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完整版)武术题库(选择题)加答案(2)

(完整版)武术题库(选择题)加答案(2)选择(每题2分)1.( )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A,长拳B,南拳C,太极拳D,形意拳2.伸屈性腿法有( )A,单拍脚B,侧踹C,里合腿D,正踢腿3.属于步法的有( )A,马步B,退步C,仆步D,虚步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A,太极拳B,形意拳C,长拳D,南拳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 A,枪B,棍C,鞭D,剑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A,眼随势注B,眼随手动C,形断意连D,势断气连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A,托B,聚C,提F,沉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A,对刺剑B,双刀进枪C,散打D,徒手与器械对练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A,螳螂拳B,通背拳C,八卦掌D,八极拳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A,技击B,娱乐C,健身D,演练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A,3种B,4种C,5种D,6种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A,手,肘,肩,颈,膝,腰B,头,肩,手,腰,脚,腿C,颈,肘,膝,腿,脚,胯D,手,肘,肩,胯,脚,膝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14.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A,搏斗B,军事C,健身D,娱乐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 A,1分10秒B,1分20秒C,1分D,1分30秒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宽的白色边线A,3厘米B,4厘米C,5厘米D,10厘米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A,相互B,连接C,矛盾D,相向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A,12,16 B,14,18 C,16,10 D,14,10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 )A,朴刀B,鞭术C,棍术D,双刀20.长拳的主要手法有( )A,冲,劈,砍,贯,砸等拳法B,冲,贯,劈,崩,砍等拳法C,劈,砍,砸,贯,压等拳法D,冲,劈,崩,贯,砸等拳法21.其他拳术二类拳有通背和( ) ( )A,形意,翻子B,地躺,象形C,劈挂,八极D,劈挂,翻子22,其它器械分三类,有单,双( )器械A,软B,硬C,长D,短23.其它拳术套路演练时间为( )A,50秒B,1分C,1分10秒D,1分20秒24.长拳的手型有( )A,拳,掌,爪B,掌,爪,勾C,拳,掌,勾D,勾,爪,拳25.长拳的肘法有( )三种A,顶,盘,架B,顶,架,推C,挑,顶,盘D,撩,盘,架26.左虚步的重心应在( )A,左腿B,右腿C,俩腿中间D,胯部27.弹腿动作应采用( )示范A,正面B,侧面C,背面D,镜面28.长拳运动特点是( )A,快速有力B,轻柔圆活C,绵绵不断D,势势相连29,( )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术会,体育会等武术组织A,宋元B,明清C,春秋D,民国30.武术基本功练习中,一般正踢腿要求"三直一勾","一勾"是指( )A,勾手B,勾脚C,支撑腿脚尖勾起D,摆动腿脚尖勾起,选择(每题2分)1C 2B 3B 4D 5D 6B 7A 8D 9B 10A 11A 12D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C 20D 21D 22A 23B 24C 25A 26B 27B 28A 29D 30D 选择(每题2分)1.(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A,形意拳B,长拳C,南拳D,太极拳2.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A,提B,沉C,聚F,托3.搏斗运动目前开展有三项,散手,短兵和( )A,推手B,徒手对练C,器械对练D,对练4.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A,通背拳B,八卦掌C,八极拳D,螳螂拳5,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A,演练B,健身C,技击D,娱乐6.竞赛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 )A,7米B,8米C,9米D,10米7.下列几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 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最低长度同本人身高,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B, 枪术:长器械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C, 剑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D,刀术: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姿势为准,刀尖高于本人的耳上端8.武术套路中直摆性腿法有( )A,3种B,4种C,5种D,6种9.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A,头,肩,手,腰,脚,腿B,手,肘,肩,胯,脚,膝C,颈,肘,膝,腿,脚,胯D,手,肘,肩,颈,膝,腰10,武术教学的检查方法有哪四种( )A,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测验法B,提问法,测验法,观察法,演练法C,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D,讨论法,观察法,演练法,提问法11.