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期中试卷(含详细答案)
生科生物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期中考试卷一、推断题〔请用“√”“×”推断下述语句的正误,每题 1 分,共 15 分〕〔√ 〕1.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辅酶 A 时,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
〔√ 〕2.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浆中进展,脂酰辅酶 Aβ—氧化在线粒体内进展。
〔√ 〕3. 肉毒碱脂酰辅酶 A 转移酶有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在线粒体外膜,Ⅱ型在线粒体内膜。
〔× 〕4. 奇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辅酶 A。
〔× 〕5. 脂肪酸的合成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展,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液内进展。
〔× 〕6. 脂肪酸合成中所需的氢全部由 NADPH 供给。
〔× 〕7. 在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酶合成的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一般在 18 个碳原子以内,更长的碳链是在肝细胞内质网或线粒体内合成。
〔× 〕8. 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 〕9. 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响是脂肪酸β-氧化的逆反响。
〔√ 〕10. 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
〔√ 〕11. 谷氨酰胺的合成是体内储氨运氨解除氨毒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 〕12. 体内合成氨基酸的碳骨架均来自α—酮酸。
〔× 〕13. 肝脏、肌肉均存在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脱氨基作用方式。
〔√ 〕14. 能抑制二氢叶酸复原酶的化合物可抑制 dTMP 的合成。
〔× 〕15. 嘧啶的合成是从 PRPP 开头,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再形成嘧啶环,最终生成尿嘧啶核苷酸。
二、选择题〔请在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将序号填到空格处,每题 1 分,共 33 分〕〔 A 〕1. 合成甘油酯最强的器官是A 肝;B 肾;C 脑;D 小肠〔 B 〕2. 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 酰基转移酶;B 乙酰辅酶A 羧化酶;C 肉毒碱脂酰辅酶A 转移酶Ⅰ;D 肉毒碱脂酰辅酶 A 转移酶Ⅱ〔 B 〕3. 酮体肝外氧化,缘由是肝脏内缺乏A 乙酰乙酰辅酶 A 硫解酶;B 琥珀酰辅酶A 转移酶;C β—羟丁酸脱氢酶;D 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 A 合成酶〔 C 〕4. 脂酰辅酶 A 的β—氧化过程挨次是A 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水合、加水、再脱氢、硫解〔 C 〕5. 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A 油酸、软脂肪酸;B 油酸、亚油酸;〔 DC〕6.A亚油酸、亚麻酸;D 软脂肪酸、亚油酸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和部位无关的是乙酰辅酶A;B NADPH+H+;C 线粒体外;D 肉毒碱〔 C 〕7. 不能产生乙酰辅酶 A 的是A 酮体;B 脂肪酸;C 胆固醇;D 磷脂〔 B 〕8. 甘油磷酸合成过程中需哪一种核苷酸参与A ATP;B CTP;C TTP;D UDP〔 D 〕9. 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 A 的去路A 合成脂肪酸;B 氧化供能;C 合成酮体;D 以上都是〔 A 〕10.A 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B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 BC〕11.脂酰辅酶 A 脱氢酶; D β—羟脂酰辅酶A 脱氢酶胞液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原子长度至:A 18;B 16;C 14;D 12〔 A 〕12. 乙酰辅酶 A 羧化酶所催化的产物是A 丙二酰辅酶 A;B 丙酰辅酶 A;C 琥珀酰辅酶 A;D 乙酰乙酰辅酶A〔 B 〕13.A 奇数碳原子脂肪酰辅酶 A 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辅酶A 外,还有丙二酰辅酶 A ;B 丙酰辅酶 A ;C 琥珀酰辅酶 A ;D 乙酰乙酰辅酶A 〔 C 〕14. 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是A 转运胆固醇;B 激活脂蛋白脂肪酶;C 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D 转运脂肪酸〔 D 〕15. 能促进脂肪发动的激素有A 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 C 促甲状腺素〔TSH〕D 以上都是〔 D 〕16. 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辅酶 A 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循环是A 三羧酸循环B 苹果酸穿梭作用C 糖醛酸循环D 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C 〕17. 含有三个双键的脂肪酸是A、油酸B、软脂肪酸C、亚麻酸D、棕榈酸〔 A 〕18. 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尿素B 合成谷氨酰胺C 合成丙氨酸D 合成核苷酸〔 B 〕19.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二氢叶酸B 四氢叶酸C 生物素D 硫辛酸〔 C 〕20. 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以下哪种物质水解而得?A 鸟氨酸B 半胱氨酸C 精氨酸D 瓜氨酸〔 B 〕21. 尿素循环中,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的物质是A 氨基甲酰磷酸B 鸟氨酸和瓜氨酸C 精氨酸和延胡索酸D 尿素和鸟氨酸〔 B 〕22. 