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训练练习题 附加答案
2020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谈创造性思维》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汲.取压榨.根深蒂.固锲.而不舍A.xī zhà tì qìB.jí zhá dì qièC.jí zhà dì qièD.xī zhá tì qì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恭喜曲线模式行之有郊B.满足路径汲取一事无成C.赞同素材压榨楔而不舍D.发明渊博机械持之一恒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环境的优良树种。
B.他就像一个有无限动力的发动机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到深夜。
C.去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而且要学习做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D.我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道数学难题。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修改: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修改:删去“随着”或“让”)C.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修改:删除“造成的”)5.将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②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③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④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
A.③④②①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③②④①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事实论证的一项是()A.谷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渊博(yuān)压榨(zhà)思维(wéi)孜孜不倦(zī)B.恭喜(gōng)对称(chèn)创意(chuàng)锲而不舍(qì)C.灵感(líng)素材(sù)推敲(qiāo)不言而喻(yù)D.斟酌(zhuó)演绎(yì)汲取(jí)根深蒂固(d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恭喜流光溢采才疏学浅一言九鼎B.服辩思维模式别出新裁强聒不舍C.路径持之以恒一闪而过谈笑风生D.懒隋轻而易举自我压制舐牍情深3.下面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A.标明直接引用B.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C.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D.标明是成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A.谷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B.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C.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D.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5.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模(mú)式恭(gōng)喜不言而喻(yù)B.汲(xí)取推敲(qiāo)根深蒂(dì)固C.曲(qǔ)线创(chuàng)意孜(zhī)孜不倦D. 压榨(zhà)渊博(bó)锲(qiè)而不舍6.下列加线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根深蒂固(瓜、果跟茎、枝相连的部分)持之以恒(恒心)B.孜孜不倦(勤勉,不懈怠)汲取(从下往上打水)C.不言而喻(明白)锲而不舍(打铁)D.轻而易举(容易)一事无成(成功)7.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_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⑤《数字批评家》一书给出了在网络时代对文学评论的意义的思考。相对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结构,网络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费的文章、作为职业的博客写作,等等。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发现是,网络评论对文学评论传统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快如迅雷,又极具吸引力。
(2)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________(材料素材材质)。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________(创造性创造力创意感)。
4.(原创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B.别让岁月在马不停蹄的错过中远去,别让青春在轻而易举的辜负中离去,别让友情在不知不觉的陌路中淡去。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放弃素材截径思维模式B.压榨典形宇宙调查研究
C.麻烦非凡灵感一事无成D.关键既使尝试光辉灿烂
3.选词填空。
(1)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____(汲取吸收学习)知识,使自己________(学识学问才学)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①⑤④C.⑤①②③④D.①②⑤④③
三、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19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

19 *谈创造性思维1.(教材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①关键是要经常随时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②如果能做到这些,你才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答案: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文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答案:第①句: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第②句: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段的意思。
答案:只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并不断地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探求,就一定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3.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综合性学习1.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一片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
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欣赏漫画《兔子和萝卜》,说说漫画的内容和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涵养创新的精气神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
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代的高频词。
由此可见,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
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
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
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可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
