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

合集下载

土工试验标准

土工试验标准

土工试验标准一、引言。

土工试验是土壤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试验可以得到土壤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土工试验标准是规范土工试验的方法和要求,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对土工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土工试验标准。

1. 土壤颗粒分析试验。

土壤颗粒分析试验是通过分析土壤中各种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确定土壤的颗粒级配,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干筛分析法和湿筛分析法。

相关的试验标准包括GB/T 50123-1999《土壤工程试验规程》、GB/T 50124-2008《土壤颗粒分析试验方法标准》等。

2. 压缩试验。

压缩试验是用来研究土壤在不同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包括固结试验和压缩试验。

相关的试验标准包括GB/T 50119-2013《土壤工程压缩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0-2007《土壤工程固结试验方法标准》等。

3. 剪切强度试验。

剪切强度试验是用来研究土壤在剪切应力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

相关的试验标准包括GB/T 50121-2007《土壤工程直剪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2-2007《土壤工程三轴剪切试验方法标准》等。

4. 孔隙水压力试验。

孔隙水压力试验是用来研究土壤中孔隙水的压力特性,包括渗透试验和渗透压实试验。

相关的试验标准包括GB/T 50125-2007《土壤工程渗透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6-2007《土壤工程渗透压实试验方法标准》等。

5. 土壤抗剪强度试验。

土壤抗剪强度试验是用来研究土壤在抗剪应力下的稳定性和破坏特性,包括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

相关的试验标准包括GB/T 50121-2007《土壤工程直剪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2-2007《土壤工程三轴剪切试验方法标准》等。

三、总结。

土工试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土壤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土工试验检测内容

土工试验检测内容

土工试验检测内容土工试验前言:土工试验实际上包含三个方向的内容。

一是机理实验,为少数研究人员为研究力学现象发生的机制而做,为学术研究方向;二是特性实验,主要为测定计算参数服务;三是物理模型或模拟试验,目的是为了寻求边值问题和工程问题的解答及应用。

我们这里讲的土工试验通常指的是第三种,应用性土工试验。

一、土的工程分类及土样制备土工试验是一项影响因素复杂,变化性较大的试验工作。

不同的人因为试验方法、手法以及试验技巧的熟练程度不一样,所获得的试验结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土工试验相对于其他常规检测而言,对于人员的实践操作经验和基本理论知识的要求要高些。

为了比较正确的反映实际土的性质,试验人员应该多现场操作试验,不断积累经验,并且要掌握土工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这样才能对于土工试验进行熟练掌握。

在了解试验步骤和作业方法前,先对土的性质、分类以及土样制备进行大概的介绍。

土的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按颗粒粒径大小分类法和按塑性指数分类法。

一般土按其不同粒径的相对含量可划分为巨粒土和含巨粒土的土、粗粒土、细粒土;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粗粒土按粒粗、级配、所含细粒的塑性高低可分为16种土类;细粒土按塑性图及所含粗粒类别、有机质多少可划分为16种土类。

按粒径土的具体分类如下:1、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巨粒土;试样中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15%~50% 的土称巨粒混合土;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小于总质量的15%的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2、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粗粒土,其中试样中砾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砾类土,试样中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砂类土;3、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细粒土,具体区分为: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小于总质量的25%的土称细粒土;试样中粗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25%~50%的土称为含粗粒的细粒土;试样中含部分有机质的土称为有机质土。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

土工试验详细步骤土工试验是指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力学性质进行测试,以评价土壤的工程性能和可应用性。

下面是土工试验的详细步骤:一、试验前准备:1.整理试验室:确保试验室干净整洁,试验设备齐全,并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

2.获取土样:从现场或特定地点采集土样,并标明采集位置和深度,然后将土样放入密封袋中,以防止水分蒸发和外部杂质的污染。

3.检查土样:观察土样的颜色、质地和可见杂质等,并根据具体试验要求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

