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 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均衡一定发生在边角解,而边角均衡解不一定满足 MRS xy Px P 的均ຫໍສະໝຸດ 条件。 MRS xy x Py Py
是消费者均衡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只有当消费者同时消费两种商品时,才为充要条 件。
(4)如果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最优消费组合必定是个角点解,除非存在 数量折扣。
错误。 前半句正确,如果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最优消费组合必定是个角点解,如下图(1) 所示。 后半句错误,当存在数量折扣时,最优消费组合可能仍然是折扣前的解,也有可能会 是另外一个解,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必定仍然是个角点解。如下图(2)和图(3)所示:
正确。 非饱和性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商品消费总是能带来正的效用,也即边际效用大于零。
(2)若某个消费者的偏好可由效用函数 U
10( X 2 2 XY Y 2 ) 20 来描述,
那么对此消费者而言,商品 X 和商品 Y 是完全替代的。 ( )
正确。
(X +Y) 20 ,经单调变换为:U =X +Y 。因此,X 和 Y 是完全 该效用函数即为 U =10
U ( X , Y , Z ) XY(1 Z。 )
于是有:
) Max : U ( X , Y , Z
X ,Y , Z
XY (1
Z)
s.t. 0.25 X Y 2Z 2
可得拉格朗日函数为: L( X , Y , ) XY (1 Z ) (2 0.25 X Y 2Z ) 一阶条件为:
Max : u(b, x) x 5b2 b, x
s.t.20000 100b x I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为:
L(b, x, ) x 5b2 ( I 20000 100b x) .

经济学基础第一次形考作业

经济学基础第一次形考作业

WORD格式可编辑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所在教学点课程代码110139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四次任务【第一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第一部分习题一、填空题(14*2=28)1.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由稀缺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2.西方经济学研究是研究在_市场_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__配置___和利用的科学。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右下方_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4.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_反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__同_方向变动。

5.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_需求量的变动___,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_需求的变动_。

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同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同_方向变动。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_价格_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_需求量_变动的比率。

8.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减少9%,该商品属于需求__富有_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缺乏_弹性。

9.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__互补__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两种商品为_替代__关系。

10.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等边际效用____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无差异曲线___分析法。

11.当消费者面临X和Y两种商品时,用公式表示的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是:______;消费者均衡的均衡条件是______。

1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__差额____13.消费预算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到的_两种_____不同数量的___商品组合___的线。

14.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__右__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__左_平行移动。

二、选择题(12*2=24)1.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15.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减少而引起的减少D.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减少16.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引起沿着这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支的原因是(A)A.该商品价格上升B.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增加C.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D.替代品价格下降17.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18.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1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需求量(D)A.增加4%B.增加2%C.减少4%D.减少2%19.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用(C)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B.需求量的增加小于5%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2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7元下降到5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B)A.将会增加B.将会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21.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大作业1.在对消费者征税时,税收最终更多由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承担?A.生产者B.消费者C.平均负担D.根据题中条件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D2.根据本课程观点,政府为什么通过税收“劫富济贫”?A.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小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B.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C.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D.穷人的边际效用递增而富人的编辑效用递减。

正确答案:B3.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8元/小时的条件下,工作36小时/周;工资率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工作40小时/周。

由此,对他来说,工资增加的()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一样正确答案:C4.“谷贱伤农”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富有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提升了粮食价格。

价格上升使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减少。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B.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降低价格。

但价格下跌不会使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增加很多。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C.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富有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降低价格。

但价格下跌不会使消费者的粮食供给增加很多。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D.人们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

这意味着收成好时,农业丰收提高农作物产量进而提升了粮食价格。

价格上升使消费者的粮食需求减少。

所以好收成常常伴随着低收益。

正确答案:B5.范蠡的“三八价格,农末俱利”是指A.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获利。

B.商人和农民同时获利。

C.生产者和消费者三八分成。

D.商人和农民三八分成。

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 (共50.00分)1.属于文化消费的是A.古董字画B.名烟、名酒C.民族工艺品D.名胜古迹旅游正确答案:A B C D2.美国政府对奢侈品征税的一个政策并没有成功,所以1993年也就是这个政策实施三年以后,美国政府就取消了对高档奢侈品消费征税的政策。

