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方便顾客了解和选择。
符合顾客需求定期检查货架上的商品,清理过期、损坏或不符合标准的商品,保持货架整洁有序。
定期整理货架经常擦拭货架,保持其干净整洁,避免影响顾客购物体验。
保持货架整洁根据季节、节日等因素,定期调整商品陈列和布局,保持店内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便利店摆放规则

便利店摆放规则便利店摆放规则主要涉及到商品陈列、空间布局、顾客体验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便利店摆放规则:1.商品分类与分区:首先,根据商品的类型、用途和品牌进行分类。
例如,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应分别摆放在不同的区域。
这有助于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
2.易见易取原则:商品应放置在顾客容易看到和取到的地方。
一般来说,眼睛水平线上的商品更容易被注意到,因此应将高利润或畅销商品放在这个高度。
同时,确保货架之间的距离适中,便于顾客挑选和移动商品。
3.纵向陈列:同一品牌的商品应从上到下纵向摆放,这有助于增强品牌的影响力。
同时,同一类商品也应按照品牌或品种进行纵向陈列,方便顾客比较和选择。
4.商品关联陈列:将相关或互补的商品放在一起,例如,将牙刷和牙膏放在同一货架上,或将零食和饮料放在一起。
这有助于增加顾客的购买量。
5.季节性陈列: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商品的陈列。
例如,在夏季增加冷饮和防晒用品的陈列,冬季则增加热饮和保暖用品的陈列。
6.清洁与整齐:保持货架和商品的清洁与整齐,避免过期或损坏的商品出现在货架上。
这有助于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7.照明与标识:确保货架和商品的照明充足,并使用清晰的标识牌指示商品类别和价格。
这有助于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和顾客的购物便利性。
8.考虑人流与空间利用:确保货架的摆放符合人流方向,便于顾客浏览和挑选商品。
同时,合理利用空间,避免浪费。
遵循这些规则可以帮助便利店提高商品的可见性、可取性和销售量,同时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