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进行科学推测时不能()A . 有确凿的证据B . 凭空想象C . 有严密的逻辑推理D . 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2. (2分)以下物理学家名字用来作为力的单位的是()A . 牛顿B . 阿基米德C . 焦耳D . 托里拆利3. (2分)小强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后,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法错误的是()A . 想测一张作业本纸的厚度,可以先测出整个本子的厚度,再数出纸的张数,就可以计算出来B . 在进行百米比赛的计时中,应该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就开始计时C . 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舞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的声音响度太小D . 夏天开空调制冷时,应该让冷空气向上吹,这样很快屋子里就凉下来了4. (2分)一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 . 1mm2B . 1cm2C . 1dm2D . 1m25. (2分)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A . 生活环境的不同B . 体内有无脊椎骨C . 运动方式的不同D . 呼吸方式的不同6. (2分)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得到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合欢幼苗的生长情况①号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②号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10个月的存活率/%4372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3月25日至4月16日0→6.20→31.0 4月17日至6月3日 6.2→10.231.0→72.9A . 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的高度和存活率B .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C . 实验表明,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 . 实验表明,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7.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测木块长度B . 熄灭酒精灯C . 测液体温度D . 测量液体的体积8. (2分)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 .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B . 在 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 .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 A,B,C,D,E 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D .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9. (2分)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的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 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B .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C . 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拿到灯光下读数D . 将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再读数10. (2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是这样诞生的:从甲绵羊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将该细胞核注入去细胞核后的乙绵羊卵细胞中,然后把这一重组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中发育,分娩后的小羊就是克隆羊多莉。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次月考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次月考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目标
本次月考旨在评估学生对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掌握程度。

考试题目将覆盖本册内容的各个方面,旨在测试学生对基础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
本次月考将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2小时。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两个部分。

选择题部分占50%的总分,解答题部分占50%的总分。

考试内容
本次月考的题目将涵盖以下内容:
1. 生物学:动物和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
2. 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常见物质的性质;
3. 物理:运动和力、声音与光、热与温度;
4. 地学: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

考试要求
考生需在考试中展示以下能力:
1. 掌握科学概念和基本知识;
2.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实际问题;
4.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参考书籍
学生可参考以下教材进行复:
-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 相关的辅导资料和题集
考试注意事项
1. 请务必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不得抄袭、作弊或与他人交流答案;
2. 考试期间,不得使用任何通讯设备;
3. 考试开始前,请仔细阅读试卷上的说明;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交给监考人员。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的相关信息,请考生们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祝大家考试顺利!。

华东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科学试题A卷

华东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科学试题A卷

华东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科学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关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有“零刻度”B.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确度越高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D.测量的精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2 . 下列各种运动,不属于生命运动的是()A.树苗长成大树B.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C.水稻长成稻穗D.含羞草被手碰时叶片下垂3 . 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生活在水中B.都是孢子植物C.都没有输导组织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4 .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

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分类中爬行类的是()A.A B.B C.C D.D5 . 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去的原因是()A.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B.神经系统受到损害C.循环系统受到损伤D.不能呼吸,窒息而死6 . 下列是张亮同学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的部分记录结果,其中记录结果不科学的一项是()A.质量58千克B.身高170厘米C.握力40千克D.50米短跑速度是8米∕秒7 . 医院里在注射青霉素时往往要做“皮试”,“皮试”是将药物注射到皮肤哪个层次A.表皮层B.真皮层C.皮下组织层D.以上三层均可能8 .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电磁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进行了动物实验:将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相同喂养一组为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另一组为辐射组,置于通电电脑前35cm处.实验60天后获得数据如表.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组别|雄性大限数(只)本重增长数(g)|精子畸形率(%)对照组886.32±14.0838.5辐射组831.35±11.4899.3A.电脑电磁辐射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伤害B.电脑电磁辐射影响雄性大鼠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C.接受的电脑电磁辐射越强,动物的生殖能力越弱D.动物的体重增长越慢,精子的畸形率越高9 . 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中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m,分度值1mmD.量程3 m,分度值1 mm10 . 蝉蜕可以入药,这里讲的“蜕”其实是蝉的()A.外骨骼B.内脏C.皮肤D.翅膀11 . 小强在野外采集了4种植物P、Q、R、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如图所示,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是()A.PB.QC.RD.S12 . 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光纤之父”高锟曾提出“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是否可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后在此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七上科学实验班答案浙教版