联合脱氨基作用所需的酶有A 转氨酶和 D—氨基酸氧化酶B 转氨酶和 L—谷氨酸脱氢酶C 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氢酶D 腺苷酸脱氢酶和 L—谷氨酸脱氢酶〔 D 〕23. 不能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A 赖氨酸B 苏氨酸C 脯氨酸D 以上都是〔 C 〕24. 在脱氨基作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转氨基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 D 〕25. 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A α—酮戊二酸B 转氨酶C NAD+D IMP〔 D 〕26. 以下关于尿素合成,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肝细胞的线粒体是合成尿素的部位B 尿素合成后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C 每合成 1 摩尔尿素消耗 1 摩尔 CO、2 摩尔氨、4 摩尔ATP2D 尿素合成过程中的两个氮原子由天冬氨酸供给〔 A 〕27. 以下哪一组都是人类养分必需的氨基酸A 缬氨酸、亮氨酸B 色氨酸、脯氨酸C 苯丙氨酸、酪氨酸D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C 〕28. 尿素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是通过那些中间产物的代谢联接起来:A 天冬氨酸B 草酰乙酸C 天冬氨酸与延胡索酸D 瓜氨酸〔 A 〕29. 以下哪组氨基酸是生酮氨基酸?A 亮氨酸、赖氨酸B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C 苏氨酸,缬氨酸D 丙氨酸、天冬氨酸〔 C 〕30.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A 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相结合B 直接利用现成的碱基再与PRPP 结合C 是在磷酸核糖的根底上逐步合成的D 消耗较少能量〔 C 〕31. 合成胸苷酸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dCMPB、dTDPC、dUMPD、dCDP〔 A 〕32. AMP 在体内分解时,首先生成的核苷酸是A、IMPB、XMPC、GMPD、CMP〔 D 〕33.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核苷酸为A、UDPB、CMP C 、TMP D、UMP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计 22 分〕1.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辅酶A 需消耗〔 2 〕个高能磷酸键。
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班级学号姓名6、下列哪一种氨基酸在生理条件下含有可解离的极性侧链。
(C)A、AlaB、LeuC、LysD、Phe7、脱氧核糖含量的测定采用(B)A、地衣酚法B、二苯胺法C、福林-酚法D、费林滴定法8、下列磷脂中哪一个含有胆碱?(C)A、脑磷脂B、心磷脂C、卵磷脂D、磷脂酸9、下列关于凝胶过滤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D)A、凝胶过滤主要基于蛋白质的带电荷多少而进行分离的B、凝胶过滤中所带电荷数越多的蛋白质越先流出C、凝胶过滤不能用于分子量的测定D、凝胶过滤中分子量大的分子最先流出10、在研究和模拟生物膜时常使用的人工膜是(A)A、脂质体B、核糖体C、微粒体D、线粒体11、下列哪种酶对于碱性氨基酸羧基参与形成的肽键具有最强的专一性(D)A、羧肽酶AB、胃蛋白酶C、弹性蛋白酶D、胰蛋白酶12、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性质是(D)A、沉淀反应B、双缩脲反应C、胶体性质D、两性性质13、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由核酸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C)A、病毒B、核糖体C、线粒体内膜D、蛋白质生物合成起始物14、全酶是指(C)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B、酶的无活性前体C、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并且已具备各种成分D、一种酶-抑制剂复合物1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上都有(B)A、18SrRNAB、5SrRNAC、、28SrRNA1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是(D)A、Vmax降低,Km不变B、Vmax降低,Km降低C、Vmax不变,Km降低D、Vmax不变,Km增加17、热变性后的DNA(B)A、形成三股螺旋B、紫外吸收增强C、磷酸二酯键断裂D、碱基组成发生变化18、血液凝固的过程是凝血酶原和血纤蛋白原(B)A、变性的过程B、激活的过程C、变构的过程D、重新组合的过程19、跨膜蛋白与膜脂在膜内结合部分的氨基酸残基(C)A、大部分是酸性B、大部分是碱性C、大部分是疏水性D、大部分是糖基化20、直链淀粉的构象是(A)A、螺旋状B、带状C、环状D、折叠状二、判断题(答案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生物化学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课程代码 6231040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把答案代码填入题末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1、下列呋喃型糖中,哪个是β-D -呋喃葡萄糖?HOH OH H HOHO HHOCH②CH 2OHHOH OH H H OHO H HOCH④CH 2OH答( 1 )2、下列哪个糖不是还原糖?①D-果糖 ②D-半乳糖 ③乳糖 ④蔗糖答( 4 )3、分子式C 5H 10O 5的开链醛糖和酮糖各有多少个可能的异构体? ①16,8 ②8,4 ③4,2④8,8答( 2 )4、纤维素的组成单糖和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为: ①α-1,4-Glc ②β-1,3-Glc ③β-1,4-Glc④β-1,4-Gal答( 3 )5、几丁质的单糖残基是: ①N -GlcNAc ②N -MurNAc ③N -NeuNAc④N -GalNAc答( 1 )班 级 学 号 姓 名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6、密度最低的血浆脂蛋白是:①CM ②LDL③MDL ④HDL 答( 1 )7、下列有关甘油三酯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①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所组成的酯②任何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③在室温下,甘油三酯可以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④甘油三酯可以制造肥皂答( 2 )8、卵磷脂水解产生:①胆碱②胆胺③丝氨酸④甘氨酸答( 1 )9、下列脂肪酸中含有2个双键的脂肪酸是:①亚麻酸②亚油酸③油酸④花生酸答( 2 )10、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是天然氨基酸?①Cit ②HyPro ③Phe ④Orn 答( 3 )11、下面哪种蛋白质不是结合蛋白?①牛胰核糖核酸酶;②血红蛋白;③细胞色素C;④黄素蛋白。
