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3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3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二)【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

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

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

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

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

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

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

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

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

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

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

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

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注】①鞠:皆,尽②荐:连续③覙缕:逐条陈述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

“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必修2)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文言文阅读专题(三)【湖北省孝感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方腊者,睦州.青溪人也。

世居县堨村,托左道以惑众。

县境梓桐、帮源诸峒皆落山谷幽险处,民物繁夥,有漆楮、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往来。

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①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

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置官吏将帅,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

无弓矢、介胄,唯以鬼神诡秘事相扇訹,焚室庐,掠金帛子女,诱胁良民为兵。

人安于太平不识兵革闻金鼓声即敛手听命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

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

南陷衢,杀郡守..彭汝方;北掠新城、桐庐、富阳诸县,进逼杭州。

郡守弃城走,州即陷,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纵火六日,死者不可计。

警奏至京师,王黼匿不以闻,于是凶焰日炽。

兰溪灵山贼朱言吴邦、剡县仇道人、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皆合党应之,东南大震。

发运使陈亨伯请调京畿..兵及鼎、澧枪牌手兼程以来,使不至滋蔓。

徽宗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以东,且谕贯使作诏罢应奉局。

三年正月,腊将方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已而大军至,合击贼,斩首九千,筑京观五,贼还据杭。

二月,贯、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腊复焚官舍、府库、民居,乃宵遁。

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

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

四年三月,余党悉平。

进贯太师,徙国楚。

(选自《宋史·方腊传》,有删改)【注】①花石:指宋时的“花石纲”之事。

宋徽宗酷爱花石,遂由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江浙一带的奇花异木,运往京城开封,运送花石之船,十艘船为一“纲”,史称“花石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安于太平/不识兵革/闻金鼓声即敛手/听命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B .人安于太平不识/兵革闻金鼓声/即敛手听命/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1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代理北大校长智效民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建设需要,远在西南边陲的北京大学等单位需要尽快返回北平。

当时人们把这一行动称为“复员”。

傅斯年逝世后,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在回忆文章中说:“抗战胜利,各校复员,北京大学地位重要。

我和他商量,想请胡适之先生担任校长,他也极力主张。

不过胡先生不能立即回国,结果,又把代理校长推到他的身上。

他当时虽表示不愿,但北大是他的母校,而胡先生又是他的老师,我以大义相劝,他也不得不勉强答应。

”傅斯年在北大校庆时曾经表示:蒋梦麟的学问不如蔡元培,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他自己的学问不如胡适之,但他办事的能力也比胡先生强。

因此他半开玩笑地说:“这两位先生的办事,真不敢恭维。

”蒋梦麟听到这番话以后,幽默地对他说:“孟真,你这话对极了。

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人是北大的功狗。

”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后,有两件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45年9月,傅斯年以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的身份参加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

随后他派遣陈雪屏、郑天挺、杨振声、曾昭抡等人回到北平接收北大校产,为学校复员做准备。

不久傅斯年也抵达北平。

在以后的短短半年中,他还争取到了北大周围的许多敌伪房产和无主民房,其中包括相公府、东厂胡同的黎元洪故居、旧国会大厦等建筑。

为此,他在致敌伪产业处理局等部门的公函中称:“查本校复员在即,需用房屋至为迫切。

兹将邻近本校之敌伪房产地址开具清单,敬希惠察,允将单列各处暂为拨借应用,或订价购置以济急需。

”在致李宗仁、孙越崎、熊斌的电报中称:“本校校址不敷亟待购置民房,拟请将后门、沙滩、马神庙、南北池子、皇城根、南夹道、南河沿一带及西四至西单间之敌伪房产尽先拨归本校价购以资应用。

”据陈雪屏回忆,傅斯年经常对他说:“关于行政上的业务,我们应先替胡先生办好,将来不劳他操心。

即以校产为言,他断不愿和别人抢东西的。

”这说明,让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长,确实是明智之举。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含解析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案解析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

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

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

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

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

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

【人教版】2018_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8_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2)每日一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含答案解析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

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

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

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

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

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广西民族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欧大陆的文明之路。

这条道路在空间上的地理坐标是复杂的,可以是陆地、海洋,也可以是大漠、草原;可以是同一个大陆的东亚、南亚、中亚或西亚,或是具体的国家。

在张骞开通西域这一标志性的节点之前,丝绸之路上的欧亚文明交汇已然存在,而且这种不同种族、地域之间的文明对话,似乎是一条永恒的时光之河,历经数千年延续至今而奔流不息。

