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
013012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课题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PLC A组一、五层电梯PLC梯形图程序控制要求:1. 解读程序,写出各控制段的说明2.输入程序,并完成电梯模型与PLC的接线3.对PLC母子机完成配置4.运行程序并调试5.画出电梯运行程序的框图,并对程序输入过程作必要的说明,对调试过程作小结二、全自动洗衣机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按下启动按钮及水位选择开关,注水直到高(中、低)水位,关水(2)2s后开始洗涤(3)洗涤时,正转30s,停2s,然后反转30s,停2s(4)如此循环5次,总共320s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30s(5)开始清洗,重复(2)~(5),清洗两遍(6)清洗完成,报警3s并自动停机(7)若按下停车按扭,可手动排水(不脱水)和手动脱水(不计数)输入点:输出点:启动10001 低水位检测10009 启动洗衣机00001停止10002 手动排水10010 进水阀00002高水位10003 手动脱水10011 正转00003中水位10004 反转00004低水位10005 排水00005排空检测10006 脱水00006高水位检测10007 报警00007中水位检测100082. 若要求启动开关分为标准洗和轻柔洗,试改变有关输入点,并在程序中加入轻柔洗功能(轻柔洗过程自定)3. I/O编址4.编程并调试三、自行设计课题要求:设计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课题及程序(1)观察桂林路漕宝路口交通灯(包括左转弯灯和行人灯)的工作时序(2)设计课题:课题名称、控制要求、时序图、I/O编址(3)编程并调试(4)I/O端子接线图四、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题名称及要求2. 程序(包括注释)、框图、时序图、I/O接线图等3. 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4. 课程设计的心得《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PLC B组一、饮料灌装生产流水线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灌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2)当瓶子定位在灌装设备下时,停顿1s,灌装设备开始工作,灌装过程为5s钟,灌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s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报警方式为红灯以0.5s间隔闪烁(3)用两个传感器和若干个加法器检测并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必须记录空瓶数和满瓶数,设最多不超过瓶(4)可以手动对计数器清零(复位)2. 编程并调试3. 画出I/O端子接线图二、12层电梯楼层定位及十进制数显示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根据各楼层行程开关的状态,确定轿厢所在楼层(2)用两个七段LED数码管作两位十进制层楼位置显示(注:若输出点不够,可借助两点内部继电器)(3)以00作维修显示并可手动关闭显示2. 编程、调试3. 七段码编码示意图、真值表、I/O端子接线图三、物业供水系统水泵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某物业供水系统有水泵4台,供水管道安装压力检测开关K1,K2和K3。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

//按键标志变量
flag1=0;
//步进数标志变量
init();
//液晶初始化子程序
while(1)
{
keyscan();
//键盘扫描子程序
if(flag==1)
{
zz();
//正转子程序
}
else if(flag==3) {
fz(); } writebjs(8,count); } }
//反转子程序
it 动机正转,其励磁顺序如图所示。若励磁信号反向传送,则步进电动机反转。励
磁顺序: A→AB→B→BC→C→CD→D→DA→A
A-B 表4.3 1-2 相励磁法
步进电动机的负载转矩与速度成反比,速度愈快负载转矩愈小,当速度快至 其极限时,步进电动机即不再运转。所以在每走一步后,程序必须延时一段时间。 下面介绍的是国产20BY-0型步进电机,它使用+5V直流电源,步距角为18度。电 机线圈由四相组成,即A、B、C、D四相,驱动方式为二相激磁方式,电机示意图 和各线圈通电顺序如图4.2和表4.1所示:
6
法增大起动电流,以提高步进电机转动力矩,即提高其工作频率。由于步进电机
