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

合集下载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阅读兴趣,走近作家作品,拉近与经典的距离,培养阅读兴趣。

2.通过默读、跳读、猜读、选读、精读等活动,指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重在导读。

通过跳读、选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重在激趣。

通过有趣的阅读活动,消除学生对书信体的陌生感、畏惧感,矫正学生读名著只重情节不重文字内容的浅读习性,读到本书的趣味、情味、理味。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环节】一、活动一:初识家书1.简介家书渊源“书”,最早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演变为书信。

家书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袒露心灵、交流情感的书信,是古时人们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的唯一途径。

由于书信的阅读对象常常是至亲,读起来真实感人,有见字如面的感觉,所以西方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二人给安陆母亲的信。

信中问候亲人,自报平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千古家书推介自家书诞生以来,它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庭熏陶教育、家风家训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家书,更是散发着情感的温馨,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家书里有修身之道。

如刘向《戒子歆书》“骄奢则祸至”,刘备《遗诏敕后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家书里有为学之要。

如孔子《教伯鱼》“君子不可以不学”,刘邦《手敕太子》“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彭端淑《示子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家书里有交友之方。

如东汉郑玄《戒子益恩书》“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

家书里有治国之法。

周文王《诏太子发》讲敬民以保社稷,曹操《令诸儿书》论治国唯才是举,不私臣吏。

家书里还有文学之妙。

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色彩瑰丽、写景如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家信,被誉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傅雷家书》中的部分章节,主要展现了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教育以及他对人生、艺术的独特见解。

通过阅读这些家书,学生可以了解到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他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关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对于《傅雷家书》这一类家信体的文学作品,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家信的特点,以及如何从家信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教育理念。

同时,学生对于家庭教育、人生观和艺术观等课题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傅雷家书》相关章节,了解家信的特点,把握作者的家教育理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等方式,学会从家信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傅雷家书》相关章节,理解作者的家教育理念,感受作者对儿子的关爱。

2.难点:从家信中体会到作者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学会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培养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家信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家信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家教育理念。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家信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选择性阅读以及选择性阅读的几种方法。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情的线索,学会如何表达感情。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的交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有选择性地阅读《傅雷家书》,探究书信中傅雷的教子之道,体会父子深情。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作品内涵,针对课文专题做选择性阅读,完成其中一个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书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在真诚、平等的感情基调上得到了升华,以它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爱国情,演绎了一曲曲闪动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

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感人的旋律吧!(二)阅读指导1、兴趣选择。

选择感兴趣的书或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2、问题选择。

阅读时,带着问题读,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

3、目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

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可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评,可以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4、方法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实用类文本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清醒,心平气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调动情感。

(三)作家简介傅雷( 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 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 世纪 60 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扎尔特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

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的《傅雷译文集》。

(四)内容主旨《傅雷家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5 月的 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第三单元《傅雷家书》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第三单元《傅雷家书》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傅雷及《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领会傅雷的教子之道及浓郁的父子深情。

〖教学重点〗1、了解傅雷及《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以前,通信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是沟通两地各种情感最好的载体,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之说。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诫子书》告诫诸葛瞻。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也是通过一封封家书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为儿子排忧解难。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品读这本家书合集,感受傅雷深深的爱子之情并获得人生的智慧。

二、有关资料作家作品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

上海南汇县(现南汇区)人。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1927年赴法国入巴黎大学学习,在艺术、美术、音乐各个领域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

1931年返国,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和法文。

1934年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

抗战胜利后,参与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和夫人朱梅馥双双自缢。

傅雷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译作达数百万言。

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

主要译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他有两子傅聪、傅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课题《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研究2.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目标3.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重点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难点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只要听到、读到、想到XXX这个名字,就会浮起一串印象:深度近视眼镜,高瘦身材,绝对的洁净,雄辩的语言,固执的脾气,不停的劳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在一霎那间叠印在一起,袅袅上升,形成一个非凡的抽象概念,是崇高人格?古典精神?说不清。

如今,如果再读《傅雷家书》,恍如隔世。

它是一朵最后的玫瑰。

他曾引导人走上艺术的神殿,忘我地攀登。

他让我们看到生活里不易发现的美,他给我们无限生的欲望。

(节选自郁风《“老顽固”XXX》)讲授新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单元三学科语文年级八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佳词丽句,学记读书笔记。

活动一、查阅资料走进《傅雷家书》活动要求1.学生查阅链接资料,了解作者XXX.结合以前研究的《傅雷家书》家书二则,小组交换《傅雷家书》的首要内容。

3.交流阅读作品的感受。

教师点拨:1.作者简介XXX(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毕生翻译XXX、XXX、XXX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首要作品有《XXX》《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2.作品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XXX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XXX、XXX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XXX—著名钢琴大师、XXX—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XXX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教学设计2篇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案2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品读名著内容,了解基础知识及书信书写格式。

