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类型风格与流派

合集下载

电影流派

电影流派

五、世界电影流派流派形成的标志: 1、要有较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的积累; 2、有有一个或几个有鲜明创作特色的编导作总代表; 3、要有一定数量的作品,以这些代表作为榜样,并在电影创作上作出相应的成绩。

(一)类型电影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而制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特色:1、实行完善的制片只读。

实行电影生产流水线作业法。

制片人――电影制片厂的领导,负责有效地经营制片厂,并未出品争取商业上的成功。

制片人――电影制片厂的领导,负责有效地经营制片厂,并未出品争取商业上的成功。

助理制片人―负责解决制片工作一切财务、技术、艺术、和人事等方面的问题。

导演―知道现场的拍摄工作。

助理导演―跑腿的人。

美工师―设计布景或演员服装。

场记―把每个拍摄中的镜头的全部细节内容记录下来。

剪辑师―对每个镜头进行剪接。

2、明星制度 3、类型电影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西部片:其最直接的来源是美国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角钱一册的西部小说,是美国类型片中特点最为明显的一类,堪称美利坚表演艺术的"国粹"。

翰.怀恩,是西部片三代演员中的佼佼者。

国西部片美国好莱坞特有的一种影片类型。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原为背景,表现拓荒者的生活,西部开发过程中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场景,颂扬,推崇粗犷个人主义和适者生存精神的影片;西部片的人物大都善恶分明,结局也是大团圆,影片充满了打斗,枪战,追逐等动作性极强的场面,穿插一些英雄美人的爱情故事;著名的有《火车大劫案》,《与狼共舞》等。

科幻片:起源于法国,革新于德国,全盛于美国.其特点是:基于科学,驰骋幻想;以特技手段展现科技领域和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引发观众遐想。

歌舞片: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是歌舞片.《百老汇旋律》是最引人注目的歌舞片。

犯罪片:分为强盗片和侦探片,代表作有〈〈黑社会〉〉等。

电影流派名词解释

电影流派名词解释

电影流派名词解释●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

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

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形式主义Formalism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

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

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

1930年代中期遭史达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

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

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

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

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电影流派

电影流派

世界电影流派的划分1、布莱顿学派20世纪初英国布莱顿地区。

主张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

现实主义的萌芽。

多视点时空观念。

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玛丽珍妮的灾难》,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西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

2、2、欧洲先锋派20世纪初强调先锋性和纯粹性,过分注重抽象的画面造型以及视觉情绪节奏;反对电影商业化,主张电影是小众的无功利的纯粹艺术品;反对叙事,反对情节和人物刻画,主张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和空洞的抒情做为全部内容。

反对理性,喜欢联想,拒绝现实,喜欢梦幻。

包括: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德吕克,爱浦斯坦、杜拉克、慕西纳克。

代表作:费南·莱谢尔《机器的舞蹈》,雷内·克莱尔《休息节目》,路易·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3、3、电影眼睛派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反对故事片的一切虚构,不要职业演员,不要人工布景,一切按照生活原貌,摄入生活即景;强调生活的诗意,用蒙太奇处理生活本身的节奏和诗情。

代表人物代表作:吉加·维尔托夫,《面包的故事》《列宁逝世一周年》《前进吧,苏维埃》《关于列宁的三支歌》。

促进了“剪辑片”的问世和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蒙太奇学派的诞生。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受其影响。

4、4、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20年代蒙太奇是电影的基础,在镜头与镜头之间运用对比、隐喻、重复、变换节奏等组合手法。

代表: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普多夫金《母亲》。

5、5、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始于30年代,追求纪录电影的艺术性,关注社会生活,搬演现实,发现诗意;对蒙太奇构图和摄影技术感兴趣。