二、试验步骤:1.水分含量试验:a.称重法:首先将土样在105℃的恒温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再称重一次,计算水分含量。

b.汽化法:将土样中的水汽化后称重,计算水分含量。

c.高频电热脱水法:通过高频电热使土样中的水脱失,称重后计算水分含量。

2.比重试验:a.水容重试验:将一定重量的土样加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容器质量及土样的湿重和干重,计算水容重。

b.饱和容重试验:将试验容器含有一定水量的土样,记录容器质量及土样的湿重,通过干燥后的重量计算饱和容重。

c.相对密度试验:通过比较土样的饱和容重和干容重,计算相对密度。

3.单轴抗压试验:a.制备试样:将土样加入模具中,通过固结回弹法或振实法制备具有一定厚度的圆柱形或长方形试样。

b.进行加载:将试样置于压力机中,施加垂直力,同时记录试样的变形情况,直至试样发生破坏,记录破坏压力。

c.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土的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

4.剪切试验:a.制备试样:将土样置于剪切筒中,固定试样,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筒,如标准筒、直剪筒或快剪筒。

b.产生剪切力:通过压力机施加剪切力,并记录剪切力与位移的关系。

c.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剪切强度、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

5.渗透试验:a.制备试样:将土样置于渗透装置中,固定试样,并确保边界条件是密封的。

b.进行渗透:通过施加水压,观察水的渗透情况,并记录渗透流量和渗透压力的变化。

c.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土壤的渗透性系数和渗透能力。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

实习实训项目一、密度试验(环刀法)(一)试验目的 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ρ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 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

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

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 。

2.天平:称量500g ,分度值0.01g 。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 V m m V m 21-==ρ式中:ρ—密度,计算至0.01g/cm 3;m —湿土质量,g ;m 1—环刀加湿土质量,g ; m 2—环刀质量,g ;V —环刀体积,cm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 3,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试验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试验者校核者试验日期二、含水率试验(烘干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

(二)试验原理含水率反映土的状态,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之而异。

土工试验工作总结

土工试验工作总结

土工试验工作总结
土工试验工作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土工试验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

在进行土工试验工作时,首先需要对采集的土样进行初步的物理性质测试,包括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密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土壤的成分和结构特点,为后续的力学性质测试提供基础数据。

力学性质测试是土工试验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压缩试验、剪切试验、抗拉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土壤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抗剪强度,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土工试验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意外。

同时,还需要保证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获得的试验数据具有可信度。

土工试验工作的总结不仅包括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需要对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土工试验工作。

总之,土工试验工作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通过严格的试验操作、准确的数据处理和深入的总结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土工试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
一、定义 孔隙 水 压力静 力触探 ( Piezo Cone penetration Test), 简 称 孔 压 触 探 ( CPTU), 它 是 在 普 通 的 CPT探头上安装了可以测量孔隙水压力的传感器, 使贯入时能在测量q c ,fs的同时,测量贯入引 起的超孔隙水压力△u,当停止贯入时,可测量 超孔隙水压力△u的消散过程及完全消散时的静 止孔隙水压力u0 孔压触探是可测孔隙水压力的电测式静力触探。
2. 贯入速率 • 如果贯入速率大于1cm/s 以上时,读数受贯入速率 的影响就很小了 • 事实上,静力触探的贯入 速率一般用2cm/s
3.温度影响.
温度变化会引起探头内部的电阻应变片长度发 生变化,从而使其阻值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 果的大误差。 产生温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面温度与地 下温度的不同,特别在夏天与冬天。 措施:(1)采用温度补偿或自动温度补偿应变 片来补偿温度变化对探头测试数据的影响; (2)防止暴晒与受冻; (3)探头贯入地下约 0.5-1.0m,停止贯入5-10min,使探头的温度与 地下的温度一致,然后调零。
第一章 概述
一、土体原位测试的概念

原位测试(In-Situ Testing ):在岩土体原有的位置上, 在保持岩土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 状态条件下测定岩土性质称为原位测试。 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指的是在工程地质勘察现场, 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 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土 层一种土工勘察技术。
i.
铁道部TBJ37-93规则法
ii.
中国 地质 大学 法
iii.
国外法
3.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CPT可以确定如 c, , Cu, Dr, Es, sat, 等土的物 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2-13为用静力触探评定砂土的密实度 图2-59为砂土的内摩擦角与锥尖阻力的关系图

土工试验检测项目

土工试验检测项目

土工试验检测项目土工试验是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土体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检测,可以获取土体的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水文特性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就常见的土工试验检测项目进行介绍。

