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土工试验方法(中)发展与协调
土工试验检测方案

中船龙穴基地工人宿舍区(一期)项目土工试验检测方案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2014年5月20日广东省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述 (2)二、制定依据 (2)三、检测方法及数量 (2)1、最大干密度 (2)2、承载比(含击实试验) (4)3、弯沉试验 (7)4、回填土压实度检测 (9)四、检测位置的确定 (11)一、工程概述广州市中船龙穴基地工人宿舍区(一期)项目,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造船厂。
1、工程名称:广州市中船龙穴基地工人宿舍区(一期)项目(监督编号:N2014020007)2、回填土类型:粉质粘土回填位置(部位): 13栋高层和辅房基础及室外总体道路3、回填面积:约为 19000 平方米。
4、密实度或压实度设计值:夯实后压实系数≥94%二、制定依据依据的标准、规范:(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及其他有关规定。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三、检测方法及数量1、最大干密度(1)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烘箱及干燥器、电子天平(感量0.01g)、电子称(10kg,感量5g)、圆孔筛(孔径40mm、20mm、5mm各1个)、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2)试验步骤1)根据工程要求,按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率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在筒壁上抹一薄层凡士林,并在筒底(小试筒)或垫块(大试筒)上放置蜡纸或塑料薄膜。
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
土工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试验成果综合分析

第46卷第12期2020年12月Vol.46 ,No.l2 li JDecember, 2020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土工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廖秋凤(福建省建专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362000)摘 要:土工试验数据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提高土工试验的质量,确保试验数据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土工实 验操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土工试验;试验成果中图分类号:TU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 - 4011( 2020) 12 - 0080 - 02DOI :10. 3969/j. issn. 1672 - 4011. 2020. 12. 0400前言由于岩土自身的多样性,取样运输过程中的扰动,以及试验仪器和操作方法的差异及试验人员的素质不同,使得土工试验中测试的结果存在差异,导致测试结果准确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因此,把土工试验与野外勘察有机结合起来意义非常重要。
1开样描述开样过程中不仅要描述土样的颜色、矿物成分、软硬程度、塑性状态、结构构造、土质的均匀性及有无杂质、裂缝,更 重要的是判断土样的扰动程度,查看与送样单是否相符;如怀疑土样在取样运输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扰动,应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确定土样的扰动程度,同时对所切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值凭经验做一个估计值,并记录。
如室内试验人员一般只对来样负责,很有可能出现残积土得出的试验成果是淤泥;而淤泥、淤泥质土得出的试验成果是黏土或粉质黏土。
残积土泡水很容易软化,软化后的残积土,含水量比天然含水量大很多,液塑限试验的试验成果塑性状态为流塑,压缩试验的试验成果压缩性为高压缩性 土;淤泥、淤泥质土的干硬强度大,风干后的淤泥、淤泥质土,含水量比天然含水量小很多,液塑限的试验成果塑性状态很 少为流塑。
土工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土工试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摘要:在土力学基础工程中土工试验最为基础,是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的必要环节。
土工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是研究土体物理和力学性质的重要依据,能为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奠定基础。
如果在岩土要采取或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干扰,或者试验仪器磨损严重,就会导致测试结果失去研究价值,也会影响岩土工程设计和工程质量安全。
本文主要针对土工试验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新时期的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要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土工试验;问题及建议;发展趋势在整个岩土勘察与设计环节中,土工试验结果能为图挺地质性质与变形机理提供力学方面的指标,在实际工程中也能够针对施工现场地质的变化为其提供设计依据。
工程设计中,必须要先对工程所在地的土质进行仔细测试,并且依据土本身的特性进行取样活动,选择合适的仪器及人员,降低对土工试验结果的负面影响,以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因此,在实际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及标准开展土工试验,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发问题,完善测试手段及方法,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
1土工试验所存在的问题现代化背景下影响土工试验质量的常见原因是试验人员数量不足、技能水平不高,设备老化缺乏养护维修,或者是试验步骤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试验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为了提高土工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加稳定的开展岩土工程,需要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1)人员与设备的问题。
其实,试验中多数问题都与人员或是设备有关。