(2020年整理)开放大学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形考作业(1).doc

(2020年整理)开放大学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次形考作业(1).doc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XXXX6课程名称生活中的经济学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三次任务任务内容:一、看图说话,平行的需求曲线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25分)1.如下图所示,这是某个品牌服装的需求线。

纵坐标为服装的价格P,横坐标为服装的需求量Q。

在价格P与需求量Q构成的坐标平面上有两条平行的需求曲线,分别为D0、D1。

试问:当我们沿水平方向观察这两条需求线时,D1线看成是D0向右平行移动的结果。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 ABCDE )。

A.服装价格P0不变,消费者对该服装的需求量增加B.由于消费者收入增加,服装需求量增加C.由于消费者收入减少,服装需求量减少D.其他品牌服装提价,引起该品牌服装需求量增加E.需求线是消费者对该品牌服装的心理价位线2.如下图所示,这是某个品牌服装的需求线。

纵坐标为服装的价格P,横坐标为服装的需求量Q。

在价格P与需求量Q构成的坐标平面上有两条平行的需求曲线,分别为D0、D1。

试问:当我们沿垂直方向观察这两条需求线时,D1线看成是D0向上平行移动的结果。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 ABCE )。

A.服装需求量Q01不变,消费者购买对该服装的价格上升B.由于消费者收入增加,能够接受该服装价格上升C.由于消费者收入减少,能够接受该服装价格下降D.其他品牌服装降价,引起该品牌服装需求量增加E.两条平行的需求线,可以是收入不同消费群体对同一品牌服装的心理价位线二、看图说话,平行的供给曲线经济学含义是什么?(25分)1.如下图所示,这是某个品牌服装的供给线。

纵坐标为服装的价格P,横坐标为服装的需求量Q。

在价格P与需求量Q构成的坐标平面上有三条平行的供给曲线,S0、S1与S2为三条平行的供给线。

试问:当我们沿水平方向观察这两条需求线时,S1线看成是S0向右平行移动的结果。

其经济学的含义是( ABCDE )。

A.服装价格P0不变,服装生产厂商对该服装的供给量增加B.由于厂商成本下降,服装供给量增加C.由于厂商预期服装价格上升,服装供给量减少D.其他品牌服装提价,引起该品牌服装供给量增加E.供给线是厂商者对该品牌服装的心理价位线2.如下图所示,这是某个品牌服装的供给线。

江苏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第一次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成绩15%)

江苏开放大学经济学基础【第一次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成绩15%)

【第一次作业】(占形成性考核成绩15%)作业详情我的作业待评分•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满分: 3 得分:3••A••欲望的无限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 •选择具有重要性,是因为•满分: 3 得分:3••A ••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生产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C••一个经济要靠市场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D ••资源丰富•••3 •追求效率目的是避免稀缺资源的闲置。

•满分: 3 得分:3••A ••正确•••••错误•••4 •工人下岗或意味着稀缺资源的浪费。

•满分: 3 得分:0•A ••正确•••••错误••5•当咖啡的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满分: 3 得分:3••A••减少•••B ••不变••••增加•••D ••没有影响••6•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满分: 3 得分:3••••减少••B ••不变•••C ••增加•••D ••没有影响•••7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满分: 3 得分:3••A••增加10%•••••减少10%•••C ••增加90%•••D••减少90%•••8•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满分: 3 得分:3••A ••正确•••••错误•••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休闲类书籍的价格会上升,需求量会增加。

•满分: 3 得分:3•••正确•••B ••错误••10•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满分: 3 得分:3••A••正确••••错误•••11 •一般情况下,供给在长期比短期更富有弹性。

•满分: 3 得分:3••••正确•••B •错误•••12•当一个人选择一条特定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一个点时,这个选择是基于•满分: 3 得分:3•••个人偏好•••B ••个人收入••C ••总效用•••D ••边际效用••13•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满分: 3 得分:3••A•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C ••等产量线•••D ••企业预算线••14•在同一条消费可能线上,消费者的支出是不同的。

经济学基础第一次形考作业

经济学基础第一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所在教学点课程代码110139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评阅教师第一次任务共四次任务【第一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第一部分习题一、填空题(14*2=28)1.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由稀缺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2.西方经济学研究是研究在_ 市场_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__ 配置___ 和利用的科学。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_ 右下方_ 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4.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_ 反_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__同_方向变动。