答( 1 )12、不直接参与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①氢键②肽键③疏水键④二硫键答( 4 )13、中性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①降低介电常数;②竞争性脱水;③消除蛋白质的带电状态;④使蛋白质疏水基团外露。
生物化学-期中试卷

命题人: 审核人: 第1页,共7页-----------------------------------------------------------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密封线---------《生物化学》课程期中考试A 卷课程代码: ZB06009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2017级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2. 盐析:3. 激素与受体:4. 同工酶:5. Bohr (波尔)效应:6. 等电点:7. 分子杂交:8. 超二级结构:9. 维生素:10. Tm 值与Km 值:二、填空题(共40空,每空0.5分,满分20分)1. 构成核酸的单体单位称为 ,构成蛋白质的单体单位 。
2. 20种蛋白质氨基酸中含有亚氨基的氨基酸是 ,分子量最小的氨基酸是 。
3. 嘧啶环上的第 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 位碳原子相连形成 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嘧啶核苷。
4. 脲酶只作用于尿素,而不作用于其他任何底物,因此它具有 专一性,甘油激酶可以催化甘油磷酸化,仅生成甘油-1-磷酸一种产物,因此它具有 专一性。
5. 蛋白质颗粒表面的 和 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6. 激素按生物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
7. 细胞的识别功能是通过生物膜上的 来实现的。
8. 核酸在 nm 附近有最大吸收峰,蛋白质在 nm 附近有最大吸收峰,利用二者的比值可以鉴定提取核酸的。
第6页,共7页9. NAD +,FAD 和CoA 都是的 衍生物。
10.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将 ,Km 值将 。
11.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其中脯氨酸的颜色变化为 ,其余氨基酸的颜色变化为 。
期中生化试卷答案参考

生物化学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把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5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5分)1、用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测定的水解方法主要是①酸水解法;②碱水解法;③上述两种水解法;④酶水解法。
答( 3 )2、DNA经电泳后,将凝胶上的DNA片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进行杂交,这种方法称为:①Southern 印迹;②Northern 印迹;③Western 印迹;④Eastern 印迹。
答(1 )3、在一定条件下,DNA解链温度(Tm)的大小:①与DNA的长度成正比;②与G+C%含量成正比;③与A+T%含量成正比;④与碱基组成无关。
答(2 )4、Watson-Crick的DNA双链螺旋结构模型表示①DNA的两条链走向相反;②碱基A和G配对;③碱基之间共价结合;④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侧。
答(1 )5、当具有18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多肽链形成完整的α-螺旋时,其总长度为:①27nm;②25nm;③26nm;④12nm。
答(1 )6、含D-吡喃半乳糖和D-吡喃葡萄糖的双糖可能有多少种?①4种;②11种;③20种;④40种答(3or 2 )7、下列关于多核苷酸链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①链两端在结构上是相同的;②核苷酸残基通过磷酸二酯键彼此相连接;③至少有20种不同的单核苷酸被利用;④嘌呤碱和嘧啶碱是重复单位。
答(2 )8、首次通过细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基础的科学家是:①O.T.Avery; ②F.Miescher;③J.D.Watson; ④H.G.Khorana. 答(1 )9、下列有关别构酶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①别构酶的速度-底物曲线通常是双曲线;②效应物能改变底物的结合常数,但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③底物的结合依赖于其浓度,而效应物的结合则否; ④别构酶分子都有一个以上的底物结合部位答(4 )10、下列有关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①温度从摄氏80︒至90︒升高10︒,通常使反应速度增加1倍; ②温度升高使酶促反应的活化能降低;③温度从摄氏25︒升至35︒使具有活化能的反应物分子数增加; ④温度升高不影响酶促反应的平衡常数。
生科生物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期中考试卷一、判断题(请用“√”“×”判断下述语句的正误,每题1分,共15分)(√)1. 脂肪酸活化为脂酰辅酶A时,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
(√)2. 脂肪酸活化在细胞浆中进行,脂酰辅酶Aβ—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
(√)3. 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有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在线粒体外膜,Ⅱ型在线粒体内膜。