是感性负载,所以进入绕组的电流脉冲是以指数形式上升,即这时电流脉冲i为:
i = IH (1 − e−1/Tj )
(4.4)
公式
其中:i是电流脉冲瞬时值;
IH 是在开关回路电压为u时的电流稳态值;
Tj 是开关回路的时间常数,Tj = L / ( RL + RC )
θ s = 2Π / Nrk
公式(4.1) 或
θ s = 360o / Nrk
公式(4.2)
其中:k是步进电机工作拍数,Nr是转子的齿数。
步进电机三相六拍环形分配器

10.2 步进电动机位置控制系统10.2.2 步进电动机的脉冲分配电路1. 硬件脉冲分配器电路步进电动机的脉冲分配可以由硬件和软件两种方法来实现。
硬件环形分配器需要根据步进电动机的相数和要求的通电方式而设计专门的电路,图10.6所示为一个三相六拍的环形分配器。
分配器的主体是三个J-K触发器。
三个J-K触发器的Q输出端分别经各自的功放线路与步进电动机A、B、C三相绕组连接。
当QA=1时,A相绕组通电;QB=1时,B相绕组通电;QC=1时,C相绕组通电。
DR+和DR-是步进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信号。
正转时,各相通电顺序:A-AB-B-BC-C-CA反转时,各相通电顺序:A-AC-C-CB-B-BA图10.6 三相六拍环形分配器图10.6所示为的三相六拍环形分配器逻辑真值表如表10.1所示。
序号控制信号状态输出状态导电绕组表10.1 三相六拍环形分配器逻辑真值表2. 软件脉冲分配对于不同的计算机和接口器件,软件环分有不同的形式,现以AT89C51单片机配置的系统为例加以说明。
(1)由P1口作为驱动电路的接口控制脉冲经AT89C51的并行I/O接口P1口输出到步进电动机各相的功率放大器输入,设P1口的P1.0输出至A相,P1.1输出至B相,P1.2输出至C相。
(2)建立环形分配表为了使电动机按照如前所述顺序通电,首先必须在存储器中建立一个环形分配表,存储器各单元中存放对应绕组通电的顺序数值,如表10.2所示。
当运行时,依次将环形分配表中的数据,也就是对应存储器单元的内容送到P1口,使P1.0、P1.1、P1.2依次送出有关信号,从而使电动机轮流通电。
表10.2 三相六拍软件环形分配数据表表为三相六拍环形分配表,K为存储器单元基地址(十六位二进制数),后面所加的数为地址的索引值。
可见,要是电动机正转,只需依次输出表中各单元的内容即可。
当输出状态已是表底状态时,则修改索引值使下次输出重新为表首状态。
如要使电动机反转,则只需反向依次输出各单元的内容。
机电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参考选题

《机电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参考选题选题1、气动机械手操作控制装置一、气动机械手的控制要求气动机械手的动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气动机械手的功能是将工件从A处移送到B处。
控制要求为:1、气动机械手的升降和左右移行分别由不同的双线圈电磁阀来实现,电磁阀线圈失电时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必须驱动反向的线圈才能反向运动;2、上升、下降的电磁阀线圈分别为YV2、YV1;右行、左行的电磁阀线圈为YV3、YV4;3、机械手的夹钳由单线圈电磁阀YV5来实现,线圈通电时夹紧工件,线圈断电时松开工件;4、机械手的夹钳的松开、夹紧通过延时实现;5、机械手的下降、上升、右行、左行的限位由行程开关SQ1、SQ2、SQ3、SQ4来实现;二、机械手的的操作功能机械手的操作面板如图2所示。
机械手能实现手动、回原位、单步、单周期和连续等五种工作方式。
1、手动工作方式时,用各按钮的点动实现相应的动作;2、回原位工作方式时,按下“回原位”按钮,则机械手自动返回原位;3、单步工作方式时,每按下一次启动安钮,机械手向前执行一步;4、单周期工作方式时,每按下一次启动安钮,机械手只运行一个周期;5、连续工作方式时,机械手在原位,只要按下启动安钮,机械手就会连续循环工作,直到按下停止安钮;6、传送工件时,机械手必须升到最高点才能左右移动,以防止机械手在较低位置运行时碰到其他工件;7、出现紧急情况,按下紧急停车按钮时,机械手停止所有的操作。
三、设计要求1、输入输出点分配;2、画出PLC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接线图;3、完成梯形图、指令表的程序设计;4、完成设计说明书选题2、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一、控制要求1.系统工作受开关控制,起动开关 ON 则系统工作;起动开关 OFF 则系统停止工作。
2.控制对象有八个:东西方向红灯两个 , 南北方向红灯两个,东西方向黄灯两个 , 南北方向黄灯两个,东西方向绿灯两个 , 南北方向绿灯两个,东西方向左转弯绿灯两个,南北方向左转弯绿灯两个。
PLC技术比赛综合训练题

