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普通化学习题答案-第八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5
General Chemistry
Chapter 3 Homework
2. 将下列化合物按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NaF SiF4 NaBr SiBr4 NaCl SiCl4 NaI SiI4 NaF >NaCl> NaBr> NaI> SiI4> SiBr4> SiCl4 >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具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如:r (Li+)<r (Na+)<r(K+)<r (Rb+)<r (Cs+);
r(F-)<r(Cl-)<r(Br-)<r(I-)
◆同一周期中,电子构型相同时,随着离子电荷数增加,正离
子半径减小,负离子半径增大
如:r (Na+) >r(Mg2+) >r (Al3+); r(F-)<r(O2-)<r(N3-)
SiF4 3. 指出下列各对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类型(取向 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
(1) 苯和CCl4
(2) 甲醇和H2O
(3) CO2和H2O
(4) HBr和HI
(1)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 (2) 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氢键(极性分子间) (3) 色散力、诱导力、(极性和非极性分子间) (4) 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极性分子间)
3.C2H4分子中包含有 5 个σ键, 1 个π键,两个C原子采用
了 sp杂2 化形式,π键在
C原子与
C原子间形成。
4.AgCl、AgBr、AgI在水中的溶解度依次 减小 ,颜色依
普通化学习题册答案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一、判断题: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3、同一体系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
(×)4、体系的焓值等于恒压反应热。
(×)5、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
(×)6、由于C a C O3分解是吸热的,所以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负值。
(×)7、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8、实验测定得到的反应热数据都是恒压反应热。
(×)二、计算题:1、某汽缸中有气体1.20L,在97.3 kPa下气体从环境中吸收了800J的热量后,在恒压下体积膨胀到1.50L,试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ΔU。
ΔU = q + w = q – pΔV= 800 – 97.3×103 ×(1.50 - 1.20) 10-3= 770 J2、根据Δf H mΘ的值,计算下列反应的Δr H mΘ(298K ) 是多少:(1)4NH3(g)+ 3 O2(g)= 2N2(g)+ 6 H2O(g);4NH3(g)+ 3 O2 = 2N2 + 6 H2O(g)Δf H mΘ/ kJ·mol-1- 46.11 0 0 - 241.818Δr H mΘ= 6×(- 241.818)- 4×(- 46.11) = -1266 kJ·mol-1(2)CH4(g) + H2O(g)= CO(g)+ 3 H2(g)。
Δr H mΘ= 206 kJ·mol-1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一、判断题: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2、ΔS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3、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是熵增加起了主要作用。
(√)4、因为∆G TΘ= -RTlnKΘ,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6、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人教版化学课件 必修一 第三章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课本53-54页
1、在实验室中,应把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这是由于 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沉在 煤油底部,煤油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4Na+O2=2Na2O 2Na+O2△=Na2O2
2Na+2H2O=2NaOH+H2
2、B 3、B 4、D 5、D 6、A △
7、 (1)非3F离e子+反4H应2O(g)= Fe3O4+4H2
54g
6g
m(Al)
6g× m(Al)
m1(H2)=
54g
= m(Al) 9
m1(H2) 2g× m(Mg)
Mg + 2HCl == MgCl2+ H2
24g
2g
m2(H2)=
24g
m(Mg)
m2(H2)
= m(Mg)
(1)当m(Mg)=m(Al), 则m1(H2) > m2(H2) 12
故铝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多
11.(1)设镁的物质的量为n(Mg) mol,铝为n(Al)mol
5.6L
n(H2)= 22.4L/mol =0.25mol
Mg + 2HCl == MgCl2+ H2
1
1
n(Mg) mol
n(H2)1