(×)4. 奇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辅酶A。
(×)5. 脂肪酸的合成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液内进行。
(×)6. 脂肪酸合成中所需的氢全部由NADPH提供。
(×)7. 在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酶合成的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一般在18个碳原子以内,更长的碳链是在肝细胞内质网或线粒体内合成。
(×)8. 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9. 脂肪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β-氧化的逆反应。
(√)10. 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
(√)11. 谷氨酰胺的合成是体内储氨运氨解除氨毒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12. 体内合成氨基酸的碳骨架均来自α—酮酸。
(×)13. 肝脏、肌肉均存在嘌呤核苷酸循环的脱氨基作用方式。
(√)14. 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化合物可抑制dTMP 的合成。
(×)15. 嘧啶的合成是从PRPP开始,经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再形成嘧啶环,最后生成尿嘧啶核苷酸。
二、选择题(请在各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将序号填到空格处,每题1 分,共33分)( A )1. 合成甘油酯最强的器官是A 肝;B 肾;C 脑;D 小肠( B )2. 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 酰基转移酶;B 乙酰辅酶A羧化酶;C 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Ⅰ;D 肉毒碱脂酰辅酶A转移酶Ⅱ( B )3. 酮体肝外氧化,原因是肝脏内缺乏A 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B 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C β—羟丁酸脱氢酶;D 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酶( C )4. 脂酰辅酶A的β—氧化过程顺序是A 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C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 水合、加水、再脱氢、硫解( C )5. 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A 油酸、软脂肪酸;B 油酸、亚油酸;C 亚油酸、亚麻酸;D 软脂肪酸、亚油酸( D )6. 与脂肪酸的合成原料和部位无关的是A 乙酰辅酶A;B NADPH+H+;C 线粒体外;D 肉毒碱( C )7. 不能产生乙酰辅酶A的是A 酮体;B 脂肪酸;C 胆固醇;D 磷脂( B )8. 甘油磷酸合成过程中需哪一种核苷酸参与A ATP;B CTP;C TTP;D UDP( D )9. 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的去路A 合成脂肪酸;B 氧化供能;C 合成酮体;D 以上都是( A )10. 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B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ⅡC 脂酰辅酶A脱氢酶;D 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 B )11. 胞液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原子长度至:A 18;B 16;C 14;D 12( A )12. 乙酰辅酶A 羧化酶所催化的产物是A 丙二酰辅酶A;B 丙酰辅酶A;C 琥珀酰辅酶A;D 乙酰乙酰辅酶A ( B )13. 奇数碳原子脂肪酰辅酶A经β—氧化后除生成乙酰辅酶A外,还有A 丙二酰辅酶A ;B 丙酰辅酶A ;C 琥珀酰辅酶A ;D 乙酰乙酰辅酶A ( C )14. 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功能是A 转运胆固醇;B 激活脂蛋白脂肪酶;C 脂肪酸合成酶系的核心;D 转运脂肪酸( D )15. 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A 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 促甲状腺素(TSH)D 以上都是( D )16. 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辅酶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浆的循环是A 三羧酸循环B 苹果酸穿梭作用C 糖醛酸循环D 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C )17. 含有三个双键的脂肪酸是A、油酸B、软脂肪酸C、亚麻酸D、棕榈酸( A )18. 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A 合成尿素B 合成谷氨酰胺C 合成丙氨酸D 合成核苷酸( B )19. 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二氢叶酸B 四氢叶酸C 生物素D 硫辛酸( C )20. 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A 鸟氨酸B 半胱氨酸C 精氨酸D 瓜氨酸( B )21. 尿素循环中,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的物质是A 氨基甲酰磷酸B 鸟氨酸和瓜氨酸C 精氨酸和延胡索酸D 尿素和鸟氨酸( B )22. 联合脱氨基作用所需的酶有A 转氨酶和D—氨基酸氧化酶B 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C 转氨酶和腺苷酸脱氢酶D 腺苷酸脱氢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 D )23. 不能参与转氨基作用的氨基酸是A 赖氨酸B 苏氨酸C 脯氨酸D 以上都是( C )24. 在脱氨基作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A 氧化脱氨基作用B 转氨基作用C 联合脱氨基作用D 嘌呤核苷酸循环( D )25. 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A α—酮戊二酸B 转氨酶C NAD+D IMP( D )26. 