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能量守恒定律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

7.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什么是惯例能源,什么是新式能源。

2.知道能量转变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第二类永动机不行能实现。

3.经过能量转变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升效率的重要性。

4.认识能源与人类生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连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指导学生剖析案例,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

2.经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大批的能源耗费带来的全世界性环境问题,建立环保意识。

2.感知我们四周能源的耗散,建立节能意识。

教课要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课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确实切含义,知道既然能量守恒为何还要节俭能源。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假如此刻有人说,他发了然永动机,你相信吗?二、新课教课(一)能量守恒定律1.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能量守恒定律成立的过程,回答相应的问题。

(1)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用教材上的话,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有何重要意义?致使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定的两类重要事实是什么?永动机的不行能性和各样自然现象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变。

(2)指引学生理解变式表述:①物系统统内,某些形式能的增添等于另一些形式能的减小;②物系统统内,某些物体的能量的增添等于另一些物体的能量的减小。

(3)历史上曾有人假想制造一种不需要耗费任何能源就能够不停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可以制成?为何?不行能,因为它违反了能的转变和守恒定律。

2.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并总结:(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其余形式,或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变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2)定律的表达式: E 初=E终 E 增= E 减。

( 3)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要飞跃,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久发展和进步的结果,它是最广泛、最重要、最靠谱的自然规律之一,并且是大自然广泛和睦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学习重点: 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学习难点: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主要内容:一、能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第75页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阅读材料: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茨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定了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起来.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之后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他的一些电磁现象.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在生物学界,证明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了必要的准备.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人完成.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对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在1847年,当焦耳宜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亥姆霍兹在柏林也宜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采,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亥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地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却几乎同耐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4-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4-人教版

第7章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教材分析本节是对本章知识内容的总结和扩展。

能量就是从千差万别的各种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

能量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工具。

能源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以被人直接利用的能量在逐渐减少,这就是能量耗散现象。

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到这里已经可以从机械能转化和守恒扩展到自然界各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了。

但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并不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会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让学生领略物理规律的和谐美和简洁美,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培养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3.通过能源和环境的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2.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引入:1.给出能量转化的一些实例,让学生观看后思考:有哪些能量发生了转化?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说出你还知道哪些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子。