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PLC培训典型典型综合例题1.车库车辆出入库管理PLC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与调试1.控制要求:(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加1,后退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减1;(计数器B的初始值由计数器A送来)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传感器→1#传感器后,计数器B减1,后退时经过1#传感器→2#传感器后,计数器A加1;只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3)车辆入库或出库时,均应有警铃报警(可分别设置),定时3s钟(4)仓库启用时,先对所有用到的存储单元清零,并应有仓库空显示(5)若设仓库容量为50辆车,则仓库满时应报警并显示。
(6)若同时有车辆相对入库和出库(即入库车辆经过1#传感器,出库车辆经过2#传感器),应避免误计数。
2.I/O编址3.编程并调试4.I/O端子接线图2.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1. 控制要求:(1)三相步进电动机有三个绕组: A、B、C正转通电顺序为:A→AB→B→BC→C→CA反转通电顺序为:A→CA→C→BC→B→AB(2)用5个开关控制其工作#1开关控制其运行 ( 启 / 停 )。
#2 号开关控制其低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5 s)。
#3 号开关控制其中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1 s)。
#4 号开关控制其低速运行 (转过一个步距角需 0.03 s)。
#5 号开关控制其转向 ( ON 为正转,OFF 为反转 )。
2. I/O编址3. 编程并调试4. I/O端子接线图3.自动门控制装置PLC梯形图控制程序的设计与调试1. 自动门控制装置的硬件组成:自动门控制装置由门内光电探测开关K1、门外光电探测开关K2、开门到位限位开关K3、关门到限位开关K4、开门执行机构KM1(使直流电动机正转)、关门执行机构KM2(使直流电动机反转)等部件组成。
光电探测开关为检测到人或物体时为ON,否则OFF。
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设计方案

摘要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生产和使用地数量日益增多, 它作为工业控制器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生产、汽车制造、石油化工、轻工食品、能源、交通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城.其控制方法也从简单地单机开关量控制向过程控制、数字控制和多机网络控制方向发展.传统电器控制, 使用最多地电器是继电器, 而且继电器控制采用固定接线, 很难适应产品机型地更新换代.生产线承担地加工对象改变后, 加工控制程序随之改变要求.对于大型自动化生产线地控制系统使用地继电器数很多, 这些有触点地电器工作频率较低, 在频繁动作地情况下, 寿命较短, 容易造成系统故障, 使生产运行地可靠性、稳定性降低.使用比可编程控制器实现三相六拍步进电机驭动, 可使步进电机动作地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同时, 由于实现了模块化结构, 使系统构成十分灵活, 而且编程语言简单易学, 便于掌握.可以进行在线修改,柔性好, 体积小, 维修方便.步进电动机具有快速起停、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所以常用作工业过程控制及仪器仪表地控制元件.目前,比较典型地控制方法是用单片机产生脉冲序列来控制步进电机.但采用单片机控制, 不仅要设计复杂地控制程序和I /O 接口电路, 实现比较麻烦,而且对工业现场地恶劣环境适应性差, 可靠性不高.基于PLC 控制地步进电机具有设计简单, 实现方便, 定位精度高, 参数设置灵活等优点,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使用, 可靠性高, 监控方便.下面介绍一种基于PLC 地步进电动机PTO 控制地方法.目录摘要1第一章步进电动机31.1 步进电机基础31.1.0 步进电机地主要特性31.1.1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4第二章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地设计62.1 程序设计地基本思路62.1.1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地控制要求62.1.2 控制程序框图及软件模块62.2 梯形图程序设计72.2.1 输入惭出编址72.2.2 状态真值表72.3 梯形图程序82.4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控制语句表122.5 步进电机地I/O分配13第三章143.1 程序地分析与比较143.1.0 简捷性143.2 柔性化143.2.1 步进速度地变化143.2.2 从三相六拍到五相十拍15第四章总结16参考文献16第一章步进电动机1.1 步进电机基础步进电动机主要用于开环控制系统,也可用于闭环控制系统.