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的特征

合集下载

谚语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谚语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谚语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谚语(proverb)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一种传统的文字形式,一般用精短的语言概括、传达丰富的道理和见解,是最具有文学性和独特韵味的语言文字形式。

谚语通常由短语组成,文字精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谚语常以重复叙说的形式表达。

如:“出门三步,修炼心识。


二、谚语带有睿智的深刻思想,能够深刻概括出既经过长期实践又得到客观认可的法则,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谚语多以对偶的形式表达,能通过对比的形式表达出抽象的道理,如:“一朝登山,三朝回家”。

四、谚语多以含蓄的形式表达,用简洁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积极提倡人们做正确的事,如:“就事论事,安分守己.”
五、谚语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记忆力,比方说:“乐极生悲”,They声很高,但是比较容易记住。

六、谚语多具有流传性,有很多谚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歇后语”等,甚至是几百年前的语言,但像“一石多鸟“这类的谚语,至今仍在传播中流传不衰。

从上面几点谚语的基本特征来看,可以看出,谚语具有睿智、准确、通俗易行、简洁传神、流传悠久等特点,尤其是能够圈起人们的思想,激起深沉的共鸣,因此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生活,也成为了我们的非常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

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浅谈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摘要谚语丰富多彩,生动隽永,反映了每个民族追崇的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尤其以朗朗的口语形态承传沿用,渐渐成为民族主流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浅析英语谚语的起源、特征及修辞,力求使读者能够了解谚语在生活当中的基本应用以及重要作用,并使人们达到熟练使用的效果。

关键字英语谚语、起源、特征、修辞综述英语谚语(English proverbs)以生动形象、通俗简洁的语言总结和概括了广大英语国家人民的经验和智慧而有广泛流传于群众中间,是英语语言的精辟。

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作家培根所言: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

谚语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它是我们了解英语民族国家社会、地理、风俗、历史、文化的一把不可多得的钥匙。

下面这则简短的对话中包含了七、八个谚语(如:My dogs are barking.[我的脚走的都痛了];point the town red[狂欢];out of blue[出其不意];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face the music[负责任] 等),对于一个英语不大熟悉的人来说,恐怕就很难理解了。

A:Hi,B. There you. My dogs are barking. I want to tell you a good news.B: Is it that we will point the town red?A: Yes, I would have told you of blue. We know you have green fingers, so we want you to look after some flowers.B: It’s a piece of cake. I will face the music.一、英语谚语的来源英语谚语大多起源于民间口语,也有一部分源于文化典籍或宗教文献。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引言一、简洁性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简洁性。

谚语通常由几个简单的词语组成,表达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富有辨证思维和哲理。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和“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

)这些谚语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事理,传递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简洁的语言不仅易于理解,而且有利于谚语的传播和流传。

二、比喻性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二是比喻性。

谚语借助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道理和观点。

比喻性语言不仅丰富了谚语的表达形式,而且增加了谚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A barking dog never bites.”(吠犬不咬人。

)和“Don'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hatch.”(蛋未孵,莫数雏。

)这些谚语通过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念。

三、直白性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三是直白性。

谚语通俗易懂,表达直截了当,没有繁文缛节,让人一目了然,易于理解和记忆。

直白性语言有助于谚语的传播和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是上策。

)和“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这些谚语通过直白的表达方式,向人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四、变异性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四是变异性。

谚语在传承和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出现同义或近义的表达形式。

这种变异不仅丰富了谚语的表达形式,而且增加了谚语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和“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闪光的未必都是金子。

)这些谚语在表达一定的道理和内涵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意义并未改变,而且更具有表现力和韵味。

浅析英语谚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2021年精选文档

浅析英语谚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2021年精选文档

浅析英语谚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2021年精选文档浅析英语谚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一、什么是谚语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也是语言的词汇单位。

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谚语取材广泛、风格通俗、结构凝练、语感生动、寓意深刻,堪称民族语言的精华。

《辞海》(2021年版,491页)是这样定义的: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于意义的语句”。

《朗文当代高级辞典》给谚语下的定义是:“a short well-known supposedly wise saying in simple language”。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机智和精神表现在它的谚语中”。

R.R.K.Hartmann和Gregory James从文化的层面作出界定:“a culturally significant pithy saying with a moral or practical message”。

英语中有这样两句关于谚语的谚语: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经验的女儿),Proverbs are the cream of a nation's thought(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思想精华). 英语谚语源远流长的历史及其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正是英语精华之所在。

