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软件工程提升方案及计划

软件工程提升方案及计划一、背景与意义软件工程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演化的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软件工程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旨在就软件工程提升方案及计划进行探讨,为软件工程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二、软件工程提升方案1. 学习新技术和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软件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工具,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和市场。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或者在线学习等方式,来学习新的技术和工具,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2. 参与开源项目参与开源项目是提升软件工程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参与开源项目,可以学习到其他开发者的优秀代码和工程实践,同时也可以在开源社区中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软件工程能力。
3. 参加技术交流活动参加技术交流活动是提升软件工程能力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可以通过参加技术讲座、学术会议、技术沙龙等活动,与其他软件工程师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
4. 提升沟通与管理能力软件工程师在工作中往往需要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因此,提升沟通和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或者阅读相关书籍,来提升自己的沟通和管理能力,比如领导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软件工程师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解决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和挑战。
可以通过参加创新挑战赛、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6. 深入理解软件工程原理软件工程师需要深入理解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软件工程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软件工程经典著作、学习软件工程相关课程等方式,来深入理解软件工程原理和方法。
三、软件工程提升计划1.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2. 参与开源项目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开源项目,并积极参与其中,学习他人优秀的代码和工程实践,同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软件工程能力。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培养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基础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项目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职业能力。
4.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多人协作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目标的软件工程人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课程:1.编程基础: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
2.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扩展能力。
3.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Java为例,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能力。
6.软件测试与维护:介绍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7.项目管理与实践: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8.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级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培养方案(1)

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培养方案(2012级执行)厦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2012-4-24软件工程(专升本)专业培养方案(2012级执行)一、专业定位软件工程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诸多学科知识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建设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办学定位,以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主干学科)等理论为基础,以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的原则、方法、技术及相应的支撑工具、平台与环境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软件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件特别是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开发、应用、项目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高的编程技能、规范的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项目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专业理论知识;(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的综合能力,熟悉主流的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接受了完整的项目实训,具有软件工程思想,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了解行业领域知识,能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6)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7)熟悉文献检索,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8)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计算机研发能力;(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外语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与实现途径软件工程专业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与素质。
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与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项目管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对应ABET《EC2000》标准,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宽厚的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对应ABET《EC2000》标准1)2.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对应ABET《EC2000》标准2、3、5、11)3.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对应ABET《EC2000》标准9、10)4.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职业责任感;(对应ABET《EC2000》标准6、8)5.有一定的组织、沟通与职业发展能力。
(对应ABET《EC2000》标准4、7)一、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标准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制定以下具体标准,其中【X】为ABET《EC2000》标准中对应的第x条。
1、学科知识和理解力1.1 基础的数学和科学知识【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工程经济、管理、政治学、文学、法律、艺术等。
1.2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1】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和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基础等相关知识。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资料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行业领域知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课程,并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英语。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扎实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2.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良好的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3.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4.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5.有较好的组织、沟通、管理与职业发展能力。
三、学制计划学制 2年(第2年在企业学习)最低毕业学分32授予学位软件工程硕士学科专业类别电气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专业课与专业方向选修课涵盖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五、企业学习阶段培养内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
本专业按照1+1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其中第1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2年在企业学习。
根据总体培养路线规划,企业学习阶段通过与若干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共建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实训和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使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环境。
合作候选企业包括:IBM、Google、Microsoft、Intel、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巴巴、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20世纪60年代末期,计算机程序在复杂度、规模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增长引人注目。
尽管有很多成功之处,但许多软件产品在成本、工期、质量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在此情况下,70年代末期,美国在制订研究生教育计划时采纳了IEEE/CS提出的制定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为软件工程教育打下了基础。
我国的软件工程基础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软件开发方法学成为研究热点。
1980年在北京召开了我国首届软件工程研讨会,之后,许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陆续开展了软件开发方法学、CASE工具和环境、面向对象技术等软件工程基础技术的研究。
“软件工程核心支撑环境”“软件工程技术、工具和环境的研究与开发(SEP)”等课题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其科研成果代表了我国软件工程技术研究的水平。
进入90年代,软件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软件过程研究及软件企业的过程改善受到广泛重视。
随着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高校又增设了面向对象技术、软件过程管理、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过程度量等课程,软件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时数不断增加,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在此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软件产业和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01年经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全国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
各高校软件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系)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要求学生在思维创新的基础上,提高技术创新和工程创新能力,提高软件工程实践和软件工程管理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我国软件工程教育开始走向成熟。
宁波大红鹰学院自2008年开始本科招生教育以来,一直将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我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