七上科学实验班答案浙教版

浙教版2021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A卷一、我会仔细的选 (共20题;共20分)1. (1分)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

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

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B . 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C . 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D .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2. (1分)为了养成关注社会和生活的好习惯,老师倡导同学们进行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你认为以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 初中科学课本长度约为26cmB . 一名初中生午餐大约要吃4kg米饭C .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D . 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大约是100km/h3. (1分)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 0.1 至 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广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 . 长度单位B . 质量单位C . 时间单位D . 温度单位4. (1分)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A .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B . 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C .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D .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5. (1分)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将是()A . 36.8℃和38.1℃B . 37.3℃和38.1℃C . 36.8℃和37.3℃D . 都为37.3℃6. (1分)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到第2章第3节)

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到第2章第3节)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统测科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8米=1.8×1000=1800毫米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2.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集气瓶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刻度尺的零刻度磨损了就不能再使用这把刻度尺了B.测量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歪斜所致C.一位同学测量黑板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完全一样,这说明他的结果完全没有误差D.记录的测量结果只写了数字而未标明单位是无用的、错误的5.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A.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长了一些B.测量结果比实际长度短了一些C.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同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6.校医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他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

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A.37.3℃和38.4℃B.37.1℃和38.4℃C.37.1℃和37.4℃D.37.3℃和37.4℃7.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且刻度是下密上疏B.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C.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D.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8.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9.。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卷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卷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卷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小的是( )A .2-B .1-C .0D .12- 2.在22-,()22-,()2--,|2|--中,负数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下列各组数中,值相等的是( )A .32和23B .|﹣3|和﹣|﹣3|C .﹣23和(﹣2)3D .﹣(﹣8)和﹣8 4.计算()()127482-⨯-+÷-的结果是A .-24B .-20C .6D .365.一袋面粉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50.2±千克”字样,下面不可能是这袋面粉的质量的是( ).A .24.8千克B .24.9千克C .25.2千克D .25.5千克 6.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1<﹣aB .1<|b|<|a|C .1<|a|<bD .﹣b <a <﹣1 7.已知5,2a b ==∣∣∣∣,且0a b +<,则a b +的值是( ) A .10 B .10- C .10或10- D .3-或7- 8.如图,M N P R 、、、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1MN NP PR ===.数a 对应的点在M 与N 之间,数b 对应的点在P 与R 之间,若3a b +=,则原点是( )A .N 或PB .M 或RC .M 或ND .P 或R二、填空题9.比较大小:12⎛⎫-- ⎪⎝⎭13--(选填“>”、“<”或“=”). 1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02400-=11.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负整数中最大的数,则a b c d ++-=. 12.若3a =,2b =,且0a b +>,那么a b -的值是.13.从-3、-1、0、+2、+4 中,任取 3 个数相乘,则乘积的最大值是.14.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某计算程序,若开始输入x =﹣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15.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a b c b a c +----=.16.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享有“数学王子”之称.现有一种高斯定义的计算式,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4.84=,[]0.81-=-.现定义{}[]x x x =-,例如{}[]1.5 1.5 1.50.5=-=,则{}{}{}3.9 1.81+--=.三、解答题17.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并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3)+-,(1)--,0,|3|-,( 1.5)-+18.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4.2-,50%,0,227--,2.12222⋯,3.01001⋯,π2,12⎛⎫-- ⎪⎝⎭,()22-- 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19.计算:(1)(8)102(1)-+-+-;(2)127(4)8(2)-⨯-+÷-; (3)111123618⎛⎫⎛⎫+-÷- ⎪ ⎪⎝⎭⎝⎭; (4)4211(10.5)(4)3--+⨯⨯-. 20.请根据对话解答下列问题.(1)求a b 、的值;(2)求8a b c -+-的值.21.为了有效遏制酒后驾车行为,区交警大队的一辆警车在城区大学路上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某段时间内,这辆警车从出发点开始所走的路程为:8+,5-,2+,10-,3+,4-,6+,3- (单位:千米)(1)巡逻结束时,这辆警车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离出发点多远?(2)如果每千米耗油0.2升,在这段时间内巡逻共耗油多少升?22.在有些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出结果也能把绝对值符号去掉,例如:6767+=+;6776-=-;7676-=-;6767--=+.(1)根据上面的规律,把下列各式写成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形式. ①721-=; ②1|0.8|2-+=; ③77||1718-=; ④2|3.2 2.8|3--=; (2)用合理的方法计算:115015011||||||555755722-+---; (3)用简单的方法计算:11111111||||||||32435420042003-+-+-++-L . 23.根据数学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做“分类讨论”方法.(1)在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的大小将法则分类归纳.下列给出的算式中:①()31+-;②43+;③()()32-+-;④()55+-;⑤30-+;⑥()64+-;⑦()47+-;⑧133+.可以代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不同种类的算式组合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⑥⑧ D .①②④⑤⑦⑧(2)若+=+a b a b ,请说明a 、b 需要满足的条件.(3)在数轴上有A 、B 两点,分别表示实数a 、b ,若a 的绝对值是b 的绝对值的6倍,且A 、B 两点的距离是15,求a 、b 的值.24.大家知道220=-,它在数轴上的意义是表示2的点与原点(即表示0的点)之间的距离,又如式子63-,它在数轴上的意义是表示6的点与表示3的点之间的距离.(1)式子45+在数轴上的意义是.(2)数轴上数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如果2AB =,那么x =.(3)若点C 表示的数为x ,当12x x ++-取得的最小值时,则x 的取值范围是;当12x x +--取最大值时,则x 的取值范围是.(4)点D 表示的数为8,点E 表示的数为8-,若点P 到点D 和到点E 的距离之差大于1而小于5,请写出满足要求的所有的点P 表示的整数.。

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

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

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题(实验班)一、我会仔细的选1.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 实验B . 假设C . 观察D . 做结论2. 李明家住在一幢普通六层居民楼,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他家所在的住宅楼高度最接近A . 40米B . 300分米C . 200厘米D . 0.02千米3. 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4. 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 . 量程B . 准确程度C . 构造D . 原理5. 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A . 75℃B . 55℃C . 15℃D . 35℃6.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 . 2.12厘米B . 2.127厘米C . 2.13厘米D . 2.15厘米7. 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测水温方法中正确的做法是A . 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B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C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D . 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8. 某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