2.实例分析:1)小球自由下落后陷入沙坑静止2)手托物体匀速上升让学生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10能量守恒定律和能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10能量守恒定律和能源教案设计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教学目标】1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2.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确实切含义.3.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应该深入学生的心中,由于这是最本质的分析方法.4.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5.学生在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拓展到能量守恒是不难接受的,特别是学生通过对自然界的熟悉、生物课的学习、化学课的学习,都学到了很多种类的能量,在这节课中把这些能量间的关系综合起来是有很大意义的.【教学重点】1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确实切含义.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教学思路】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自然界中能量确实良转化与守恒关系,鼓励学生得出问题,理解能量品质、能量耗散等概念.新课程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 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 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在现阶段只需用一些简单的实例, 让学生初步地体会一下就可以了.例如: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要损耗机械能而生热,产生的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在其他的宏观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两种气体放到一个容器内,总会均匀地混合到一起, 但不会再自发地别离开来. 通过实例说明. 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 能量是守恒的, 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直接利用的能在逐渐减少,这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准备】玻璃容器、沙子、小铁球、水、小木块.【教学过程】 教学划、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注引入 请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 子.师: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 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 们还知道不同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 的,请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生1:电灯能够发光是由于电能转化 为了光能.师:当电灯发光的同时.还能感觉 到电灯是热的,说明什么问题呢?生1:说明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同时 还产生了热能.生2:我举一个例子,当两个物体相 互摩擦的时候,它们的温度会升高,这 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生3:在火箭发射的时候,推进剂燃 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生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内燃 机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汽布的机械能.师:刚刚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看 起来自然界除了我们在上几节学过的机 械能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能量,机械 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生: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师:我们看一卜卜面几种情况卜物 体所处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举例说 明与日常生 活贴近,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量恒恒能守守 一、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会消灭,也 师:大豕看这1—个问题:小球运 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 利用提 问的方式引定律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父. 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在小球卜落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的重力做功之外,还启沙子对它做功,沙子对铁球做负功,铁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减少的.师: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生:外力〔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对系统做负功,系统的机械能减少.[演示实验2:用手提一个物体匀速上升,让学生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物体可以是身边的物体,例如黑板擦、课本等等〕]师: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如果不守恒,原因是什么, 机械能是怎样变化的?生: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有外力对物体做了功,这个力是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没有发生变化,而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所以系统的机械能是增加的.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当外力〔除了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力口,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师: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能够得出入,便于学生接受什么结论?生:物体所处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当外力对物体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此时外力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师:这里的外力是指的什么?生:这里的外力是指的除了物体本身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师:这个结论叫做功能原理.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不是自然界中最根本的守恒定律,当涉及到多个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我们应该怎样研究这些能量之间的关系呢?师:卜卸大豕后下书中启美能重守恒定律建立的过程,答复相应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总结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师: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什么?生: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确立了永动机的/、可能性和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师: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能量既/、会消灭,也不会创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父.师: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人发现的思考问题: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什么?吗?生:能量守恒定律不是一个人发现的,到了19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界已经形成一种思想气氛,即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各种不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这预舟t到了把分立环节连成一体的时候了,也就是到了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止禅的时候了,不同国豕、不同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以/、同的方式, 各自独立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变.