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A,搏斗B,军事C,健身D,娱乐12.集体项目场地为长16米,宽为( )A,8米B,10米C,12米D,14米13.其它拳术一类拳有( )A,形意,八卦,八极B,形意,通背,八极C,通背,地躺,八卦D,地躺,八卦,通背14.南拳的发力应从( )A,脚B,腰C,肩D,臂15.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A,矛盾B,连接C,相互D,不断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推手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B, 对练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C, 散手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D,长拳是俩人或俩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17.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A,12,6 B,16,10 C,14,10 D,14,818.二十四太极拳右揽雀尾这个都做所运用的手法有( )A,采,列,肘,靠B,分,云,推,搂C,棚,捋,挤,按D,分,云,推,按19.长拳的手法主要有:冲,劈,( )贯,砸等拳法A,崩B,砍C,压D,击20.武术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寓技击于体育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B, 改善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C, 寓技击于体育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广泛适应性D,提高防身自卫能力,改善增强体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民族风格21.其它拳术三类拳包括的拳术有( )A,形意,八卦,象形B,地躺,翻子,形意C,通背,翻子,八卦D,地躺,象形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练套路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钟B,其他拳术器械演练时间不少于50秒C,长拳竞赛套路少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10秒E, 自选太极拳套路演练时间为5-6分钟23.竞赛性质:由竞赛规定分为三类,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个人竞赛B,团体竞赛C,个人团体竞赛D双人竞赛24.下面是南拳步型的是( )A,单蝶步,叉步B,横裆步,叉步C,双蝶步,共步D,骑龙步,单蝶步25.长拳劲力要顺达,需从"三节"着手,从上肢来说手是( )A,根节B,中节C,梢节26.在太极拳演练中讲究"迈步如猫形"要求步法( )A,轻灵稳健B,缓出稳健C,轻缓稳健D,连绵不断27.武术套路中屈伸形腿法有( )A,3种B,4种C,5种D,6种28.在长拳演练中,其步法要( ),稳固A,迅疾B,轻快C,敏捷D,灵活29."提膝亮掌"犹如金鸡独立,采用了( )讲解A,单字话B,形象化C,口诀化D,术语化30.武术的作用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广泛适应性,内外合一B, 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寓技击于体育中C, 改善和增强体质,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D,提高防身自卫能力,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寓技击于体育中,广泛适应性1C 2D 3A 4A 5C 6B 7D 8C 9B 10C 11B 12D 13A 14B 15A 16B 17D 18C 19A 20C 21D 22C 23D 24D 25C 26A 27A 28B 29B 30C1.(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A,形意拳B,长拳C,南拳D,太极拳2.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A,提B,沉C,聚F,托3.搏斗运动目前开展有三项,散手,短兵和( )A,推手B,徒手对练C,器械对练D,对练4.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A,通背拳B,八卦掌C,八极拳D,螳螂拳5.通背拳动作特点正确一项( )A 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B 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C 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以发声吐气助长发力D 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6.刀术运动特点( )A 刚柔相济轻快潇洒矫健优美B 勇猛快速有力手要圆熟C 勇猛快速刚劲有力D 劲力适当方法正确拦拿缠绕圆转7.枪术的枪法说法错误的一项( )A 拦B 拿C 扫D 扎8.棍术的棍法说法错误的一项( )A 劈B 扫C 拨D 拿9.以下不属于剑术中剑法的一项( )A 扎B 刺C 点D 格1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立剑或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手与剑成一直线为刺剑B 立剑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手与剑成一直线为劈剑C 撩剑是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D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剑11.