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萨帕职业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萨珀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萨珀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萨珀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是一个人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具体阶段的划分,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则是萨珀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大师萨珀(Super)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通过长期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观点。

1953年,他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共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0,14岁)成长阶段属于认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2.探索阶段(14,25岁)探索段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

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也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承诺期(22,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发展理论
具备从事观察、评价、推 要求具备思考和创造 科学研究和实验工
研究型 理等方面活动的能力,讲 性能力,社交要求不 作,研究自然界、人 物理学者,化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 (I 型) 究科学性 高 类社会的构成和变化 科学报刊编辑,地质学者等 艺术型 表达和直觉能力,不喜欢 彩和形状来表达审美 从事艺术创造 (A 型) 硬性任务,情绪性强 原则,单独工作
人类行为规则
华生主义 新华主义 S ——— R 刺激 反应 S ——— O ——— R 刺激 内在变量 反应 B = f(P,E)
列温
B = Behavior 行为 f = Fuction 函数 P = Person 人 E = Eviornment 环境
目标导向行为
需 要
需 要
需 要
目标行为
目标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 动的倾向。 兴趣差异:指向性、广度、持久性、效能
职业指导理论
1909 年, {美} 弗兰克.帕森斯 (Frank Parsons) 《选择一个职业》 (Chosing a Vocation),职业指导理论正式产生。 特性与因素理论 个性——职业类 型匹配理论 发展理论 需要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组织理论 社会学理论 · ·


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也叫一 个人的主观条件。 能力: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能力都是由三个基本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一是智力 ——先天条件;二是知识的技能——后天条件;三是实践 的机会——中介条件。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它是由客 观刺激和主观期待(缺乏)而产生,它是产生行为的 原动力,人的行为受需要支配。 需要的特点:反复性 发展性 相关性 竞争性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点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点

生涯彩虹图、兴趣岛、成就经历 盘点、价值观拍卖会、360度评 估、橱窗分析法、职业测评法、 职业咨询法等。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
橱窗分析法
开放区
日常爱好、态度及 脾性……
别 盲目区 人 知 兴奋或痛苦状态时的情绪 己 表现,自己的某些可能伤 害他人的行为习惯……
自己未知 别 人 未 知
自己已知
价值观、隐私
大专或以上学历,营销类相关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 不高;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最为注重的是人际沟通能力, 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要求具有积极进取、吃苦耐劳 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有一定的工作承受能力和热情
决策定位
(目标确立)
内 容 方向 目标 路径 方 法
成本收益法、供求关系分析法、匹配分 析法、期望效用法、SWOT分析、TOP模 式定位、MPS方法、“机会-能力-价值” 法、CASVE法、生涯平衡单等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是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一个重要途径 • 通过对同一行业中数位工作者的深入交流, 获取职业信息的一种方法 • 印证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 了解与未来工作有关的特殊问题或需要, 如潜在的入职标准、核心素质要求、晋升 路径和工作者的内心感受 • 认识直接的优势和不知 • 结识职场人士,拓展求职人脉
1(-3) 3(+15)
2(-8)
1(+2) 2(-6) 2(+4) 2(+2) 1(-3)
他人物质得失 家庭收入
2(-10)
目标确立
分数1-5,权重1-5
生涯平衡单(2)
权重 生涯选项一:工作 + 2(+4) 1(+3) 生涯选项二:升本 + 3(+6) 3(+9)