2011年起,开始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网站开发方向、网络游戏设计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受到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研发、系统测试、系统维护、网络管理、软件技术培训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将具有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和外语能力;2、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应用研究发展方向和最新发展动态;3、受到科学方法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能力;4、具有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信息获取能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5、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法规及发展状况。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7、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课内总学时数为2512 学时,总学分数为154.5 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2024学时、126.5学分; 选修课程448学时、28学分.专业方向模块设置:1、嵌入式系统;2、网络工程;3、软件开发技术。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由专业教学实践和综合素质实践两部分组成,实践环节学分为32 学分。
本专业各类实践环节安排情况详见表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表》。
六、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见表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各类课程(环节)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课 号:SW02003 课程名称(中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学 时:60/40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将介绍 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利用 C++语言提供的
计
春
课程名称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原理 Internet 程序设计(Java、XML、 JSP、ASP) *信息安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商务智能 软件建模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 人机界面设计 *CMM 讲座 文化素质类课程
( 2+9* )门课
学 学时
分 40/40 3 60/20 3.5
80/40 5
40/40 3
489
学 分:4.5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SW020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含 C++)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软件的灵魂,这两者的学习乃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数据结
构与算法课程系统地讨论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设计方法, 以便培养学生数据抽象,算法时、空复杂性的分析能力以及通过设计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84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计算机 组成原理
C语言程序 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 合 公 层 共 次 复 合 选 课 修 课
*艺术(I)类课程最少选修学分 *经济管理(F)类课程最少选修 学分 *国际交流(H)类课程最少选修 学分 公共复合课至少选修学分小计 复合课学分合计 合计
2 2 2 6 10
129.5
32 32 32 96
2140
注2 注3
备注栏带“*”的表示在17-18周该课程有相应的课程设计(见实践教学环节) 拓展和复合层次课程前打“*”的学分必选,其余学分可任选 注1:学科竞赛类课程包括: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电子设计、多媒体作品设计等竞赛类课程 注2:推荐选修的F类经济管理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现代管理基础、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心理学、市场营销 注3:推荐选修的H类国际交流课程有:国际礼仪。建议第6学期选修
专 业 基 础 拓 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C++) 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 Java程序设计 Java Programming 数字逻辑 Digital Logical 专业基础课小计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计算机组成 Computer Organization 操作系统原理 Principles of Operating System 数据库系统原理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 专业课小计 基础必修课学分合计
02122205 专 业 基 02122206 础 基 课 02122207 础 层 02122208 次 ( 必 修 课 ) 拓 展 层 次 ( 选 修 课 ) 02230214 专 02230129 业 拓 展 02230215 02230216 02230217 02130209 02130210 专 业 02130211 课 02130212
3
48
32
16
3
2 3
32 48
28 16
4 32
6
2 7
( ) ( )
网络多媒体类课程 多媒体技术 02330136 Multimedia Technology 02330137 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 Graphics
3 3 2.5
48 48 40
40 40 16
8 8 24
3 3 2.5
3
48
36
12
1
3
4 2.5
128 40 40
128 2
2
2 2.5
2
2
2
32
24
8
2
2
3
48
48
3
3
基 础 层 次 ( 必 修 课 )
4
64
48
16
3
4
3
48
36
12
4
3
1 2
16 32
16 32 14 13.5 9
长2-8讲座 长1-4讲座 5 0 0 0 0 机 房 授 课
26115201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26115204 公共基础课小计 信息技术基础 02122201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专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业 02122202 Fundamentals of 基 Programming(C Language) 础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实验 课 02151203 Experiments in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C Language) 02122204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2 3 3 2.5 3 3.5 3
4 3 3 4
64 48 48 64
48 32 32 48
16 16 16 16 6
4 3 3 4
*
3
48
16
32
3
第 127 页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表一续二)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课内教学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性 质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实 验 或 上 机 8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考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 试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备注 实 学 1 2 3 4 5 6 7 8 践 期 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 7周 16周 7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 02230218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ase Study 系统开发类课程 02230219 02230127 C#程序设计 C# Programming
3
48
40
3 3 2.5
48 48 40
32 32 24
16 16 16
3 3 2.5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表一)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课内教学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性 质 课 程 代 码 10111026 10111027 25114011 25114012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考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实 理 试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备注 验 实 学 1 论 2 3 4 5 6 7 8 机 或 践 期 学 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 7周 16周 上 时 1,2 5 3
( )
0 4
424
2 0
24
2 4 0
7
160 156
2
0
4
0
0
20.5 24.5
21.5 17.5 19.5
第 129 页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02230221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gramming 计算机网络互联与管理 Computer Networks 02230134 Interconnection and Management 拓展课小计 拓展课至少选修学分小计 学科竞赛类课程 复 信息系统概论 信 合 02330222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息 层 System 类 次 电子商务概论 专 02330139 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业 选 复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修 合 0233014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课 课 Management 信息类专业复合课至少选修学分小计
2.5
40
32
8
6
67.5 1080 808 272 40 2 2 2 3 4 640 482 158 32 32 32 48 64 32 32 28 42 60 4 0 4 6
0 0
2 2
6 3
3
22 26 20 2 2 2 7
2 2
0 0 注1
3 13.5 15.5 7
第 128 页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表一续三)
高等数学B1-B2 Advanced Mathematics Level B1-B2 大学英语A1-A2 College English Level A1-A2
8
128 128
8
128 128
1,2
4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6115002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General knowledge of Law 13116007 体育1-4 Physical Education 1-4 13116010 线性代数A 10111034 Linear Algebra Level 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6115001 The Essentials of Modern and 公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共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基 10111042 Probability Theory and 础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evel A 课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s 26115004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6115003 Introduction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31117006 大学生就业指导 Career Guidance for Graduates
.NET平台技术 .NET Technology Platform Linux系统分析及应用 02230128 Linux System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系统集成与管理类课程 拓 02230220 展 专 层 业 次 拓 02232124 展 选 02232125 修 课 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 Principle and Tools of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计算机系统安全 Computer System Security 系统管理与维护 System Administratering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 课内教学 课 程 类 别 课 程 性 质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32 32 32 96
1668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实 验 或 上 机
第三学年第四学年 考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 试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2 3 4 5 6 7 8 备注 实 学 1 践 期 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 7周 16周 2~7 4~5 5~6 2 2 2 2 0
3
48
3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