关于形意拳基本技法说法错误的是( )A 头要上顶项要竖直B 肩要松肘要坠C 腕要塌掌要撑拳要紧D 三圆三顶12.形意拳名称不符的一项( )A 心意拳B 通背拳C 心意六合拳D 六合拳13.通背拳运动特点说法错误一项( )A 腰背发力放长击远B 甩腰抖腕立抡成圆C 猿目鹰神气势贯穿D 摆扣清楚纵横交错14.不属于通背拳基本技法的一项( )A 眼法敏锐心法慧勇B 身法灵活五护八断C 手法精巧步法迅速D 三空三扣四坠四敏15.螳螂拳发源于( )A广西B 山西C 山东D 河北16.螳螂拳创于( )A明末清初B 唐朝C 宋朝D 战国17.不属于螳螂拳三大流派的一项( ) A七星B 六合C 梅花D 三合18.螳螂拳运动特点说法错误一项( )A 象形取意朴实无华B 弧中求直刚柔直法C 出招叫手接势应变D 劲力充实稳固沉着19.螳螂拳基本技法说法错误一项( )A 阴阳要转B 三折九扣C 拳法规整D 八刚十二柔20.不属于螳螂拳手法的一项( )A 封B 闭C 粘D 推21.剑术源于( )A 春秋B 商殷C 明末D 宋朝22剑术运动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 )A 身法矫捷B 富有韵律C 勇猛快速D 轻快洒脱23不属于剑术基本技法一项( )A力劲势猛B 刚柔兼备C 把活腕灵D 气韵生动24不属于刀术基本技法的一项( )A刀法快诈B 轻快敏捷C 力劲势猛D 远跳超距25不属于棍异名一项( )A 殳B 棒C 杆D矛26.不属于棍术基本技法一项( )A 势贵四平B 梢把并用C 握法灵便D 长短兼施27不属于枪异名的一项( )A矛B槊C 梭枪D杵28关于枪术基本技法说法错误一项( )A行枪活跃B 梢把并用C 工于一圈D势贵四平29不属于枪术运动特点的一项( )A走势展开B上下翻飞C 变幻莫测D勇猛快速30不属于螳螂拳手法的一项( )A勾搂B采挂C 推挑D缠劈1 C2 D3 A4 A5 D6 C7 C8 D9 A 10 C 11 D 12 B 13 D 14 D 15 C 16 A 17 D 18 D 19 B 20D 21 B 22 C 23 A 24 B 25 D 26 A 27 D 28 B 29 D 30C1.中华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基础是( )A孙子哲学B孔子学说C道家本体论D周易哲学2.不属于道家本体论一项的是( )A道论B神论C气论D天人合一论3.构成武术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是( )A反者道之动B天人合一论C气变而有形D后之以发4.关于《周易》说法错误的是( )A《周易》为我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B《周易》哲学思想有以阴阳代表的辨证法观念C《易经》哲学思想有以八卦代表的万物生成观念D《易经》是中华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基础5.关于五行拳说法错误的一项( )A劈拳属金B崩拳属木C钻拳属土D炮拳属火6.太极拳命名中的太极二字来自( )A道家哲学B五行学说C易经D孙子哲学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 )提出的战略重要思想A周易哲学B五行学说C太极哲理D孙子8.( )为武术伦理核心A易经B孔孟仁学C五行学说D道家本体论9.武术与传统艺术的互渗错误的一项是( )A武术与杂技B武术与京剧C武术与舞蹈D武术与戏曲艺术10.武术流派分为三类其中错误的一项( )A武术门类B武术功类C种族分类D地域分类11.关于民间传说各流派武术创始人错误的一项( )A少林武功始于南北朝时期陈王廷B形意拳创始人为山西姬际可C八卦拳创始人为河北文安县董海川D八极拳创始人为癞蓝天12.不属于宗教与武术发生联系原因的一项是( )A庞大的寺院经济是宗教信仰者习武的基础B宗教信仰者的反压迫斗争C宗教教义或宗教功修对武术的影响D崇拜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13.武术技击不主张的一项( )A内炼气B赢为目的C外炼形D内外兼修14.不属于气功对武术运动作用的一项是( )A武术锻炼方向B传统武术锻炼内容C武术运动锻炼步骤D武术运动锻炼方法15.关于武术说法正确的一项( )A武术是一种专业性学科B武术是一种综合性学科C武术是一种概括性学科D武术是一种论理性学科16.关于武术科学研究特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民族文化特点B技击特点C中国传统健身术特点D娱乐观赏特点17.关于武术科学研究方法遵循原则说法错误一项( )A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相贯通原则B武术科学和多种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原则C天人合一原则D理论研究和实践密切相结合18.武术科研过程排序正确一项( )A选题搜集材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研究方法设计B搜集材料选题整理分析材料研究方法设计撰写论文C整理分析材料选题研究方法设计搜集材料撰写论文D选题研究方法设计搜集材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19.武术科研过程选题遵循原则不符的一项( )A条件性原则B广泛性原则C价值性原则D适应性原则20.武术科研过程搜集材料常用方法错误一项( )A文献法调查法B观察法测量法C实验法观察法D文献法测验法21.武术科研过程研究设计中与自然科学有关课题研究设计包( )A抽样设计实验设计B文献设计调查设计C测量设计观察设计D实验设计分类设计22.清朝以前的武术管理基本从属于( )A文化管理与军事管理B军事管理与教育管理C军事管理与政治管理D教育管理与体育管理23.不属于民国时期武术中央主管机关的一项( )A中央国术馆B全国体育委员会C社会教育司D 武术处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管理工作主要以( )为主A行政管理B军事管理C教育管理D健身管理25.( )年国家体委成立,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A1951 B 1952 C1953 D195726.( )年在训练竞赛四司下设立了武术科后升格为武术处A1952 B1953 C1954 D195527.武术管理组织按管辖范围为标准可分为三类其中不属于的一项( )A国际性武术管理组织B全国性武术管理组织C地方性武术管理组织D基层性武术管理组织28.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 )A三级B四级C五级D六级29.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分( )个层次A3个B4个C5个D2个30.国家体委于( )年正式下文开展全国武术之乡评选活动,以后每( )年评选一次A1990,4 B1991,3 C1992,3 D1993,41C 2B 3A 4D 5C 6C 7D 8B 9B 10C11A 12D 13B 14D 15B 16D 17C 18D 19B 20D21A 22B 23D 24A 25B 26D 27A 28C 29A 30。