《普通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普通化学第一章 习题答案1. 答案(1-)(2-)(3+)(4-)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K C g K g J g mol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 C b =849J.mol -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 q =3(-27.6) 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 -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 p 与q 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 4HS 的分解NH 4HS(s) NH 3(g)+H 2S(g) (2)生成1.00mol 的HCl H 2(g)+Cl 2(g) 2HCl(g) (3)5.00 mol CO 2(s)(干冰)的升华CO 2(s)CO 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 AgNO 3(aq)+NaCl(aq) AgCl(s)+NaNO 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 g RT (Δn 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 3(g)+3O 2(g) = 2N 2(g) +6H 2O(l) 答案 -1530.5kJ.mol -1(2)C 2H 2(g) + H 2(g) = C 2H 4(g) 答案 -174.47kJ.mol -1 (3)NH 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 -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三章)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两种分子酸HX 溶液和HY 溶液有同样的pH ,则这两种酸的浓度(3mol dm -⋅)相同。
(-) (2)0.103mol dm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CN -的b K 值比F -的b K 值大。
(+)(3)有一由HAc 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 HAc c Ac ->,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4)2PbI 和3CaCO 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2Pb +浓度与后者的2Ca +浓度近似相等。
(-)(5)3MgCO 的溶度积均为66.8210s K -=⨯,这意味着所有含有固体3MgCO 的溶液中,223()()c Mg c CO +-=,而且2263()() 6.8210c Mg c CO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往13dm 0.103mol dm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bc ) (a )HAc 的α值增大 (b )HAc 的α值减小(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2)设氨水的浓度为c ,若将其稀释1倍,则溶液中()c OH -为 (c) (a ) (b )(c (d )2c (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3mol dm -⋅,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a )61262HAc NaCl C H O CaCl ---(b )61262C H O HAc NaCl CaCl ---12c(c )26126CaCl NaCl HAc C H O ---(d )26126CaCl HAc C H O NaCl ---(4)设AgCl 在水中,在0.013mol dm -⋅2CaCl 中,在0. 013mol dm -⋅NaCl 中,以及在0.053mol dm -⋅3AgNO 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s 、1s 、2s 和3s ,这些量之间对的正确关系是 (b ) (a )0123s s s s >>>(b )0213s s s s >>>(c )0123s s s s >=>(d )0231s s s s >>>(5)下列固体物质在同浓度223Na S O 溶液中溶解度(以13dm 溶液中223Na S O 能溶解该物质的物质的量计)最大的是 (c) (a )2Ag S (b )AgBr (c )AgCl (d )AgI3、填空题在下列各系统中,各加入约1.00g 4NH Cl 固体,并使其溶解,对所指定的性质(定性地)影响如何?并简单指明原因。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

普通化学习题与解答第⼀章热化学与能源1. 是⾮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已知下列过程的热化学⽅程式为:则此温度时蒸发1mol 6()UF l ,会放出热30.1kJ 。
(-)(2)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下列两个⽣成液态⽔的化学⽅程式所表达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值。
(-)(3)功和热是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和热。
(+)(4)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空格内)(1)在下列反应中,进⾏1mol 反应时放出热量最⼤的是(c)(2)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获得的。