下列关于尿素合成,说法错误的是A 肝细胞的线粒体是合成尿素的部位B 尿素合成后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2摩尔氨、4摩尔ATP 体外 C 每合成1摩尔尿素消耗1摩尔CO2D 尿素合成过程中的两个氮原子由天冬氨酸提供( A )27. 下列哪一组都是人类营养必需的氨基酸A 缬氨酸、亮氨酸B 色氨酸、脯氨酸C 苯丙氨酸、酪氨酸D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 C )28. 尿素循环与三羧酸循环是通过那些中间产物的代谢联接起来:A 天冬氨酸B 草酰乙酸C 天冬氨酸与延胡索酸D 瓜氨酸( A )29. 下列哪组氨基酸是生酮氨基酸?A 亮氨酸、赖氨酸B 异亮氨酸、苯丙氨酸C 苏氨酸,缬氨酸D 丙氨酸、天冬氨酸( C )30.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A 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相结合B 直接利用现成的碱基再与PRPP结合C 是在磷酸核糖的基础上逐步合成的D 消耗较少能量( C )31. 合成胸苷酸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dCMPB、dTDPC、dUMPD、dCDP( A )32. AMP在体内分解时,首先生成的核苷酸是A、IMPB、XMPC、GMPD、CMP( D )33.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核苷酸为A、UDPB、CMP C 、TMP D、UMP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2分)1. 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辅酶A需消耗( 2 )个高能磷酸键。
生物化学 期中考试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其参考答案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题100分)1.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ATP浓度高,反而会抑制果糖磷酸激酶?参考答案:果糖磷酸激酶是EMP途径中限速酶之一,EMP途径是分解代谢,总的效应是放出能量的,ATP浓度高表明细胞内能荷较高,因此抑制果糖磷酸激酶,从而抑制EMP途径。
2.试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①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中,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然后脱氢脱羧形成乙酰CoA,乙酰CoA与草酰乙酸在柠檬酸作用下进入三羧酸循环。
②糖异生过程中,丙酮酸需要在线粒体中通过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形成草酰乙酸,然后通过其他方式转运到细胞质,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从而完成糖酵解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的不可以步骤。
3.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参考答案: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糖异生途径则将丙酮酸转化成葡萄糖,但这两条代谢途径并非简单的逆转。
因为:①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糖异生中必须利用另外四种酶来绕行这三个能量障碍:以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绕行丙酮酸激酶反应,以果糖二磷酸酶反应绕行磷酸果糖激酶反应,以葡萄糖-6-磷酸酶反应绕行己糖激酶反应。
②这两条途径的酶系分布也有所不同:糖酵解全部在胞液中进行,糖异生则发生在胞液和线粒体。
4.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参考答案:三羧酸循环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内、经由一系列脱氢及脱羧反应将乙酰-CoA最终氧化成CO2的单向循环途径。
因循环中首先生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而称为三羧酸/柠檬酸循环,亦称为Krebs循环以纪念在阐明该循环中有突出贡献的德国科学家HansKrebs。
特点:反应开始于4C的草酰乙酸与2C的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结束于草酰乙酸的再生成,每轮循环可将一分子乙酸盐彻底氧化成等当量的CO2和H2O,期间四次脱氢生成的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可经由呼吸链生成10分子ATP。
生物化学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属于脂肪烃基的氨基酸是?A、酪氨酸B、苯丙氨酸C、丙氨酸D、蛋氨酸正确答案:C2.含蛋白质最多的脂蛋白是?A、高密度脂蛋白B、极低密度脂蛋白C、乳糜微粒D、低密度脂蛋白正确答案:A3.体内胰岛素不足易导致什么疾病?A、冠心病B、痛风C、糖尿病D、高血脂正确答案:C4.胆固醇和酮体生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乙酰COAB、乙酰乙酰COAC、丙二酰COAD、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正确答案:D5.蛋白质降解后的主要吸收形式是?A、小肽B、氨基酸C、氨基D、多肽正确答案:A6.肝功严重受损时A、血氨下降,尿素升高B、血氨升高,尿素升高C、血氨下降,尿素下降D、血氨升高,尿素减少正确答案:D7.体内转运一碳基团的载体是?A、叶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VB6正确答案:C8.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A、贫血病B、败血病C、坏血病D、白血病正确答案:C9.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中最重要的非共价力是?A、范德华力B、疏水相互作用力C、离子键D、氢键正确答案:D10.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磷酸肌酸C、ATPD、GTP正确答案:C11.NAD或NADP辅酶是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物质?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B5正确答案:D12.细胞色素中与蛋白质结合的辅基的金属元素是?A、镁B、铁C、锌D、铜正确答案:B13.DNA双螺旋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右手螺旋B、螺旋每旋转一周有8对碱基C、螺旋的直径为3nmD、螺距为4nm正确答案:A14.