代表:约翰·格里尔逊,《工业的英国》《煤矿工人》《锡兰之歌》《夜邮》。

世界电影流派及特点

世界电影流派及特点

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迎来了电影创作的春天。 这一时期出现的电影,以其崭新的创作视角、对 人性的深刻把握以及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电影 语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从而开创了 苏联的“诗电影”时代。
1956年,著名导演罗姆(拍摄过《列宁在十月》 等影片)的学生格里高里·丘赫拉伊,根据鲍·拉 普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了电影《第四十一》, 拉开了苏联诗电影的序幕。
世界电影流派与特点
一、好莱坞电影
在默片时代,好莱坞电影以喜剧片著称,由此诞 生了“四大谐星”:查理·卓别林、勃斯特·基顿、 哈洛德·劳埃德和哈莱·兰登,其中以卓别林的电 影影响最大。
好莱坞完成了电影史上值得纪念的两次技术革新: 1927年,好莱坞在拍摄《爵士歌王》时,采用新 的技术插进了一些道白和歌唱,标志着电影艺术 由无声跨入有声时代。1935年,好莱坞拍摄的 《浮华世界》则成为世界首部大型彩色故事片。
2.新浪潮电影充分体现了个人创作的风格特 征;
3.新浪潮电影体现了电影叙事的发展与进 步。
五、苏联诗电影
1934年由瓦希里耶夫兄弟拍摄的《夏伯 阳》,塑造了夏伯阳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时 代特点的革命军人的艺术形象,标志着苏 联电影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 作道路。
《马克辛三部曲》、《波罗的海代表》、 《共青城》、《带枪的人》以及《列宁在 十月》、《列宁在1918》
作为一次特征鲜明的电影运动,法国这些 青年导演们尽管有着共同的美学思想和理 论,但他们却拒绝发表共同的宣言和纲领, 也不要求组成某种学派。他们强调个人风 格,主张单独创作,但他们客观上却形成 了某种共性特征,给人一种有组织的电影 运动的感觉。
新浪潮电影的特征和积极意义
1.新浪潮电影是一次制片技术与制片方法的 革命 ;

电影流派的名词解释

电影流派的名词解释

电影流派的名词解释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拥有众多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代表了电影领域内特定的艺术风格、故事表现形式和情感呈现方式。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电影流派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喜剧片喜剧片是一种以幽默和讽刺为主要手法的电影流派。

这种类型的电影以轻松愉快的氛围、有趣的情节和逗趣的角色形象为特点。

喜剧片常常通过夸张和滑稽的表演来引发观众的笑声,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其中,喜剧片又可以细分为许多亚流派,如喜剧动作片、喜剧爱情片、黑色喜剧等。

2. 动作片动作片是一种以激烈的动作场面和高强度的冲突为特征的电影流派。

这种类型的电影通常包含了枪战、追逐、格斗和爆炸等刺激的场景,以及英雄主义和冒险精神的塑造。

动作片的快节奏和紧张感常常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同时也需要高超的拍摄技巧和制作团队的精心设计去呈现出真实的动作场面。

3. 爱情片爱情片是一种以恋爱和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电影流派。

这种类型的电影常常探讨人们在爱情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呈现出爱情的甜蜜和痛苦。

爱情片通常着重描绘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发展,以及情绪的真实表达和内心的变化。

不同的爱情片会侧重于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有的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有的则更加强调大胆的浪漫主义。

4. 科幻片科幻片是一种以科学和幻想为基础,描述未来世界、外星世界和奇幻场景的电影流派。

这种类型的电影以想象力丰富和特效精良为特点,常常呈现出异想天开的科技场景和独特的未来社会形态。

科幻片常常探索人类的未知和超越常规的可能性,引发观众对科技和未来的思考和幻想。

5. 悬疑片悬疑片是一种以谜团和紧张氛围为主题的电影流派。

这种类型的电影通过引发观众对情节发展的好奇心和猜测,持续营造悬疑和紧张的氛围。

悬疑片通常以谋杀、失踪或重大事件的解谜为核心,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扑朔迷离的线索设计来吸引观众。

6. 动画片动画片是一种以绘画和影像技术为基础,用图像和声音创造出动态图像的电影流派。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1、1895~1918: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鉴于以上三个因素,法国被称为“世界电影的故乡”。