他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他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2024-2025学年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卷(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一、单选题1. 水位上升2米记为2+米,那么水位下降3米记为( )A. 3−米B. 2−米C. 3+米D. 2+米 2.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约为118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1810×B. 311.810×C. 211810×D. 41.1810× 3. 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有理数可能是( )A. 1.6−B. 1.4−C. 0.6−D. 0.4− 4. 下列各数中,最小数是( )A. 0B. 153C. ()32−D. 23−5. 在计算11()()23++−时,按照有理数加法法则,需转化成( ) A. 11()23+−B. 1)3+C. 11()23−− D. 1123 −+6.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是( )A. 2与12B. ()21−与1C. 21−与()21−D. 2与|2|− 7. 小明和同学们共买了4种标注质量为450g 的食品各一袋,他们对这4种食品的实际质量进行了检测,用正数表示超过标注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表示不足标注质量的克数,检测结果如下表: 食品种类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检测结果 +10 -20 +15 -15则这四种食品中质量最标准的是( )A. 第一种B. 第二种C. 第三种D. 第四种 8.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那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的的A. ||||a b −<−B. 0ab >C. 22a b >D. 0a b +>9. 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ab b =−.例如:1*21220=×−=.则()()4*2*3 −− 的值为( )A. 3−B. 9C. 15D. 2710. 设a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c 是最大的负整数,则a 、b 、c 三数之和为( )A. 1−B. 0C. 1D. 2二、填空题 11. 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23−的绝对值是________. 12. 1363−÷×=______. 13. 比较大小:25−______1−(填“>”或“<”). 14. 近似数1.35是由数a 四舍五入得到的,那么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 已知|x |=2,|y |=6,若x +y <0,则x ﹣y =_____.16. 如图,这是一种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若输入的数为5,则第2021次输出的数是_____.17.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4,则22022()a b cd m +−+=__.18. 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2−,4,P 为数轴上任意一点,表示的数为x ,若点P 到点A ,B 的距离之和为7,则x 的值为 _____.三、解答题19. 已知有理数:-0.5,0,2,122−,( 3.5)−−,2−. (1)把以上各数在下列数轴上用点表示出来:(2)把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20. 计算:(1)()()3996−−−+−;(2)()2023223145−+÷−−−×; (3)115486812 −+×; (4)()()32482233−−−÷×−.21.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再解答问题.因为a ÷b 与b ÷a 互为倒数.所以在计算123724348 −÷−+的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解:因237134824 −+÷−=()23724348 −+×−=()()()237-24--24+-24348××× =-16+18-21=-19, 所以,原式=119−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151176061512 −÷−−. 22. 某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初始位置出发,向前跑记作正数,向后跑记作负数,他练习记录如下(单位:m):+5,-3,+10,-8,-6,+13,-10(1)守门员最后否回到了初始位置?(2)守门员离开初始位置达到10m 以上(包括10m)的次数是多少?23. 观察下列三行数:2,-4, 8,-16, 32,-64,… ①0,-6, 6,-18, 30,-66,… ②-1, 2,-4, 8,-16, 32,… ③(1)第①行的第n 个数是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n 为正整数)(2)第②、③行的数与第①行相对应的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的第8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24. 在庆祝新中国72周年华诞的重要时刻,电影《长津湖》上映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电影《长津为的是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昆明市9月30日该电影的售票量为1.3万张,10月1日到10月7日售票的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售票量比前一天多,负数表示售票量比前一天少):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售票量的变化单位(万张)+0.6 +0.1 −0.3 −0.2 0.4 −0.2 +0.1(1)这7天中,售票量最多的是10月日,售票量最少的是10月日;(2)若平均每张票价为60元,这7天昆明市《长津湖》的票房共多少万元?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数学模拟试卷(范围:第一章~第二章)一、单选题1. 水位上升2米记2+米,那么水位下降3米记为( )A. 3−米B. 2−米C. 3+米D. 2+米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根据规定方向为正相反方向为负直接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上升2米记为2+米,∴下降3米记为3−米,故选:A .2.