⑵掌握选择性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阅读,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⑵通过阅读方法的调查比较,学会使用选择性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⑵培养名著阅读兴趣,感受书信文化中蕴含的人间亲情。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学重点】1、初步把握书信内容,体会到其中的期望和情感。

2、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学会根据文本内容恰当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你已经多久没有给亲朋写过信了?古人倒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而厚重的书信名篇,尤以家书最是情深意笃。

同学们说说都有哪些?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 在真诚、平等的感情基调一探他经久不衰的原因。

走近《傅雷家书》我所知道的傅雷和《傅雷家书》相关知识3分钟,以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本介绍从这些介绍中,你从内容、写法、情感和意义等角度上初步读到了什么?我从《傅雷家书》中读到走进文本,播放《傅雷家书二则》朗读音频总结《傅雷家书》在众多书信书籍中出类拔萃的原因:(1)浓浓父子情(2)师生情(3)知己情(4)个人到家国的尊严与担当好书为你推荐《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

请你向同学们来推荐这部优秀的作品,写出你的推荐语。

阅读方法指导你读过哪些课外书籍,又是怎么读的?面对屡印不止如此庞杂的书信内容,我们该如何去阅读?选择性阅读方法介绍兴趣选择(2)问题选择(3)目的选择(4)方法选择现学现用,我们现在就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以直面考点的“目的选择”来进行《傅雷家书》名著考题链接(有奖竞答)小结:阅读不同的书,以及书中的不同内容,我们应恰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时1-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时1-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部傅雷给子女写的信件集,体现了傅雷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人生哲学。这些信件对我们理解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给儿子的信》。这个案例展示了傅雷如何用温暖的笔触教导儿子,以及这些教诲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时1-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章节为“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傅雷及其家书背景,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
2.阅读和分析《傅雷家书》中的精选篇章,如《给儿子的信》、《给妻子的信》等,感受傅雷先生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理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傅雷家书》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傅雷家庭教育观念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傅雷家书》作为一部名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但在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1.精讲多练,通过实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精彩语句,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写作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家书,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在难点内容上取得突破。
四、教学流程
-指导学生品味傅雷家书中的精彩语句,如“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一定要向上”等,并学会借鉴运用。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傅雷家书》是一部由傅雷夫妇所填写的家信汇编,内容涉及教育、修身、思想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本导读课旨在通过对《傅雷家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重要性和价值;2.熟悉《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录;3.了解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美好品格。

三、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播放《傅雷家书》的相关视频介绍;•教师简介《傅雷家书》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程主题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部分•以《傅雷家书》中的名言警句为主要阐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通过名言和故事案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美好品格;•列举典型的家信片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 总结部分•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感受,分享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并在虔诚信仰、勇敢创新中追求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1.主讲教学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家书》的核心思想和家教理念。

2.讲解实例法:通过名言、典故和案例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傅雷家书》的内容魅力,增强学习兴趣。

3.组织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傅雷家书》中隐含的道理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评价1.组织教学评估: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总结教学内容和自我发现。

2.向学生征求反馈意见,以优秀学生的故事为例子进行分享,引导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成长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六、教学资源1.《傅雷家书》原版书;2.电子版《傅雷家书》相关视频教程;3.经过筛选的名言警句、典故和家信片段。

七、教学实施1.适合于中学高一、高二年级,总课时为16课时;2.建议配备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便于展示和演示课程中的图形和视频内容;3.针对涉及到的重要名言、典故和家信片段,教师可以设置互动问答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走近作家作品,拉近与经典的距离,培养阅读兴趣。

2.通过默读、跳读、猜读、选读、精读等活动,指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重在导读。

通过跳读、选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重在激趣。

通过有趣的阅读活动,消除学生对书信体的陌生感、畏惧感,矫正学生读名著只重情节不重文字内容的浅读习性,读到本书的趣味、情味、理味。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活动一:初识家书
1.简介家书渊源
“书”,最早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演变为书信。

家书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袒露心灵、交流情感的书信,是古时人们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的唯一途径。

由于书信的阅读对象常常是至亲,读起来真实感人,有见字如面的感觉,所以西方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二人给安陆母亲的信。

信中问候亲人,自报平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千古家书推介
自家书诞生以来,它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庭熏陶教育、家风家训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家书,更是散发着情感的温馨,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家书里有修身之道。

如刘向《戒子歆书》“骄奢则祸至”,刘备《遗诏敕后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家书里有为学之要。

如孔子《教伯鱼》“君子不可以不学”,刘邦《手敕太子》“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彭端淑《示子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家书里有交友之方。

如东汉郑玄《戒子益恩书》“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

家书里有治国之法。

周文王《诏太子发》讲敬民以保社稷,曹操《令诸儿书》论治国唯才是举,不私臣吏。

家书里还有文学之妙。

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色彩瑰丽、写景如绘。

骆宾王《与亲情书》“山川不改旧时,邱陇多为陈迹”,文辞简洁洗练,感情真挚深厚。

……
这些家书,内容包罗万象,意蕴丰厚,经岁月的淘漉,时至今日,批卷览阅,倍觉熠熠生辉。

3.家书中的珍品
有一部家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两代人的悲欢,所有赤子之心的风貌。