师:看起来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那么对能量守恒定律作出奉献比拟大的科学家是谁呢?生:对能量守恒定律奉献比拟大的科学家肩:德国物理学家和医生迈尔,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等人.师: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开展的根底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茨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开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认J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义的生物进化论起来.1800年创造伏打电池之后不久, 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他的一些电磁现象.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 在生物学界,证实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有美,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了必要的准备.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英姆霍兹等人完成. 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埋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对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 年的时间里.研究r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屡次实验, 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根底.在1847年,当焦耳宣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袤姆霍兹在柏林也宣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米,他认为/、可能无中生有地创『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亥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而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中叶,还启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地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 却几乎同耐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止匕,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开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成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变.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称为“伟大的运动根本规律〞,认为它的发现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另两个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师:通过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生: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是人类熟悉自然的一次重大的飞跃,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开展和进步的结果. 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谐美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美是无处不在的,物理学中更是处处存在着美,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汴意发现,注意体会,这样我们的学习将会更加的丰富多彩.源能耗和量二、能源和能量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后变为周围划、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内能收为用.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该怎样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呢?师:大家卜回思考这1—个问题:既然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带着这个问题.大家阅读有关能量和能量耗散的内容,答复相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应用能源的历程,能源对人类社会开展所起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师:什么是能量耗散?生: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后变为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师: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 该怎样理解?生:能量耗散和能量守恒并不矛盾, 能量耗散说明,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 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没有减少.但是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为不便于利用了.师:这说明什么问题?生:这说明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教师逐步设置疑问, 由浅到深,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对能源的危机有所了解,进而能够唤起他们的环保、节能意识.说明:能量耗散和能量守恒并不矛盾,能量耗散说明,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没有减少.但是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为不便于利用了.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呢?生:正是由于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能量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以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生:节约能源同时开发可再生能源.师:通过卜间材料的阅读.加深你对能源的理解.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什么?能源,是人类敕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资源.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和能源消费的土外长.能源问题已被列为世界上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主要后两个方面:其一是广泛开源,具一是认真节流.所谓开源,就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在继续加紧石油勘探和寻找新的石油产地的同时,积极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还要大力开发水能,生物能等常规能源,增强核能、太阳能,风能、沼气,海洋能,地热能以及其他各种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从而/、断扩大人类的能源资源的种类和来源.所谓节流, 就是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节能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人把节能称为世界的“第五大能源〞,与煤、石油和天然气、水能、核能等并列.在节能方面,在有方案地控制人口土外长的同时,重点要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提升各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如果世界各国家和各地区都能改良各种用能设备,不断提升能源的质量标准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增强科学管理,适当限制生活能源的合理使用,就能使能源更加有效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从而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卜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熟悉正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后其他物体的能增加C. /、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口」能制成的D.石子从空中落卜, 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的总量/、变,但更重要的是指转化和转移过程中的守恒.在/、同形式的能量间发生转化, 在/、同的物体间发生转移./、需要任何外界动力做题巩周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 是永远/、可能制成的.