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流程

合集下载

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
① 作业审批:每次作业前都要进行审批。

填好作业申请表,像要进入一个污水井作业,把作业时间、作业人员、作业内容等信息都写清楚,得到审批通过才能作业。

② 气体检测:作业前要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

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浓度,比如氧气浓度要在19.5% -
23.5%之间,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就不能作业。

③ 通风措施:进行通风,保证空间内空气流通。

可以使用通风机,像在一个封闭的地下室作业,提前半小时开启通风机从外部鼓入新鲜空气。

④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装备。

比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护鞋,进入有有毒气体的空间还要佩戴防毒面具。

⑤ 照明设备:准备好照明工具。

要用安全电压的照明灯具,像在一个储油罐内作业,使用12V的防爆灯进行照明。

⑥ 监护人员:安排监护人员在有限空间外监护。

监护人员要时刻关注作业人员情况,比如在一个电力管沟内作业,监护人员在沟外观察,和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⑦ 作业时间:控制好作业时间。

不能长时间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像在一个闷热的设备容器内作业,每工作半小时就出来休息一会儿。

⑧ 工具设备:检查作业工具和设备。

确保工具设备无损坏,像进入一个狭窄的管道作业,检查电动扳手是否能正常工作。

⑨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方案。

准备好应急救援设备,像在一个深的污水池作业,旁边备好救生绳、担架等,一旦有意外能及时救援。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业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业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作业流程一、作业前准备(一)风险评估对有限空间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氧气含量、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

了解有限空间的结构、尺寸、通风情况等,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制定作业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

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步骤、安全措施、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分工等内容。

作业方案需经过审批,确保其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人员培训对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等。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的定义和分类、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通风换气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应急救援程序等。

培训结束后,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设备和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通风设备、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照明设备、通讯设备、救援设备等。

确保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性能可靠,并在有效期内。

(五)设置警示标识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如“有限空间,未经许可,严禁进入”等,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二、作业前通风和检测(一)通风换气在作业前,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和积聚的热量,增加氧气含量。

通风方式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通风时间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大小、危险程度等因素确定。

(二)气体检测在通风换气后,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氧气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

检测应在有限空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检测结果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环境和危险程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

个人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二)作业监护在作业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

以下是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 评估风险,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确定有限空间的尺寸、通风情况、有害气体浓度、可能存在的危险品等因素。

只有在确定了所有潜在风险后,才能制定出适当的作业计划。

2. 许可和许可证,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确保获得适当的许可和许可证。

这可能涉及到向相关机构提交申请,以及获得必要的批准和许可。

3. 通风和气体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通风和气体检测。

这是为了确保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以防止有害气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4. 作业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流程、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作业人员的分工等。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清楚了解作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5. 安全装备,所有进入有限空间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此外,必须确保提供适当的紧急救援装备和设施。

6. 通讯和监控,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确保与作业人员的通讯畅通,并且有监控设备对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这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7. 紧急救援计划,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制定详细的紧急救援计划,并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清楚了解应对紧急情况的程序和方法。

总之,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给予充分重视。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

有限空间作业程序

受限空间作业程序当企业组织人员在有限的空间内工作时,必须履行下列程序,严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检测。

一是作业前,应严格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受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

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

二是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连续或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

作业者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受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三是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危害评估。

一是作业前,应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工作环境的危害状态,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二是危害评估应根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三)通风。

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以降低风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四)配备防护设备。

首先,为操作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当受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二是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配备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设备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六)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应配备隔离式呼吸器,如全脸正压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口罩、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有限空间作业顺序

有限空间作业顺序

有限空间作业顺序有限空间作业顺序:1、接到通知需要进行一有限空间内作业,并办理相关票证,作业手续已经办理,启动应急方案及应急处置落实到位。

2、人员分工确认:第一作业人员甲;第二作业人员乙;气体检测人员丙;安全监护人员丁。

执行每道命令后,组长与组员进行确认。

3、能量隔离:由第二作业人员执行命令,关闭阀门,悬挂上锁。

4、气体检测:由气体检测人员执行命令,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已归零,记录确认,进行气体检测。

5、强制通风:由第二作业人员执行强制通风,在上风口安放通风机。

6、再次进行气体检测:由气体检测人员执行命令,做好相关记录并确认。

7、设置警戒区域:组长宣布,因气体检测结果依旧不合格,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方可进行。

现在小组人员设置警戒区域,挂设警示牌、设置警戒桩、拉设警戒带。

(尤其注意人员和设别不能划分到线外)。

8、清点工器具并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由监护人员配合第二作业人员执行,监护人员向第二作业人员交清并做好工具记录,有安全绳一条、梅花扳手一把、防爆手电筒一个、对讲机两部、正压式呼吸器一部、气体检测仪两部。

将对讲机调整为公共频道,将检测仪调零。

因作业环境复杂,约定使用第二套绳语沟通方式:拉一下拽一下表示安全、拉三下表示紧急撤离。

第二作业人员检查呼吸器面罩气密性,监护人员协助第二作业人员佩戴呼吸器。

9、持续进行气体检测:由气体检测员执行,做好记录。

监护人员做好监护,注意安全绳及自己的位置。

10、升井:由第二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执行,拉一下拽一下后,监护人员拽三下,监护人员协助第二作业人员返回井上。

第二作业人员拆除面罩、关闭氧气瓶气阀,与监护人员清点工器具。

第一作业人员与监护人:由监护人员配合第二作业人员执行,监护人员向第二作业人员交清并做好工具记录,有安全绳一条、梅花扳手一把、防爆手电筒一个、对讲机两部、正压式呼吸器一部、气体检测仪两部。

