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基坑监控措施方案

基坑监控措施方案一、基坑监控的重要性。
1.1 这基坑啊,就像大楼的脚。
脚要是不稳,楼能稳吗?所以基坑监控那可是重中之重,绝不能含糊。
要是不重视,就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随时可能出大问题。
1.2 咱们在这方面可吃过不少亏。
有些工程就是因为前期没做好基坑监控,到后来要么是地基下陷,要么是周围建筑跟着遭殃,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像捅了马蜂窝,一发不可收拾。
二、监控措施具体内容。
2.1 人员安排。
首先得有专人负责。
这人得是个行家,不能是二把刀。
他得像个老中医看病似的,天天到基坑这儿来望闻问切。
每天查看基坑有没有裂缝啊,有没有渗水啊之类的。
这专人就像是基坑的守护天使,一点儿都不能懈怠。
2.2 设备选用。
说到设备,那可得精挑细选。
水准仪、经纬仪这些就像是战士的枪,得好使。
而且不能是那种便宜没好货的,得是质量过硬的。
像监测位移的传感器,要灵敏得很,哪怕是蚂蚁搬家那么点儿动静都得能监测出来。
这设备要是不靠谱,那整个监控就成了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破。
2.3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也有讲究。
刚开始的时候,就像新媳妇刚进门,得看得紧点儿,一天得监测个两三次。
等过了一段时间,基坑比较稳定了,就可以像走亲戚似的,隔几天来看看。
但也不能太放松,得像放风筝一样,线不能断。
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立马就得增加监测频率,就像救火似的,十万火急。
三、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
3.1 发现问题咋办。
要是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可不能像热锅上的蚂蚁,乱了阵脚。
首先得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是小裂缝,就像人脸上长了个小痘痘,那可以先观察观察,采取一些小措施,比如补补缝之类的。
但要是大问题,像基坑大面积塌陷的迹象,那可就是天要塌下来了,得赶紧疏散周围的人员和设备,同时向上级报告,找专家来会诊。
3.2 后续保障。
在解决了突发情况之后,也不能就拍拍屁股走人。
得像亡羊补牢一样,对整个基坑监控措施进行反思和改进。
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人员疏忽了,还是设备不行了,然后对症下药。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详细版)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前言本旨在规划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本方案详细介绍了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以供参考。
二、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的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预测和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1. 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周围地面的垂直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开挖对周边建造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各个部位的水平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基坑排水系统的效果。
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旨在记录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以评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五、实施步骤1. 建立监测点根据监测内容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并进行标记和记录。
2. 部署监测仪器根据监测内容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并按照要求进行部署和安装。
3. 数据采集和处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测报告。
4. 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及时将监测报告反馈给相关责任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基坑工程监测点位置图2.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说明书3. 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报告样本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
2.《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工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
二:(简洁版)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前言本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详细介绍了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实施步骤。
二、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工程变形和破坏情况,预测风险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1. 地面沉降监测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 地下水位监测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五、实施步骤1. 建立监测点2. 部署监测仪器3. 数据采集和处理4. 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六、附件1. 基坑工程监测点位置图2.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说明书3. 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报告样本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造法》2.《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为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份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该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和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风险。
1. 监测目标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沉降、应力等情况,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1.1 基坑变形监测:监测基坑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旋转位移等变形情况,及时了解基坑的形变趋势,判断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1.2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以判断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3 周边地面沉降监测:监测周边地面沉降情况,评估施工对地下水位及地基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的稳定。
1.4 轴力监测: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轴力情况,判断结构的受力状态,及时调整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案。
2. 监测内容深基坑施工监测的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参数和指标。
具体监测内容包括:2.1 基坑变形监测:每隔一定时间对基坑内部和周边地表进行变形监测,使用全站仪或测斜仪进行测量,记录基坑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旋转位移等变形数据。
2.2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使用测点标志和测斜仪等设备定期进行测量,记录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2.3 周边地面沉降监测:在不同位置设置监测点,使用水准仪或激光水准仪等设备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记录地面沉降情况。
2.4 轴力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片或应变计,监测支护结构的轴力情况,记录轴力数据。
3. 监测方法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深基坑施工监测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
具体监测方法包括:3.1 全站仪测量法: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基坑内部的参考点和周边地表的监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基坑的变形数据。
3.2 测斜仪测量法:在基坑内部和周边地表设置测斜仪,并定期对其进行测量,监测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建筑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一、监测设备1. 地质监测设备在基坑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地质监测点,采用地下水位监测仪、土体变形监测仪等设备,对地下水位、土体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2. 地下水监测设备在基坑周边设置地下水监测点,采用水位计和水质采样仪等设备进行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
3. 土体变形监测设备在基坑周围设置土体变形监测点,采用变形仪、应变片等设备进行土体变形情况的监测。
4. 施工过程监测设备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设置高精度的位移监测仪、测斜仪等设备,对基坑支护结构、地下管线等进行监测。
二、监测方案1. 地质监测方案对基坑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建立地质监测点,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和土体变形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 地下水监测方案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下水位的变化,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抽水和排水方案,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稳定。
3. 土体变形监测方案对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土体变形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的稳定。
4. 施工过程监测方案对基坑支护结构、地下管线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三、应急预案1. 地下水突发情况一旦发现地下水位出现异常变化,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地下水位的稳定。
2. 土体变形突发情况一旦发现土体出现异常变形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3. 施工过程突发情况一旦发现基坑支护结构、地下管线等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及时排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四、监测报告1.监测人员应每日定时向施工负责人提交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地质、地下水位、土体变形、施工过程监测等情况的详细数据和分析结果,并根据报告对施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2.监测报告需由监测人员和施工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留存备案。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位于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
建设单位为XXX。
2.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2.1 监测目的本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2 编制依据本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是《建筑工程监测规范》(GB -2015)、《地基与基础工程监测规范》(GB -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018)等相关规范和标准。
3.监测内容3.1 监测时间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时间为基坑开挖阶段、基础施工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阶段。
3.2 监测内容本监测方案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内外的变形和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等。
4.监测方案4.1 监测方法本监测方案采用自动化监测和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
4.2 监测设备本监测方案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包括自动化监测仪器、手动监测仪器等。
4.3 监测点设置本监测方案设置了基坑内外共计20个监测点,其中包括基坑内部、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水位等。
4.4 监测频次本监测方案的监测频次为每天一次,对于重要节点的监测频次可适当增加。
4.5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数据将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6 监测报告本监测方案的监测报告将每月一次提交建设单位,并在工程竣工时提交监理单位。
4.7 监测责任人本监测方案的监测责任人为XXX。
4.8 监测记录保存本监测方案的监测记录将保存至少5年。
4.9 监测方案的修订本监测方案如有需要,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监测方案应重新报批。
基准点的布设在进行监测之前,需要先进行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的布设是监测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在布设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并严格按照监测要求进行设置。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对基坑周边土体和工程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坑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目的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具体的目的如下:1. 评估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下沉或倾斜等问题;2. 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了解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变化趋势;3. 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控制水位对基坑的影响;4. 监测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确保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二、监测内容基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下沉、倾斜和变形情况。