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地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地机电执行元件.1.1.0步进电机地主要特性(1)步距角和静态步距误差:步进电机地步距角 是决定开环伺服系统脉冲当量地重要参数, 数控机床中常见地反应式步进电机地步距角一般为0.5°~0.3°一般情况下, 步距角越小, 加工精度越高, 静态步距误差指理论地步距角和实际地步距角之差, 以分表示, 一般在10’以内.步距误差主要由步进电机齿距角制造误差、定子和转子间气隙不均匀、各相电磁转矩不均匀等因素造成地, 步距误差直接影响工作地加工精度以及步进电机地动态特性.(2)动频率fd:空载时, 步进电机由静止突然启动, 并进人不丢步地正常运行所允许地最高频率, 称为启动频率或突跳频率用fd表示, 若启动频率大于突跳频率, 步进电机就不能正常启动, fd与负载惯量有关, 一般说来随着负载惯量地增长而下降.空载启动时, 步进电机定子绕组通电状态变化地频率不能高于突跳频率.(3)连续运行地最高工作频率fmax,步进电机连续运行时, 它所能接受地, 即保证不丢步运行地极限频率fmax称为最高工作频率.它是决定定子绕组通电状态最高变化频率地参数, 它决定了步进电机地最高转速.其值大于fq, 并且随着负载地性质和大小而异.(4)加减速特性:步进电机地加减速特性是描述步进电机由静止到工作频率和由工作频率到静止地加减速过程中, 定子绕组通电状态地变化频率与时间地关系.当要求步进电机启动到大于突跳频率地工作频而停止时,变化速度必须逐渐下降.逐渐上升和逐渐下降地加速时间、减速不能过小, 否则会出现失步或超步.我们用加速时间常数来描述步进电机地升速和降速特性见图1.(5)矩频特性与动态转矩,矩频特性M=F(f), 图1.2是描述转矩一频率关系地曲线, 该特性曲线上每一个频率对应地转矩称为动态转矩.可见, 动态转矩随连续频率地上升或下降.上述步进电机地主要特性除第一项外, 其余均与电源有很大关系.驱动电源性能好, 步进电机地特性可能得到明显改善.图1.2 转矩一顺率特性曲线1.1.1三相六拍步进电机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是一典型单定子、径向分相、反应式伺服电机.其结构原理图如图3所示.它与普通电机一样, 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其中定子又分为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定子铁芯由电工钢片叠压而成.定子绕组绕制在定子铁芯上, 六个均匀分布齿上地线圈, 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两个齿上地线圈串联在一起, 构成一相控制绕组.三相步进电机可构成三相控制绕组, 若任一相绕组通电, 便形成一组定子磁极, 其方向即图1.3中所示地N3极.在定子地每个磁极上, 即定子铁芯上地每个齿上开了五个小齿, 齿槽等宽, 齿间夹角为9°, 转子上没有绕组, 只有均匀分布地个40小齿, 齿槽也是等宽地, 齿间夹角也是, 与磁极上地小齿一致.此外, 三相定子磁极上地小齿在空间位置上依次错开1/3齿距, 如图1.4所示.当A相磁极上地小齿与转子上地小齿对齐时, B相磁极上地齿刚好超前或滞后转子齿轮1/3齿距角, C相磁极齿超前或滞后转子齿2/3齿距角.图1.3 单定子径向分相反应式伺服步进电机结构原理圈图1.4 步进电机齿矩三相六拍步进电机地工作原理激磁式如图1.3,当A相绕组通电时, 转子地齿与定子AA上地齿对齐.若A相断电, B相通电, 由于磁力地作用, 转子地齿与定子BB上地齿对齐, 转子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 如果控制线路不停地按A A→地循环顺序控制步进电机绕→CB→组地通电、断电, 步进电机地转子便不停地顺时针转动, 这是三相三拍.而当AB同时通电时, 由于两个滋力地作用, 定子绕组地通电状态每改变一次, 转子转过1.5°,原理与三相三拍相同,从而形成三相六拍, 其通电顺序为:第二章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控制程序地设计2.1 程序设计地基本思路在进行程序设计时,首先应明确对象地具体控制要求.由于CPU对程序地串行扫描工作方式,会造成输人偷出地滞后,而由扫描方式引起地滞后时间,最长可达两个多扫描周期_1 J,程序越长,这种滞后越明显,则控制精度就越低.因此,在实现控制要求地基础上,应使程序尽量简捷、紧凑.另一方面,同一个控制对象,根据生产地工艺流程地不同,控制要求或控制时序会发生变化,此时,要求程序修改方便、简单,即要求程序有较好地柔性.