人员的问题主要是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一个完整的土工实验室,最起码要具备8名试验操作人员,要有一名技术负责人,还有充足的试验作业人员,并且还要有质量监督员和样本管理员等,但是在实际土工实验室中这些岗位并没有完善落实,实验室的人员十分紧缺。
新能源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因为多数试验人员只会某个项目的知识,没有办法对这个试验项目进行负责,不理解其他试验项目的原理、过程或是规范,以至于影响了试验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工程施工施工试验方案

工程施工施工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工艺的有效性。
本试验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试验,评估施工过程中各项关键参数的控制效果,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达到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质量要求。
二、试验范围本试验方案适用于XXX工程的施工试验,包括土方开挖、基础设施施工、结构施工等各个阶段的试验内容。
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土壤力学性质测试、混凝土强度测试、钢筋焊接质量检验等。
三、试验内容1. 土壤性质试验通过对工程现场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进行测试。
主要包括土壤含水率、密度、质量含量、压缩性质、抗剪强度等试验。
2. 混凝土试验对现场拌制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能、抗冻性能等试验。
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质量检验对现场焊接的钢筋进行焊缝探伤、拉伸试验,检验焊接质量和钢筋强度。
确保钢筋焊接连接的牢固性和强度。
4. 施工工艺试验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关键工艺进行试验,包括土方开挖、基础浇筑、结构施工等。
检验各项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试验方法1. 土壤性质试验使用标准土壤实验室设备,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土壤试验,包括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密度的测定、抗剪强度的测定等。
2. 混凝土试验采用标准混凝土试验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抗压、抗折、抗渗等性能试验。
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质量检验采用焊接质量探伤仪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采用拉伸试验机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
确保焊接质量和钢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 施工工艺试验通过现场施工实际操作,对各个工艺参数进行检验。
包括土方开挖深度、基础浇筑质量、结构施工对其质量检验等。
五、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分析,评估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六、试验总结根据试验结果,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总结评估,提出工程施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中几个常见问题分析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中几个常见问题分析郭凯玥【摘要】摘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试验人员未能吃透规范规程,从而表现为主观随意性,造成因标准密度不准确而使压实度产生偏差,进而引起质量事故。
结合工程实例,对标准击实试验中容易忽视而又影响较大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示了压实度产生偏差,进而引起质量事故的深层次因素,对广大土木工程建设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0(026)006【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问题分析压实度是控制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除了受填筑土的含水量,松铺厚度,土质及压实功能等因素影响外,还受衡量压实度的标准密度这一尺度因素影响,压实度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准确并与测点实际干密度相对应。
做标准击实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填筑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ax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Wop,而此项试验的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人为主观随意性的结果易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标准击实试验是控制路基压实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试验项目,本应认真对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试验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去做,得出的标准密度往往偏离其真实值,从而使压实度产生偏差,进而引起质量事故。
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标准击实试验中容易忽视而又影响较大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足够重视。
1 标准击实试验要严格区分干土法和湿土法关于高含水量粘质土,已有权威单位分别按干土法(用风干土依次按预计含水量加水作击实试验)与湿土法(用天然土分别风干到预计含水量作击实试验)进行过大量的对比试验,试验显示:按干土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比按湿土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大,而最佳含水量则是前者小,后者大,所以,对于高含水量的粘质土,采用湿土法比较符合实际.然而有些试验人员对本应按湿土法进行的击实试验却按干土法去做了,这样一来无形中提高了对土基压实标准的要求,而施工中实际上往往是达不到的,从而导致施工中压实度检测不合格的假象。
土工试验规程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简称本规程)包括87个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试验项目和一个土的工程分类方法标准。
修订本规程的目的是使公路系统的试验室在进行土工试验时有一个统一的试验准则,使所有的试验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共性技术要求系指土的物理、水理、力学和化学性质试验中带共性的要求或标准,内容涉及土性指标的选择、成果整理、指标换算和试验报告等,系参考其他部门经验并结合公路工程特点制定。