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大赛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大赛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
)1.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在(D)。
A1949年6月10日B1950年6月10日C1951年6月10日D1952年6月10日2.《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施行时间是(C)。
A2009年11月9日B2010年11月9日C2011年11月9日D2012年11月9日3.国务院于2009年1月7日批准每年的“全民健身日”为(C)。
A6月8日B7月8日C8月8日D9月9日4.国务院通过的《全民健身条例》施行时间是(B)。
A2008年10月1日B2009年10月1日C2010年10月1日D2011年10月1日5.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该法实施的时间是(B)。
A1994年10月1日B1995年10月1日C1996年10月1日D1997年10月1日6.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时间是(B)。
A2009年7月20日B2010年7月20日C2011年7月20日D2012年7月20日7.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C)。
A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的全民健身志愿者。
B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的全民健身志愿者C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D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并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
8.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宗旨是(A)。
A奉献、服务、健康、快乐B公益、敬业、服务、和谐C热心、奉献、科学、活跃D志愿、服务、健身、敬业9.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低到高分为(B)。
A一级、二级、三级、国家级B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C一级、二级、三级、四级D初级、中级、高级、国家级10.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的保障工作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保障、组织管理保障、工作条件保障和(D)。
健身武术理论考试题库(有答案)word精品文档8页

健身武术专项理论试题库一、选择题:1、武术是以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A、格斗动作B、技击动作C、攻防动作D、击打动作2、武术起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A、军事训练B、部落战争C、生产劳动D、狩猎3、国民党政府于1927年6月在建立了“中央国术馆”。
A、南京B、上海C、广州D、北京4、武术的基本技击内容是:A、踢、打、摔、拿、击、刺B、踢、打、穿、蹦、跳、跃C、跌、扑、滚、翻、击、刺D、弓、马、仆、虚、歇、丁5、被誉为“开创武侠之先河”的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荀子6、西周时期射箭者“先射一箭,后射三箭连发而中”的技术被称为:A、白失B、剡注C、参连D、襄尺7、西周时期射箭者“使箭贯穿过活物,百步穿羊”的技术被称为:A、白失B、剡注C、参连D、襄尺8、西周时期射箭者“射箭透靶,见其镞白”的技术被称为:A、白失B、剡注C、参连D、襄尺9、在武林中被称为“外家拳”的是:A、武当拳B、昆仑拳C、峨眉拳D、少林拳10、古代“弓箭社”、“角抵社”等“社”的形成是什么时候?A、商周B、秦汉C、宋元D、明清11、武术特点中“内外合一”中的“内”是指:A、大脑、神经、气息的运行B、精神、意识、气息的运行C、思想、血液、气息的运行D、神经、血液、气息的运行12、在武林中被称为“内家拳”的是:A、武当拳B、昆仑拳C、峨眉拳D、少林拳13、1985年8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西安举办了第届国际武术邀请赛。
A、一B、二C、三D、四14、《纪效新书》的作者是:A、戚继光B、何良臣C、唐顺之D、俞大猷15、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A、1936B、1937C、1946D、194716、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分类基本可分为大类。
A、5B、4C、2D、317、在武德中,其首要内容是:A、礼B、忠C、仁D、勇18、在武德中,“孝”指:A、一日为师,终身为父B、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C、孝顺D、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19、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如1910年成立的“精武体育会”。