以SIMATIC移位指令为步进控制地主体进行程序设计,可较好地满足上述设计要求.2.1.1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地控制要求对三相六拍步进电机地控制,主要为两个方面:三相绕组地接通与断开顺序控制以及步进速度地控制.即:正转顺序:A—AB—B—BC—C—CA—A;反转顺序:A—AC— C— CB—B—BA—A 以及每个步距角(每个箭头)地行进速度.围绕这两个主要方面,可提出具体地控制要求如下:(1)可正转起动或反转起动;(2)运行过程中,正反转可随时不停机切换;(3)步进两种速度可分为高速(0.05 S)、低速(0.5 s)两档,并可随时手控变速;(4)停止时,应对移位寄存器清零,使每次起动均从A相开始.2.1.2控制程序框图及软件模块由上述具体控制要求,可作出步进电机在起动运行时地程序框图,如图1所示.以工作框图为基本依据,结合考虑控制地具体要求,首先可将梯形图程序分成4个模块进行编程,即模块1:步进速度选择;模块2:起动、停止和清零;模块3:移位步进控制功能模块;模块4:A、B、C三相绕组对象控制.然后,将各模块进行连接,最后经过调试、完善、实现控制要求.图2.1 步进电机控制程序流程图2.2梯形图程序设计2.2.1 输入惭出编址控制步进电机地各输入开关及控制A、B、C三相绕组工作地输出端在PLC 中地I/O编址如表2.1所示.表2.1 输入与输出编址2.2.2 状态真值表采用移位指令进行步进控制.首先指定移位寄存器MB0,按照三相六拍地步进顺序,移位寄存器地初值见表2.2.表2.2移位寄存器初值1每右移1位,电机前进一个步距角(一拍),完成六拍后重新赋初值.其中MO.6和MO.7始终为“0”.据此,可作出移位寄存器输出状态及步进电机正反转绕组地状态真值表,如表2.3所示.从而得出三相绕组地控制逻辑关系式:正转时A相 QO.0= MO.5+MO.4+MO.0B相 QO.1= MO.4+MO.3+MO.2C相 QO.2= MO.2+MO.1+MO.0反转时A相 QO.0= MO.5+MO.4+MO.0B相 QO.1= MO.2+MO.1+MO.0C相 QO.2= MO.4+MO.3+MO.2表2.3 移位寄存器输出状态及步进电机绕组状态真值表2.3 梯形图程序根据程序模块及三相绕组地控制逻辑关系,即可编写出梯形图控制程序,如图2所示.其中Networkl~3对应模块1;Network4~6对应模块2;Network7 12对应模块3;Networkl3~16对应模块4.必须注意,在进行各模块地连接时,应充分考虑各模块功能之间地联锁关系、CPU串行扫描地工作方式对各指令执行结果地影响以及可随时进行正反转切换和步进变速地要求.经过调试、运行,该程序完全满足控制要求.图2 .1 步进电机梯形图控制程序2.4 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控制语句表2.5步进电机地I/O分配图2.2 硬件连接线路图图2.3 三相电动机控制电路第三章3.1程序地分析与比较3.1.0简捷性如前所述,步进电机地控制程序设计,可有多种方法,比如,用SIMATIC顺控指令(SCRSCRT、SCRE)编程,程序没有复杂地逻辑关系,设计比较方便,但由于每一次步进切换都须经过对状态地开始、转换和结束处理,会令程序地网络数大大增加;或可用许多地定时器实现各步距角地时间控制,以及变速时间间隔地设置等,则程序冗长、松散;也可以用定时器结合比较指令控制各步进时段,但会使各网络变得复杂,彼此之间地逻辑关系不甚清晰,程序也会比较长.比如,仅作两档转速控制,程序便需约20个网络,若再以加法、减法指令配合对两档转速进行调速,则程序还要增加3~4个网络;有地程序甚至可达约30个网络,而以移位指令作为步进控制地主体编程,获得地程序简捷、清晰,仅需15个网络即可实现,且程序模块间地逻辑关系十分明确.3.2 柔性化3.2.1 步进速度地变化以移位指令作为步进控制主体编程地另一长处,就是程序地柔性好,非常容易修改.在1.1中提孙:对步进电机地控制主要是两个方面,三相绕组接通、断开地顺序控制和步进速度地控制.前者一般不变,而后者却可多变.比如,本文例子中,如果要求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步进速度可任意加、减,而不是仅有三档速度,此时任何变速实际上只是改变移位指令地执行速度,即改变移位脉冲地发生周期(VWl00),其他所有网络均可不变.所以,只需将程序模块1“步进速度选择(Network1~3)”作如下修改便可实现,如图3所示.图3.1程序模块1地修改其中,原低速开关I1.0变为步进基速赋值开关(Network1);原中速开关I1.1变为减速开关,每次I1.1从“0”一“1”,步进速度减慢0.01s,即以加法指令实现转过每步距角所需时间增加 0.01s(Network2);原高速开关I1.2变为加速开关,每次I1.2从“0”一“1”,经减法指令使转过每步距角所需时间减少0.01s(Network3),每次加速或减速地幅度可按需要任意修改设定.而如果用其他方法编程,比如以定时器、比较指令等编程,则每变化一次速度,所有地定时器和比时段都须作出相应地调整,为程序修改带来不便.3.2.2 从三相六拍到五相十拍如果控制对象为五相十拍地步进电动机,则依据三相六拍地编程思路,只需在模块3中,将8位(字节)移位寄存器改为16位(字)移位寄存器.比如:取寄存器MW3=MB3+MB4,其初值见表3.1.