乙醇的消毒灭菌是利用蛋白质的哪种理化性质?A、两性作用B、盐溶作用C、变性作用D、沉淀作用正确答案:C15.脂肪酸每β-氧化一次除生成少两个碳的脂肪酸外,还生成的物质是?A、乙酸B、丙酮C、乙酰COAD、乙酰COQ正确答案:C16.属于含硫氨基酸是?A、赖氨酸B、色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正确答案:D17.NAD中具有加氢和脱氢性质的部分是?A、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B、烟酰胺C、腺苷一磷酸D、腺苷三磷酸正确答案:B18.下列物质属于酮体的是?A、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B、乙酸乙酸、羟丁酸、丙酮C、甲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D、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酸正确答案:A19.下列哪个不是必须氨基酸?A、色氨酸B、苯丙氨酸C、甲硫氨基酸D、酪氨酸正确答案:D20.合成非必须氨基酸的重要途径是?A、氧化脱氨基作用B、转氨基作用C、嘌呤核苷酸脱氨作用D、脱酰氨基作用正确答案:B21.FMN或FAD辅酶是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物质?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B5正确答案:C22.GDP代表的物质是?A、腺苷一磷酸B、鸟苷一磷酸C、腺甘二磷酸D、鸟苷二磷酸正确答案:D23.皮肤中的什么物质是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A、脱氢胆固醇B、3-脱氢胆固醇C、5-脱氢胆固醇D、7-脱氢胆固醇正确答案:D24.电子在细胞色素间传递的顺序是?A、b→c1→c→aa3→O2B、c→c1→aa3→b→O2C、aa3→b→c1→c→O2D、c1→c→aa3→b→O2正确答案:A25.体内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最重要组织是?A、肾B、肝C、脑D、小肠正确答案:B26.下列属于必须脂肪酸的是?A、油酸、亚麻酸B、棕榈油酸、亚油酸C、亚油酸、亚麻酸D、油酸、棕榈油酸正确答案:C27.维生素D缺乏症是?A、夜盲症B、佝偻病C、脚气病D、癞皮病正确答案:B28.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的病症?A、夜盲症B、佝偻病C、脚气病D、癞皮病正确答案:C29.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A、280nmB、220nmC、290nmD、260nm正确答案:D30.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包括?A、产物浓度B、温度C、酶浓度D、底物浓度正确答案:A31.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RNA而不存在DNA中?A、腺嘌呤B、胞嘧啶C、尿嘧啶D、胸腺嘧啶正确答案:C32.下列不属于治疗痛风的措施?A、加强尿酸的排泄B、促进体内嘌呤核苷酸大量分解C、减少进食高嘌呤食物D、限制体内嘌呤核苷酸大量分解正确答案:B33.有关糖脂叙述正确的是?A、糖脂中的醇成分没有甘油B、不是生物膜的组成物质C、脑苷脂的糖是戊糖D、脑苷脂的醇成分是鞘氨醇正确答案:D34.S-腺苷甲硫氨酸的重要生理作用是?A、生成甲硫氨酸B、生成同型半胱氨酸C、生成腺嘌呤核苷D、提供甲基正确答案:D35.蛋白质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带什么电荷?A、正电荷B、不带电荷C、不能确定D、负电荷正确答案:D36.下列是氨基酸的R基团,属于非极性的基团是?A、-CH3B、-OHC、-SHD、-CO正确答案:A37.哪位科学家首先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大气环境能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A、桑格B、米勒C、沃森D、克里克正确答案:B38.动植物油脂的化学本质是?A、鞘糖脂B、甘油磷脂C、酰基甘油D、鞘磷脂正确答案:C39.单纯脂类是由下列哪些成分组成A、脂肪酸和丙三醇组成B、脂肪酸和固醇组成C、脂肪酸和一元醇组成D、脂肪酸和鞘氨醇组成正确答案:A40.下列字母是胸腺嘧啶的代号是?A、AB、GC、TD、C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19题,每题1分,共19分)1.属于杂环的氨基酸有?A、组氨酸B、赖氨酸C、酪氨酸D、脯氨酸正确答案:AD2.氨的来源途径有?A、氨基酸脱氨基作用B、氨基酸脱羧基作用C、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D、肠道吸收正确答案:ACD3.有关遗传密码叙述正确的有?A、所有氨基酸都有两个以上的密码子B、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有3个终止密码子C、AUG既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D、密码子的专一性主要由前两位碱基决定的正确答案:BCD4.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和学习内容有哪些?A、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B、新陈代谢C、生物分子的营养功能D、遗传信息正确答案:ABD5.DNA碱基配对氢键数正确的是?A、A=TB、A≡TC、G=CD、G≡C正确答案:AD6.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A、产物浓度B、温度C、酶浓度D、底物浓度正确答案:BCD7.含有碱性基团的氨基酸有?A、精氨酸B、组氨酸C、酪氨酸D、赖氨酸正确答案:ABD8.血糖去路有?A、氧化分解B、合成糖元C、转变成其他糖及衍生物D、转变成非糖物质正确答案:ABCD9.生物化学的发展史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时期?A、代谢生物化学时期B、机能生物化学时期C、静态生物化学时期D、动态生物化学时期正确答案:BCD10.下列是氨基酸的R基团,属于极性不带电荷基团的有?A、-CH3B、-OHC、-C0D、-SH正确答案:BCD11.有利于促进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A、ADP增多B、ATP增多C、甲状腺素D、肾上腺素正确答案:AC12.氧化作用有?A、加氢B、脱电子C、加氧D、脱氢正确答案:BCD13.下列属于嘧啶碱的是?A、GB、CC、UD、T正确答案:BCD14.氨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A、谷氨酰胺B、谷氨酸C、丙氨酸D、天冬氨酸正确答案:AC15.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折叠方式有?A、β-折叠B、β-螺旋C、β-转角D、α-螺旋正确答案:ACD16.核酸分子由下列分子组成A、碱基B、戊糖C、硫酸D、磷酸正确答案:ABD17.