(d)(a )H ? (b )p V ? (c )P q (d )V q (3)下列对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 )都是途径函数,⽆确定的变化途径就⽆确定的数值(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状态有⼀确定值(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关(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他值也确定(4)在温度T 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2A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1r m H θ,与反应2A C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2r m H θ?,则反应4C 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3r m H θ?与,1r m H θ?及,2r m H θ?的关系为,3r m H θ= (d)(a )2,1r m H θ?+,2r m H θ? (b ),1r m H θ?—2,2r m H θ(c ),1r m H θ?+,2r m H θ? (d )2,1r m H θ?—,2r m H θ?(5)对于热⼒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d )(a )变化速率⽆限⼩的过程(b )可做最⼤功的过程(c )循环过程(d )能使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6)在⼀定条件下,由⼄⼆醇溶液、冰、⽔蒸⽓、氮⽓和氧⽓组成的系统中含有(ad )(a )三个相(b )四个相(c )三种组分(d )四种组分(e )五种组分 *(7)⼀只充满氢⽓的⽓球,飞到⼀定⾼度即会爆炸,这取决于⼀定⾼度上的(d)2222221()()()2H g O g H O l H g O g H O l +=+=(a )外压(b )温度(c )湿度(d )外压和温度(8)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 )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b )焓是⼈为定义的⼀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学量(c )焓是状态函数(d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交换的能量3、填空题使可燃样品(质量为1.000g )在弹式量热计内完全燃烧,以测定其反应热,必须知道:(1)弹式量热计内吸热介质(通常为⽔)质量和⽐热容;(2)钢弹组件的总热容b C ;(3)反应前后系统的温度。
普通化学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习题

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选择题3.1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L-1·s -1时,则该化学反应的级数是( )。
A . 3/2B . 1C . 1/2D . 03.2 对反应 2X + 3Y → 2Z ,下列速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t c t c 2d 3d d d (Y)(X)= B . tc t c 3d 2d d d (X)(Z)= C .t c t c 3d 2d d d (Y)(Z)= D . t c t c 2d 3d d d (X)(Y)= 3.3 下列几种情况,能引起反应速率常数改变的是( )。
A .压力改变B .温度改变C .反应容器体积改变D . 反应物质浓度改变3.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A .活化能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慢B .加入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反而比活化能小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更多D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E ‘a 与正反应的活化能E a 之差即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Δr H ,即Δr H =aE '–E a 3.5 25℃时某反应A +2B → 3C ,实验数据为:c A /mol·L-1c B / mol·L-1 t /s 0.100.10 72 0.200.10 18 0.20 0.05 36t 为产物C 增加0.05 mol·L-1所需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对A 和B 都是 1级 B .对A 是2级,B 是1级C .对A 是1级,B 是0级D .对A 是1/4级,B 是2级3.6 当反应A 2+B 2→2AB 的速率方程为υ= kc (A 2)c (B 2)时,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不能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 .反应为一级反应3.7 增大反应物浓度从而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普通化学第三章课后习题解答

P 53~56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参考答案综合题:解:①设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CHO CH k v ][3⋅= 将(1)和(2)组数据代入得:ak ]2.0[081.0⋅= -----(A )ak ]10.0[020.0⋅= -----(B )(A)÷(B)得:a]10.020.0[020.0081.0=a205.4=解得:a ≈2∴该反应得速率方程为:23][CHO CH k v ⋅= ②反应的级数为a=2级③将任意一组数据(如第4组)代入速率方程求速率常数k :2]40.0[312.0⋅=k解得:)(95.111--⋅⋅=s L mol k④将[CH 3CHO]=0.15mol.L -1,)(95.111--⋅⋅=s L mol k 代入速率方程求v)(044.0]15.0[95.1112--⋅⋅=⋅=s L mol v⑤∵0>∆θmr H ,根据0(>-=∆逆)(正)a am r E E H θ有: 逆)(正)〉(a aE E 再根据RTEaeA k-⋅=当T=298k 时,)(k 逆(正)<k∴正逆反应的速率关系是:逆正v v <⑥当0>∆θmr