从萨帕理论反思我国高职生的职业指导

从萨帕理论反思我国高职生的职业指导
为 : 长 阶 段 ( rwh s g , ~ 4岁 ) 探 成 G o t t e0 1 a 、 索 阶 段 ( x l a o tg ,5 2 E p rt n s e 1 4岁 ) 建 o i a 、
公 民、 作 者 、 闲者 、 偶 、 家者 、 工 休 配 管 父 母 及 退 休 者 . 些 角 色 主 要 出现 在 家 庭 、 这 社 区 、 校 及 工 作 场 所 四个 人 生 舞 台上 。 学 萨 帕 将 显著 角 色 ( ai c ) mk sl ne 的概 念 引 e 入 了生 涯 彩 虹 图 .显 著 角 色 指 各 个 角 色 的 重 要 性 或 显 著 性 他认 为 角 色 除 了与 年 龄 及 社 会 期望 有关 外 .与 个 人 所 涉 人
业 发 展 研 究 领 域 中 最 具 权 威 性 的 人
物 的理 论 高 度 系 统 化 . 收 了 已有 他 吸 生 涯 理论 的合 理 之处 .为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生 涯 咨询 辅 导 提供 了非 常 有 用 的
摘要: 从介 绍 萨帕 的 生涯发 展 理论 入手. 讨论 我 国高 职 生就 业指 导 的若 干 问题 . 并进 一 步反 思该 理论 在 我 国现 阶 段高职 生职业 辅导 中的启 示作用 关键 词 : 帕 : 业发展 理论 ; 职 萨 职 高 生 : 业指导 职
理论 与应 用研究
2O 1 O81
从 萨帕理论反思我 国高职 生的职业指导
李琳琳
( 京联 合 大学 应 用科 技 学 院 北 京 12 0 ) 北 0 20
萨 帕 ( u e ) 美 国具 有 代 表 性 SD r是 的职 业 生涯 发 展 管 理专 家 .著 名 职 业
心 理 学 家 . 誉 为生 涯 发 展 大 师 . 职 被 是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第六章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3.现实期(从16-18岁之间开始)
这一阶段是人们正式的职业选择决策阶段。分为 三个小的阶段: (1)试探阶段,根据尝试期的结果,进行各种试 探活动,试探各种职业机会和可能的选择; (2)具体化阶段,根据试探阶段的经历做进一步 的选择,对一种职业目标有所专注,并努力推进 这一选择,进入具体化阶段; (3)特定化阶段。依据自我选择的目标,做具体 的就业准备。青年人为了特定的职业目的,进入 更高一级学校或接受专业训练。已有工作但不满 意者,想重新进修,再找工作,也属这个阶段。
5.自我处理(self processing),指检视自我并了解影响自我 的因素的能力。 6. 开 放 及 有 弹 性 的 见 解 ( openness and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指知觉并认识到不同的观点与可能的解释方 法,并能用开放的态度去了解并接纳与自己看法不相符的观 点。 7.负责任(ability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指个人愿意接 受自己的决定或行为的结果,而不去计较一些未知的或不可 抗拒的阻碍等因素。 8.扮演新角色的能力 (ability to take on roles),指主动寻求 扮演新角色的机会,并能在新角色或新活动的情境中扩展个 人能力与行动的基础。 9.自我冒险的能力 (ability to take risks with self),其特殊 性在于当一个新的和适当的要求来临时,个人会不顾及“自 尊”地冒险进入。
5.职业生涯后期(55岁-退休) 任务:继续保持已有的职业成就,成为一名良师, 对他人承担责任,维护自尊,准备引退。
五、薛恩的职业周期理论
薛恩职业周Career Anchor 职业锚是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着个人的 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搜索,所确 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 换言:职业锚就是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 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 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一、西方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一)金兹伯格的职业选择三阶段理论(二)休普的四阶段理论1、试探期(25岁以前)2、创立期(25-45岁)3、维持期(45-65岁)4、衰退期(65岁以上)(三)萨珀的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孔子在《论语.为政篇》论述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

"三、考察职业生涯的两个角度(一)全程性职业生涯模式(二)阶段性职业生涯模式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详见"职业的有效管理"P42-职业周期的阶段和任务]工作准备阶段(0-25岁)任务是确定最初的职业取向,接受系统教育和形成职业发展观念.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焦点是对工作和组织的选择,组织通过工作实际展示和推行自我管理帮助员工适应"现实的震荡".职业早期阶段(25-40岁)基本任务是在组织和职业中塑造自我,使自己的职业生业初见成效.职业中期阶段(45-55岁)解决中年危机和职业停滞的问题.职业晚期阶段(55岁-退休)任务是保持工作状态和适当绩效,渐进退休或弹性工作的方式以解决退休后的不适应性,培养和选择退休后的生活情趣和方式.职业生涯周期的阶段和任务与生物社会生命周期的阶段和任务紧密相关,因为两者都和年龄、文化连接在一起。

所以,施恩教授根据职业周期的特点,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指出了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职业生涯周期的阶段分为十个阶段:一、成长、幻想、探索(0-21岁,角色:学生,候选人,申请人)面临的广义问题特定任务1、为进行实际职业选择打好基础;2、将早年职业幻想变成可操作的现实;3、对基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其他家庭景况所造成的现实压力进行评估;4、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5、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