按照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的观点: “从文化——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连接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

”丝绸之路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拥有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主导、引领的作用,因此,这一文明具有深厚的内涵。

它可以体现为举足轻重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如汉朝开通西域对匈奴的战争、大唐对突厥的战争。

它也可以视为早期全球化的经贸之路,丝绸把中国农民的桑蚕养殖、丝绸生产与中亚、西亚商人的物流运输等以市场的形式连接起来,现代自由主义的经济方式在这条经济带上起到了主导作用。

与政治、经济活动相比,丝绸之路的文化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如佛教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扎根开花,完成了异域宗教思想的首次中国化。

唐初唐太宗明确提出要把源自西域的燕乐,与汉民族的传统雅乐一并纳入宫廷音乐,朝野莫不为之风靡。

在唐王朝的广阔疆域里,这种多样性、包容性的国家文化政策的实施,把中华文明推向了新的境界。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国文化地理空间不停滞的运动和延展。

黑格尔曾经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角度提出,中华文明是一种相对封闭、静止、缺少变化的文明形态,这一观点似乎是简单或偏颇的。

从丝绸之路的研究看,中华文明在运动形态和内在规律上都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如果把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作为一座分水岭,之前是中国本土文明的内在碰撞与交融,华夏与夷狄戎蛮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了民族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融合。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三)【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

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

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

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

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

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

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

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

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

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

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

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

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

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

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

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

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

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

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

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

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

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

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

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参考答案】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

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

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

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

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此题给出能够显示主旨观点的语句,让考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流走鲍尔吉·原野①布尔津河像长方形的餐桌,碧绿色的台面等待摆上水果和面包的篮子。

河水在岸边有一点小小的波纹,好像桌布的褶皱。

②我坐在山坡上看这只餐桌,它陷在青草里,因此看不见桌子腿。

这么长的餐桌,应该安装几百条腿,结实的橡木和花楸木腿。

小鸟从餐桌上直着飞过去,检查餐桌摆没摆酒杯和筷子。

其实不用摆筷子,折一段岸边的红柳就是筷子。

红柳开满密密的小红花,花瓣比蚊子的翅膀还要小。

这么小的花瓣好像没打算凋落,像不愿出嫁的女儿赖在家里。

红柳的花瓣真的可以在枝上待很久,没有古人所说的飘零景象。

③来会餐的鸟儿飞过了许多拨儿,它们什么也没吃到,失望地飞走了。

有的鸟干脆一头扎进“桌子”里面,冒出头时,尖尖的喙已叼着一条银鱼。

这就是河流的秘密,吃的东西藏在桌子底下。

④青草和红柳合伙把布尔津河藏在自己怀里,从外表看,它不过是一张没摆食物的餐桌。

为了防止人或动物偷走这条河,红柳背后还站着白桦树。

白桦树的作用是遮挡窥视者的视线。

青草、红柳和白桦树,每次看到藏在这里的布尔津河干净又丰满,心里就高兴,它们竟可以藏起一条河。

但它们没想到,布尔津河一直偷偷往西流。

表面看,河水一点没减少,仍像青玉台面的长餐桌,但水流早从河床里面跑了。

假如有一天青草知道了布尔津河竟然一直在偷偷流,它一定不明白河水要流到什么地方去,还有比喀纳斯更好的地方吗?⑤青草喜欢这里,它不愿意迁徙的理由是河谷的风湿润,青草在风中就可以洗脸。