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约为118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1810×B. 311.810×C. 211810×D. 41.1810×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根据科学记数法:10n a ×(110a ≤<,n 为正整数),先确定a 的值,再根据小数点移动的数位确定n 的值即可解答,根据科学记数法确定a 和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411800 1.1810=×,故选:D .3. 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有理数可能是( )A. 1.6−B. 1.4−C. 0.6−D. 0.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A 在数轴上的位置,先确定A 的大致范围,再确定符合条件的数.【详解】解:因为点A 在−2与1−之间,且靠近−2,所以点A 表示的数可能是 1.6−.故选:A .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题目比较简单.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4.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 0B. 153C. ()32−D. 2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先计算出()32−、23−,再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进行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详解】解:()328−=−,239−=−, 88−= ,99−=,98>,()32305321∴−<<−<,故选:D .5. 在计算11()()23++−时,按照有理数加法法则,需转化成( )A. 11()23+−B. 1)3+C. 11()23−−D. 1123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1123 ++− =1123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熟练掌握异号两数相加的计算法则.6.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12B. ()21−与1C. 21−与()21−D. 2与|2|−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以及绝对值,根据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的定义解决此题,熟练掌握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详解】解:A 、2与12互为倒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211−= ,()21∴−与1相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211−=− ,()211−=,∴21−与()21−互为相反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 、|2|2−=,2∴与|2|−相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小明和同学们共买了4种标注质量为450g 的食品各一袋,他们对这4种食品的实际质量进行了检测,用正数表示超过标注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表示不足标注质量的克数,检测结果如下表: 食品种类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检测结果 +10 -20 +15 -15则这四种食品中质量最标准的是( )A. 第一种B. 第二种C. 第三种D. 第四种 【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各种高于或低于标准质量的绝对值,根据绝对值的大小做出判断.【详解】解:∵|+10|<|-15|=|+15|<|20|,∴第1种最接近标准质量.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数、负数的意义,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8. 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那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B. 0ab >C. 22a b >D. 0a b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原点左边的数为负数,原点右边的数为正数.从图中可以看出01a <<,1b <−,||||b a >,再选择即可.【详解】解:由数轴可得:01a <<,1b <−,||||b a >,∴||||a b <−,故A 符合题意;0ab <,故B 不符合题意;22a b <,故C 不符合题意;0a b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和有理数的运算,数轴上右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表示的数. 9. 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ab b =−.例如:1*21220=×−=.则()()4*2*3 −− 的值为( )A. 3−B. 9C. 15D. 27【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2*3−值,再计算()()4*2*3 −− 即可.【详解】解:∵*a b ab b =−,∴()2*3−=()()233×−−−=63−+=3−,∴()()4*2*3 −−=()()4*3−−=()()()433−×−−−=123+=1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下的有理数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 设a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c 是最大的负整数,则a 、b 、c 三数之和为()A. 1−B. 0C. 1D. 2【答案】B的【分析】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依此可得a b c 、、,再相加可得三数之和.【详解】解:由题意可知:011a b c ===−,,,∴()0110a b c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二、填空题 11. 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23−的绝对值是________. 【答案】 ①. 23−②. 23 【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详解】解:2233−=,23的相反数是23−,23−的绝对值是23. 故答案为(1)23−;(2)2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a 的相反数是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2. 1363−÷×=______. 