机械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血/、能消失,能量是不会消失的.A选项是指/、同形式的能量间在转化,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B选项是指能量在/、同的物体问发生转移,转移过程中是守恒的.这正好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转移.任何永动机都是/、可能制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ABC止确.D选项中后于的机械能在变化,比方受空气阻力作用,机械能可能要减少,但机械能并没有消失,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能创生,也不能消失.故D是错的.小结小结:一、能量守恒定律1 .内容:能量既/、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2.建立过程.二、能源和能量耗散1 .内容:能量转化具启方向性.2 .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作业作业布置1.到网络上去查找, 有关能源的问题.稳固知识,开放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拓展延伸】地热什么是地热资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我们知道越往地下温度越高,地热就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能量.从地球外表往下正常增温梯度是每1000米增加25— 30C,在地下约40公里处温度可到达1200c,地球中央温度可到达6000c.由于构造原因,地球外表的热流量分布不匀,这就形成了地热异常,如果再具备盖层、储层、导热、导水等地质条件,就可以进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按赋存状态可分为水热型〔可进一步划分为蒸汽型和热水型地热资源〕、干热岩型和地压型地热资源;按技术经济条件可分为浅于2000米的经济型地热资源,和2000米至5000米的亚经济型地热资源;按成因可分为现〔近〕代火山型、岩浆型、断裂型、断陷盆地型和凹陷盆地型等;按温度可分为高温和中低温地热资源,其中大于150c的高温地热资源带主要出现在地壳表层各大板块的边缘, 如板块的碰撞带、板块开裂部位和现代裂谷带,小于150c的中、低温地热资源那么分布于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带、断陷谷和凹陷盆地地区.地热资源赋存在一定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明显的矿产资源属性,因而对地热资源要实行开发和保护并重的科学原那么,北京的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北京地区赋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据北京平原区地热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断裂构造展布方向、热储层埋深及地温场特征,北京市平原具备地热开发利用条件的地区分为:延庆、沙河、小汤山、北京城区、良乡、天竺、后沙峪、李遂、双桥、凤河营这10 个地热田.北京的地热有了长足的开展,已查明的地热田面积超过了1000 平方公里.投入开发利用的地热田有:东南城区、小汤山、顺义、良乡以及延庆.开凿成功的地热井有300余眼,出水温度在40—88℃之间,出水量到达1000方/日,开凿深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和旅游业的快速开展,也加速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热水井的开凿深度也由2000 米增加到了3000米,有的甚至到达4000米.北京平原地区具有地热开发利用条件的2372kM2范围内,每年可采地热水总量为1. 087X 108m3,可利用总热量1. 903X 1013KJ,仅相当于全部储存热量3. 219X 1017KJ的0.006%,其资源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北京的地热温泉水中富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其中锶、锂、偏硅酸已到达天然矿泉水标准,铁、氟等化学元素到达了医疗矿水标准. PH值在7. 5左右,属于偏碱性,矿化度较低,属于比拟优良的地热温泉水.地热资源是集热、矿、水三位一体的清洁而珍贵的矿产资源,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举办2021 年奥运会的今天,选择地热水用于采暖、洗浴、文化娱乐、医疗、种养殖等,越来越受到各单位的欢送.据介绍,世界上只有 6 个国家的首都具有地热资源,北京是具备开采条件的城市之一.北京已发现有10 个低温地热田, 大多地热井水温约为50℃左右,个别到达70℃以上. 市内8 个主要城区的地下都有热源,预计每年可以开采地下热水近1200 万立方米,可以利用的热量折合成标准煤相当于9 万多吨.地热资源按温度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温度大于150℃的地热以蒸气形式存在,叫高温地热;90℃ -150 ℃的地热以水和蒸气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 叫中温地热;温度大于25℃、小于90℃的地热以温水( 25℃ -40 ℃)、温热水( 40℃ -60 ℃)、热水( 60℃ -90 ℃)等形式存在,叫低温地热.高温地热一般存在于地质活动性强的全球板块的边界,即火山、地震、岩浆侵入多发地区, 著名的冰岛地热田、新西兰地热田、日本地热田以及我国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田、云南腾冲地热田、台湾大屯地热田都属于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广泛分布在板块的内部,我国华北、京津地区的地热田多属于中低温地热田.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中低温地热一般直接利用,即地热采暖、温室等,目前北京市地热利用就是这种方式.另一种是将高温地热转化为蒸汽,进而发电. lC _s 在我国,高温地热资源(温度高于150℃)主要集中在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台湾东部.我国最大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装机容量达25兆瓦,占拉萨电网供电量的一半左右. 与相对集中的高温地热不同,温度低于150℃的中低温地热资源那么普及全国各地,可以说整个中国大陆就是一个巨大的“地热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储埋藏浅、水质好,同时又多处在人口集中、城镇密布的地区,地热水的利用价值更高.专家们最看重的是其作为可替代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及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国际上也普遍利用地热资源.爱尔兰几乎全部家庭和大楼都用地热.美国和新西兰的许多城市也在使用地热采暖, 还有不少地方用地热加热温室. 有专家预计, 如果有效开发地热能源,地热能将供给全世界所需用电与热量的25%—50%.高温地热能主要用于发电,中低温地热能一般可直接利用〔供热、温室、旅游和疗养等〕. 在人们日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和矿物燃料利用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的今天,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而备受各国重视.地下热水和地热蒸气是由地球外表的大气降水渗漏到地壳下面,在地下不同深处被热岩体加热了所形成的. 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 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在有些地方,热能可随断层裂缝自然涌出,以热蒸气和热水的形式到达地面.这些天然出露的地下热水或蒸气叫做温泉. 温泉是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最容易直接利用的一种地热资源.地热开发热背后的隐患. 地热是一种珍贵资源, 如果不开采而任其沉睡地下, 并不会增值, 是对资源的浪费.但如果缺少统筹方案而一哄而上,乱开乱采,也很容易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破坏环境.地下热水位于地层深处,形成过程长,开采后难以用天然降水迅速补给.开采过多会造成资源枯竭,水位下降.已经有专家指出,地热的开发热将诱发地震.地热水是地球壳体的重要组成局部, 具有缓冲地基岩石板块应力的作用,并承受和分散地表压力.地下热水在被人类强行钻透深部岩层采集抽吸后, 因自然降水难以进入地下热水库存, 不可防止地产生空隙,导致大地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在山脉地区和城市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地表压力更大,因此该区域的地下热水资源受破坏程度,将直接威胁到地理稳定性.一些专家指出:有的开发商不顾水文地质条件强行打井.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北京的地热井一般只打到1000 米深,而现在很多井打了3000 多米,甚至4000 米才出水.有的开发商的态度是:不管花多少钱,我的楼盘在这里我就要在这里打井.这样打的井已经很不经济.北京没打出水的井已有10 多口, 最典型的一口井打到4070米也没出水, 因钻机的水平到达极限而作罢.这种穷尽耗竭式的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目前的地热温泉开发热还造成地质勘探队伍的不稳定.据业内人士介绍,地质勘探队原来都有各自的专业分工,有的负责找煤矿,有的负责找铁矿,如此等等.从90 年代后,地矿系统也走向市场化,地热开发的热潮使得地矿队纷纷转向水文地质.这种现象在全国很普遍, 长此下去,将影响国家的后备资源储藏.有专家认为,实事求是地讲,任何情况下,即使从技术上来说地热能也不是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有限度的开采, 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并采取回灌举措,那么地热能便可以再生.。