5.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_需求量的变动___,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_需求的变动_ 。

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同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同_方向变动。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_价格_ 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_需求量_ 变动的比率。

8.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减少9%,该商品属于需求__富有_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_ 缺乏_弹性。

9.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__ 互补__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两种商品为_替代__关系。

10.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 等边际效用_ ___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_无差异曲线___ 分析法。

11.当消费者面临X和Y两种商品时,用公式表示的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是:;消费者均衡的均衡条件是______。

1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__差额____13.消费预算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到的_ 两种_____不同数量的___商品组合___的线。

14.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__右__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__左_ 平行移动。

二、选择题(12*2=24)1.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B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2.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A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C.需求量减少而引起的减少D.价格下降而引起的减少3.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引起沿着这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支的原因是( A )A.该商品价格上升B.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要素增加C.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D.替代品价格下降4.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C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5.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1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需求量( D )A.增加4%B.增加2%C.减少4%D.减少2%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用( C )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B.需求量的增加小于5%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7.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7元下降到5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 B )A.将会增加B.将会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8.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

《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解答

《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解答

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 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

这说明了()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机会成本的概念D.最优化的概念答案:C分析: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X而放弃的Y的数量就是X的机会成本,所以为了修建大坝而放弃的高速公路就是它的机会成本。

2. 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E.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定而后悔答案:B分析:经济理性主义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心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的对各种可能的抉择进行比较,以便找到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所谓最佳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的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最大。

总之,力求获得最大利益,最大限度满足。

3. 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A.橘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C.政府预算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D.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答案:A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而微观经济学则研究均衡价格的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所以A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 下面的论述中哪些是实证的()A.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C.效率比平等更重要D.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E.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答案:BDE分析:A是规范表述,强调治理通货膨胀就意味着认为政府更应该重视通货膨胀,这就属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B是实证表述,因为它只是客观的描述了一个现象,说明了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涉及到应该提高还是降低利率的问题。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

作业名称:10秋《经济学基础》第一次作业题号:1 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标准答案:C题号:2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标准答案:D题号:3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自身的价格呈()变化。

A、正方向B、反方向C、不变D、不确定标准答案:B题号:4 下列()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

A、失业救济太低B、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C、医生挣得钱比蓝领工人多D、妇女与男子应该同工同酬标准答案:C题号:5 下列()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

A、医生挣得钱比蓝领工人多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C、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D、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2500美元。

标准答案:B题号:6 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是()。

A、10元钱其他最好的用途B、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用途C、10元钱和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他最好的用途D、给理发师10元钱的价值标准答案:C题号:7 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

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标准答案:B题号:8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标准答案:C题号:9 如果猪肉价格上升,鸡肉价格不变,则鸡肉的需求将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A题号:10 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取决于()。

A、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B、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C、政府的经济顾问D、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标准答案:D题号:11 有关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我国存款准备金比率变化情况如何?2011年到目前为止,准备金比率变化了几次,现在是多少?
(3)我国央行调控货币供给时,经常采用正回购或逆回购的方式,解释什么是正回购和逆回购。

答:
1.三大法宝:
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优点是防止信贷过度扩张而引起的金融风险,缺点应该从存款准备金率来分析,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有紧缩信贷,抑制投资,加大融资成本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这是优点,而在经济萧条时则是缺点,相反,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有放大信贷,鼓励投资,减少融资成本的趋势,在经济过热时是缺点,而在经济萧条时则是优点。

2.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强有力的武器,对经济的冲击非常大,因此较少使用。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011年到目前为止,准备金比率变化了6次,现在是
21.5%。

3.正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正回购也是央行经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

较央行票据,正回购将减少运作成本,同时锁定资金效果较强。

正回购是央行以手中所持有的债券做抵押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并承诺到期再买回债券并付出一定利息。

我国央行的正回购操作以7天居多,每周到期再滚动操作。

所谓正回购,就是央行与某机构签订协议,将自己所持有的国债按照面值的一定比例卖出,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后,再将这部分国债买回。

买卖之间的差价,就是这段时间内资金的使用成本。

与发行央行票据一样,正回购也是回笼货币的一种手段。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简单说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