【答案】16−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111=236−×=−, 故答案为:1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按照乘除为同级运算从左至右求解.13. 比较大小:25−______1−(填“>”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得答案. 【详解】解:∵215−<−, ∴215−>−, 故答案为:>.14. 近似数1.35是由数a 四舍五入得到的,那么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345≤a <1.355【解析】【分析】根据近似数1.35精确到百分位,是从千分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得到的,若干分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百分位上的数字为4;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则百分位上的数字为5,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近似数1.35是由数a 四舍五入得到的,∴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45≤a <1.355;故答案为:1.345≤a <1.355.【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用到的知识点是近似数,一个数最后一位所在的数位就是这个数的精确度. 15. 已知|x |=2,|y |=6,若x +y <0,则x ﹣y =_____.【答案】8或4##4或8【解析】【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含义求解,x y 的值,再根据0,x y +< 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x |=2,|y |=6,∴x =±2,y =±6,∵x +y <0,∴当x =2,y =﹣6时,x ﹣y =2+6=8;当x =﹣2,y =﹣6时,x ﹣y =﹣2+6=4;故答案为:8或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含义,有理数加法的符号的确定,代数式的值,根据绝对值的含义求解,x y 的值,再分类是解本题的关键.16. 如图,这是一种数值转换机的运算程序,若输入的数为5,则第2021次输出的数是_____.【答案】4【解析】【分析】由程序图可得第一次输出的数为8,第二次输出的数为4,第三次输出的数为2,第四次输出的数为1,第五次输出的数为4,由此可得规律,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程序图可得第一次输出的数为5+3=8,第二次输出的数为1842×=,第三次输出的数为1422×=,第四次输出的数为1212×=,第五次输出的数为1+3=4,第六次输出的数为1422×=,……;由此可得规律为从第二次开始每三次一循环, ∴()202113673.......1−÷=, ∴第2021次输出的数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运算及数字规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程序图得到数字的一般规律即可.17.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4,则22022()a b cd m +−+=__. 【答案】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0a b +=,1cd =,216m =,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解: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4,0a b ∴+=,1cd =,216m =,22022()a b cd m ∴+−+20220116=×−+0116=−+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的求值,熟练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 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2−,4,P 为数轴上任意一点,表示的数为x ,若点P 到点A ,B 的距离之和为7,则x 的值为 _____.【答案】 2.5−或4.5【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的值.【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 +2|+|x -4|=7,当x <-2时,化简得:-x -2-x +4=7,解得:x =-2.5;当-2≤x <4时,化简得:x +2-x +4=7,无解;当x ≥4时,化简得:x +2+x -4=7,解得:x =4.5,综上,x 的值为-2.5或4.5.故答案为:-2.5或4.5.【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弄清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9. 已知有理数:-0.5,0,2,122−,( 3.5)−−,2−. (1(2)把这些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答案】(1)见解析 (2)()1220.502 3.52−<−<−<<<−− 【解析】【分析】(1)利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方法表示即可.(2)根据数轴上有理数的特点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解:0.5−,0,2,122−,( 3.5)−−,2−在数轴上表示为:【小问2详解】由(1)数轴可得:()1220.502 3.52−<−<−<<<−−.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及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熟练掌握数轴上有理数的特点:左边的数比右边小是解题的关键.20. 计算:(1)()()3996−−−+−;(2)()2023223145−+÷−−−×; (3)115486812 −+×; (4)()()32482233−−−÷×−.【答案】(1)3−(2)27−(3)22(4)11【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3)利用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求解;(4)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小问1详解】解:原式3996=−+− 36=-,3=−;【小问2详解】解:原式()43145=−+÷−−×()4320=−+−−,720=−−,27=−;的【小问3详解】 解:原式1154848486812=×−×+× 8620=−+,220=+,22=;【小问4详解】解:原式()168398=−−−×× ()1639=−−−×,()1627=−−−,1627=−+,11=.21. 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再解答问题.因为a ÷b 与b ÷a 互为倒数.所以在计算123724348 −÷−+的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解:因为237134824 −+÷−=()23724348 −+×−=()()()237-24--24+-24348××× =-16+18-21=-19, 所以,原式=119− .