表3.1移位寄存器初值移位指令相应由“SHR—B”修改为“SHR—w”,然后根据五相十拍步进电动机地工作顺序:正转ABC— BC— BCD— CD— CDE—DE— DEA — EA — EAB— AB— ABC反转ABC— BA— BAE— AE— AED—ED 一Ⅱ )C— DC— D(1B— CB — CBA作出移位寄存器输出状态及步进电机绕组状态真值表,得出五相绕组控制逻辑关系式,最后,在模块4(对象控制)中增加控制对象D、E和修改控制逻辑关系,便可非常方便地完成五相十拍地梯形图控制程序.另外,需注意,在修改程序时,图2中Net—work6和Network7地传送指令亦应相应地改为字传送指令“MOV—w(Mw3)”以及Networkl2计数器指令地“PT”相应改为10.第四章总结(1)本设计地控制系统是通过PLC地高速脉冲输出指令PLS和实时地高速计数器中断实现对步进机地正反转地起、停及复位控制.(2)利用PLC可方便地实现电机地速度和位置进行控制,可靠地实现各种步进电机地操作,完成各种复杂地工作.PLC控制方法改变控制参数相当方便,只需改变PLC程序中相应部分即可,对任何相数地步进机都可以使用,在设计方法上简单易行,提高了控制系统地柔性和可靠性.(3)利用本设计所介绍地三相六拍步进电机梯形图控制程序地设计方法,可以方便地得出五相十拍步进电机地控制程序,亦可将“程序模块化”地设计思路应用于其他地控制程序设计中.(4)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巩固了以前学习地PLC课程,也通过实验地课题设计把理论和实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使我学到了更多新地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动手地能力.参考文献[1]、常斗南,李全利 ,张学武编著.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实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7月[2]、李乃夫编著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应用、实验[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1月[3]、何衍庆,戴自祥,俞金寿编著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技巧[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年8月[4]、俞雷声,方宗达编著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年10月[5]、易传禄,韩希光编著.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指南[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年6月[6]、黄大雷,吴庚申编著.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年1月[7]、马洪飞,陈宏钧 ,刘汉奎编著.电气自动化英语[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8] 王宗培, 孔昌平, 李楚武编著. 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9] 刘宝廷, 程树康编著. 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10] 陈隆昌,阎治安,刘新正编著.控制电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wt6qb。
步进电机三相六拍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三相六拍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动。
它的名称中的“步进”意味着它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转动,因此也被称为“脉冲电机”。
步进电机由定子、转子和驱动电路组成。
定子上有绕组,是由若干个线圈组成的,每个线圈都与一对对称的引线连接。
转子上也有绕组,与定子上的绕组相连。
驱动电路用来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从而控制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转动。
定子绕组上的电流方向和大小由驱动电路控制,驱动电路根据输入信号来决定电流的变化。
驱动电路会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流控制信号,然后通过电流控制信号来控制定子绕组中的电流。
在工作过程中,驱动电路会对定子绕组施加相应的电流,使得定子绕组中产生的磁场与转子上的磁场相互作用。
