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必修1必修2必修3)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基因的相关关系 1、与DNA的关系①基因的实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无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能称之为基因(非基因)。
②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
..2、与染色体的关系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
3、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①脱氧核苷酸(A、T、C、G)是构成基因的单位。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4、与性状的关系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实现。
基因说明:1)在功能上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特定的基因决定特定的性状。
2)从结构上看,基因是DNA分子上一个个特定的片段,与DNA一样,是由核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顺序。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基因特点:特异性(特定的排列顺序),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基因特异性的应用:刑侦,亲子鉴定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1、DNA与RNA的异同点核酸 DNA RNA 项目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链结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五碳糖碱基产生途径存在部位脱氧核糖 A、G、C、T DNA复制、逆转录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核糖 A、G、C、U 转录、RNA复制主要位于细胞质中①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②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③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功能 2、RNA的类型⑴信使RNA(mRNA)⑵转运RNA(tRNA)⑶核糖体RNA(rRNA)3、转录⑴转录的概念: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⑵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细胞质中)⑶转录的模板: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⑷转录的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⑸转录的产物:一条单链的mRNA⑹转录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⑺转录与复制的异同(下表:)阶段复制转录项目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时间裂间期主要细胞核进行场所主要细胞核模板原料条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4种脱氧核苷酸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在酶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以解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T—A、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两个双链的DNA分子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4种核糖核苷酸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在细胞核中,以DNA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A—U、G—C、T—A、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NA,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一条单链的mRNA 过程产物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式复制(每个子边解旋边转录;DNA双链分子全保留式代DNA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转录(转录后DNA仍保留原来的双链结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从亲代DNA传给子代DNA遗传信息由DNA传到RNA 的传递方分子向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作用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tRNA中与mRNA密码子顺序(位于D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序列种类 64种:43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译氨基酸 61种或tRNA也为61种 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决定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③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注意:1)氨基酸与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氨基酸对应一个或多个密码子。
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很全)

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很全)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体的细胞基础1. 细胞的发现和发展:细胞观念的形成、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理论的完善和形态学、生理学研究的发展等。
2. 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具有组成细胞质的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能够进行代谢活动、生长和分裂。
细胞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3. 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细胞的功能:细胞的代谢活动(物质的吸收、消化、呼吸、排出和合成)、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等。
第二章:生物的基因组1. 基因的本质:基因是DNA分子,提供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基因包含了编码蛋白质的遗传信息,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2. 基因的结构: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包含编码蛋白质的区域。
基因间区域含有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
3. 基因的组织形式: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以连续的方式排列,形成基因组;真核生物的基因则以间断的方式排列在染色体上。
4.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包含了遗传信息。
染色体承载了细胞的遗传信息,参与遗传的传递和变异。
第三章:生命活动离不开的能量1. 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反应中的物质以化学键形式组成,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会释放或吸收能量。
2. 线粒体和氧: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合成器,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氧是线粒体中细胞呼吸的终产物,细胞呼吸是产生ATP的主要途径。
3. ATP与细胞代谢: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和释放分子,参与几乎所有细胞代谢活动。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中的一种生物合成过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5. 多样的能量利用方式:不同细胞和生物根据其能源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光能利用、化学能利用和有机物摄取三种类型。
以上是必修一生物第一章到第三章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基因的基本知识和遗传信息的传递、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化和利用等重要内容。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1-3-(必修2)

3、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基因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有足够多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有n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n种
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名称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1)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叫半保留复制。即: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特点:半保留复制。
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复制的实质和意义(B)
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 有32P标记 DNA分子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2)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产生2个子细胞。
(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4)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无自由组合行为。 (1)分裂后形成的是生殖细胞。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最新大全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最新大全以下是高中生物学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大全:
1.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扩散、渗透、主动运输、胞吞作用等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DNA、RNA、蛋白质合成等
2.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补偿律、连锁互换等
- 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 基因突变和突变的效应
- 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胚胎学等
- 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突变等
3. 生物体内的调节与协调
-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细胞兴奋等
- 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主要激素等
- 生物节律的调节:昼夜节律、月经周期等
4.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 细胞分裂和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点、刺激因素等
- 动物的生长与发育:节肢动物的蜕皮、昆虫的变态等
5.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
- 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层级等
- 动植物的结构和特征: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动物的内外部特征等
- 植物的结构和特征:维管植物、无维管植物、藻类等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保护区划、重点特种保护等
6. 生态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 生物群落与演替:群落结构、相继替代等
- 生物地理分布规律:纬度规律、高山植被等
- 环境问题与保护: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等
这只是一部分高中生物学考试的知识点,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根据学校和教材的不同有所差异。
建议参考具体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和备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础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础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二基础知识点:1. 生物的千变万化: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千变万化是由细胞的组织分化、器官系统的形成和功能的协调所决定的。
2. 生物的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包括营养、运动、感受、繁殖和调节等。
3. 生物的运动:生物的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又可分为自主运动和意志运动。
4. 生物的感受:生物的感受包括生物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对内外刺激的反应。
5. 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而无性繁殖则可以快速繁殖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
6. 生物的调节:生物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神经调节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以控制体内功能,而体液调节则通过体液中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生物的生命活动。
7. 生物的遗传信息: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储在基因中,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转化为RNA,再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
8.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9.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无丝分裂则通过核裂变形成新的细胞。
10. 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蛋白质合成、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 生物的起源:生物起源于原始地球的化学环境,通过化学进化、分子进化和细胞进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生物。
2. 分子基础:生物体中的大分子主要有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它们在细胞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3. 细胞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4. 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等。
5. 遗传基础: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转化为RNA,再经过翻译形成蛋白质,继而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6.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是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途径使遗传多样性增加。
2020年高考生物必修部分必考基础知识梳理笔记(必修一二三)