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13511760461512 −÷+−−. 【答案】116−【解析】 【分析】仿照阅读材料中的方法求出所求即可.【详解】解:111()()41535761260+−−÷− 11()(60)415357126=+−−×− 45504435=−−++16=−, 则13511711660461512 −÷+−−=−.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 某足球守门员练习折返跑,从初始位置出发,向前跑记作正数,向后跑记作负数,他的练习记录如下(单位:m):+5,-3,+10,-8,-6,+13,-10(1)守门员最后是否回到了初始位置?(2)守门员离开初始位置达到10m 以上(包括10m)的次数是多少?【答案】(1)守门员最后没有回到初始位置;(2)2次【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把记录的数据进行相加,然后问题可求解;(2)根据题意分别得出每次离初始位置的距离,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得:(+5)+(-3)+(+10)+(-8)+(-6)+(+13)+(-10)=1(m).答:守门员最后没有回到初始位置.(2)第一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5m ,第二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5-3=2m ,第三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2+10=12m ,第四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12-8=4m ,第五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4-6=-2m ,第六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2+13=11m ,第七次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为11-10=1m ,∴守门员离开初始位置达到10m 以上(包括10m)的次数是2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23. 观察下列三行数:2,-4, 8,-16, 32,-64,… ①0,-6, 6,-18, 30,-66,… ②-1, 2,-4, 8,-16, 32,… ③(1)第①行的第n 个数是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n 为正整数)(2)第②、③行的数与第①行相对应的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的第8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答案】(1)2n −−()(2)第②行的数是第①行相对应的数减2;第③行的数是第①行相对应的数乘以0.5−()(3)每行的第8个数的和是386−【解析】【分析】(1)第①行的每个数是2−的乘方的相反数,其幂指数为数的个数n ;(2)将第①行各项的数减2即得第②行的数,第③行数等于第①行数相应的数乘以0.5−(),即可求解;(3)分别找出每行第8个数,进而计算这三个数的和即可.【小问1详解】解:首先2,4,8,16 很显然后者是前者2倍.由各数符号是交替出现,故考虑到数值的变化可以用(2)n −−表示.【小问2详解】第②行数等于第①行数相应的数减去2,第③行数等于第①行数相应的数乘以0.5−(); 【小问3详解】解:每行的第8个数的和是()()()()88822220.5 −−+−−−+−−×−()2562582560.5=−−−×−38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索数字变化规律,找规律时,善于发现数字之间的共同点,或者是隐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解题的关键.24. 在庆祝新中国72周年华诞的重要时刻,电影《长津湖》上映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某部穿插七连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过程,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昆明市9月30日该电影的售票量为1.3万的张,10月1日到10月7日售票的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售票量比前一天多,负数表示售票量比前一天少):日期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售票量的变化单位(万张)+0.6 +0.1 −03 −0.2 0.4 −0.2 +0.1(1)这7天中,售票量最多的是10月日,售票量最少的是10月日;(2)若平均每张票价为60元,这7天昆明市《长津湖》的票房共多少万元?【答案】(1)2;4 (2)750万元【解析】【分析】(1)把表格中的数据相加,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表格得出1日到7日每天的人数,相加后再乘以60即可得到结果.【小问1详解】10月1日的售票量为:1.3+0.6=1.9(万张);10月2日的售票量为:1.9+0.1=2(万张);10月3日的售票量为:2-0.3=1.7(万张);10月4日的售票量为:1.7-0.2=1.5(万张);10月5日的售票量为:(万张);10月6日的售票量为:1.9-0.2=1.7(万张);10月7日的售票量为:1.7+0.1=1.8(万张);所以售票量最多的是10月2日,售票量最少的是10月4日;故答案为:2;4;【小问2详解】由题意得,7天的售票量(单位:万张)分别为:1.9,2.0,1.7,1.5,1.9,1.7,1.8则7日票房:60(1.9+2.0+1.7+1.5+1.9+1.7+1.8)10000=7500000××(元)答:这7天昆明《长津湖》票房共750万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单选题(共 25 题;共 75 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液柱的高度为2.5厘米;插入沸腾的水中时液柱的高度为17.5厘米.那么这支温度计液柱为5.5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A . 20℃B . 37℃C . 50℃D . 33℃2. (3分)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A . 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B . 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C .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D . 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3. (3分)下列标志中,属于节水徽记的是()A .B .C .D .4. (3分)如图所示是测量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5. (3分)如图所示,一弹簧秤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力 F1和水平向右的力 F2作用后仍保持不动。