中国大学MOOC24式太极拳习练及实战技法考试答案

()朝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这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得分/总分A.明B.唐C.宋D.清正确答案: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2单选(2分)“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内”指的是人的()活动和气息运行。
得分/总分A.心志B.血液循环C.身体D.内脏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3单选(2分)()指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套路对练。
得分/总分A.搏斗运动B.推手C.徒手对练D.对练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4单选(2分)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年正式批准体育学科设立武术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点,这标志着武术作为一门学科已迈入学术领域的最高殿堂。
A.1996B.1994C.1997D.1995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5单选(2分)2、1985年,()批准了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全世界的决策。
得分/总分A.国务院B.中共中央政治局C.人大常委会D.中共中央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6单选(2分)()指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
得分/总分A.徒手对练B.搏斗运动C.器械对练D.徒手与器械对练正确答案: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7单选(2分)搏斗运动指()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得分/总分A.四人B.多人C.两人D.三人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8单选(2分)套路运动是以()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得分/总分A.技击B.竞技C.技术D.技艺正确答案:A你没选择任何选项9单选(2分)()指在单练的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实战演练形式。
得分/总分A.推手B.搏斗运动C.对练D.短兵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0单选(2分)()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得分/总分A.1984B.1990C.1986D.1988正确答案: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11单选(2分)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
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健身气功是以自身 、 、 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A.形体活动B.呼吸吐纳C.心理调节D.三调合一2.健身气功的健身特点是 、 、 。
A.深细匀长B.注重整体锻炼C.运动风格绵缓D.养生作用明显3.腹式呼吸又可分为 和 。
A.顺腹式呼吸B.逆腹式呼吸C.喉息D.胎息4.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特点是动作舒展, ;柔和匀称,协调美观; 。
A.精神放松B.伸筋拔骨C.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D.呼吸自然5.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须把握好 、 、意、气四个环节。
A.形B.精C.静D.神6.做“虎举”动作时,两臂举起和下落可细化为 、 、拉、按。
A.提B.升C.降D.举7.“鹿奔”动作身体后坐时要求背部形成“ ”和“ ”,意在疏通督脉之经气,振奋全身之阳气。
A.竖弓B.旋转C.横弓D.屈伸8.调息具有用于止念、 、 和 的作用。
A.强壮脏腑B.吐故纳新C.道法自然D.行气活血9.健身气功要做到松静自然,就要把练功的 、呼吸和 等按照生命活动的规律进行锻炼。
A.要领B.姿势C.意念D.心脏10.作为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讲究功德,坚决反对 和以教功为手段的 。
A.传承文明B.愚昧迷信C.聚敛钱财D.养生康复11.奇经八脉是 、 、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A.督脉B.任脉C.肺经D.心包经12.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的作用是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 与 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A.经络B.精神C.脏腑D.肢体13.健身气功·六字诀“呵”字诀,两掌捧起时鼻 ;插掌、外拨时 ,口吐“呵”字音。
A.呼气B.吸气C.闭气D.闭息14.健身气功·六字诀收势,通过收气静养按揉脐腹,由炼气转为 ,可以达到引气归元的作用,进而使练功者从 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A.养气B.练功C.散气D.生活15.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 、 ,共12个动作。
《民族传统体育》试题(A卷)参考答案