范文2020年高考生物必修部分必考基础知识梳理笔记1/ 5(必修一二三)2020年高考生物必修部分必考基础知识梳理笔记(必修一二三)目录目录 ........................................................ ... 2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5 绪论 ........................................................ ... 5 Chap1 走近细胞................................................. 6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 . (6)§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6 Chap2 组成细胞的分子........................................... 9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9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0)§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更多详细内容参见必修二) ...........11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 12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 13 Chap3 细胞的基本结构.......................................... 14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4)§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协作 ...........................15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 17 Chap4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18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8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9 §4.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21)Chap5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2 §5.1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 22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 (24)3/ 5§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5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27 Chap6 细胞的生命历程 .......................................... 30 §6.1 细胞的增殖........................................... 30 §6.2 细胞的分化 . (33)§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34 §6.4 细胞的癌变 ........................................... 34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35)Chap 1 遗传因子的发现......................................... 35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35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2) ............................ 37 Chap 2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9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9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42 §2.3 伴性遗传 ............................................. 44 Chap 3 基因的本质 (47)§3.1 D NA是主要遗传物质 ....................................47 §3.2 DNA分子的结构........................................ 48 §3.3 DNA的复制............................................ 49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50)Chap 4 基因的表达 .............................................5/ 5。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体液:人体内的总称,分为(约占)和(约占)。
(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含、、等。
2、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3、用图示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的关系:4、血浆的主要成分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邻近,但又不完整相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而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浸透压:①定义:是指溶液中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③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浸透压90%以上来自于;细胞外液的浸透压约为KPA,相当于的浸透压。
( 2)酸碱度:正常人体血浆中酸碱度范围:,与缓冲溶液中、有关。
若食品呈酸性,与发生中和反响;若食品呈碱性,与发生中和反响。
( 3)温度:正常的温度保持在度左右。
6、列举惹起组织水肿的要素:。
7、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
8、9、内环境的稳态:( 1)定义: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固状态;( 2)调理体制:当前以为是机保持稳态的主要体制,此中在此中饰演了主要角色。
但保持内环境稳态的调理能力是的。
(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 4)参加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加物质互换的系统:、、和。
起调理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理)、内分泌系统(体液调理)、免疫系统(免疫调理)第二章第一节经过神经系统的调理1.神经调理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构造基础:;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此中效应器是指。
2.反射发生的条件:。
3.喜悦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觉外界刺激后由相对变成明显的的过程。
4.喜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形式: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类电信号也叫;( 2)过程:①未受刺激时: 神经纤维处的电位为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②受刺激时 : 产生电位,表现为,形成原由:。
高中生物提问式知识背诵要点

必修一提问式知识背诵要点1、原核生物的种类。
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只存在哪种细胞器?细胞学说的提出者2、大量元素有哪些?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化学元素是什么?3、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的元素组成。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原理和现象4、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肽键的结构简式。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五方面功能的实例。
5、DNA的基本单位、分布场所。
RNA特有的五碳糖和碱基是什么?分布场所在哪?6、糖类的三大类,11小种。
脂质的3大类。
四大能源的说法7、水的两种存在形式。
四方面的作用。
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
碳酸氢根离子体现了哪方面功能?8、制备细胞膜的材料、细胞膜的三方面功能、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基本骨架。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涉及到哪四个细胞器?9、八大细胞器的膜组成问题,主要功能。
中心体与液泡的分布。
动植物细胞的四大结构区别10、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染色质、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及常用的两种染色剂是什么?11、发生渗透作用的两大条件,原生质层的组成,质壁分离的内外原因是什么?12、小分子、离子的三种跨膜运输方式。
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个特点?13、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作用特点和作用本质。
温度、PH值影响酶活性的变化曲线14、ATP的结构简式和元素组成,植物产生ATP的场所和过程1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物质变化和总反应式。
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场所、物质变化和总反应式16、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酒精的作用。
色素分离的原理和方法分别是。
从上至下四条色素带的和颜色,主要吸收什么光?17、萨克斯和鲁宾卡门实验的过程、结论。
光合作用两个反应阶段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18、卡尔文追踪碳元素转移的方法和结论。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变化曲线19、限制细胞体积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无丝分裂的概念20、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 DNA 分子)集中的区
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 细胞壁(支原体除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 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 霉菌、磨菇等)等。 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 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但也有硝化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是自养型生物。(P9)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2)细
单糖 (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二糖 (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
糖的糖)
核糖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动植物
葡萄糖、果糖、半
重要能源物质
乳糖
C
蔗糖
H
麦芽糖
植物
∕
乳糖
动物
多糖
O
淀粉
(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
纤维素
的糖,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 糖)
糖原(肝糖原、肌 糖原)
植物 动物
植物贮能物质 细胞壁主要成 分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பைடு நூலகம்比较:
1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氨 基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
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作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
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 为脱氧核糖、 RNA 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 DNA 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 RNA 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 所含碱基有:ATGC
分类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肪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脂 质
固醇
∕ 胆固醇 性激素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 D 有利于 Ca、P 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RNA 所含碱基有:AUGC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2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这一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生物界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 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 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②、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常见的 RNA 病毒有: SARS
①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② 催化作用:绝大多数的酶; ③ 调节作用:一些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④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⑤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 六、有关计算: ①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
②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R 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
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