1.O.1 为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开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计算指标和参数,制定本规程。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简称《93规程》)自1993年实施以来,已有14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公路建设所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低等级公路建设中可以避让的岩土工程问题,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山于线形、坡度等技术要求变得无法回避。
随着公路建设穿越山区以及黄土、冻土等特殊土地区,要求《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提供更多、更可靠的计算参数和判定指标,同时测试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原规程进行重新修订,使《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能够满足现时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公路建设发展需要,规范公路土工测试标准,并使土工试验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1.O.2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公路I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他路用土的基本I程性质试验。
我国建筑、水利、铁路、冶金等系统均有相应的土工试验规程或标准,基本内容与本规程基本相同。
本规程在修订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与国家标准的统一和合理衔接。
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特点,有些试验方法的条件和评判指标不同,在某些具体的参数和规定上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与其他行业的规定略有不同。
在实际使用中应予以注意。
1.0.3 各项工程应编制合理的试验方案,采集代表性的试样,测算准确的数据和进行正确的资料分析整理,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反映实际情况的各种土性指标。
土的工程分类是土工试验规程对土进行粒组和土的工程性质划分、试验规模和仪器划分的重要依据。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导读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导读《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专家导读一、概述《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是我国土工试验领域的最新标准,旨在规范土工试验方法,提高土工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标准适用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与质量验收等土工试验方面的工作。
本导读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二、标准主要内容《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土的分类与命名:根据土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土进行分类与命名。
土样采集与试样制备:规定土样的采集方法、试样制备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试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包括含水率、密度、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方法,以确定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包括压缩试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以测定土的变形、强度等力学性质指标。
土的动力性质试验:针对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测定其振动三轴试验、共振柱试验等动力性质指标。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规定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报告编写:规定试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确保试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三、标准特点及亮点《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具有以下特点和亮点:与国际接轨:该标准参照了国际上先进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国外先进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了我国土工试验方法的国际影响力。
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标准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的土工试验经验和技术成果,吸纳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方法,体现了科学性和实用性。
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该标准按照土工试验的流程和要求,从土的分类与命名、土样采集与试样制备、物理性质试验、力学性质试验、动力性质试验到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编写等环节,都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定,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强调了规范性和可靠性:该标准强调了土工试验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工试验中试验方法及措施分析

土工试验中试验方法及措施分析【摘要】室内土工试验是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勘察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多年的土工试验从业经验,本文对土工试验中的试验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土工试验数据准确性的措施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土工试验;含水率;土粒比重;试样制备1 土工试验的概述室内土工试验是地质勘察或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环节,土工试验就是针对工程地基土性能而进行的试验。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为了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就需要对土质含水率、土粒比重等一系列参数进行物理和力学性质方面的试验。