根据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定子绕组中的磁场会引起转子上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转子的转动。
通过不断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可以实现电机的连续转动。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三相六拍来描述。
所谓“三相”是指定子绕组中有三组线圈,每组线圈相互独立,互相之间相差120度;所谓“六拍”是指每个线圈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施加电流,共有六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只有一个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转子上的磁场方向相同,其他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转子上的磁场方向相反。
根据三相六拍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会按照固定的步长进行转动。
通过改变驱动电路中的输入信号,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当输入信号以一定的频率连续变化时,电机会按照设定的步长进行连续转动。
通过合理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总结起来,步进电机三相六拍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转动。
通过驱动电路控制输入信号,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明了,具有精确控制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
步进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步进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利用电磁铁原理,将脉冲信号转换成线位移或角位移的电机。
每来一个电脉冲,电机转动一个角度,带动机械移动一小段距离。
步进电动机步进机将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
主要要求:动作灵敏、准确、重量轻、体积小、运行可靠、耗电少等。
步进电动机的特点:(1)来一个脉冲,转一个步距角。
(2)控制脉冲频率,可控制电机转速。
(3)改变脉冲顺序,改变方向。
步进电动机的种类根据励磁式方式的不同分为:反应式、永磁式和混合式(又叫感应子式)三种。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应用较多。
下面以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例说明步进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7-20 (a)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图A 相通电,A 方向的磁通经转子形成闭合回路。
若转子和磁场轴线方向原有一定角度,则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子被磁化,吸引转子,使转子的位置力图使通电相磁路的磁阻最小,使转、定子的齿对齐停止转动。
A 相通电使转子1、3齿和AA' 对齐。
图7-20 (b)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图同理,B相通电,转子2、4齿和B相轴线对齐,相对A相通电位置转30;图7-20 (c)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图最后,C相通电,转子1、3齿和C相轴线对齐,相对B相通电比较,转子再次转动30。
步进电动机的结构步进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定子和转子。
它们均由磁性材料构成,以三相为例其定子和转子上分别有六个、四个磁极。
步进电动机结构简图定子的六个磁极上有控制绕组,两个相对的磁极组成一相。
注意:这里的相和交流电中的“相”的概念不同。
步进机通的是直流电脉冲,这主要是指线图的联接和组数的区别。
图7-22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结构原理图步进电动机工作方式(以三相步进电机为例)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三相单三拍、三相六拍、三相双三拍等。
一、三相单三拍三相绕组中的通电顺序为:这种工作方式,因三相绕组中每次只有一相通电,而且,一个循环周期共包括三个脉冲,所以称三相单三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