1、发展和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2、发展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3、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型;4、从测试和咨询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5、查找有关职业和工作角色的可靠信息源;6、发展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7、做出合理的教育决策;8、在校品学兼优,以保持尽可能开放的职业选择;9、在体育活动、业余爱好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寻找机会进行自我测试,以发展一种现实的自我意向;10、寻找实验性工作和兼职工作的机会,做出早期职业决策。

舒伯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

舒伯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

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 工作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体力与心理能力逐渐衰退时,工作活动将改变,亦必须发展 出新的角色,先是变成选择性的参与者,然后成为完全的观 察者。 工作速度变慢,工作责任或性质也发生改变,以适应逐渐衰 退的体力与心理。许多人也会找份代替全职的兼职工作。 有些人能很愉快地适应完全停止工作的境况;有些则适应困 难、郁郁寡欢;有些人则是老迈而死。
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对未来职业进行尝试性 选择
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 向 已确定了一个似乎是较适当的领域,找到一份入门的工作 后,并尝试选择它作为维持生活的工作。此阶段所选择的工 作范围会小,只选择可能堤供重要机会的工作。 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主要任务是:通过 尝试错误以确定前一阶段的职业选择与决定是否正确。若觉 得决定正确,就会努力经营,打算在此领域久留。 个人在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 稳定,也可能因工作或生活上的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 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中期可能会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发现了新的目标, 此时需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处于转折期
阶段 成长 阶段 出生一14岁 次 阶 段 15—24岁
年龄
幻想期(4—10岁) 兴趣期(11—12岁) 能力期(13—14岁)
次 试探期(15—17岁) 探索阶段 阶 过渡期(18—21岁) 段 25-44岁 确立阶段 次阶段 修正或稳定期(25—30岁) 发展期(31—44岁) 尝试期(22—24岁)
中期危机阶段
(44一退休5岁至死亡 衰退阶段 次阶段 退休(71岁至死亡) 减速(60-70岁)
主要任务 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的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 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需求占决定性因素。角色扮演在此阶段很重要。 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能力占的比重较大,也会考虑工作要求的条件。 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 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 理论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 理论

二 职业锚的类型 1 技术能力型职业锚 (1)强调实际技术等业务工作 拒绝一般管理工作, (2)拒绝一般管理工作,但愿意在其技术 领域管理他人; 领域管理他人; 追求在技能区的成长和技能不断提高。 (3)追求在技能区的成长和技能不断提高。 举例: 大工匠》 孙红雷、陈小艺、 举例:《大工匠》(孙红雷、陈小艺、 刘 佩琦) 佩琦)
5 自主/独立型职业锚 自主/ (1)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 方式; 方式; 追求在工作中享有自身的自由; (2)追求在工作中享有自身的自由; 与其他类型的职业锚有明显的交叉。 (3)与其他类型的职业锚有明显的交叉。 举例: 举例:自由职业者 SOHO族 SOHO族(small office/home office) office) 作家、撰稿人、画家、美编、 作家、撰稿人、画家、美编、网站设计者
3 创造型职业锚 有强烈的创造需求和欲望; (1)有强烈的创造需求和欲望; 意志坚定,勇于冒险; (2)意志坚定,勇于冒险; 同其他类型的职业锚存在一定的重叠。 (3)同其他类型的职业锚存在一定的重叠。 举例:科学家(居里夫人)、 举例:科学家(居里夫人)、 艺术家(张艺谋) 艺术家(张艺谋)等
4 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安全/ 追求安全、 (1)追求安全、稳定的职业前途是其驱动 力和价值观; 力和价值观; 对组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2)对组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3)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发和发展往往受到 限制。 限制。 举例: 举例:公务员
第二章 职业生涯理论
第一节 金兹伯格职业发展理论
金兹伯格(Ginzberg) 金兹伯格(Ginzberg) 美国学者 1940’s 1940’ 一 金兹伯格职业决策论 1 职业决策是一连串的过程。 2 职业选择是优化决策。 3 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现实因素、教育、情感、价值观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萨柏(Donald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他把人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一)成长阶段(growthstage),属于认知阶段。

(0—14)
(二)探索阶段(explorationstage),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