2、美国:爱迪生、鲍特、格里菲斯、好莱坞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

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奠定了美国西部片的经典样式,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美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了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该片广泛吸纳了世界电影在最初20年里的探索成就,如:平行剪辑、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角度摄影,并由此确立了以“镜头”而不是以“场面”作为影片结构基础的“电影叙事语言”,从而让世界电影开始由一种杂耍过渡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形式。

在191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好莱坞”,在加里福尼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

2、1919~1930: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19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学派,它强调“1+1>2”,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强烈而直观地表达出某些新的意义,并力图以此直接去影响、控制观众的思想。

世界电影流派详解

世界电影流派详解

代表作品: 罗西利尼 : 新现实主义与战争关系《罗马不设防的城 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欧洲51 年》《意大利万岁》
维斯康蒂: 以《沉沦》获得新现实主义之父的称号。 《大地在波动》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结合, 但后来《受难的人们》《威尼斯之死》则 完全追求唯美主义了。
德.西卡: 与柴伐蒂尼的合作(杰出的剧作家)《偷 自行车的人》最具有代表新现实主义作品。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擦鞋童》 使用非 正式演员的自由风格。
三、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库里肖夫 实验工作室 理论: 库列肖夫效应;电 影模特儿 电影眼睛派 拍摄 即景反对剧本、演 员、摄影棚 蒙太奇理论 、杂 耍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 蒙太奇叙事 剧作理论 《西方先生在俄罗 斯的奇遇 》 《带摄影机的人 》
维尔托夫
爱森斯坦
《战舰波将金号》
普多夫金
《母亲》
三、前苏联蒙太奇学派
(1)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 第一阶段:印象主义电影。 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 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 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 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 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 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这些影片 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主题。
德.桑迪斯: 《罗马十一时》将新现实主义推向另一个高 峰。使用摄影棚和正式演员与非正式演员 混用,与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部分相同。
新现实主义的继承:脱离现实主义
• 费里尼:追求浪漫主义《道路》《卡比利 亚之夜》《八部半》最具个性化的作品。 剪辑空间跳跃。
• 安东尼奥尼:模糊现实,强调主人公的主 观感知。《奇遇》《放大》《红色沙漠》 有非现实超现实的色彩。自然色彩随心理 的变化。

电影的流派与风格

电影的流派与风格
70年代:
《科姆巴赫的穷人们突然发了财》
《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 《短暂的热情》
《铁皮鼓》
法斯宾德 (1946—1982)
“德国女性四部曲”
70年代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80年代 《莉莉•玛莲》 《罗拉》 《维罗尼卡•佛斯的欲望》
第三节 中国电影的风格、流派
一、“现实主义”电影 1、中国电影的问世与“现实主义” 电影的初步发展
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和人物传记片有相当大的收获。
《开天辟地》、《重庆谈判》、《大决战》、《大转 折》、《百色起义》、《南昌起义》、《长征》等历史 巨片,以及《周恩来》、《焦裕禄》、《毛泽东和他的 儿子》、《毛泽东的故事》、《蒋筑英》、《孔繁森》、 《孙中山》等影片
4、卓别林与美国喜剧学派

整个无声片时代,美国的喜 剧学派一直是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学派。

卓别林的天才给这学派创造 了光辉的成绩。
1912-1930年被称做是“美 国电影戏剧最伟大的时代”。

二、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好莱坞在经历了低 谷之后,迎来了历史的 转折,新好莱坞开创了 好莱坞历史上的第二个 黄金时期。
从1970年开始,八个 “革命样板戏”移植到银幕。
从1973年到1976年,共摄制了76部故事片。
八个 “革命样板戏”
《智取威虎山》 《红灯记》 《沙家浜》 《海港》 《奇袭白虎团》 《红色娘子军》(舞剧) 《白毛女》 《沙家浜》(交响音乐)
三、“现代主义”电 1、1979 影 年是中国电影的“复兴年”。
1923年,郑正 秋、张石川编导 《孤儿救祖记》, 及《劳工之爱情》、 《玉梨魂》、《上 海一妇人》、《盲 孤女》等影片,奠 定了中国现实主义 电影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