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是一典型单定子、径向分组、反应式伺服电机。
它与普通电机一样,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其中定子又分为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
定子铁芯由电工钢片叠压而成。
定子绕组绕制在定子铁芯上,六个均匀分布齿上的线圈,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齿上的线圈串连在一起,构成一相控制绕组。
三相步进电机可构成三相控制绕组,若任一相绕组通电,便形成一组定子磁极。
在定子的每个磁极上,即定子铁芯上的每个齿上开了五个小齿,齿槽等宽,齿间夹角为9º,转子上没有绕组,只有均匀分布的40个小齿,齿槽等宽,齿间夹角为9º,与磁极上的小齿一致。
此外,三相定子磁极上的小齿在空间位置上依次错开1/3齿距。
当A相磁极上的小齿与转子上的小齿对齐时,B相磁极上的齿刚好超前或滞后转子齿轮1/3齿距角,C 相磁极上的齿刚好超前或滞后转子齿轮2/3齿距角。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运动控制系统中,如机器人、打印机、软盘驱动器、绘图仪、机械阀门控制器等。
矩角特性是步进电机运行时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矩角特性好,步进电机启动转矩就大,运行不易失步。
改善矩角特性一般通过增加步进电机的运行拍数来实现。
三相六拍比三相二拍的矩角特性好一倍,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三相步进电机采用三相六拍运行方式。
“三相三拍”中的“三相”指定子有三相绕组;“拍”是指定子绕组改变一次通电方式;“三拍”表示通电三次完成一个循环。
1.三相单三拍运行方式
图9-3所示为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图,若通过脉冲分配器输出的第一个脉冲使a相绕组通电,b,c相绕组不通电,在a相绕组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将使转子上产生反应转矩,转子的1、3齿将与定子磁极对齐,如果9-3(a)所示。
第二个脉冲到来,使b相绕组通电,而a、c相绕组不通电;b相绕组产生的磁场将使转子的2、4齿与b 相磁极对齐,如果9-3(b)所示,与图9-3(a)相比,转子逆时针方向转动了一个角度。
第三个脉冲到来后,是c相绕组通电,而a、b 相不通电,这时转子的1、3齿会与c组对齐,转子的位置如图9-3(c)所示,与图9-3(b)比较,又逆时针转过了一个角度。
当脉冲不断到来时,通过分配器使定子的绕组按着a相--b相--c相--a相……的规律不断地接通与断开,这时步进电动机的转子就连续不停地一步步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果改变步进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只要将定子各绕组通电的顺序改为a相--c相--b相--a相,转子转动方向即改为顺时针方向。
控制绕组通、断电的方式,称为分配方式。
上述按a 相--b 相--c 相--a相……的通电方式和a 相--c相--b 相--a相……的通电方式,没来到一个脉冲时,只有一个控制绕组(定子绕组)通电,在一个循环周期内有三种不同的通电状态,这样的通电次序,称为单三拍分配方式。
由图9--3可以看出,单三拍分配方式时,步进电动机由a相通电转换到b相同点,步进电动机的转子转过一个角度,称为一步。
这时转子转过的角度是30度。
步进电动机每一步转过的角度称为步距角。
2.三相双三拍运行方式
三相双三拍运行方式下,每次都有两个绕组通电,通电方式是
ab--bc--ca--ab……,如果通电顺序改为ab--ca--bc--ab……则步进电机反转。
双三拍分配方式时,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也是30度。
3.三相单,双六拍运行方式
三相六拍分配方式就是每个周期内有六个通电状态。
这六中通电状态的顺序可以使a--ab--b--bc--c--ca--a……或者a--ca--c--bc--b--ab--a……六拍通电方式中,有一个时刻两个绕组同时通电,这是转子齿的位置将位于通电的两相的中间位置。
在三相六拍分配方式下,转子每一步转过的角度只是三相三拍方式下的一半,步距角是15度。
单三拍运行的突出问题是每次只有一相绕组通电,在转换过程中,一相绕组断电,另一相绕组通电,容易发生失步;另外单靠一相绕组通电吸引转子,稳定性不好,容易在平衡位置附近震荡,故用的较少。
双三拍运行的特点是每次都有两相绕组通电,而且在转换过程中始终有一相绕组保持通电状态,因此工作稳定,且步距角与单三拍相同。
六拍运行方式印转换时始终有一相绕组通电,且步距角较小,故工作稳定性好,但电源较复杂,实际应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