属于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有?A、精氨酸B、组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正确答案:ABD18.属于脂肪烃基的氨基酸有?A、丙氨酸B、异亮氨酸C、亮氨酸D、蛋氨酸正确答案:ABC19.DNA双螺旋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右手螺旋B、左手螺旋C、螺旋每旋转一周为10碱基D、螺旋的直径为2nm,螺距为3.4nm正确答案:ACD三、判断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脂肪族氨基酸都难溶于水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DNA和RNA都含有腺嘌呤和鸟嘌呤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胆固醇在脑、肝、肾和蛋黄中含量都较高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病毒中的核酸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脂肪酸在β-氧化之前的活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pH等于pI时,氨基酸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移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只有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具有四级结构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嘌呤的合成是以核糖-5-磷酸为起始物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脂类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的脂类及其衍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期中试卷(含详细答案)————————————————————————————————作者:————————————————————————————————日期:成绩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2010学年第I学期生物化学期中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大题一二三四五六成绩一、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把答案代码填入题末括号内)(本大题分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下列有关别构酶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别构酶的速度-底物曲线通常是双曲线;(B)效应物能改变底物的结合常数,但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C)底物的结合依赖于其浓度,而效应物的结合则否;(D)别构酶分子都有一个以上的底物结合部位答(D )2、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生酮氨基酸(C )(A)丙氨酸(B)异亮氨酸(C)亮氨酸(D)酪氨酸3、下列氨基酸中,哪个为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C)(A)谷氨酸(B)亮氨酸(C)脯氨酸(D)丙氨酸4、在pH7时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是(C)(A)谷氨酸(B) 丙氨酸(C) 精氨酸(D)天冬氨酸5、下列的pH值,何者代表天冬氨酸的等电点,pK1(α-COOH)1.88;pK2(β-COOH)3.65;pK3(-NH3)9.6(A)(A)2.77 (B) 6.63 (C) 5.74 (D) 3.56、蛋白质的溶解度(D)(A)加入中性盐后增加(B)在等电点时最大(C)变性后增加(D)加入乙醇后降低7、胶原蛋白组成中出现的不寻常的氨基酸为(B)(A)ε-乙酰赖氨酸(B)羟基赖氨酸(C)甲基赖氨酸(D)D-赖氨酸8、蛋白质糖基化往往与肽链中(C)残基的侧链结合(A)谷氨酸(B)谷氨酰胺(C)酪氨酸(D)天冬氨酸9、免疫球蛋白是属于(D)(A)核蛋白(B)简单蛋白(C)脂蛋白(D)糖蛋白10、将双链DNA溶液加热到温度恰好在Tm以下,然后在2分钟内使之冷却至室温时,其OD260值将发生下列哪种变化?(A)上升;(B)下降(C)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至接近原来的数值。
答(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10分)1.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核酸,用(260)nm波长,因为(核酸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在此波长下有吸收);测定蛋白质时用(280)nm波长,因为(大多数蛋白还有芳香氨基酸,其中苯环的共轭体系在此波长范围有吸收)。
核苷酸。
2. Km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 竞争性抑制作用时, Km值(变大), 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 Km值(不变), 最大反应速度(变小)。
3.蛋白质变性的表现为(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
4.盐析是指用高浓度的盐类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最常用的盐是(硫酸铵)。
三、判断题(答案填在题尾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是”,错误的填“否”。
)(本大题分4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0分)1. 蛋白质分子中所有氨基酸(除甘氨酸)都是左旋的。
(-)2.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及正常视觉。
(+)3. 生物催化剂都是蛋白质。
(-)4. DNA分子中每对碱基都可形成氢键, 大量的氢键是维持DNA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 - )5. 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6. 某一蛋白质分子,当其酸性氨基酸数目等于碱性氨基酸数目时,此蛋白质的等电点为7。
(-)7. DNA分子中, 嘌呤碱基数越多, 其Tm值越大。
( - )8. 等电点的数值越大,表示该物质所带电荷越多。