11、警戒解除、关闭有限空间:由小组人员执行。

组长确认,有限空间作业完毕,现隔离区域解除。

有限空间作业步骤(简洁要点)

有限空间作业步骤(简洁要点)

有限空间作业步骤(简洁要点)一、作业前准备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2、设备安全检查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检查。

3、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作业者应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开启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前,应使用气体检测设备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可燃性气体、蒸气,存在爆炸危险的,开启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注:自然通风时间不低于30分钟,作业过程中不能关闭出入口。

4、安全隔离应采取关闭阀门、加装盲板、封堵、导流等隔离措施,阻断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水、尘埃或泥沙等威胁作业安全的物质涌入地下有限空间的通路。

5、气体检测(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注:气体检测应做好记录,至少包括:检测日期、检测地点、检测位置、检测方法和仪器、温度、气压、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监护者。

监护者应将监测数据和分级结果如实告知作业者并履行签字手续。

(2)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

注:检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上、下检测点距离井底和顶部不应超过1米,中间检测点均匀分布,但不应超过8米;每个检测点的每种气体应连续检测3次,以检测最高值为准;监护检测点应设置在作业者呼吸高度内,不应设置在通风机送风口处。

6、作业环境级别判定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 3 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 1 级:a) 氧含量小于 19.5%或大于 23.5%;b) 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10%;c) 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 GBZ 2.1 规定的限值。

氧含量为 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 2 级:a) 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5%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10%;b) 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 GBZ 2.1 规定限值的 30%且不大于 GBZ2.1 规定的限值;c) 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可能突然升高,如污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需要高度谨慎和专业知识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有限空间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一、引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空间有限且进出口受限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活动。

这些空间可能包括储罐、沼气池、下水道等,它们通常需要特殊的许可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作业流程1. 评估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应包括对空间结构、环境条件和潜在危险的分析。

这可以通过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和设备来完成。

评估的结果将帮助你确定适合的作业方法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2. 许可和培训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获得相关的许可和培训。

这些许可和培训可能涉及有限空间入口许可、气体检测、紧急救援和通风等方面。

只有经过许可和培训的员工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3. 气体检测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进行空间内部的气体检测。

这是因为许多有限空间存在着潜在的气体危害,如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

通过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到潜在的危险气体,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4. 进入和工作进入有限空间之前,需要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可能包括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和氧气监测器等。

在进入空间后,应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并遵守所规定的安全措施。

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个人安全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作。

5. 紧急救援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紧急救援是非常重要的。

在作业之前,应制定并实施紧急救援计划。

这包括明确的沟通渠道、紧急联系人和安全退出的途径。

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应了解紧急救援程序,并在需要时能够迅速行动。

三、注意事项1. 个人安全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个人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你和你的团队都明确了解安全规程,并且始终遵守相关的安全要求。

2. 气体监测气体检测在有限空间作业中至关重要。

确保你使用可靠的气体检测仪器,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校准。

3. 通风和通风设备有限空间通常需要额外的通风设备来保持空气质量。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流程一、作业前准备1.对有限空间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其结构、容积、通风状况等基本信息。

2.根据空间特点,准备必要的通风、照明、通讯、个人防护等设备和器材。

3.确定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确保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4.编制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目标、作业步骤、人员分工和安全措施。

二、危害因素辨识1.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温湿度、有毒有害物质、机械伤害等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

2.根据辨识结果,评估作业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安全措施落实1.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转,保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

2.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全、完好,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四、进入受限空间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作业方案,有序组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进入前,再次确认通风、照明、通讯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五、作业过程监控1.对作业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温湿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保持与作业人员的通讯畅通,及时了解作业情况,指导作业人员正确应对各种情况。

六、紧急情况应对1.制定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2.发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作业人员迅速撤离。

3.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和现场处理,并及时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七、作业结束与撤离1.作业完成后,确认有限空间内无遗留物或危险源。

2.按照撤离程序,有序组织作业人员撤离有限空间。

3.关闭通风、照明等设备,清理现场,恢复有限空间原状。

八、后续总结与改进1.对本次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总结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确保取得实效。

同时,将相关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作业人员,提高整体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流程
1.作业审批:作业审批由现场负责人对人力资源、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把关,
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具作业审批单
2.作业准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教育,明确作业任务、作业程序、作业
分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对防护用具进行检查,并正确佩戴。

3.危害告知:对作业场所张贴危险告知牌,警示作业者存在危害因素,警告周
围无关人员远离危险作业点。

4.安全隔离:将所从事有毒有害危险空间与作业场所隔离,确保作业安全。

5.清除置换: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采用有效措施,清除有限空间中的污染物,
必要时用水车清洗作业环境。

6.检测分析: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分析,检测氧气、可燃气
体、有毒气体浓度并如实记录。

7.通风换气;无论气体监测是否合格都必须全程通风换气,保证作业中产生的
有毒有害气体顺利排除。

8.正确防护:作业人员进入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后,必须佩戴劳保防护用具,包
括防护服、正压式呼吸器等。

9.安全监护:由两名持证人员进行现场不间断监护工作。

10.安全撤离:当完成有限空间作业后,监护人员要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
全部退出作业场所,清点人数无误,方可关闭有限空间盖板、人孔、洞口等出入口。

然后清点物资,清理有限空间外部作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