一、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测定土体抗剪强度和压缩性的常用试验。

试验时,将一根长约60cm、直径3cm的贯入棒垂直插入土体中,记录插入贯入棒所需的击数,通过击数和贯入棒的阻力计算土体的贯入阻力。

标准贯入试验常用于土壤的分类和工程地质勘察。

二、直剪试验直剪试验是测定土体抗剪强度的一种常见试验。

试验时,将土体样品切割成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施加垂直于两个平面的剪切力,通过测量土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计算土体的抗剪强度。

直剪试验可用于评估土体的抗剪性能和岩石的断裂性质。

三、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测定土体压缩性的一种常用试验。

试验时,将土体样品置于压力机中,施加垂直于土体截面的压力,通过测量土体的应力和应变,计算土体的压缩模量和压缩系数。

压缩试验可以评估土体的变形特性和承载力。

四、液塑限试验液塑限试验是测定土体液塑性质的一种常见试验。

试验时,将土样与一定量的水混合,通过搅拌和加水的方式,使土样逐渐变得可塑,并记录所需的水分含量。

液塑限试验可用于判断土体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和塑性限。

五、颗粒分析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是测定土体颗粒组成和颗粒大小分布的一种常用试验。

试验时,将土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孔的大小将土体颗粒分为不同的粒级,并通过称重和计算的方式,得到不同粒级的颗粒含量和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颗粒分析试验可用于确定土壤的孔隙特性和工程性质。

六、孔隙比试验孔隙比试验是测定土体孔隙性质的一种常见试验。

试验时,将土样置于水中浸泡,通过测量土样的湿重、干重和体重,计算土体的饱和度、孔隙率和孔隙度。

孔隙比试验可以评估土体的孔隙结构和水分特性。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土工试验检测项目,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全面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水文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

抽气饱和法
(1)选用重叠式或框式饱和器和真空饱和装置。 在重叠式饱和器下夹板的正中,依次放置透水石、 滤纸、带试样的环刀、滤纸、透水石,如此顺序重 复,由下向上重叠到拉杆高度,将饱和器上夹板盖 好后,拧紧拉杆上端的螺母,将各个环刀在上、下 夹板间夹紧。 (2)将装有试样的饱和器放入真空缸内,真空缸 和盖之间涂一薄层凡士林,并盖紧。

土样和试样保存
土的力学性质常受含水率制约,粘性土具有结构强 度,且一旦结构破坏就不能恢复成原状结构。根据 不同用途,土样和试样保存方法也不同,主要遵循 如下原则: 1、由于含水率、液限、塑限、比重和颗粒分析等 物理指标,与结构无关,故只需取代表性试样。 2、进行天然含水率试验、渗透试验、压缩试验、 剪切试验等项目时,需保持土的天然状态或指定的 制备试样。 3、试样余下的土样,应放于试验间,保存至少3个 月以备查证。
土工检测试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梁 鸿
总论
1 土的概念及特点

土是由岩石经过物理与化学风化作用后的产物,是由 各种大小不同的土颗粒按各种比例组成的集合体。 土是由三相构成,即液相,固相,气相。 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和易变性。