(15—24)
(三)确立阶段(establishmentstage),属于选择、安置阶段。

(25—44)
(四)维持阶段(maintenacestage),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

(45—64)
(五)衰退阶段(declinestage),属于退休阶段。

(65岁以后)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
Super是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领域中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之一,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生涯发展研究者。

从1940到1950年,Super出版了两本生涯发展的专著:《职业适应动力学》和《职业心理学》,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1980年代末,Super在许多研究者的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人格理论等四个学术领域的内容,系统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涯发展的十四项基本主张,从而构成了其生涯发展理论的基础。

与其它理论相比,Super的理论为生涯咨询和辅导提供了更加有用的工具,指导了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得到了各国生涯辅导专业人士的普遍支持。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特点,以下主要介绍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的生涯发展阶段、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度、生涯彩虹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生涯发展阶段
Super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又称大循环):成长期(growth),从出生到14岁;探索期(exploration),15岁到24岁;建立阶段(establishment),25岁到44岁;维持期(maintenance),45岁到64岁;衰退期(decline),65岁以上。

在每个时期至下个时期之间,称为转换期(transition),又称为小循环,包括:新的成长、再探索以及再建立等三个历程。

他认为不同的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不同,个人必须达成其每一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预先规划与准备。

个人一旦进入一个新的生涯发展阶段,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循环,需重新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一系列历程。

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的核心重点。

Super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是发展和实现自我概念的过程,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结合体,包括了生物学特征以及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境况的观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个人或心理上的,包括个人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对选择进行调整;另一个是社会的,重点是个人对其社会经济情况及与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当前社会结构的个人评价。

自我概念不是静态的,而是持续发展的。

自我概念影响生涯决定,正确的自我概念是生涯成熟的必要条件。

3.生涯成熟度
Super关于生涯成熟度(career maturity)的概念,是生涯发展理论的贡献之一。

生涯成熟度是发生在生命中某个阶段内,由成功完成生涯发展任务而获得的,它为生涯咨询及生涯教育目标及策略提供了信息。

Super认为在各个阶段完成适当的任务,即是生涯成熟,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以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所作的衡量。

生涯成熟度与自我认知、生涯知识及发展规划的能力相关联。

生涯成熟度包含了以下六个维度:1.职业选择的定向,是决定个人是否关心做出最终的职业选择的态度维度;2.职业信息和规划,与个人所有的未来生涯决策及过去所完成的计划的能力维度;3.职业偏好的一致性,指个人偏好的一致性;4.个人特质的具体化,指个人朝向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5.职业选择的独立性,指工作经验的独立性;6.职业偏好的智慧,个人将现实偏好与个人任务维持一致的能力维度。

4.生涯彩虹
从1957年到1990年,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活——生涯彩虹图。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根据Super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这些角色包括儿女学生、公民、工作者、休闲者、配偶、管家者、父母及退休者,这九个角色主要出现在家庭、社区、学校及工作场所四个人生舞台上。

Super将显著角色(role salience)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显著角色指各个角色的重要性或显著性。

他认为角色除与年龄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一阶段都有显著角色。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其关注焦点是选择和配合个人,但它也是一种社会理论,注意到了社会因素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Super在后期又将影响择业的因素分为二大类:一类为个体决定因素,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体化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决定因素,如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

Super认为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省视,二是对目前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的展望。

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

因此在辅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画生涯彩虹图,使他们回顾自己发展历程中一些特殊的经历、重要事件的影响、个人的态度与感受,以及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等并进行分析,以增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地设计自己未来发展计划,并付诸于行动。

Super认为生涯发展的每一阶段均有特殊的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s)需要完成,因此就业指导老师应根据研究生的生涯发展任务引导他们进行就业探索、选择适当的职业和发展职业技能。

3.自我概念主导个人的生涯选择与发展
在1990年代的早期,Super提出“拱门模型”(Archway Model),该模型说明了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生涯的发展。

拱门的基石之一是个人的心理特质,包括个人的需求、价值观、兴趣、能力等;拱门的另一基石是社会性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劳动力市场、家庭、学校等。

连接两大基石的拱形,是由生涯发展阶段与自我概念连接而成,主导个人的生涯选择与发展。

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性因素与个人的心理特质交互作用,形成个人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影响整个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就业指导老师应通过各种活动协助研究生进行自我探索,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能力等个性特征,为他们提供工作世界的信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