H ,升温T 2>T 1根据0(>-=∆逆)(正)a am r E E H θ有:逆)(正)〉(a a E E再根据211212)()ln(T T T T R E k k a ⋅-=(正)正211212)()ln(T T T T R E k k a ⋅-=(逆)逆有:逆正1212k k k k >∴升温时,正、逆反应的速率变量的关系是逆正k k ∆>∆同理:降温时:T 2<T 1∵逆)(正)〉(a aE E ∴根据211212)()ln(T T T T R E k k a ⋅-=有:有:逆正||||1212k k k k < ∴降温时,正、逆反应的速率变量的关系是逆正k k ∆<∆⑦当0<∆θm r H ,升温T 2>T 1根据0(<-=∆逆)(正)a amr E E H θ有:逆)(正)(a a E E <再根据211212)()ln(T T T T R E k k a ⋅-=(正)正211212)()ln(T T T T R E k k a ⋅-=(逆)逆有:逆正||||1212k k k k <∴升温时,正、逆反应的速率变量的关系是逆正k k ∆<∆同理:降温时:T 2<T 1∵逆)(正)(a a E E <∴根据211212)()ln(T T T T R E k k a ⋅-=有:有:逆正1212k k k k > ∴降温时,正、逆反应的速率变量的关系是:逆正k k ∆>∆⑧解:根据慢反应是复杂反应的速控步骤,书写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为:)(22-⋅=C l O c k v⑨解:因为反应是基元反应,故速率方程为:)(22NO c k v ⋅=当)(2)(22/NO c NO c ⋅=时,2222//)](2[)]([NO c k NO c k v ⋅=⋅=)(422NO c =所以反应速度为原来的4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1.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填“-”号)(1)两种分子酸HX 溶液和HY 溶液有同样的pH ,则这两种酸的浓度(3mol dm -⋅)相同。
(-) (2)0.103mol dm -⋅NaCN 溶液的pH 比相同浓度的NaF 溶液的pH 要大,这表明CN -的b K 值比F -的b K 值大。
(+)(3)有一由HAc Ac --组成的缓冲溶液,若溶液中()()c HAc c Ac ->,则该缓冲溶液抵抗外来酸的能力大于抵抗外来碱的能力。
(-)(4)2PbI 和3CaCO 的溶度积均近似为10-9,从而可知在它们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2Pb +浓度与后者的2Ca +浓度近似相等。
(-)(5)3MgCO 的溶度积均为66.8210s K -=⨯,这意味着所有含有固体3MgCO 的溶液中,223()()c Mg c CO +-=,而且2263()() 6.8210c Mg c CO +--⋅=⨯。
(-)2、选择题(将所有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1)往13dm 0.103mol dm -⋅HAc 溶液中加入一些NaAc 晶体并使之溶解,会发生的情况是 (bc ) (a )HAc 的α值增大 (b )HAc 的α值减小(c )溶液的pH 值增大 (d )溶液的pH 值减小(2)设氨水的浓度为c ,若将其稀释1倍,则溶液中()c OH -为 (c ) (a ) (b ) (c(d )2c(3)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013mol dm -⋅,按它们的渗透压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a )61262HAc NaCl C H O CaCl ---(b )61262C H O HAc NaCl CaCl ---(c )26126CaCl NaCl HAc C H O ---(d )26126CaCl HAc C H O NaCl ---(4)设AgCl 在水中,在0.013mol dm -⋅2CaCl 中,在0. 013mol dm -⋅NaCl 中,以及在0.053mol dm -⋅3AgNO 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s 、1s 、2s 和3s ,这些量之间对的正确关系是 (b) (a )0123s s s s >>>(b )0213s s s s >>>(c )0123s s s s >=>(d )0231s s s s >>>(5)下列固体物质在同浓度223Na S O 溶液中溶解度(以13dm 溶液中223Na S O 能溶解该物质的物质的量计)最大的是 (c) (a )2Ag S (b )AgBr (c )AgCl (d )AgI 3、填空题在下列各系统中,各加入约1.00g 4NH Cl 固体,并使其溶解,对所指定的性质(定性地)影响如何?并简单指明原因。
(1)3mol dm -⋅HCl 不变(2)3mol dm -⋅3NH 减小(3)10.0cm 3纯水(pH ) 变小(4)10.0cm 3带有2PbCl 沉淀的饱和溶液(2PbCl 的溶解度) 降低 4、将下列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的高低顺序排列为 (6)(4)(5)(7)(2)(1)(3)(1)11mol kg -⋅NaCl ; (2)11mol kg -⋅6126C H O ;(3)11mol kg -⋅24H SO ; (4)0.11mol kg -⋅3CH COOH ;(5)0.11mol kg -⋅NaCl ; (6)0.11mol kg -⋅6126C H O ;(7)0.11mol kg -⋅2CaCl5、对极稀的同浓度溶液来说,4MgSO 的摩尔电导率差不多是NaCl 摩尔电导率的两倍。
而凝固点下降却大致相同,试解释之。
解:4MgSO 与NaCl 均为AB 型强电解质,故其凝固点下降大致相同。
但4MgSO 解离后生成的224Mg SO +-和带2价电荷,而NaCl 解离后生成的Na Cl +-和带1价电荷,故两者的摩尔电导率不同。
6、海水中盐的总浓度为0.603mol dm -⋅(以质量分数计约为3.5%)。
若均以主要组分NaCl 计,试估算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和沸腾的温度,以及在25℃时用反渗透法提取纯水所需要的最低压力(设海水中盐的总浓度若以质量摩尔浓度m 表示时也近似为0.601ml kg -⋅)。
解:故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为0.0℃-2.2℃=-2.2℃。
又故海水沸腾的温度为100.00℃+0.62℃=100.62℃故25℃时用反渗透法提取纯水所需的最低压力为3.0MPa 。