2 土工试验检测人员应掌握的五个方面内容
试验与检测要达到什么目的,依据什么原理

试样饱和步骤


毛细管饱和法 (1)选用框式饱和器,在装有试样的环刀上、下面分别放 滤纸和透水石,装入饱和器内,并通过框架两端的螺丝将透 水石、环刀夹紧。 (2)将装好试样的饱和器放入水箱内,注入清水,水面不 宜将试样淹没,以使土中气体得以排出。 (3)关上箱盖,浸水时间不得少于两昼夜,以使试样充分 饱和。 (4)试样饱和后,取出饱和器,松开螺母,取出环刀擦干 外壁,取下试样上下的滤纸,称环刀和试样的总质量,准确 至0.1g,并计算试样的饱和度,当饱和度低于95%时,应继 续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K
式中:d—颗粒直径,mm;
L t
K—粒径计算系数(由实验室提供的资料查得) ; L—某时间 t 内的土粒沉降距离(由实验室提供的资料查得) ; t—沉降时间,s。 2.将每一读数经过刻度与弯液面校正、温度校正、土粒比重校正和分散剂校正后,按 下列计算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百分数:
X %
100 C s R mt n C D ms
4
5.搅拌悬液:用搅拌器在悬液深度上下搅拌 1 分钟,往复各 30 次,使悬液内土粒均 匀分布。 6.定时测读:取出搅拌器,立即开动秒表,测定经过 1、5、30、120、1440 分钟时 的密度计数读。每次测读完后,立即将密度计取出,放入盛水量筒中,同时测记悬液温度, 准确至 0.5℃。 (五)试验注意事项 1.5 分钟时的读数是包括 1 分钟读数的时间,其余 30、120、1440 分钟的读数时间也 是如此累加。 2.读数后甲种密度计必须立即从量筒里取出,否则会阻碍土粒下沉速度。 (六)计算及制图 1.由于刻度、温度与加入分散剂等原因,密度计每一次读数须先经弯液面校正后,由 实验室提供的 R-L 关系图,查得土粒有效沉降距离,计算颗粒的直径 d,按简化公式计算:
m s 30 g
5
下沉 时间
悬液 温度
密度计 温度 刻度弯液 分散剂 R m = R + m R H= 读数 校正值 面校正值 校正值 t + n - C D R m × C s
t
( min) 1 5 30 120 1440
T (℃)
R
mt
n
CD
小于某孔 径的土质 量百分数 L (cm) d (mm) (%)
小于该孔径 的土质量 (g) 500.0 483.0 438.0 372.5 287.5 187.0 65.0 5.0
小于该孔径的 土质量百分数 (%) 100.0 96.6 87.6 74.5 57.5 37.4 13.0 1.0
[1-2] (一)试验目的
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测定小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土总质量的百分数, 以便了解土粒的大小分配情况, 并作为粘 性土分类的依据及土工建筑选材之用。 (二)试验原理 密度计法,是将一定量的土样(粒径<0.075mm)放在量筒中,然后加蒸馏水,经过搅拌, 使土的大小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当土粒在液体中靠自重下沉时,较大的颗粒下沉较快,而 较小的颗粒下沉则较慢。 让土粒沉降过程中, 用密度计测出在悬液中对应于不同时间的不同 悬液密度,根据密度计读数和土粒的下沉时间,就可计算出粒径小于某一粒径 d(mm)的 颗粒占土样的百分数。 (三)仪器设备 1.密度计:目前通常采用的密度计有甲、乙两种,现介绍甲种密度计。甲种密度计 刻度自 0~60,最小分度单位为 1.0;如附图 1-1 所示。 2.量筒:容积 1000ml; 3.天平:称量 200g,分度值 0.01g; 4.搅拌器:轮径 50mm,孔径 3mm; 5.煮沸设备:电热器、三角烧瓶等; 6.分散剂:4%六偏磷酸钠或其它分散剂; 7.其它:温度计、蒸馏水、烧杯、研钵和秒表等。 (四)操作步骤 1.称取试样:取有代表性的风干或烘干土样 100~ 200g,放入研钵中,用带橡皮头的研棒研散,将研散后的土 过 0.075mm 筛,均匀拌和后称取试样 30g。 2.浸泡试样:将称好的试样小心倒入烧瓶中,注入 200ml 蒸馏水对试样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 18 小时。 3.煮沸分散:将浸泡好后的试样稍加摇荡后,放在电 热器上煮沸。煮沸时间从沸腾时开始,粘土约需要 1 小时, 其它土不少于半小时,对教学试验,浸泡试样及煮沸分散均由实验室准备。 4.制备悬液:土样经煮沸分散冷却后,倒入量筒内。然后加 4%浓度的六偏磷酸钠约 10ml 于溶液中,再注入蒸馏水,使筒内的悬液达到 1000ml。 附图 1-1 甲种比重计


m m1 m V V
3
2
式中:ρ—密度,计算至 0.01g/cm ; m—湿土质量,g; m1—环刀加湿土质量,g; m2—环刀质量,g; V—环刀体积,cm 。
6
3
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 0.03g/cm ,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试验记录 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试验者 校核者 试验日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土粒 落距
粒径
二、密度试验(环刀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土的湿密度, 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 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 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二)试验原理 土的湿密度 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 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 其单位为 g/cm3。
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 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 的密度。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 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 (三)仪器设备 1.环刀:内径 6~8cm,高 2~3cm。 2.天平:称量 500g,分度值 0.01g。 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 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 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 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 平。 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 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 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 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
三、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四、比重试验(比重瓶法)…………………………………………………… 五、界限含水率试验…………………………………………………………… 六、击实试验 ………………………………………………………………… 七、渗透试验 ………………………………………………………………… ……………………………………………………