青草身上的条纹每天都洗得比花格衬衣还好看。

这里花多,金莲花开起来像蒺藜一样密集。

这一拨儿花开尽,有另一拨儿花开。

到六月,野芍药开花,拳头大的鲜艳的野芍药花开遍大地,青草天天生活在花园里。

可是,布尔津河你为什么要流走呢?⑥现在野芍药打骨朵了。

我用手捏了捏,一颗手指肚大的花蕾能开出碗大的花。

我想把山坡的野芍药的花骨朵全都捏一遍,好像手里捧过百万玫瑰,但我怎么捏得过来呢?把花捏得不开放怎么办?草地、悬崖上都有野芍药花。

开在白桦树脚下的野芍药花一定最动人,它像一个人从泥土里为白桦树献花。

白桦的小碎叶子如一簇簇黄花,仔细看,这些黄花原来是带明黄色调的小绿叶子。

能想象,它在阿勒泰的蓝天下有多么美,而它的树身如少女身上的白纱。

当晨雾包裹大地又散开后,你觉得白桦树收留了白雾。

我甚至愚蠢地摸了摸树干,看了看自己的手指肚,又用舌头舔了舔——没沾雾,白桦树就这么白。

既然这样,布尔津河你为什么还要流走呢?⑦有一天,我爬上了对面的山。

草和石头上都是露水,非常滑,但我没摔倒。

登上山顶,看到了我住的地方的真实样子。

黑黑的云杉树如披斗篷的剑客,从山上三三两两走下来。

更黑的那块草地并不是一片云杉长在了一起,那是云朵落在草地上的影子。

⑧布尔津河在视野里窄了,像一条白毛巾铺在山脚下,毛巾上摆着圆圆的小奶球,有一些奶球连在了一起。

它们是云朵,这是蒙古山神的早餐。

云,原来还可以吃的,这事第一次听说。

山神那么大的食量,不吃云就要吃牛羊了,一早晨吃一群羊,还是吃云吧。

雾从河上散开,一朵一朵的云摆在河上,山从雾里露出半个身子,准备伸手抓云吃。

昨晚下过雨,木制的牛栏和房子像柠檬一样黄。

不一会儿,天空有鹰飞过,合拢翅膀落在草地上,想要抓自己的影子。

野芍药开花了,山神早上在吃云朵,偷偷流走的布尔津河,把这些事情告诉给了远方的湖泊。

1.从前三段看,文章把布尔津河比成餐桌,有何妙处?2.第六段写景富有特色,试作分析。

3.“你为什么要流走”与“你为什么还要流走”两句在文中形成反复,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4.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羊吃草西西在吐鲁番,我看见羊吃草。

以前,我并没有仔细地看过羊吃草,也不晓得它们吃的是怎么样的草。

我见过马吃草、牛吃草、驴子吃草。

它们总是低下头来,伸长了脖子,把嘴嗅到地面的草上,一面咬住草茎,一面撒撒地撕裂草梗,或者拔菜也似的把草连根拔起。

牛、马和驴大概要一口气拔很多草,才闭上嘴巴,磨碾一阵牙齿,慢慢咀嚼,然后吞下肚子,让胃去消化和反刍。

我看见牛和马吃的草,都是普通草地上的青草——那种短矮的、匍伏在地面上攀爬的青草。

有时候,我也看见驴子停在一辆木头车边吃车上堆着的草,那是人们割下来的像葱条一般细长的草。

我们在吐鲁番参观了坎儿井地下水和防风林。

在防风林的附近,有一座特别的沙丘,是一座馒头也似的黑色山阜,在阳光底下闪着沉默的光,仿佛一座乌金矿。

沙丘上有许多人把半截身子埋在沙底下,露出剩下的身躯和头颅,以及他们民族色彩的鲜艳衣饰,这些人,都到沙丘来医治关节炎。

我并没有跑上沙丘,因为我看见一个男孩赶着一群羊来了。

男孩穿着藏青的汗背心、炭黑的长布裤、灰尘仆仆的白运动鞋,头上戴了一顶纯白的维吾尔族小圆帽。

他赶着数约二三十只羊,其中有黑山羊,也有白绵羊,羊们在沙地上散开,各自低头吃草。

沙丘上面没有草,沙丘底下的四周,仍是一片灰泥色的细沙,仿佛戈壁滩到了这里,碎得如粉了。

但在这片沙地上,却长满了丛生的矮草,展散了延蔓的枝条。

羊看见了草,纷纷风卷残云似地舐啮起来。

我想引一头小羊走来这边,于是蹲下来,伸手去拔取草叶。

我哪里是在拔草呢,我那时的感觉是,我采拔的大概是荆棘,因为我一把抓到手里的竟是满掌的芒刺,好像握着一堆铁蒺藜。

我迅速缩回手,手指都火辣辣地像中了蜜蜂的针,无数的针。

我看看面前这纤细瘦削的蔓草,难道它们是箭猪和刺猬?我一直以为,羊和牛、马或驴子一样,吃的都是贴近地面生长的那种软嫩的短草,这时才知道,吃的竟是像玫瑰花茎那般多刺的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