(-)9.自然界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10. 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到达最小时的pH通常是它的等电点。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20分)1、(本小题4分)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双链DNA熔解彻底变成单链DNA的温度范围的中点温度。
2、(本小题4分)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静电荷为零)的pH值。
(pH在等电点以下(酸性),分子带正电荷,pH在等电点以上(碱性),分子带负电荷)3、(本小题4分)夏格夫法则(Chargaff’s rules):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既嘌呤的总含量相等(A+G=T+C)。
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
另外,生长和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4、(本小题4分)必需脂肪酸(occential fatty acid):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而动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Eg亚油酸,亚麻酸。
5、(本小题4分)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也称为基元(motif).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30分)1、(本小题10分)试举出二种蛋白质主要的鉴定用化学反应。
①与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共热显紫色,为α-NH2反应(注意:伯胺也可使茚三酮显紫色),氨基酸、多肽均有此反应。
Pro为仲胺(亚氨基氨基酸),与茚三酮生成黄色物质。
茚三酮反应可用于定性、定量测定氨基酸和多肽。
②肽键的双缩脲反应:多肽,蛋白质中有肽键,有此反应,氨基酸没有此反应。
双缩脲:H2N-CO-NH-CO-NH2 ,P163。
双缩脲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如双缩脲或二肽以上等多肽)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SO4生成紫红色或紫蓝色复合物,可定性或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2、(本小题20分)简述Watson与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依据及要点。
为什么科学界将Watson 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评为20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答:1953年Watson与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主要有三方面依据:核酸化学结构、核苷酸键长和键角数据以及DNA的X-射线衍射分析。
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同一物种不同组织和器官,DNA碱基组成具有生物种特异性。
且摩尔数为A=T,G=C,A+C=G+T。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如下:1、两条反向平向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
2、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核酸与核糖在外侧,彼此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DNA分子骨架。
3、碱基平面与纵轴重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
4、多核苷酸链方向3‘→5‘为正向,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5、双螺旋平均直径为2nm,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相距高度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夹角为360,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个核苷酸,每一转的高度(螺距)为3.4nm。
6、两条链被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连成一体,互相匹配,A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7、碱基在一条链上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一条链序列确定后则决定另一条互补链序列。
遗传信息由碱基序列所携带。
因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说明了基因的结构、信息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当时分子生物学先驱者形成的三个学派(结构学派、信息学派和生化遗传学派)得到统一,并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六、分析计算(本题10分)在一组10ml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
分别测反应初速度,得数据如下:不作图计算:(1)Vmax和Km。
(2)计算[S]=1.0× 10-5mol/L和[S]=1.0× 10-1mol/L时的v。
(3)计算[S]=2.0 × 10-3 mol/L或[S]=2.0 × 10-5 mol/L时最初5分钟内的产物总量。
(4)假如每一个反应体系中酶浓度增加至4倍时,Km,Vmax是多少?当[S]=5.0×10-5 mol/L 时,v是多少?答:(1)Vmax=0.25 μmol/min∵v=Vmax[S]/(Km+[S])∴Km=0.25×5.0× 10-5/0.20 - 5.0× 10-5 =1.25× 10-5(2) v=Vmax[S]/Km+[S]=0.25×1.0 × 10-5/(1.25× 10-5 +1.0× 10-5)=0.0185μmol/minv =Vmax=0.25 μmol/min(3) [S]=2.0 × 10-3 v=0.25μmol/min,p=0.25×5=1.25μmol[S]=2.0 × 10-5 v=0.25×2.0×10-5 /(1.25×10-5+2.0×10-5)=0.033μmol/minp=0.033×5=0.17μmol(4)∵Km与[E]无关,∴Km不变.∵V=Vmax[S]/(Km+[S]),[E]增大4倍∴Vmax增大4倍=0.25×4=1.0μmol/minV=1.0×5.0×10-5 /(1.25 × 10-5+5.0×10-5)=0.8μmo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