高中物理必修二人教版 精品导学案: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Word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人教版 精品导学案: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Word版

承德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七章)导学案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7.10能量守恒与能源教学案

7.10能量守恒与能源教学案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人:倪志业设计时间:2010.5.25 使用时间:2010年月日§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高一物理学案设计人:倪志业设计时间:2010.5.25 使用时间:2010年月日使用人: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自学导引:(一)能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能量守恒定律”,回答: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引用教材上的话,说明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什么?3、举出生活中能量守恒的例子。

4、历史上曾有人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能制成?为什么?(二)能源与能量耗散1、了解人类应用能源的历程,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人类在利用能源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哪些严重污染。

3、什么是能量耗散?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该怎样理解?4、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呢?二、自我展示:1、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情况:(1)人在跑步时,身体发热()(2)风吹动帆船前进()(3)放在火炉旁的冷水变热()(4)电流通过灯泡,灯泡发光()(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6)用毛巾反复擦背,感觉后背热了()2、思考:在一间隔热很好的密闭房间中,把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室内空气温度将( )A.升高.B.不变.C.降低D.不可能升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B. 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化(或转移)C. 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加10J,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10JD.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10J,一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10J4、.能量耗散是指( )A.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减少了。

高一物理学案: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高一物理学案: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7.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自主学习】1能量(1)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如:运动的物体可以推动与其接触的另一个物体一起向前运动,对被推动的物体做功,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又如流动的河水、被举高的重物、被压缩的弹簧、高温高压气体……都能对外做功.因此都具有能量。

(2〕形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运动的物体具有 ;被举高的重物具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 ;由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统具有。

另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等等不同形式的能。

不同的能与物体的不同运动形式相对应,如机械能对应 ;内能与大量微观粒子的相对应(3)能量的转化: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当某个物体的能量时,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且减少量一定增加量;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一定增加量。

(4)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的过程。

且做了多少功,就有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

2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地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2)定律的表达式:①②3.能源和能量耗散(1)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