2. 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监测:通过土壤应变计、浸润计等监测设备,监测土体的应变、变形和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的监测:通过水位监测井和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土方量的测量:通过挖掘机上的土重计等设备,实时测量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掌握施工进度。
三、监测方法基坑监测可以利用传统的实地测量与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1. 传统实地测量:包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位移测量、水位测量和土方量测量等。
2. 自动化监测:采用自动化仪器和传感器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四、监测频率基坑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进行定期监测和临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定期监测:按照工程进度和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监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2. 临时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关键节点时,及时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总结:基坑监测方案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程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安全状况和土体变化情况,为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
一.监测频率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
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IOd 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
混凝土底板浇完IO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
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2)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3)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4)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二、监控报警1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
2、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 o3、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
4、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IO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Imm/5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6、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7、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IOmm的裂缝;三、紧急预案1基坑开挖和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土层中的原有的应力平衡,坡面肯定会发生变形,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基坑监测方案完整版最新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基坑工程监测方案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二○一九年一月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监测方案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工程地点: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建设单位:江苏凯地置业有限公司编写:校对:审核: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2019年01月25日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目录1. 工程概况 (4)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2.1. 监测目的 (4)2.2. 编制依据 (4)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3.2. 基准点布设 (5)3.3. 监测点布设 (6)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4.2. 观测注意事项 (11)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4.8. 锚杆内力 (14)4.9. 巡视检查 (15)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6. 监测频率 (16)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7.1. 监测报警 (17)7.2. 监测报警措施 (17)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9. 技术保证措施 (18)9.1. 测试方法 (19)9.2. 测试仪器 (19)9.3. 监测点的保护 (19)9.4. 数据处理 (19)10. 服务承诺 (19)11. 合理化建议 (20)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1.工程概况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受业主委托,拟对此基坑进行坡顶的位移及沉降监测、圈梁的位移及沉降监测、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支撑轴力、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基坑工程监测方案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二○一九年一月监测方案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工程地点:泰兴市虹桥镇虹桥大道北侧,飞虹路东侧建设单位:江苏凯地置业有限公司编写:校对:审核: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2019年01月25日目录1. ...................................................................................................................................... 工程概况42. ..................................................................................................................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42.1. ........................................................................................................................... 监测目的42.2. ........................................................................................................................... 编制依据43. ..................................................................................................................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53.1. .......................................................................................................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53.2. ....................................................................................................................... 基准点布设53.3. ....................................................................................................................... 监测点布设64. .......................................................................................................................... 监测方法及精度94.1. ...............................................................................................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114.2. ................................................................................................................... 观测注意事项114.3. ............................................................................................................... 数据处理及分析114.4. .......................................................................................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124.5. ...........................................................................................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134.6. .......................................................................................................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144.7. ...........................................................................................................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144.8. ........................................................................................................................... 锚杆内力144.9. ........................................................................................................................... 巡视检查155. ..................................................................................................................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156. ...................................................................................................................................... 监测频率167. ......................................................................................................................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177.1. ........................................................................................................................... 监测报警177.2. ................................................................................................................... 监测报警措施178. ......................................................................................................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178.1. .......................................................................................................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178.2. ...................................................................................................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188.3. ............................................................................................................... 监测数据的反馈189. .............................................................................................................................. 技术保证措施189.1. ........................................................................................................................... 测试方法199.2. ........................................................................................................................... 测试仪器199.3. ................................................................................................................... 监测点的保护199.4. ........................................................................................................................... 数据处理1910. 服务承诺 (19)11. 合理化建议 (20)1.工程概况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受业主委托,拟对此基坑进行坡顶的位移及沉降监测、圈梁的位移及沉降监测、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支撑轴力、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监测。
2.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2.1. 监测目的1)为确保围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加强结构监测和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