那么()A . 必定是 F1=F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FB . 必定是 F1=F2=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2FC . 必定是 F2>F1 ,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F1D . 有可能 F1>F2 ,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F16. (3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

各选项中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7. (3分)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

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好()A . 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B . 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C . 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D . 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8. (3分)某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0.543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 1mB . 1dmC . 1cmD . 1mm9. (3分)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A . 180秒=180秒× =3分B . 1.8米=1.8×1000=1800毫米C . 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D . 0.55升=0.55×1000毫升=55毫升10. (3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亮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 与对应“测量结果”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用底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来读数偏小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1. (3分)巧测一高度为L的瓶子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的直径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L1 ,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子倒置测出水面离水底高度L2 ,则可得出瓶的容积约为()A . πD2L1B . πD2L1C . πD2(L+L1-L2)D . πD2(L1-L2)12. (3分)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测量结果应该是()A . 37.3℃和38.4℃B . 37.1℃和38.4℃C . 37.1℃和37.4℃D . 37.3℃和37.4℃13. (3分)有位同学测量体温示数为38℃,他没有甩就给小林同学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是38℃,则小林同学的体温()A . 一定等于38℃B . 一定低于38℃C . 可能高于38℃D . 一定不高于38℃14. (3分)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B . 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C . 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D . 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15. (3分)一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 . 1mm2B . 1cm2C . 1dm2D . 1m216. (3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5次测量数据分别是2.14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36厘米、2.15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是()A . 2.18厘米B . 2.14厘米C . 2.13厘米D . 2.1375厘米17. (3分)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A . 甲最长B . 乙最长C . 丙最长D . 一样长18. (3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9. (3分)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1mL。