(2)能量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起来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堂教学教案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堂教学教案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堂教学教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课题§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型新授课(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应该深入学生的心中,因为这是最本质的分析方法.2.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录像或、玻璃容器、沙子、小铁球、水、小木块.教学活动[新课导入]师: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们还知道不同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生1:电灯能够发光是因为电能转化为了光能.师:当电灯发光的同时.还能感觉到电灯是热的,说明什么问题呢?生1:说明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同时还产生了热能.生2:我举一个例子,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它们的温度会升高,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生3:在火箭发射的时候,推进剂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生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内燃机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看起来自然界除了我们在上几节学过的机械能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能量,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生: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师:我们看一下下面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处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新课教学]一、能量守恒定律师:大家看这样一个问题: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的重力做功之外,还有沙子对它做功,沙子对铁球做负功,铁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减少的.师: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生:外力对系统做负功,系统的机械能减少.[演示实验2:用手提一个物体匀速上升,让学生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师: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如果不守恒,原因是什么,机械能是怎样变化的?生: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有外力对物体做了功,这个力是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没有发生变化,而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所以系统的机械能是增加的.师: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当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师: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生:物体所处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当外力对物体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此时外力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师:这里的外力是指的什么?生:这里的外力是指的除了物体本身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师:这个结论叫做功能原理.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并不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当涉及到多个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我们应该怎样研究这些能量之间的关系呢?师:下面大家阅读28页中有关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过程,回答相应的问题.师: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什么?生: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确立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和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师: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师: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人发现的吗?生:能量守恒定律不是一个人发现的,到了19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界已经形成一种思想氛围,即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各种不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这预示着,到了把分立环节连成一体的时候了,也就是到了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时候了,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师:看起来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必然的结果,那么对能量守恒定律作出贡献比较大的科学家是谁呢?生:对能量守恒定律贡献比较大的科学家有:德国物理学家和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和生理学家女姆霍兹等人.师:现在看一个科教片: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茨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定了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起来.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之后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他的一些电磁现象.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在生物学界,证明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了必要的准备.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荄姆霍兹等人完成.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对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在1847年,当焦耳宜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荄姆霍兹在柏林也宜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采,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女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地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却几乎同耐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学习目标
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2.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3.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自主探究
1.能量
(1)概念
一个物体能够对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如运动的物体可以推动与其接触的另一个物体一起向前运动,对被推动的物体做功,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又如流动的河水、被举高的重物、被压缩的弹簧、高温高压气体……都能对外做功.因此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
(2)形式
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具有;被举高的重物具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由大量粒子构成的系统具有.另外自然界中还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原子能等不同形式的能.不同的能与物体的不同运动形式相对应,如机械能对应;内能与大量微观粒子的相对应.
(3)能量的转化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当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时,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且减少量一定增加量;当某种形势的能量减少时,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一定增加量.
(4)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
2.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
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
(2)定律的表达式
①;②.
3.能源和能量耗散
(1)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
(2)能量耗散
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起来供人类重新利
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起来,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合作探究
一、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
演示实验2:用手提一个物体匀速上升,让学生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物体可以是身边的物体,例如黑板擦、课本等等)
思考:两个实验中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演示实验1中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请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
【小组合作】
阅读教材,讨论下列问题:
1.促使能量守恒定律最终确立的重要事实有哪些?
2.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偶然的还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3.有人曾经怀疑某种过程中“能量不守恒”,这种怀疑是否有价值?
4.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用教材上的话,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
【注意】
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学习物理的一条主线,在应用中,要分清系统中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发生了哪些转化和转移.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情景引导:有些事情可以倒过来进行,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可能倒过来进行的.你可以向前走路,也可以倒退回来,但是,打碎的镜子不可能自动复原,冒起的煤烟和散开的炭灰不可能重新组合成一块煤.
思考:自然界中自发的能量转化和转移是否也具有某种方向性?能否举出生活中关于这种方向性的例子,并说明其中能量的变化.
【小组合作】
阅读教材,讨论下列问题:
1.能源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2.为什么说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3.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4.什么叫能量耗散?你怎么看待能量耗散?
【思考与讨论】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如图).
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2.有人设想在夏天用冰箱来降低房间内的温度,他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
A.升高
B.保持不变
C.开机时降低,停机后又升高
D.开机时升高,停机后降低
3.一小滑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C,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为D.当用这些量表达时,小滑块的动能的改变(指末态动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多少?滑块的重力势能的改变等于多少?滑块机械能(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能量
(1)做功能量
(2)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机械运动无规则热运动
(3)总量增加等于等于
(4)能量相互转化多少量度
2.能量守恒定律
(1)凭空产生凭空消失转化转移保持不变
(2)E1=E2ΔE1=ΔE2
3.能源和能量耗散
(1)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2)再次自动聚集收集重新利用
合作探究
一、能量守恒定律
思考:两个实验中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不守恒的.在演示实验1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现实中的例子比如木块在粗糙地面滑动,最后停下来.
【小组合作】
1.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确认了永动机不可能性和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2.人类对自然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3.没有价值,原因是在研究时漏掉了人类尚不认识的一种新形式的能量,如果把这种新形式的能量计算在内,总能量依然守恒.
4.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和进步的结果.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思考:自然界中自发的能量转化和转移是具有方向性的,如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但电能不能自动地转化成化学能.
【小组合作】
1.经历了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2.煤炭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永续利用.同时大量煤炭和石油产品在燃烧时排出的气体改变了大气成分,加剧了气候的变化.
3.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来,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所以应该节约能源.
4.无法把有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使温度升高,能量虽然在数量上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
【思考与讨论】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和水轮机的动能.这个机器不可能
永远运动下去,原因是水被抽到高处还需要消耗能量.
课堂检测
1.ABC
2.A
3.A-B+C-D C A-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