有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10%左右。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__]?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 推敲.(qiāo)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 创.意(chuàng) 孜.孜不倦(zhī)C.恭.喜(gōng) 模.式(mú) 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 关键.(jiàn) 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恭喜曲线模式行之有郊B.满足路径汲取一事无成C.赞同素材压榨楔而不舍D.发明渊博机械持之一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听不容易!”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D.为了筹集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修改: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修改:删去“随着”或“让”)C.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修改:删除“造成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狼牙山五壮士》选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命题人:章涛姓名:班级:评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对称.(chèng)汲.取(jí)压榨.(zhà)孜孜..不倦(zī)B.机械.(xiè)即.使(jí)波澜.(lán)根深蒂.固(dì)C.探索(suǒ)模.式(mú)渊.博(yuān)不言而喻.(yù)D.依赖.(lài)交互.(hù)路径.(jìng)锲.而不舍(qì)点拨:BA.有误,“对称”的“称”应读作“chèn”。
B.正确。
C.有误,“模式”的“模”应读作“mó”。
D.有误,“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阅读时,我们应学会汲取..书中的精华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使自己学识渊博。
D.“一寸光阴一寸金”,他对这个道理不言而喻....,终日沉迷在游戏的世界。
点拨:DABC.正确;D.有误,“不言而喻”的意思是“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
不符合语境。
故选:D。
3.下面的诗句与课文题目“谈创造性思维”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点拨:B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该句诗歌描绘的是禅房后院幽静的环境,与“谈创造性思维”表达的意思不相同;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多角度思考,正好符合本课题目“谈创造性思维”的意思;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与“谈创造性思维”表达的意思不相同;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阐述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与“谈创造性思维”表达的意思不相同。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堡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示例:(1)1(里)+1(里)=1(公里)
(2)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1)2+1=1
(2)3+4=1
(3)5+7=1
(4)6+18=1
四、现代文阅读
整体感知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所以A也是正确答案。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换句话说,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D.区分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人,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A.谷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训练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渊博()锲而不舍()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根深dì固() jí取() zīzī不倦()()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持之以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在大多数情况下,________是他们,________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________,这种非凡的灵感,________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________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________充实。
5.简答。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
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6.“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归纳一下: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举的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十分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1.作者说:“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你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请写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创造超越的人生不知你有没有听过这个埃及古老的传说——有个开罗人,一天到晚想发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有一夜,他梦见从水里冒出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一张嘴,吐出一个金币,并且对开罗人说:“你想发财吗?有成千上万的金币在等着你呢。
”开罗人急着问:“在哪里?在哪里?我当然想发财了,我都想得快发疯了。
”“好,”那吐金币的人说,“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金币。
”说完就不见了。
开罗人醒过来,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了。
“天哪!伊斯法罕远在波斯啊,我到底去不去呢?去,我必须穿越阿拉伯半岛,经波斯湾,再攀上扎格罗斯山,才到得了那山巅之城。
”开罗人想,“我很可能死在半路上,但是不去,我这辈子大概就发不了财了。
”去,他不见得一定能发财,谁能相信梦里的事?但是不去,他必定会悔恨。
经过几天内心的挣扎,开罗人还是决定冒险。
千山万水我独行。
开罗人千里跋涉,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风尘仆仆地到达了“山巅之城”伊斯法罕。
天哪!伊斯法罕不但穷困,而且正闹土匪,开罗人随身带的一点值钱的东西都被土匪抢走了。
当地的警卫总算把土匪赶跑,发现奄奄一息的开罗人,喂他吃饭、喝水,把开罗人救活。
“看样子、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警卫队长说。
“我从开罗来。
”“什么?开罗?你从那么远,那么富有的城市,到这鸟不生蛋的伊斯法罕来干什么?”“因为我梦见神对我的启示,到这里来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的金币。
”开罗人坦白地说。
警卫队长大笑了起来:“笑死我了,我还常做梦,我在开罗有个房子,后面有7颗无花果树和一个日晷,日晷旁边有个水池,池底藏着好多金币呢!真是胡说八道,快滚回你的开罗吧,别到伊斯法罕来说梦话了!”开罗人衣衫褴褛,一无所有地回到了开罗,邻居看到他的可怜相,都笑他疯了。
但是,回家没几天,他成为开罗最有钱的人。
因为那警卫队长说的7棵无花果树和水池,正在他家的后院。
他在水池底下,挖出成千上万的金币。
开罗人有没有白去伊斯法罕走一遭?当然没有。
虽然金币就在他自己家里,但是他不去,就不会知道。
我们的一生不也像这样吗?正如老人所说:“人生不过如此,一转眼就过去了。
”我们的一生好像四季,也仿佛一天,春天和秋天同样是太阳移到赤道的位置;日出与日落同样是___ ____。
当我们老的时候,体力差了、记忆力差了,我们的动作变得像幼儿,用的词语愈来愈简单。
有一天,我们吃不动了,只能吸流质的食物,确实好像回到了幼儿时期。
问题是,秋天毕竟不是春天,日落毕竟不是日出。
难道就因为我们有一天会死,就因为有一天自己会看开一切,我们在少年时就不必努力,我们就干脆留在开罗,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吗?没有春发、夏荣,怎会有秋天的丰收?没有一生的奔波、历练,怎么得到生命的启示?如同没有警卫队长的一番话,开罗人如何知道财富居然就在自己的后院?13.作者叙述这个埃及古老的传说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开罗人长途跋涉,来到了贫穷且正在闹土匪的伊斯法罕时,他的心情怎样?试用第一人称进行一下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金钱其实就藏在自家的后院里,这个开罗人去伊斯法罕是不是白走一遭?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6.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把文中空缺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从起点到终点的圆周运动,始于起点,终于起点。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认为要想创造超越的人生,需要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参考答案1.yuān qiè 2.蒂汲孜孜 3.(1)比喻根基深厚稳固,不容易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