土工试验分原位测试(现场勘察测试)和室内试验两类。
2 含水率试验2.1 含水率的相关概念分析土的含水率是土在105~110 ℃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水的质量与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反映的是土的物理状态,其变化会使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随之发生变化,土可以因此形成多种形态,形态不同,压缩性和稳定性也不同。
除此之外,土的孔隙比、干、湿密度等都必须以含水率为依据进行测试,含水率同样也是衡量地基基础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含水率试验方法很多,其标准方法为烘干法。
2.2 含水率试验方法分析含水率试验有以下三种方法:①酒精燃烧法。
这种方法并适用于不含有机质的砂类土、粉土和粘性土。
②运用化学原理,利用过量碳化钙与土中游离水混合生成乙炔气体的碳化钙减量法。
以乙炔气体减少的质量,计算出土的含水率。
这种试验方法对于任何土都适用。
③测定填料为细粒土和砂类土的含水率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现场原位。
含水率试验所需要的仪器包括温度为105~110 ℃的电热烘箱和天平。
含水率的推算公式为:d=g·100/[V·(100+W)]. 上式中:d—土壤容重,g/cm?;g—环刀内湿土重,g;V—环刀容积,㎝?;W—样品含水量,%.在含水率试验中经常因取土不规范或土工试验设备、运输、存放问题等多种原因造成含水量不稳定,这就要求试验人员在各个环节严格按要求进行;同时,必须保证所取样本具有代表性,土质分布均匀,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要采取应有的防范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诉讼理由是什么?施工现场土工试验方法(中)含水量测定的平行差值附表4.2含水量(%)允许平行差值(%)10以下40以下40以上0.5128)本试验记录格式见附表4.3含水量试验附表4.3工程名称试验者试验方法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土样编号土样说明盒号盒质量(g)盒+湿土质量(g)盒+干土质量(g)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量(g)平均值(%)12~6粉质粘土(CI)41951822.6122.1019.9319.5713.412.913.212~粘土(CH)09143920.7720.3516.2415.8427.928.528.212~8粘土(CH)41913318.5720.4415.2516.8221.821.521.7三、路基土方质量密度试验方法土的质量密度是土的单位体积质量。
本试验对一般粘质土,都应采用环刀法。
如果土样易碎裂,难以切削,可用蜡封法。
在现场条件下,对粗粒土,可用灌砂法和灌水法。
(一)环刀法(1)仪器设备本试验需用下列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高2~3cm、壁厚1.5~2mm;2)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
(2)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其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
2)用切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
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
将两端余土削去修平,取剩余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量。
3)擦净环刀外壁称质量。
若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一等质量环刀,可直接称出湿土质量。
准确至0.1g。
4)按下式计算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式中po——质量密度(g/cm);pd——干质量密度(g/cm);mω——湿土质量(g);V——环刀容积(cm);w1——含水量(%)。
计算至0.01(g/cm)。
5)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取其算术平均值。
本试验记录格式见附表4.4。
质量密度试验(环刀法)附表4.4工程名称编号试验者土样说明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试样编号土样类别环刀号湿土质量(g)体积(c)湿质量密度(g/c)干质量(g)干质量密度(g/c)平均干质量密度(g/c)12~6粉质土1063392.793.264.3464.341.441.4981.782.21.271.281.2812~7粘质土186151126.8126.264.3464.3498.998.91.541.531.5412~8粘质土15885125.6126.764.3464.34103.2104.01.611.621.62二)灌砂法(1)仪器设备本试验需用下列仪器设备1)灌砂法质量密度试验仪,见附图4.2。
包括有:1.漏斗;2.漏斗架;3.防风筒;4.套环;附有三个固定器。
2)台称:称量10kg,感量5g,或称量50kg,感量10g;3)量砂:粒径0.25~0.5mm干燥,清洁均匀砂10~40kg;4)其他:量砂容器(有盖),直尺、铲土工具等。
(2)操作步骤(用套环)1)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400c㎡×40c㎡的一块地面铲平。
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掉,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试坑底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
附图4.2 灌砂法质量密度试验仪2)称盛量砂的容器加量砂的质量,按附图4.2:将仪器放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固定器将套环位置固定。
开漏斗阀,将量砂经漏斗灌入套环内,待套环灌满后,拿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无风可不用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砂面,使与套环边缘齐平。
将刮下的量砂细心倒回量砂容器,不得丢失,称量砂容器加第一次剩余量砂质量。
3)将套环内的量砂取出,称其质量,倒回量砂容器内,环内量砂允许有少部分仍留在环内。
4)在套环内挖试坑。
其尺寸大致如附表4.5。
试坑尺寸与相应的最大粒径附表4.5试样最大粒径试坑尺寸直径(mm)深度(mm)5~2525~6080150200250200250300挖坑时要特别小心,将已松动的试样全部取出。
放入盛试样的容器内,将盖盖好,称容器加试样质量,并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5)在套环上重新装上防风筒、漏斗架及漏斗。
将量砂经漏斗灌入试坑内。
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