m m m2 100 % 1 100 % ms m2 m0
式中:ω—含水率,计算至 0.1% mo—盒质量,g; m1—盒加湿土质量,g; m2—盒加干土质量,g;
7
m1-m2—土中水质量,g; m1-mo—干土质量,g 含水率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试验,其平行差值:含水率<10%不得大于 0.5%,含水率 10~40%不得大于 1.0%,含水率>40%不得大于 2.0%,取其算术平均值。 (七)试验记录 试验者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 校核者 试验日期
八、固结试验(快速法) 九、直接剪切试验
……………………………………………………………
十、三轴压缩试验 …………………………………………………………
一、颗粒分析试验 [1-1] 筛析法(筛分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干土各粒组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以便了解土粒的组成情况。供砂类土的分类、 判断土的工程性质及建材选料之用。
密度(g/cm³) 单值 平均值
3
环刀加湿土质量 环刀质量 湿土质量 环刀体积 土样编号 环刀号
m 1(g)
m 2(g)
m (g) V (cm³)
三、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一)试验目的 测定土的含水率,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它 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 (二)试验原理 含水率反映土的状态, 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之而异。 这种 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反映在土的稠度方面,使土成为坚硬的、可塑的或流动的;反映在 土内水分的饱和程度方面,使土成为稍湿、很湿或饱和的;反映在土的力学性质方面,能使 土的结构强度增加或减小,紧密或疏松,构成压缩性及稳定性的变化。测定含水率的方法有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炒干法、微波法等等。 (三)仪器设备 1.烘箱:采用温度能保持在 105~110℃的烘箱。 2.天平:称量 500g,分度值 0.01g。 3.其它:干燥器、称量盒等。 (四)操作步骤 1.湿土称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15~20g,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出盒与 湿土的总质量。 2.烘干冷却: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内,在温度 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后,将试样 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出盒与干土质量。烘干时间随土质不同而定,对粘质 土不少于 8h;砂类土不少于 6h。 (五)试验注意事项 1.刚刚烘干的土样要等冷却后才称重; 2.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六)计算公式 按下式计算土的含水率:
土 工 试 验 指 导 书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2003.2
1
目 一、颗粒分析试验 [附 1-1]筛析法

…………………………………………………………… ………………………………………………………………
[附 1-2]密度计法(比重计法)……………………………………………… 二、密度试验(环刀法) ……………………………………………………
2
(二)试验原理 土的颗粒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的性质, 工程上常依据颗粒组成对土进行分类, 粗 粒土主要是依据颗粒组成进行分类的,细粒土由于矿物成分、颗粒形状及胶体含量等因素, 则不能单以颗粒组成进行分类, 而要借助于塑性图或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颗粒分析试验可分 为筛析法和密度计法,对于粒径大于 0.075mm 的土粒可用筛析法测定,而对于粒径小于 0.075mm 的土粒则用密度计法来测定。筛析法是将土样通过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并按筛 子孔径的大小将颗粒加以分组,然后再称量并计算出各个粒组占总量的百分数。 (三)仪器设备 1.标准筛:孔径 10、5、2、1.0、0.5、0.25、0.075mm; 2.天平:称量 1000g,分度值 0.1g; 3.台称:称量 5kg,分度值 1g; 4.其它:毛刷、木碾等。 (四)操作步骤 1.备土:从大于粒径 0.075mm 的风干松散的无粘性土中,用四分对角法取出代表性 的试样。 2.取土:取干砂 300-500g 称量准确至 0.2g。 3.摇筛:将称好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然后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筛析。振摇 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 4.称量:逐级称取留在各筛上的质量。 (五)试验注意事项 1.将土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筛子中进行筛析。 2.筛析法采用振筛机,在筛析过程中应能上下振动,水平转动。 3.称重后干砂总重精确至 2g。 4 试验误差小于 1% 。 (六)计算及制图 1.按下列计算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