她倒出一部分液体,又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

这位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A . 10mLB . 小于10mLC . 大于10mLD . 无法判断20. (3分)小科同学洗澡时,用手试了下水温,感觉不冷也不热,那么此时谁的温度可能为()A . 75℃B . 15℃C . 35℃D . 50℃21. (3分)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 .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D .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22. (3分)0摄氏度水与0摄氏度的冰那个温度更低?()A . 水B . 冰C . 一样D . 没有正确答案23. (3分)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

作为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偏大B在测量头发直径时,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D . D24. (3分)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讨论,提出的问题与此无关的同学是()A . AB . BC . CD . D25. (3分)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表。

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不同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

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甲乙丙丁抗生素—0.10.10.1维生素0.5—0.50.5蛋白质444444—脂质55555555淀粉66666666A . 甲B . 乙二、填空题(共 5 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共5题;共12分)26. (2分)观察和测量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读出右图相关测量的数值。

(1)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2)乙中温度计所示的温度为________℃。

(3)一盒酸奶的体积为 250________(填单位)。

27. (2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直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若干圈;C.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D.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错误的及没有必要的步骤有________(填字母)。

(2)错误步骤更正为:________。

28. (2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1-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该量筒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

(2)你做此实验将选择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3)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

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9. (2分)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2)图乙是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规律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________mL,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30. (4分)有关测量问题,小方同学进行了观察和实验。

(1)以下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A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 .取出温度计;C .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D .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 .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

(2)下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题;每空 3 分,共 39 分) (共4题;共39分)31. (12分)常见仪器的用途32. (9.0分)人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量筒。

(1)在实验室里,可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小红先往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采用仰视的方法读取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红读取的测量值将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仪器用途仪器用途天平________ 酒精灯________停表________ 显微镜________试管________ 放大镜________烧杯________ 电流表________(2)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量筒中加入的水应当适量,你认为适量的标准是________。

33. (9分)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4. (9分)亚硫酸盐的一些性质和碳酸盐的性质类似,如:Na2SO3(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aSO3(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工业上常用NaOH来吸收SO2气体;现有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请选用下列试剂:盐酸、稀硫酸、蒸馏水、Ba(OH)2溶液、Ba(NO3)2溶液[已知Ba(NO3)2溶液呈中性]、pH试纸、石蕊指示剂,仪器自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该样品中NaOH是否反应完全,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⑴取少量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⑵用试管取少量该样品溶液;⑶往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___,到________时,停止加入;⑷后续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则NaOH已完全反应;四、解答题(35 题 6 分,36 题 4 分,37 题 6 分 (共3题;共16分)35. (6分)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 ,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F.……(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改正后的步骤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