《民族传统体育》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552、调心、调息、调身吐纳、导引、内养、保健3、竞赛表演4、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习俗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文体交融性5、仁、义、礼、信、勇6、头正、劲直、沉肩、挺胸、立腰7、1990、10、3国际武联88李志坚8、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不间断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运动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9、脚尖10、导引术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功法运动、搏斗运动三种形式。
2、"气沉丹田"是意识引导气息下行,在小腹部(丹田位于肚脐下二寸四分处)获得的一种充实感。
3、"六合"是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法法则。
内三合和外三合相合,称为"六合"。
"外三合"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4、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对人体生理特征进行改造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5、变换训练法是指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地变换练习的负荷(速度、时间、速率等)、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进行训练的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早晨练武,首先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由静卧状态慢慢增加活动幅度,逐渐加大运动强度,防止引起拉伤或挫伤;其次,强度不宜过大,不超过最大心率70%为宜;练习时间40分钟左右为宜。
2、太极拳的步法含有沉稳、轻灵、平稳、均匀等四个特点。
它贯穿太极拳的任一步法变化中。
在步法之初,应做到虚实分明,使重心完全稳定在支撑脚上,另一脚提起,在不牵动重心位置的范围内落地。
这阶段主要体现迈步轻灵的特点。
在移动过程中,必须做到重心逐渐转换,脚着地部位渐渐过渡为全脚掌,此阶段主要体现了重心平移,两脚匀速移动的特点。
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二)

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二)作者:来源:《健身气功》2013年第02期(注:请参与知识竞赛答题者集齐4期杂志全部试题后再邮寄至组委会;选择题答题只需填写字母。
)31.“船夫背纤”右弓步背纤时,杖在肩部重点按压左穴,同时上下肢动作和呼吸协调配合。
A.肩井B.肩髃C.膻中D.大椎32.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提高五脏六腑机能、有助于防病治病的导引术。
A.健身B.养生C.经络D.脏腑33.习练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过程中,多次有规律的活动踝关节和腕关节,实际上是对十二的自我按摩。
A.井穴B.萦穴C.合穴D.原穴34.“老骥伏枥”动作做到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应以端点扣劳宫。
A.拇指B.食指C.小指D.中指35. 是指在功法练习过程中运用意识引动形体,使意与形合。
A.意形相随B.形神共养C.动息相合D.动静相兼36. 是指练功时有意识的控制呼吸,使气内不出、外不入,保持相对的稳定。
A.腹式呼吸B.自然呼吸C.提肛呼吸D.闭气37.练功过程中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各种念头纷起,均属范畴。
A.杂念B.守一C.入静D.意守38. 是指练功时稳定意识、吐故纳新,用意念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入脐下部位,使小腹有充实感。
A.松腹敛臀B.虚灵顶颈C.气沉丹田D.含胸拔背39. 是指舌在口腔、齿龈内外转动,可产生大量唾液,能起到收摄心神、交通心肾、强身健体的作用。
A.赤龙搅海B.舌抵上腭C.鸣天鼓D.拔耳40.遵循人体经脉的走向,配合呼吸,进行一定规律的肢体运动叫做。
A.形意相随B.循经导引C.抻筋拔骨D.吐故纳新41.健身气功·大舞的“ ”是指脏腑、经络、气血的运动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外动”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其内必现其外。
A.鼓荡气息B.刚柔相济C.身韵圆和D.内舞42.大舞产生的时间是时期,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
A.唐朝B.宋代C.秦朝D.唐尧43.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中的杖,是指练功者一手环握固定,另一手沿杖滑动。
2013年全国健身气功知识竞赛(试题之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健身气功是以自身 、 、 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A.形体活动B.呼吸吐纳C.心理调节D.三调合一2.健身气功的健身特点是 、 、 。
A.深细匀长B.注重整体锻炼C.运动风格绵缓D.养生作用明显3.腹式呼吸又可分为 和 。
A.顺腹式呼吸B.逆腹式呼吸C.喉息D.胎息4.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功法特点是动作舒展, ;柔和匀称,协调美观; 。
A.精神放松B.伸筋拔骨C.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D.呼吸自然5.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须把握好 、 、意、气四个环节。