7、利用水蒸发器提高卧室的湿度。
卧室温度为25℃,体积为3.0 ×104dm 3:假设开始时室内空气完全干燥,也没有潮气从室内选出。
(假设水蒸气符合理想气111.85320.60 2.2fp fp T k m K kg mol mol kg K --∆=⋅=⋅⋅⨯⨯⋅=110.51520.600.62bp bp T k m K kg mol mol kg K --∆=⋅=⋅⋅⨯⨯⋅=体行为。
)(1)问需使多少克水蒸发才能确保室内空气为水蒸气所饱和(25℃时水蒸气压=3.2kPa )?(2)如果将800g 水放人蒸发器中,室内最终的水蒸气压力是多少?(3)如果将400g 水放入蒸发器中,室内最终的水蒸气压力是多少? 解:(1)假设室内水蒸气符合理想气体行为(2)从(1)可知,25℃时700g 水蒸发即可使室内空气为水蒸气所饱和,所以放入800g 水,室内最终水蒸气压力仍为3.2kPa 。
(3)400g 水放入蒸发器中,室内水蒸气压力为8、(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共扼酸:(a )23CO - (b )HS - (c )2H O (d )24HPO - (e )3NH (f )2S -(2)写出下列各种物质的共扼碱(a )34H PO (b )HAc (c )HS - (d )2HNO (e )HClO (f )23H CO 解: (1)质子碱共轭酸(2)质子碱共轭酸 9、在某温度下0.103mol dm -⋅氢氰酸(HCN )溶液的解离度为0.007%,试求在该温度时HCN 的解离常数。
解:因为0.007%α=很小,可采用近似计算所以 22100.10(0.007%) 4.910a K c α-≈=⨯=⨯即该温度时,HCN 的解离常数是104.910-⨯。
10、计算0.0503mol dm -⋅次氯酸(HClO )溶液中的H +浓度和次氯酸的解离度。
解: 82.9510a HClO K -=⨯的0c 为物质的起始浓度。
11、已知氨水溶液的浓度为0.203mol dm -⋅。
(1)求该溶液中的OH -的浓度、pH 和氨的解离度。
(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4NH Cl 晶体,使其溶解后4NH Cl 的浓度为0.203mol dm -⋅。
求所得溶液的OH -的浓度、pH 和氨的解离度。
(3)比较上述(1)、(2)两小题的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解:53 1.7710b NH K -=⨯的i i i i m pV n RT RT M ==(1)333() 1.910eq c OH m dm m l ol d ----≈=⨯⋅⋅=(2)溶液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3)通过计算说明,同离子效应可大大降低弱酸在溶液中的离解度,因而()eq c OH -下降。
12、试计算25℃时0.103mol dm -⋅34H PO 溶液中H +的浓度和溶液的PH (提示:在0.103mol dm -⋅酸溶液中,当a K >104时,不能应用稀释定律近似计算)。
解:34H PO 是中强酸,3417.521010a K --=⨯>,故不能应用稀释定律近似计算其中平衡时的H +浓度。
又34H PO 为三元酸,在水溶液中逐级解离,但81 6.2510a K -=⨯较小,故()eq c H +可按一级解离平衡作近似计算。
设3340.10mol dm H PO -⋅溶液中H +的平衡浓度为3xmol dm -⋅,则平衡时浓度/3mol dm -⋅ 0.10x - x x求解得:即 23() 2.410eq c H mol dm +--=⨯⋅13、利用书末附录的数据(不进行具体计算)将下列化合物的0.103mol dm -⋅溶液按pH 增大的顺序排列之。
(1)HAc *(2)NaAc (3)24H SO (4)3NH *(5)4NH Cl (6)4NH Ac 解:pH 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3)24H SO ,(1)HAc ,(5)4NH Cl ,(6)4NH Ac ,(2)NaAc ,(4)3NH 14、取3mol dm -⋅,与3mol dm -⋅KOH ,将混合溶液稀释至100cm 3,测得此溶液的pH 为5.25。
求此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
解: 混合溶液总体积为100cm 3,则某一元弱酸HA 的浓度为:KOH 的浓度为:一元弱酸HA 与KOH 中和后,HA 过量,组成HA A --缓冲溶液,其中, 已知{}5.25lg ()/eq pH c H c θ+==-15、在烧杯中盛放3mol dm -⋅,逐步加入0.1003mol dm -⋅HCl 溶液。
试计算:(1)当加入10.00cm 3HCl 后,混合液的pH ;(2)当加入20.00cm 3HCl 后,混合液的pH ;(3)当加入30.00cm 3HCl 后,混合液的pH ;解:(1)33320.000.100cm mol dm NH -⋅与3310.000.100cm mol dm HCl -⋅混合中和后,3NH 过量,反应又生成了4NH Cl ,所以组成43NH NH +-缓冲溶液。
(2)33320.000.100cm mol dm NH -⋅与3320.000.100cm mol dm HCl -⋅混合,等量中和,生成4NH +,其浓度为:(3)33320.000.100cm mol dm NH -⋅与3330.000.100cm mol dm HCl -⋅混合中和后,HCl 过量,HCl 的浓度为:16、现有1.03dm 由HF 和F -组成的缓冲溶液。
试计算:(1)当该缓冲溶液中含有0.10mol HF 和0.30 molNaF 时,其pH 等于多少? *(2)往(1)缓冲溶液中加入0.40g ()NaOH s ,并使其完全溶解(没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仍为1.03dm )。
问该溶液的pH 等于多少?(3)当缓冲溶液的pH=3.15时,()eq c HF 和()eq c F -的比值为多少?解: (1)缓冲溶液的pH 计算:(2)加入0.40g 固体NaOH ,相当于NaOH 的物质的量:NaOH 与HF 反应,HF 过量,并生成NaF ,两者的浓度为:(3)当溶液pH =3.5时:17、现有125 cm 31.03mol dm -⋅NaAc 溶液,欲配制250cm 3pH 为5.0的缓冲溶液,需加入6.03mol dm -⋅HAc 溶液的体积多少立方厘米?解: HAc Ac --缓冲溶液中,已知pH =5.0, 4.75a pK =,设需加HAc 溶液的体积为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