二、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谚语(proverb or saying)是语言的精华,不只是表现在其意义上,也表现在起结构形式上,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使其有别于成语(idiom)、歇后语(xiehouyu)、成对词(Siamese twins)、俚语(slang)和名言(quotation)等固定性的语言形式。

(一)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以短语形式居多,譬如:water constantly dripping wears holes in stone(滴水穿石)make trouble out of nothing(无事生非),在语言的应用中相当于词组,一般不能有任何改动。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引言英语谚语在英语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其语言特点具有很强的文体学特征。

本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探讨其在语言使用和文学表达中的作用。

一、简洁明了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一是简洁明了。

谚语的形式一般是短小精悍的句子,用词简单明了,表达直接,语言节奏韵律感强。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这句谚语就是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简洁明了。

二、具有形象性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二是具有形象性。

谚语通常以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来譬喻事物,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生动感。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这句谚语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实在胜过虚无”的道理。

三、常见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三是常见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谚语在英语口语中广泛应用,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谚语也经常被作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用,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语言韵味。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运用了大量的谚语,如“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果好的一切都是好的。

)等。

四、具有民间传统特色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四是具有民间传统特色。

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谚语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智慧,体现了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句谚语正是反映了古罗马的建设历程,寓意着事情需要时间和耐心。

五、具有教化作用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之五是具有教化作用。

谚语常常概括和表达了人们对生活、道德、智慧和人生哲理的认识和体验,通过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能够让人们记忆深刻,产生共鸣,具有教化和启发的作用。

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及翻译模式

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及翻译模式

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及翻译模式谚语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英汉谚语的主要语言特征是:富于形象、简炼概括、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文体非常口语化,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英语谚语的常用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法、套译法。

谚语(格言)都是前人(主要是群众)智慧的积累,好的谚语足以启发人们的深思,是取之不竭的智慧的源泉。

一、英汉谚语的表达特性1.富于形象。

很多谚语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议论、论述道理,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让这个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思。

举个例子说,The dogs bark but the caravan goes on(我们仿佛看到大军队在行进,周围群狗狂吠,但大车队对此根本不予理睬,继续走向远方)。

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不要管旁人的讥笑辱骂,自己认定了目标,就坚定地走下去。

这句英语谚语跟汉语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意境虽不一样,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再举几个例子:(1)Diamond cuts diamond. (钻石割钻石——强中更有强中手。

)(2)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牛奶打翻了,哭也没有用——覆水难收,后悔无益。

)(3)Misers put their back and belly into their pocket.(守财奴把背脊和肚皮(比喻衣服和食物)放进口袋里——守财奴宁肯挨冻受饿也舍不得花钱。

)(4)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鱼从头部开始腐臭——上梁不正下梁歪。

)2.简炼概括。

谚语经过长年传诵,千锤百炼,能以极少的词表示极丰富的内容。

例如,“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这么简单一个短句就道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世上既然没有不转弯的道路,坏的运道也不会永远坏下去的,这实有“否极泰来”的意思。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一种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短小而深刻的话语。

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谚语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语言的独特魅力。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分析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体现在其简练性和形象性上。

谚语往往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用尽可能少的词语传达深刻的含义。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这句谚语通过简单的形象比喻,表达出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这种简练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使谚语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和记忆,也更容易被传播。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还体现在其惯用表达和语言节奏上。

谚语是一种惯用语,它们在口语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Actions speak lou 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谚语,在英语环境中被人们频繁使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谚语还有其独特的语言节奏,包括韵律和重音的运用,使得谚语在口头语言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还体现在其引申性和文化内涵上。

谚语往往具有多重含义,经过长期使用和传播,它们衍生出了丰富的引申意义。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这句谚语原指到他乡应当遵循当地的习俗,而引申为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

谚语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要理解和运用谚语,就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也为谚语增添了一份文化的魅力。

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还体现在其修辞手法和语言结构上。

谚语往往采用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比等,使得谚语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这句谚语通过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稳妥和现实的价值。

英语谚语修辞手法

英语谚语修辞手法

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征英语谚语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定义是谚语是受大家欢迎而短小的建议和警告的警句。

英语谚语有很长的历史,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抗自然的经验,英语谚语的特征是言简意赅,富涵哲理。

英语谚语由于使用简单的词而易于理解,由于韵律的和谐而易于背诵,由于生动的比较和描述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诚如罗素所言“谚语乃以一人才华表达众人智慧”,弗朗西斯·培根也说过:“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寓于它的谚语之中。

”英语谚语的内容包括许多:政治、社会、地理、国家习俗、历史和文化,它是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英语国家的宝贵钥匙。