A.形B.精C.静D.神6.做“虎举”动作时,两臂举起和下落可细化为 、 、拉、按。
A.提B.升C.降D.举7.“鹿奔”动作身体后坐时要求背部形成“ ”和“ ”,意在疏通督脉之经气,振奋全身之阳气。
A.竖弓B.旋转C.横弓D.屈伸8.调息具有用于止念、 、 和 的作用。
A.强壮脏腑B.吐故纳新C.道法自然D.行气活血9.健身气功要做到松静自然,就要把练功的 、呼吸和 等按照生命活动的规律进行锻炼。
A.要领B.姿势C.意念D.心脏10.作为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讲究功德,坚决反对 和以教功为手段的 。
A.传承文明B.愚昧迷信C.聚敛钱财D.养生康复11.奇经八脉是 、 、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A.督脉B.任脉C.肺经D.心包经12.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的作用是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 与 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A.经络B.精神C.脏腑D.肢体13.健身气功·六字诀“呵”字诀,两掌捧起时鼻 ;插掌、外拨时 ,口吐“呵”字音。
A.呼气B.吸气C.闭气D.闭息14.健身气功·六字诀收势,通过收气静养按揉脐腹,由炼气转为 ,可以达到引气归元的作用,进而使练功者从 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A.养气B.练功C.散气D.生活15.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 、 ,共12个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请参与知识竞赛答题者集齐4期杂志全部试题后再邮寄至组委会;选择题答题只需填写字母。
)
31.“船夫背纤”右弓步背纤时,杖在肩部重点按压左 穴,同时上下肢动作和呼吸协调配合。
A.肩井
B.肩髃
C.膻中
D.大椎
32.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是一套提高五脏六腑机能、有助于防病治病的 导引术。
A.健身
B.养生
C.经络
D.脏腑
33.习练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过程中,多次有规律的活动踝关节和腕关节,实际上是对十二 的自我按摩。
A.井穴
B.萦穴
C.合穴
D.原穴
34.“老骥伏枥”动作做到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应以 端点扣劳宫。
A.拇指
B.食指
C.小指
D.中指
35. 是指在功法练习过程中运用意识引动形体,使意与形合。
A.意形相随
B.形神共养
C.动息相合
D.动静相兼
36. 是指练功时有意识的控制呼吸,使气内不出、外不入,保持相对的稳定。
A.腹式呼吸
B.自然呼吸
C.提肛呼吸
D.闭气
37.练功过程中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各种念头纷起,均属 范畴。
A.杂念
B.守一
C.入静
D.意守
38. 是指练功时稳定意识、吐故纳新,用意念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入脐下部位,使小腹有充实感。
A.松腹敛臀
B.虚灵顶颈
C.气沉丹田
D.含胸拔背
39. 是指舌在口腔、齿龈内外转动,可产生大量唾液,能起到收摄心神、交通心肾、强身健体的作用。
A.赤龙搅海
B.舌抵上腭
C.鸣天鼓
D.拔耳
40.遵循人体经脉的走向,配合呼吸,进行一定规律的肢体运动叫做 。
A.形意相随
B.循经导引
C.抻筋拔骨
D.吐故纳新
41.健身气功·大舞的“ ”是指脏腑、经络、气血的运动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外动”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其内必现其外。
A.鼓荡气息
B.刚柔相济
C.身韵圆和
D.内舞
42.大舞产生的时间是 时期,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
A.唐朝
B.宋代
C.秦朝
D.唐尧
43.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中的 杖,是指练功者一手环握固定,另一手沿杖滑动。
A.滑
B.卷
C.旋
D.绞
44.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功法的意念以 为主要特点,使人沉醉于美好的意境中,逐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A.观想
B.默念口诀
C.象形取意
D.意守穴位
45.健身气功是中国正式开展的第 个体育运动项目。
A.61
B.62
C.98
D.99
46.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 》,绘有44个不同人物的导引图式,真实反映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锻炼身体与疾病斗争的情景。
A.彩陶罐
B.行气玉佩铭
C.五禽图
D.导引图
47.2011年9月21日,国际奥委会在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上,为“中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颁发群众体育“ ”奖。
A.特殊贡献
B.发展与促进
C.最佳表演
D.最快进步
48. 是指在练功过程中,通过运用意识,排除外界事物和内心杂念的干扰,进入一种轻松舒适、意念专一的状态。
A.放松
B.入静
C.数息
D.体呼吸
49.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于2012年9月21日在 正式成立。
A.加拿大温哥华
B.美国纽约
C.法国巴黎
D.中国杭州
50.《健身气功》杂志于 年10月创刊,为双月刊,彩色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
A.2003
B.2004
C.2005
D.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