6)取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的砂面,使与套环边缘齐平。
刮下的量砂全部倒回量砂容器内,不得丢失。
称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
7)本试验称质量精度:称量小于10kg为5g;大于10kg时为10g。
8)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式中po——质量密度(g/cm);pd——干质量密度(g/cm);m1——量砂容器加原有量砂总质量(g);m2——量砂容器加第一次剩余量砂质量(g);m3——从套环中取出的量砂质量(g);m4——试样容器加试样质量(包括少量遗留量砂质量(g);m5——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g);m6——试样容器质量(g);w1——含水量(%);pn——往试坑内灌砂时量砂的平均质量密度(g/cm);ps——挖试坑前,往套环内灌砂时量砂的平均质量密度(g/cm),计算至0.01(g/cm)。
①若量砂被浸湿或混有杂质时,应充分风干过筛后再行使用。
②土中有很大孔隙,量砂可能进入其孔隙时,可按天然地面或试坑外形,松弛地放一层柔软纱布,再向套环或试坑中灌入量砂。
③因量砂质量密度随灌砂时量砂的落距及试坑尺寸而不同,故式中的量砂质量密度ps及pn必须采用与灌砂条件相适应的质量密度。
④若经量砂质量密度校验证明ps与pn相差很小时,式中ps可用pn代替。
3)操作步骤(不用套环)1)按用套环操作步骤——准备试验地点,在刮平的地面上按其操作步骤4)的规定挖坑。
2)称盛量砂容器加量砂总质量,在试坑上放置防风筒和漏斗,将量砂经漏斗灌入试坑内,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
3)试坑灌漏量砂后,去掉漏斗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量砂表面,使与原地面齐平,将多余的量砂倒回量砂容器,不足时可以补充。
称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质量。
4)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式中m7——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质量(g),计算至0.01(g/cm)。
5)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记录。
本试验记录格式见附表4.6及4.7。
质量密度试验(灌砂法,用套环)附表4.6工程名称试验者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质量密度试验(灌砂法,不用套环)附表4.7工程名称试验者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四、石灰土及石灰类混合料最大干质量密度和最优成型试验方法石灰稳定类材料压得愈密实其强度愈高,但要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除应具一定的碾压机械效能外,石灰类混合料中需要有适当的含水量。
过湿、过干均不能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本试验的目的是用规定的击实方法,测定石灰土及石灰类混合料的含水量与质量密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其最大干质量密度与相应的成型含水量。
本试验适用于石灰土及掺入一定比例的碎(砾)石,天然砂砾或工业废渣等石灰类混合料。
并按其不同粒径选择击实仪具。
击实仪的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附表4.8击实仪名称锤底直径cm锤质量kg落高cm试筒尺寸击实分层每层击实次数击实方法试样用料kg最大粒径mm击实功kJ/m内径cm高cm容积cm小型击实仪7.02.5305.05.0100(98.1)1砂性土30次定点击实122205粉性土35次2512.5粘性土40次2940重击锤实型仪5.04.5451012.7997527转圈3252685.25.14.545.715.211.62104556转圈5382682.2表中小型击实仪适用于试料最大粒径为2mm的石灰土。
重锤型击实仪适用于石灰土及石灰类混合料。
当试料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30%;且最大允许粒径为25mm时采用小击实筒(容积997cm)。
当试料中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超过30%,且最大允许粒径为38mm时采用大击实筒(容积为2104cm)。
(一)小型击实仪击实法1.仪器设备(见附图4.3)附图4.3 100cm击实仪1—仪器底座;2—楔紧螺丝;3—半圆试筒;4—套筒;5—活塞;6—25kg夯锤;7—导杆柄;9—垫板(1)容积100cm击实仪一套;(规格与技术性能见附表4.8)(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500g,感量0.1g。
(3)筛:筛孔2mm(4)其他:铝盒,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及保湿设备。
2.试样准备将土捣碎,通过2mm筛孔,选取1.5~2.0kg的土样,测其含水量,换算成干质量,按照设计的石灰剂量准确掺入熟石灰,并仔细拌匀。
加入稍低于按经验估计的最优含水量(略比素土大1~3%),再充分拌匀备用。
3.试验步骤将两半圆筒3(见附图4.3)用少许煤油涂抹后,合拢起来放入底座1内,继将垫板9放入,拧紧螺丝2,然后套上套筒4,将折合干质量约200g的混合料装入套筒内,盖上活塞5,插入:导杆7和夯锤6,将锤提高到手柄下,自30cm高度处落下,将试件夯实。
夯实次数:(见附表4.8),夯实试验应在坚实的地面(水泥混凝土或块石)上进行,松软地面会影响测定结果。
附图4.4 重型击实仪(尺寸单位:mm)(a)小击实筒、击锤和导杆;(b)大击实筒、击锤和导杆1—套筒;2—击实筒,3—底板;4—垫块;5—提手;6—导筒;7—硬橡皮垫;8—击锤试件按规定次数击实后,小心地将导杆、活塞及套筒取下,用修土刀仔细地沿圆筒边缘将试件多余部分削去,表面与圆筒齐平。
拆开两半圆筒或用锤自下向上将试件轻轻顶出,称其湿质量准确至0.1g。
同时取样少许,测定其含水量。
求该试件的干质量密度。
如此重复数次,每次增加含水量2~3%(一般为五次)一直做到水分增加而试件质量密度开始降低为止,此时得到的峰值换算为干质量密度。
即为求得该灰土的最大干质量密度与其相应的最优成型含水量。
4.计算及制图同路基土方最大干质量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测定方法中(一)轻型击实法4。
(二)重锤型击实仪击实法:1.仪器设备(见附图4.4)(1)重锤型击实仪一套:分小击实筒容积为997c及大击实筒2104c,其规格及主要技术性能见附表4.8。
(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2000g,感量1g。
(3)台称:称量10kg,感量5g。
(4)筛:孔径5mm,25mm,40mm(5mm,25mm,38mm。
(5)其他:铝盒、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及保湿设备。
2.试样准备将原材料分别通过要求的筛孔(土、灰应通过5mm筛孔,掺入的骨料应通过允许最大粒径的筛孔),按照设计配合比分别称质量,掺合后仔细拌匀。
加入低于按经验估计的最优含水量,再充分拌匀备用。
一般应准备按估计最优含水量,依次相差2%的试样5组,即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估计的最优含水量,备料:小击实筒为15~20kg左右,大击实筒为30~35k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