这部家书,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四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发行已达一百多万册,一九八六年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

这部家书,修身、敬业、齐家、交友,抒思念之情,谈演奏之道、艺术之道、文化之道、夫妻之道,乃至人生之道……内容应有尽有,万象无所不包。

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意味深长。

这部家书,句句家常话,涓涓舐犊情,更家常,更亲切,更真实,是家人之间精神的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是最性情最温柔也最智慧的文字。

这部家书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这部家书就是《傅雷家书》!
【设计意图:通过家书渊源的介绍、千古家书的推介,学生沉浸于博大丰厚的家书文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出《傅雷家书》,让学生初步体验家书文化的魅力,领略《傅雷家书》的价值,达到导入激趣的效果。


二、活动二:趣味抢答
教师出示抢答题,学生跳读,举手抢答。

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他从
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 )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3.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4. 傅聪的母亲是(朱梅馥)。

5. 傅聪启蒙钢琴教师是(雷垣)。

6.(杰维茨基)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7.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罗马尼亚举行。

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联欢节的钢琴比赛,结果获得(三等)奖。

8.1955年3月,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

傅聪以与前两名相近的分数获(第三名),还获《玛祖卡》演奏最优奖。

9.家书里最长的书信有(7)千多字。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抢答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傅雷家书》里一些最基本的内容,让学生在跳读和抢答中,体验初读《家书》的乐趣。


三、活动三:建群入圈
1.建立傅雷的亲人群。

2.建立傅雷、傅聪各自的朋友圈。

3.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傅雷家书》独特的文本特质,使得全书没有清晰的逻辑线和情节发展线。

为突破这一阅读难点,设计“建群入圈”环节,一是利用时尚的“微信朋友圈”的形式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学会线索勾联阅读法,运用思维导图等形式,画出傅雷的亲人圈、傅雷傅聪各自的朋友圈,便于学生整体把握《家书》的人物关系线索。


四、活动四:组团寻宝
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书信往来的相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因版本、版次不同,数据略有不同,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家书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几类?
总体上可以分成三大类:一、谈艺术和文化;二、如何学会做人;三、如何营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3.傅雷给傅聪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书信中有原文: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设计意图:“组团寻宝”,以游戏的趣味形式,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整体把握书信的内容分类以及写信的目的,消除学生对书信体名著的陌生感与排斥感。


五、活动五:超级侦探
老师请你来破案
老师根据本书设置疑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疑点”快速跳读,寻找“破案”线索,并做好批注,运用默读、跳读、猜读、批注的方法,进一步打开书的内容。

小组最快最好地将案件疑点破除,即为优胜组。

如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熟悉程度,教师则可以提示大致章节。

1.1953年正月,导致父子严重冲突,傅聪离家出走的事件是(父子二人对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产生激烈争论)。

2.傅雷认为:为学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通”)做到了这个字,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才能成为“大”,否则,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3.傅雷、傅聪认为:个人对待新事物或外来的文化艺术,采取的态度,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这个字是什么(化)?只有做到这一点达到才可以融会贯通、彼为我用的境界。

傅雷认为这个字也概括了中国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特点。

4.傅聪曾给自己定了三个“原则”:不入英国籍;不去台湾;不说不利祖国的话,不做不利祖国的事。

然而,1964年,傅聪加入了英国国籍。

有人说傅聪出走英国是叛国行为,请你破案。

【设计意图:在本书的关键地方设置“疑点”,创设“超级侦探”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跳读、猜读、批注等方式,进一步打开本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阅读前置期待。

】六、活动六:我思我在
细读自己喜欢的一封书信,作好批注。

1.最喜欢的人:请用“在年第封信中,我读到了一个的傅雷(朱梅馥、
傅聪、傅敏、弥拉),因为”的句式交流。

【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朱梅馥:温柔善良、勤俭贤淑、深爱儿子,孙子,细致等。

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

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

弥拉:好学、温柔等。

学生回答有理即可,不拘泥上述参考答案】2.最喜欢的句子:品读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请用“在年第封信中,我读到了这
个句子:‘’,我喜欢理由它的是:。

(鼓励从不同角度选择)
3.最有效的阅读方法,请用“我是采用方法读《傅雷家书》的,我觉得这样的阅读方法好处是。

(参考阅读方法:背景还原法、选择阅读法、精读分析法、质疑反思法等)
【设计意图:读名著的目的,是切己体会,为我所用。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名著阅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初步运用《傅雷家书》特有的阅读方法,深入体会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乐趣。


结语: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傅雷家书》是艺术的高山,是家庭教育的大海,是思想的富矿,期待着同学们去登高、涉远、深掘,在家书深挚的情味和厚重的文化中茁壮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