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共72页

合集下载

《普通心理学》绪论

《普通心理学》绪论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29(285,286) )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 的反射。
肉—— 流唾液(无条件反射) 铃声+ 肉—— 流唾液 铃声———— 流唾液(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桑代克和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P29(288,289) )
三、其它感觉 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最古老的感觉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最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感觉:(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平衡觉:静觉,(晕车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运动觉:动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窒息、疲劳、 便意、疼痛和性的感觉 。(P33(321))(P33(322,323))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 然。
(P30(297,298,299) ) 绝对感觉阈限:(绝对阈限)
感觉阈限
觉差、j.n.d.)
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P30(300))
二、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 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考夫卡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彭聃龄第四版)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彭聃龄第四版)
可能观察不到需要研究的现象
(2) (3)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结果易受观
察者主观因素影响
2020/3/29
———
(4)
心理测验法
测验法
定义
是指用一套预先经 过标准化的问题 (量表)来测量某 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2020/3/29
———
心理测验的类型
按照内容: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 按照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按照测验规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观察法
2020/3/29
定义
———
观察法
对所研究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 某种行为的出现
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 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2020/3/29
———
观察法的适用情况
(1) (2)
2020/3/29
———
事件难以重复出现,难以重复观察, 难以验证
(1)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难以进行精确 的分析
第三编 行为调节和控制 第四编 人的心理特性
2020/3/29
———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2020/3/29
———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 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2020/3/29
———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
认知
动机和情绪 能力和人格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一)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识、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由于行为表现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

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法则。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团体心理是在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二、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一)因果研究:揭示心理现象的因果联系(二)相关研究:有关系(三)个案研究:个别案例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的需要等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等。

普通心理学(全)

普通心理学(全)

记忆概述
01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过程。
02 03
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感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 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人们积累知识和经验、形成和发展各种技能与能 力的必要条件。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对象来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 动作记忆;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长时记忆。
心理治疗的方法与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应对方式 ,广泛应用于焦虑症、抑郁症等 心理障碍的治疗。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治疗,关注家 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适用于家庭关系紧张、子女行为 问题等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疗法
关注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 改善人际关系来减轻症状,适用 于社交焦虑、人际问题等心理障 碍。
古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的 探索和思考,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 基础。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流派与发展
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 派和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等,这些流派和理论不断推 动着心理学的进步和发展。
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 了科学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定义
心理障碍是指一系列情感、行为和认知症状,导致个体在日常生 活、学习、工作中出现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和病因,心理障碍可分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类型。
影响因素
心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受遗传、环境、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 因素影响。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普通心理学》第01章 绪论

《普通心理学》第01章 绪论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与物理、化学等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性,是人的内部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却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还研究行为及其与心理的关系。

一、个体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有许多心理现象,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以及信仰、期待、做梦……等等。

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把人的心理看作复杂的系统。

任何系统都可以作多种描述。

人的复杂心理系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人的心理的动态一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等。

(一)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在心理学上,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

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

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保持接触的主要感觉系统。

通过感觉我们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如颜色、明暗、声调、气味、粗细、软硬等等。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

它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如一辆汽车、一幢房子、一个美丽的街心花园、一群人等。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总体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边缘科学2、既是认识科学,也是行为科学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子过程,简称知、情、意。

认识(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情绪过程是对态度的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是通过克服困难,欲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三者是协调统一,相互影响的。

二、个性(人格)个性是指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人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个体差异的体现心理过程与个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心理过程是共性的体现,但是每一个具体的人表现心理过程时会各俱特色。

三、心理状态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状态,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三分法”;“两分法”只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有其它分法:如研究意识与无意识;研究心理与行为等。

第二节心理的任务、领域和意义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

(一)从质和量上对心理事实进行描述(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三)揭示心理现象的机制(四)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二、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一)基础领域1、普通心理学2、实验心理学3、比较心理学4、年龄心理学(发展心理学)5、生理心理学6、社会心理学(二)应用领域1、教育心理学2、劳动心理学3、医学心理学4、商业心理学5、军事心理学6、司法心理学7、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三、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为哲学命题提供科学依据2、对邻近学科的影响作用(二)实践意义为实践活动服务。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长期和定期观察二、调查法1、问卷法(书面调查)2、访谈法(口头调查)三、测验法四、实验法第四节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概览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概览

五、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16 ~ 20000赫兹 1000 ~ 4000 Hz 最敏感
老年人听觉丧失首先是高频声音
(二)听觉器官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 声波→科蒂氏器官→颞上回和颞中回
三、嗅觉和味觉
· 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幻觉 再造想象 有意想象:有目的的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理想(积极的幻想)
空想(消极的幻想) 与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
第六节 意识和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一、意识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察),它既包括对外
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 知时刻的各种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 评价。 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调节的作用。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 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
腺、胸腺、胰腺、肾上腺、
生殖腺组成。


· 垂体腺,控制泌尿、血压 及生长速度等。与生长有关。
· 甲状腺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视觉 听觉
外部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问题解决的策略 · 算法策略 · 启发式策略:循环子目标策略、逆向搜索策略、计划简化 策略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一、
·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 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 交际的工具。
·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的一般规律。

以下是对普通心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涵盖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包含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情感过程如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体验;意志过程则体现在对行为的有意识控制和调节。

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

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和性格,较为稳定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等。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实验法则是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察它对其他变量的影响;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测验法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心理特征。

二、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比如,通过眼睛看到颜色,通过耳朵听到声音。

感觉的种类众多,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每种感觉都有其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阈限则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整体性让我们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综合为一个整体来认识;选择性使我们在众多刺激中选择出关注的对象;理解性则让我们根据已有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恒常性让我们在条件变化时仍能保持对事物的稳定认知,比如,无论距离远近,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身高不变。

三、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过程。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极短,但容量较大;短时记忆一般保持 5 秒到 1 分钟,容量有限;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 1 分钟以上,容量几乎无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