一些谚语含有人类生活的哲学事实,如“Life is long if it is full”翻译成汉语即“生活充实,生命长久。

”一些谚语与学习和工作有关,如“If you lie upon rose when young,you lie up on thorns when old.”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些与镇定及人际关系有关,如“Better die standing than live kneeling.”即“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其他的与家庭和社会有关,如“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a wolf will learn to howl.”即“近墨者黑。

”英语谚语不仅含有许多哲学理论,而且还被认为是语言和修辞艺术的珠宝屋。

通过研究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我们能够理解和学习英语民族人们表达观点和描述事物的技巧和方法。

修辞学是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

修辞手法在英语谚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是修辞美化和人化了英语谚语。

正因为人们在英语谚语中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才使得英语谚语迷人而令人难忘,才使得谚语精确表达事物的本质和深奥的真理。

有如下修辞手法被使用在英语谚语中:1.比喻比喻最频繁使用在英语谚语中,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讽喻以及转喻。

它有许多形式帮助人们有效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中的谚语特征
一、词语简洁凝练
谚语是成语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结构上是固定的,经过民众之口长期以来的习用,它能以最少的词语表
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英语谚语中的口头语比比皆是。

例如:
Death pays no debts.一了百了。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

Clothes make the man.人靠衣装马靠鞍。

与注重同义词运用的汉语谚语相比,英语谚语更注重的是词的重复。

如:
Let bygones be bygones.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三个和尚没水吃。

Such carpenters,such chips.什么木匠出什么活。

Grasp all,lose all.样样都要,全部失掉。

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事物和
现象,如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等。

这些相对的事物和现象在英语谚语中也得以体现,那就是大量使
用数词、反义词等,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
It takes two to make aquarrel.一个巴掌拍不响。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Great talkers are little doers.多言者必少行。

What soberness conceals,drunkenness reveals.酒后吐真言。

二、句式对称美观
在句式搭配上,英语谚语也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即句式的对称。

对称所显示出的平衡,不论是在视觉
上,还是在语感上,都给人以和谐、统一之美。

如对偶手法的运用足以说明这种搭配结构所达到的语言
均衡的美感。

例如:
1.Easy come,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

2.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

3.All shall be well,Jack shall have Jill.有情人终成眷属。

4.Art is long,life is short.艺术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

5.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

6.Great boast,small roast.夸夸其谈,所成无多。

以上谚语的前后两个部分,不仅结构整齐对称,词语词类相同,而且音节数也相等。

有的前后两部分运用类似的事物相互补充,属对偶中的正对,如1、3、5句。

有的前后两部分运用相反特征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对比,相互映照,属对偶中的反对,如2、4、6句。

此外,英语谚语句式美观还表现在运用和谐一致的押韵效果,使其节奏匀称,琅琅成诵,富有音乐美。

常用的韵律有:头韵(alliteration)和尾韵(rhyme)。

如:
押头韵的英语谚语:
Dumb dogs are dangerous.哑巴狗最危险。

Many men,many minds.人多心不齐。

押尾韵(或元音的母韵[assonance])的英语谚语:
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

Friends may meet,but mountains never greet.山与山不相会,人与人总相逢。

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四月骤雨带来五月鲜花。

三、修辞丰富多彩
这是英语谚语的又一显著语言特征。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叠言、对偶、隽语、比喻等。

叠言,也就是常说的重复,使英语谚语显得凝炼简洁,其中重复词较之第一次出现又具有更深的含义,起到加强语气,加深印象的作用。

如:
Soon ripe soon rotten.熟得快,烂得快。

Out of debt,out of danger.无债一身轻。

Diamond cut diamond,crook cut crook.棋逢对手。

对偶手法的运用,使句式和谐对称,更易于揭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
Where there’s smoke,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

Waste not,want not.俭以防匮。

似非而是的隽语在英语谚语中的运用,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表面上看,似乎谚语自相矛盾,或与人们已知事理相悖,但仔细考虑就会认识到这类谚语里隐含着有道理,符合逻辑的观点。

如: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The child is father to the man.零岁看大,三岁看老。

If you wish for peace,be prepared for war.欲求和平必先备战。

这类似非而是的英语谚语使读者、听者通过“非”再进入“是”的思维转换,进一步深化对客观事物及
语言表达效果的认识。

比喻的运用,在英语谚语中更是时常可见,它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形象逼真。

如: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

英国著名作家培根(Francis Bacon)曾这样评价谚语:Genius,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是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的。


英语谚语作为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富有形象和比喻,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是英语的精华。

学习英语谚语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国家的人生哲理,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

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其语言特点,以便大家对它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增进对语言与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